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犊牛、育成牛的饲养与管理更新版.ppt_第1页
第4章犊牛、育成牛的饲养与管理更新版.ppt_第2页
第4章犊牛、育成牛的饲养与管理更新版.ppt_第3页
第4章犊牛、育成牛的饲养与管理更新版.ppt_第4页
第4章犊牛、育成牛的饲养与管理更新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乳用种犊牛 育成牛的饲养与管理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农学博士敖日格乐教授博导 第一节 犊牛的饲养 犊牛是指出生至断奶阶段的牛 也有指6个月以内的小牛 犊牛的生理机能处于急剧变化的阶段 抵抗力差 死亡率高 是最难饲养的阶段 同时 该阶段可塑性大 是一生中相对生长强度最大的阶段 饲养管理方式和营养水平关系到日后乳用特征的形成和产奶潜力的发挥 1 犊牛生长发育特点 1 1 犊牛的生理特性犊牛出生前后的环境差异极为悬殊 即一切由寄生生活方式变成独立生活方式 为了生存 犊牛生后必须做到 自我调节体温来应付外界变温的环境用自己的消化器官获取营养质用自己肺活动来做气体的交换靠自己的抗病系统来应付微生物的侵袭 新生期犊牛胃容积很小 机能不发达 瘤 网胃只有雏形而无功能 真胃和肠壁虽初具消化功能 但功能不完善 神经系统的反应迟缓 总之 犊牛的抗病力 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 适应性和调节体温的能力均较差 1 2 体重和体型变化 一般情况下荷斯坦犊牛初生重可达到36kg 45kg 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 犊牛生后体重增加迅速 一般以日均增重500g 600g为宜 母牛妊娠期饲养管理不良 胎儿生长发育受阻 则初生犊牛的体高普遍矮小 出生以后如果饲养方式不当 导致犊牛过肥 日增重900g 以上 或生长发育受阻 日增重500g d以下 则很难培育出乳用特征明显 健康高产的奶牛 1 3 瘤胃发育 新生小犊牛真胃相对容积较大 约占四个胃总容积的70 瘤胃 网胃和瓣胃的容积都很小 仅占30 而且机能不完善 大量研究表明 1 2周龄的犊牛几乎不反刍 3周龄以后开始反刍 随之瘤胃迅速发育 瘤胃的发育对犊牛 育成牛 成母牛的饲养具有特殊的意义 1 3 1 瘤胃 反刍胃 发育步骤 犊牛的瘤胃发育 功能的建立和容积的发育均与饲喂植物性饲料有关 因此 犊牛生后应及早饲喂植物性饲料 植物性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发酵 其产物乙酸和丁酸可刺激瘤胃 网胃的发育 尤其是瘤胃上皮组织的发育 而植物性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有助于瘤胃功能的启动和容积的发育 可见 植物性饲料的供给时间 类型和给量对瘤胃 网胃的发育至关重要 1 3 2 犊牛应及早饲喂植物性饲料 2 犊牛培育要求 2 1 重视胎儿时期营养供给 确保新生犊牛的健壮要重视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 应根据妊娠前期和后期胎儿发育特点和母体子宫的发育规律 适当调整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量 以保证胎儿组织器官的发育正常 保证新生犊牛的健壮 2 2 提供良好的条件犊牛培育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成年牛的体型及生产性能 而犊牛优秀遗传基因只有在适当条件下 才能表现出来 在众多的条件中 环境管理 营养与饲料最重要 其次是合理的饲喂和良好的卫生 2 3 保持良好的乳用犊牛体型犊牛对日粮质量要求较高 营养要丰富 特别要注意提供优质的粗料 促进犊牛消化机制的形成和消化器官的发育 时刻保持清秀的乳用犊牛体型 2 4 增强犊牛的健康新生犊牛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 机体的免疫机能尚未形成 容易遭受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侵袭 死亡率极高 因此 要及时哺喂初乳 按时注射相关疫苗 保持环境卫生 加强护理 适当运动 3 犊牛饲养方式 3 1 集中饲养是一种传统的饲养方式 即犊牛初乳期后 将其与其他犊牛混群 在同一圈舍内 同一饲槽上饲喂 集中饲养的优点 便于统一管理 节省人力 牛舍占地面积少 集中饲养的缺点 犊牛喂料不易掌握 难以满足需求 更不利的是群养人工哺乳犊牛 相互舔吮 会增加病原微生物传播机会 发病率高 3 2 单圈饲养 犊牛从出生到3 6月始终单独在一个圈舍内饲养 目前普遍使用可移动式犊牛栏或犊牛岛 犊牛岛由室内牛床和室外运动场两部分组成 围栏上分别设有料桶 