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doc_第1页
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doc_第2页
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doc_第3页
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doc_第4页
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划书1.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整体式肋形楼盖设计任务书1.设计课题某建筑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整体式肋型楼盖2.设计资料(1)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2)3级水工建筑物,基本荷载组合。(3)结构环境类别一类。(4)楼面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重度为 20 KN/)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石灰(重度为17 KN/)粉底。(5)楼面活荷载标准值8。(6)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钢筋: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板内纵向受力钢筋 采用HRB335钢筋,其他钢筋采用HPB235钢筋。(7)外墙厚度为370mm,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370mm。(8)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9)墙体厚度370mm,结构横向长18m,纵向长30m。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股设计中不予以考虑。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墙内边缘距轴线130mm,墙外边缘距轴线240mm。3.设计内容(1) 确定结构布置方案。(2) 板设计。(3) 次梁设计。(4) 设主梁设计。(5) 绘制施工图4.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下列成果:(1)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计算依据的资料,计算简图;板、次梁和主梁的计算。(计算书要求内容完整、数据正确、书写工整、装订成册)(2)绘制施工图2号图纸两张。包括: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板的配筋图;次梁的配筋图(纵剖面、横剖面、单根钢筋下料图);主梁的配筋图(纵剖面、横剖面、单根钢筋下料图;为方便设计和校核,要求画出主梁的设计弯矩图和抵抗弯矩图);钢筋表;施工说明等。施工详图要求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分明,字体工整,符号、尺寸、说明齐全,严格按照制图标准作图。二.设计计算书1.结构梁格平面布置图根据设计概况资料要求,按照工程经验和构造要求进行梁格布置,其平面布置图如下:图1-1 梁格平面布置图2.板设计(1)计算简图由于是单向板,故板上荷载沿短跨方向传递,可由以下步骤确定计算简图:次梁截面 由上述平面布置知,次梁跨度为l=6m,根据工程经验及构造要求确定次梁截面尺寸。 ,故可取h=400mm, 根据,可取b=150mm。计算跨度: 次梁宽,故计算跨度取支座中心线之间的净跨度。 中间跨:边跨: 因板厚h小于端支承宽度a,所以 最终得板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图2-1 板的计算简图(2)荷载计算 板厚一般为60120mm,且不小于跨长的1/40,由上述梁格布置知板较小跨度为2000mm,故可取板厚为100mm2000/40=50mm,取单位板宽为计算单元,按照弹性理论进行楼盖板的设计计算。板承受的荷载为作用于板面上的荷载及楼板自重及板底抹灰重,统计如下: 各项荷载标准值: 楼板面层 板自重 板底抹灰 恒载 活载 荷载设计值: 折算荷载: (3)弯矩计算图示为9跨梁,且各跨刚度相等,荷载均布,故可简化为五跨梁进行近似计算。示意图如下:图2-2 板的计算简图简化图按弹性方法计算,由于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不到10,可以采用等跨表格计算。恒载总是布满全跨(如下图),不存在利与最不利之分;而活载可能有不同的组合,故存在最不利作用位置,根据不同的作用位置组合,可以得出各跨中和支座处得最大弯矩值。计算采用查表方法进行,并且全跨均采用折算荷载值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2-1)恒载布置:图2-3 板的恒载布置图叠加活载不利作用位置后进行内力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2-1 板的弯矩计算表活载布置情况M() 0.07810.14.2400.03310.07872.5780.04620.08553.131-0.105-0.119-5.445-0.079-0.111-4.678支座边缘弯矩: (4)配筋计算K=1.20板厚h为100mm,有效高度取单位版宽,故b=1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受力纵向钢筋为HRB335,其它钢筋为HPB235, 表2-2 板的配筋计算表123BC4.2402.5783.1314.4813.7140.0630.0380.0470.0670.0470.0650.0390.0480.0690.048232139172247204实际配筋 82008200820082008200分布钢筋:按相关规定选用6200版面附加钢筋:按相关规定选用8200墙角附加钢筋:按相关规定选用8200(注:当板厚时,不做挠度验算,同时,裂缝也不需验算。)3. 次梁设计(1)计算简图 主梁截面: 由上述平面布置可知,主梁跨度为l=6m,根据工程经验及构造要求确定主梁界面尺寸。 ,故可取h=600mm, 根据,可取b=200mm。净跨中间跨:边跨:计算跨度 主梁宽,故计算跨度取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中间跨: 边跨: 取 最终得次梁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图3-1 次梁的计算简图(注:次梁支座有主梁和柱之分,支座按主梁计算最不利,故下述计算支座均按主梁计算)(2)荷载计算次梁承受荷载为板传递来均布荷载。统计如下: 各项荷载标准值: 楼板传来的荷载 次梁自重 板底抹灰 恒载 活载 荷载设计值: 折算荷载: (3)内力计算由梁计算简图可知,次梁为五跨梁,由于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不到10,可以采用等跨表格计算,并且全跨均采用折算荷载。