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选修练习一(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根本原因是A. 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 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 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 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英国对华输出商品在上升一段时间后又回落,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阻碍,使其无法有效打开中国市场,故B正确;A项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材料无法得出英国输入商品过多,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征税的内容,排除D项。2.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 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 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 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土纱的价格较高,而洋纱的价格比较低,有竞争优势,这说明洋货涌入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棉纱,促进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故A项正确;题干虽然反映的是通商口岸广州,但是不能说明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A、B、C错误。3.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大(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A.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 中华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C.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中国人的服饰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答案】C【解析】【详解】“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说明洋布在中国通商口岸的畅销,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故C正确;A不对,中国经济虽然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但是在广大农村仍占主导地位;B不对,民国建立是在191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D不对,材料不能充分说明中国人崇洋逐新的趋向,排除。4. 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A. 曾国藩B. 李鸿章C. 张之洞D. 袁世凯【答案】B【解析】熟悉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题中材料所指是李鸿章的经历,他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耗费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没有实现。5.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A. 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B. 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C. 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D. 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江南制造局 ”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学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由此判断选B。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6.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下列关于该阶段工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 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官办民用工业B. 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C. 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D. 民用工业的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答案】D【解析】【详解】在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的资金完全来自政府,而民用工业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故D项正确。A项错,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而不是官办民用工业;B项错,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民间;C项错,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点睛】该题有两个考查点:一是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关系,二是洋务企业的资金来源。要解答这一问题,必须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尤其是民用工业的创办方式。7.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下列企业中,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是A. 江南制造总局B. 轮船招商局C. 发昌机器厂D. 大生纱厂【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由官总其大纲,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可知,这类企业存在于洋务运动时期,是“官督商办”的企业。B项,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政府委派官员管理,商人集资出钱,属于官督商办的企业。故B项正确。A项,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企业,由政府出资并管理,主要服务于国家需要,并没有商人参与。故A项错误。C项,发昌机器厂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C项错误。D项,大生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错误。8. 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段材料的主要信息是A. 企业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已被公众所认可B. 近代民营企业引进了西方一些管理模式C. 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一些雏形D. 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和所学史实说明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一些雏形。故此题应该选择C。 A项说的企业发布信息被公众认可材料并未体现;B项错误,材料中的轮船招商局并非民营企业,而是洋务企业;D项错误,洋务派的民用企业的资金并非全部来自民间资本,官营资本占据了相当比例。考点:洋务运动点评: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了大量的军事、民用企业。民用企业商品投放市场,对抵抗西方经济侵略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虽然是封建性质的,但是其运作方式上具备了一定的近代企业的因素。洋务运动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但是并不能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实现富强的目的。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活动、影响等都需要掌握。9.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A. 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B. 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C.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D.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872年,这个时期不是短暂的春天,排除C选项。这个时期也不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排除B选项。A选项错在他不是介绍洋务派人物,而是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创办实业,所以选择D选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10.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A. 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B. 兴办商务是西方富国强兵根本所在C. 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D. 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之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说明张謇认为西方富强的根本在于兴办实业,因此倡导实业救国。故D正确;“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说明B与材料观点不符;A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1. 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其主要原因是A. 社会环境安定B. 列强放松经济侵略C. 政府政策支持D.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8951913年间”才是本题的题眼,18951913年间,清政府为了甲午战争的赔款,征税,所以允许民间办厂、政府政策支持民间办厂,所以就出现了“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的历史现象。所以答案是C政府政策支持。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12.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 2B. 31C. 73D. 193【答案】D【解析】从题中时间可判断,这是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它在经济结构上的突出特征就是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好。