奶桶 水桶和草架 犊牛岛的优点 干净卫生 可避免犊牛相互吸吮 有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 能够保持圈舍内空气新鲜 光线充足 犊牛运动自由 可增强犊牛体质 管理方便 在每头犊牛使用过后可拆卸移动到新的场地 原有的地面可以进行充分的消毒和晾晒 可防控疾病 4 初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初乳期指犊牛出生5天以内这段时间 犊牛出生后最初几天 由于组织器官尚未完全发育 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弱 适应力很差 消化道黏膜容易被细菌穿过 皮肤保护机能不强 神经系统反应性不足 所以 初生犊牛最容易受各种病菌的侵袭 而引起疾病 甚至死亡 为了确保犊牛存活 健康 应采取如下饲养管理 4 1 初生期的护理及初乳的饲喂 4 1 2 断脐带 严消毒 通常情况下 犊牛的脐带会自然扯断 未扯断时 用消毒剪刀在距腹部6 8cm处剪断 将脐带中的血液和黏液挤净 用6 7 的碘町药液浸泡2 3min 进行消毒脐带 12h后再消毒一次 24h后再消毒一次 4 2 尽快饲喂初乳 35 38 出生后在15min以内饲喂初乳1 5 2 0kg 第二次饲喂初乳1 5 2 0kg 1次哺乳吃不尽1 5 2 0kg时初乳 可以分批在12h内饲喂3 0 4 0kg初乳 1 5日 40kg以下 早1 5kg 中午1 0kg 晚1 5kg初乳 41 54kg 早1 5kg 中午1 0kg 晚2 0kg初乳 55kg以上 早2 0kg 中午1 0kg 晚2 0kg初乳 初乳的饲喂量一般可按体重的8 10 日 犊牛不能哺乳时 用强制哺乳器进行饲喂初乳 初产牛和病牛所生的犊牛 要用等量的混入经产牛的初乳或者用冷冻初乳饲喂 4 2 1 初乳的化学组成 母牛产犊后5天内分泌的乳叫初乳 严格来说 母牛分娩后第一次挤出的乳叫初乳 第二次至第八次 即分娩后4天 所产的乳称为过渡乳 初乳与过渡乳 常乳组成成分的比较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贝比考克奶牛发展国际研究所 4 2 2 初乳的生物学功能 初乳含有较多的干物质 第一次挤出的初乳干物质高达24 黏度大 能覆盖在消化道表面 起到黏膜的作用 可阻止细菌侵入血液 初乳含有较高的酸度 450T 500T 可使胃液变成酸性 从而刺激消化道分泌消化液 而且有助于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 初乳中含有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 2 12 能抑制和杀灭多种病菌 初乳中含有丰富而易消化的养分 其中蛋白质含量较常乳高4 7倍 乳脂肪多1倍左右 VA VD多10倍左右 各种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 初乳中含有较多的镁盐 有利于胎粪的排出 4 2 3 初乳的保健作用 由于胎盘的特殊结构 母牛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能透过胎盘传给犊牛 初生犊牛没有任何抗病力 只有依靠从初乳中得到免疫球蛋白 而获得被动性免疫 据研究 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只有未经消化状态透过肠壁被犊牛吸收入血后才具有免疫作用 初生犊牛第一次吃初乳其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最高 随着消化功能的建立 肠壁上皮细胞收缩 免疫球蛋白的通透性开始下降 出生后24h 抗体吸收几乎停止 也就是说 在此期间如不能吃到足够的初乳 对犊牛的健康就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4 2 4 初乳利用 每头母牛分娩后所产初乳量约100kg左右 而每头犊牛初乳喂量为30kg左右 其余初乳经冷藏或发酵 用于饲喂犊牛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冷藏 每一份2kg 装入塑料袋中 保存于冷冻室 饲喂时用温水解冻 按1 1比例加入温开水 发酵 将初乳装在干净的塑料桶里或干净的镀锡奶罐里 在10 24 温度下放置自然发酵而成 一般发酵2 3天pH降至4 0 4 5时即可饲用 常温下可保存2周左右 在0 5 条件下可保存6 7周 喂时应每公斤酸乳加0 5g碳酸氢钠 以改善其适口性 5 常乳期犊牛的常规饲养 5 1 哺乳犊牛经过5天的初乳期之后 即可开始饲喂常乳 进入常乳期饲养 传统上犊牛哺乳期为6个月 喂奶量为800 1000kg 但根据目前我国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 采用2 3个月 