恒载与活载的叠加情况和板相同:恒载总是布满全跨,活载存在最不利位置,根据活载不同的作用位置,可得出各跨中和支座处的弯矩和剪力最大值,计算过程如下:弯矩计算 (3-1)恒载布置:图3-2 次梁的恒载布置图叠加活载不利作用位置后进行内力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3-1 次梁的弯矩计算表活载布置情况M() 0.07810.187.3310.03310.078755.8400.04620.085565.318-0.105-0.119-109.405-0.079-0.111-93.442支座边缘弯矩: 剪力计算 剪力计算应用净跨度进行计算,各段净跨度:中间跨:边跨:剪力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3-2) 恒载布置:图3-3 次梁的恒载布置图叠加活载不利作用位置后进行剪力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3-2 次梁的剪力计算表活载布置情况V0.3940.44765.837-0.606-0.62-95.2150.5260.59888.455-0.474-0.576-82.8110.50.59185.967(4) 配筋计算 正截面受弯配筋: 次梁跨中应按T形截面进行配筋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计算宽度按以下两数值的较小值取用。,故取跨中及支座处均按单层布筋考虑,故计算高度翼缘厚度即为楼盖板的厚度,故 K=1.2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受力纵向钢筋为HRB400,其它钢筋为HPB235,对跨中T形截面,大于上述计算表格中弯矩设计值,故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按宽度为的矩形截面进行配筋计算支座截面承受负弯矩,上翼缘受拉,开裂后仅由钢筋承受拉力,故应按宽度为的矩形截面进行计算。综上所述,次梁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均按矩形截面进行计算。计算过程表格如下: 表3-3 次梁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表123BCM(KNm)87.33155.84065.318101.29885.335b或200020002000150150或0.0280.0180.0210.4370.3680.0280.0180.0210.64580.486()801515601按双筋配筋按双筋配筋实际配筋()225220220按双筋配筋按双筋配筋支座处按双筋配筋,令,则,。计算过程表格如下: 表3-4 次梁正截面受弯支座双筋配筋计算表BCM(KNm)101.29885.335 ()22761(取108)实际配筋()212212()11711005实际配筋()228228斜截面受剪配筋 除上述条件外,另有,截面尺寸验算: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故所有截面均应通过计算配置箍筋。故选用双肢箍筋,8(),取(5)裂缝宽度验算仅验算跨中裂缝宽度,又2、3处配筋相同,故取弯矩较大者(较不利者)验算,即验算1、3处跨中裂缝宽度。,由得计算过程如下表: 表3-5 次梁跨中截面裂缝宽度验算表跨中175.40798225120000.082245.1760.209355.98862820120000.052284.6520.260,满足要求。(6) 挠度验算仅对跨中进行挠度验算。,取 表3-6 次梁跨中截面长期刚度计算表1239826286280.0180.0120.012注:挠度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3-3) 恒载布置:图3-4 次梁的恒载布置图叠加活载不利作用位置后进行剪力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3-7 次梁挠度计算表活载布置情况10.6440.97313.120.1510.7278.930.3150.80911.3,满足要求。4. 主梁设计(1)计算简图:柱的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由上述平面布置知,主梁跨度为6m,为三跨连续梁。净跨:中间跨:边跨:计算跨度:柱截面宽度,故计算跨度为:中间跨:边 跨: 主梁上作用的荷载为次梁传递来的集中荷载。最终得主梁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图4-1 主梁的计算简图(2)荷载计算主梁承受荷载为次梁传递来的集中荷载。统计如下:各项荷载标准值: 次梁传来的荷载 主梁自重 板底抹灰 恒载 活载 荷载设计值: (3)内力计算弯矩计算同前所述,恒载始终作用于全跨,而活载存在不利作用位置。恒载和作用在不利位置的活载组合作用下,用结构力学求解器可得出各种荷载组合下的弯矩图形,将各种组合的内力图形画到同一张图纸上可得弯矩包络图如下:图4-2 主梁弯矩包络图由上述弯矩包络图可知控制截面弯矩: 边跨 支座B 中跨 支座B边缘弯矩: 剪力计算剪力通过查表计算,过程如下: (4-1) 恒载布置: 图4-3 主梁的恒载布置图叠加活载不利作用位置后进行剪力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4-1 主梁的剪力计算表活载布置情况V(KN)0.7330.866138.352-1.267-1.311-217.7281.0001.222193.419(4)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配筋:次梁跨中应按T形截面进行配筋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计算宽度按以下两数值的较小值取用。中间跨:, 故取边跨:跨中 2处按单层布筋考虑,故计算高度跨中1处及支座处均按双层布筋考虑,故计算高度跨中1处:支座B处:翼缘厚度即为楼盖板的厚度,故 K=1.2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受力纵向钢筋为HRB400,其它钢筋为HPB235,对跨中T形截面,大于上述计算表格中弯矩设计值,故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按宽度为的矩形截面进行配筋计算支座截面承受负弯矩,上翼缘受拉,开裂后仅由钢筋承受拉力,故应按宽度为的矩形截面进行计算。综上所述,次梁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均按矩形截面进行计算。计算过程表格如下: 表4-2 主梁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表1B2M275.906273.328157.62369.976或193320019781978535520560560或0.0420.3910.0210.00910.0430.5330.0210.00911766按双筋配筋924400实际配筋422+118按双筋配筋320216支座B处按双筋配筋,令,则,。计算过程表格如下: 表4-3 主梁正截面受弯支座B处双筋配筋计算表M(KNm) ()实际配筋()()实际配筋()B273.3283633142180522+120斜截面受剪配筋除上述条件外,另有,截面尺寸验算: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故所有截面均应通过计算配置箍筋。故选用双肢箍筋,10(),取 主梁与次梁交接处得附加配筋(吊筋)。次梁传递给主梁的集中荷载设计值为:,所需主梁内支撑次梁处附加吊筋面积为:,选用。(5)裂缝宽度验算仅验算跨中裂缝宽度,即验算1、2处跨中裂缝宽度。,由得计算过程如下表: 表4-4 主梁跨中截面裂缝宽度验算表跨中1239.066177521260000.068289.3650.2482133.84494220160000.059291.6260.25655.82240216160000.025(取0.03)285.0180.291,满足要求。(6)挠度验算仅对跨中进行挠度验算。,取跨中1处:跨中2处: 表4-5 主梁跨中截面长期刚度计算表117750.01729420.00844020.0036注:挠度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4-2) 恒载布置: 图4-4 主梁的恒载布置图叠加活载不利作用位置后进行剪力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