2012届高考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轮复习教案_第1页
2012届高考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轮复习教案_第2页
2012届高考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轮复习教案_第3页
2012届高考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轮复习教案_第4页
2012届高考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轮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22012届高考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轮复习教案2012年江苏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导读】从近年高考命题规律看,本部分内容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晨昏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侧重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日照图几乎是必考内容。本部分内容从考查的形式上,有两个规律一是直接以日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联系实际,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或提供隐性信息,综合考查考生对地球日照图、经纬网、太阳直射点、晨昏线、季节与时间计算等核心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一、考试说明有的放矢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宇宙中的地球(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考点知识梳理1、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地球公转方向是,从北天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2)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地球公转周期真正周期是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是年。(4)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速度较,远日点速度较。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指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夹角,即图中。目前;地轴与黄道面夹角。在图中填写两个平面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发生周年回归移动(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取决于大小),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继而引起四季的更替。作图在左图C处作出自转方向、轨道上作公转方向。在右图用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图,标出二分二至的节气及日期。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太阳高度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2正午太阳高度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A、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减小。甲乙丙春秋二分日(图甲)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降低。夏至日(图乙)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极降低。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图丙)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极降低。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B、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移动,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冬至日达。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达,夏至日达。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直射时达最大值。(2)昼夜长短的变化【合作探究】读下图填表,分析二分二至时全球昼夜长短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2情况。图1图2图3图节气直射纬线昼夜长短例图1全球晨昏线与经线圈相C点的昼长为时图2北半球南半球赤道比较南京北京悉尼的昼夜长短图3北半球南半球赤道比较ABCD的昼夜长短;B点的昼长时间为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规律规律太阳直射于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地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与之相反。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半球(和之间),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北极四周附近出现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2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半球(和之间),北半球昼夜,纬度越高,昼越;北极四周附近出现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赤道上终年昼夜,原因。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规律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移到最北,北半球昼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昼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移到最南,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大值。(3)四季的更替天文上的四季夏季是一年内白昼,太阳高度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太阳高度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的季节;春秋季是过渡季节。四季更替原因由于地球的运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一年中各地和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的多少不同,形成四季更替。不同纬度地区四季更替的差异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两者同时达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上获得太阳辐射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2三、感悟经典高考真题体验(2010年江苏高考)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2题。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2007宁夏)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方向绘成下列简图。回答下面34题。3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ABCD4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5(2008年山东)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2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灭的那天(8月24日)四、备战高考迈向成功1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日期是A不存在B秋分日C冬至日D夏至日2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67NB21SC50ND89S3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4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B夹角度数永远不变C随公转有规律的增大或减小D赤道面和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5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A5时B7时C19时D21时6夏至日,下列哪个地点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A北回归线附近B南回归线附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2C赤道附近D两极附近7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A赤道以北地区B赤道附近地区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8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A国际劳动节B我国植树节C我国国庆节D我国教师节9关于南北极地区极夜持续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多于南极地区B北极地区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地区相等C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少于南极地区D北极地区极夜的持续天数比南极地区有时多有时少10读下图回答(1)上图为月日前后光照示意图,按北京时间为当日14时,在图中填出各条经线的度数。(2)在图中标出A点,A点为当日18点且昼夜平分。(3)在图中标出B点,B点位于A点和北京的正南方向。(4)在图中标出C点,C点此刻为当日20点,且昼长20小时。(5)在图中标出D点,D点此刻为12点,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2(6)在图中标出E点,E点此刻为16点,太阳高度为0。(7)图中F点为当日时;时日出。(8)如果古代有人在某地测得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3,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8,那么当时的黄赤交角为。11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在图中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四点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地球公转较快的是。()将不同时段填写在下列各种地理现象后面空格中。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南半球的白昼越来越长。北京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12下图为“二分二至节气中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235N,90EB235N,90WC235S,90ED235S,90W(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2A此时C、D两地昼长夜短且白昼时间相同BB、C地方时及正午太阳高度可能相同CB位于刚果盆地,此时受赤道低压控制DC位于阿拉伯半岛,此时气候炎热干燥13右图为夏至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2930题。(1)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排列顺序是()A由低伟到高纬B由南到北C由东到西D由北到南(2)图中甲地的日落时刻是()()A6时B15时C18时D21时14下图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北京时间是()A22时B14时C10时D2时(2)该时刻,40N纬线上()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昼短夜长,但白昼时间将渐长昼弧上各地日期相同P地当日日出为地方时7时ABCD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2参考答案三、感悟经典高考真题体验1、B2、D3C【解析】太阳直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太阳的空间变化规律是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分析图可知,地在赤道,地在23026/S,地在23026/N,地为66034/N。反映我国某校的只能是地,故第题选C。4D【解析】地正午太阳太阳高度最大值900,此时为12月22日,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较快,、三地正午太阳均在正南方向,地处于一年中低温时期A、B、C三项都不正确,故选D。5B【解析】在日期和昼夜长短的计算和利用要注意以下的规律上午与下午的时间相等,以当地的地方时为基准,可以用来计算日出、日落时间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两条纬线上,一条纬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