只能数量最多才能反映这一特点,故选D。13.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 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 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 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由近代企业用广告宣传产品和爱国,“国货运动”在近代成为中华民族反侵略和发展实业的动力,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国货运动是“文明排外”,不是盲目排外,B项错误;商品广告和国内销售市场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没有引起与其它国家的商业战争,C项错误;实业救国的思潮有利于唤醒民族意识,但并没有产生极端民族主义,D项错误。14.1919年,近代中国最大的制碱厂永利碱厂在天津塘沽破土动工。当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的经理曾百般阻挠。三年后,当永利建成并成功出碱之时,卜内门公司又要求“合作”,永利公司经理范旭东先生坚持公司章程,“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永利公司的行为从本质上表明A.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B. 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C. 民国政府支持民族工业发展D. 近代民族工业具有明显的爱国性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经理曾百般阻挠”,之后“卜内门公司又要求“合作”,可以看出,永利公司在建立之初以及发展过程中都受到压迫与阻挠,因此从本质上体现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故A项正确。B项只是就材料而言,只是材料的体现,不是本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民国政府的支持,排除C项;爱国性只是材料的体现,不是本质,排除D项。15.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缴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A. 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B. 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C. 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D. 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所述为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官僚资本主义享有种种特权,发展迅速,成为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使得民营企业发展受到压制,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官僚资本的膨胀,B选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国民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掠夺,C选项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于20世纪30年代,D选项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7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据海关统计,19141918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二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个,平均每年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三 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同期美国对华贸易由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美国在华商行从136个增至209个,并攫取在华修建1500里铁路等特权。据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问津,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据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1)材料一反映出的现象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和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二中民族工业增多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它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根据材料二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现象出现的内在原因。【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进口下降,出口上升,入超的现象大为改善。(2)辛亥革命的影响;列强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市场需求的刺激。(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美加强对华进行经济掠夺。说明力量较弱的民族工业,即使在发展较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工业立即萎缩和萧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轻重工业比例失调,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抵挡不住列强的经济渗透。【解析】【详解】(1)从材料中提供有关数字可以明显看出,我国进口数额减少,出口数额上升。 (2)回答本问,要注意思考的角度,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回答可得出答案。(3)根据“1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同期美国对华贸易由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等信息可得出其反映的现象就是日美对华经济侵略的加剧。实质:要上升到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高度进行思考。(4)根据“铁厂积货如山,无人问津,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其反映的现象。内在原因要结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自身的特点去思考回答,可从资产阶级力量、民族工业分布、产业结构等角度考虑。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19201936年)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官僚资本1.8442.22.2212.01.18民族资本2.5157.816.3288.012.41合计4.35100.018.54100.0材料二 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中国资本6.6144.826.0963.29.0外国资本8.1355.215.1636.83.9合计14.74100.041.25100.0(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所呈现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历史作用。【答案】发展速度快,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大大超过官僚资本,而且超过外国资本。民族工业的显著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同时,民族工业的发展也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解析】【详解】(1)依据19201936年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进行分析,重点要解释清楚其内在关系。要将1920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时期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工业化(近代化)、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结合起来思考。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3年12月,在北京政协会议上,毛主席说: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新华网材料二 大清国江苏省的镇江最近又建起了两家缫丝厂,现代化的厂房矗立起来了,厂内安装了最新型的机器设备。这些机器设备完全由上海一家清国公司的工程师按照外国先进的模式自己制造出来。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96年11月29日)材料三 1931年以后,民族工业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以棉纺织业为例,东北这个重要市场已经完全丧失,华北市场也随即落入了日寇之手,以汉口为中心的华中市场也成了倾销棉纱的场所,华商纱厂的市场越来越窄,竟争越来越激烈。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1)毛泽东为什么对张之洞作出如此高的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腾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国有企业人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顺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10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机集团总部及京内企业管培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4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地铁施工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固定资产的取得课件
- 固安县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课件
- 回延安优翼课件
- 医护关系学科研究
- 综合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教案)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医师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半年)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伴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护理查房
- 磷化铝管理办法
- 水下激光探测-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海底捞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学体育家长会课件
- 教育的人口功能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