哺乳量250Kg 300Kg左右较为可行 犊牛出生后 第5 7天开始哺喂常乳 用奶桶喂 每日3次 与母牛挤奶时间安排基本一致 目前 有很多企业采用每日2次喂奶 效果也很好 无论是2次还是3次饲喂 一经采用不要随意改变 为了确保犊牛消化良好 食欲旺盛 应坚持 三定 原则 定时 定量 定温 5 2 补料 牛奶虽然是犊牛最好的饲料 但是只用牛奶培育犊牛 不仅消化器官生长停止 还阻碍消化系统的机能和腺体功能 因此 需要早期训练犊牛吃植物性饲料 一般犊牛生后1周 即开始训练采食精料 生后10天左右训练采食干草 训练犊牛采食精料时 喂完奶后将少量犊牛料涂抹在犊牛鼻镜或嘴唇上或撒少许于奶桶上任其舔食 使犊牛形成采食精料的习惯 3 4天后 即可将精料投放在食槽内 让其自由采食 另外 第2周开始在牛栏的草架内添入优质干草 为了让犊牛尽快采食干草 6 犊牛早期断奶 6 1 优点哺乳期短 28 56日 最长不超过60日 哺乳量少 低于100 最多不超过150 降低犊牛培育成本 促进瘤胃的发育 减轻劳动强度 促进乳腺的发育 6 2 标准 要达到摄取一定量的开食料 一般为连续3日以上 采食量超过0 7 1 0kg 平均日增重 连续3日以上 超过0 5 0 6 6 3 注意事项饲喂好初乳 控制好奶温 保持在36 38 最高不超过40 控制好开食料的采食量 哺乳期1 5 以内 断乳后2 0 以内 最多不超过2 5 单独饲养 最好采用犊牛栏或犊牛岛 6 4 方法 出生后在15min以内饲喂初乳1 5 2 0kg 第二次饲喂初乳1 5 2 0kg 1次哺乳吃不完1 5 2 0kg时 可以分批在12h内饲喂3 0 4 0kg初乳 饲喂到5日龄 第6日以后开始饲喂常乳或者代乳料 哺乳期28 60日 哺乳量100 以内 最多不要超过150kg 第4日开始逐渐饲喂犊牛开食料 采食量连续3日超过0 7 1 0 以上时 可以断乳 第4日开始自由采食青干草 自由饮食 6 5 早期断奶专用饲料 早期断奶技术的核心 就是必须提供犊牛优质的代乳品和犊牛料 代乳品 也称人工乳 milkreplacer 代乳品是一种以乳业副产品 如脱脂乳 乳清粉等 为主 添加高比例的动物油脂等多种原料组成的粉末状商品饲料 代乳品的使用除了节约鲜奶 降低成本外 尚有补充全乳某些营成分不足的特点 商品代乳品原料配方单位 犊牛开食料 calfstarter 根据犊牛营养需要而配制的一种适口性强 易消化 营养丰富 专用于犊牛断奶前后的混合精料 它的作用是促使犊牛由以吃奶或代乳品为主向完全采食植物性饲料过渡 犊牛开食料配方单位 注 12周龄前每公斤犊牛开食料加3 96g金霉素 每公斤犊牛料中加维生素A400单位 维生素D660单位 土霉素22mg 第二节 育成牛的饲养 从断奶到产犊 或14 16月龄配种 前的母牛统称育成牛 该阶段的母牛正处于剧烈的生长发育阶段 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与母牛的繁育和未来的生产潜力关系极大 因此 对这个阶段的母牛 必须按不同年龄发育特点和所需营养物质进行正确饲养 以实现健康发育 正常繁殖 尽早投产的目标 1 育成牛生长发育特点 1 1 瘤胃发育迅速犊牛断奶后即转变为主要依靠采食植物性饲料的饲养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 瘤胃功能日趋完善 7 12月龄时瘤胃容积大增 利用青粗饲料能力明显提高 12月龄左右接近成年牛水平 1 2 生长发育快 此阶段是牛的骨骼 肌肉发育最快的时期 据研究7 8月龄以骨骼发育为中心 7 12月龄期间是体长增长最快阶段 以后体躯转向宽深发展 生产中必须利用好这一时期 进行科学地饲养管理 有助于塑造乳用性能良好的体型 1 3 生殖机能变化大 一般情况下8 12月龄的荷斯坦育成牛 体重达到250Kg以上时 可出现首次发情 13 14月龄时 育成牛逐渐进入性机能成熟时期 生殖器官和卵巢内分泌功能更趋健全 15 16月龄体重达到380kg以上时可进行第一次配种 2 育成牛培育要求 育成牛的培育任务保证母牛正常生长发育适时配种只有在育成牛的饲养管理中做到 发育正常健康体壮 提高牛群质量 保证奶牛高产的基础 因此 育成牛从体型 机能发育及适应性的培育诸方面 较犊牛阶段更为重要 通过这一阶段培育 可成为体型高大 采食量大 消化力强 繁殖良好 乳用型明显的理想体型 中国荷斯坦奶牛育成牛的培育目标 整个生长期平均生长率为750g 天前期600g 700g 天后期800g 900g 天15 16月龄时达到初次配种体重380kg 400kg体重为成年体重的65 左右 3 育成牛饲养方式 3 1 小群饲养牛圈舍充裕的情况下 断奶后 3个月龄的犊牛 可按月龄将4周以内的分为一群 每群4 6头 地面铺垫草 进行小群饲养 给犊牛熟悉群养的机会 使其适应小范围内的竞争 优点全群牛发育整齐 有利于观察及护理 随着月龄增大 逐步转入更大的牛群 3 2 大群饲养 如果牛群规模较大 场地受限时 断奶后的育成牛至少应该分为四个管理群 3 6月龄 7 9月龄 10 12月龄 13月龄至配种 每个牛群营养水平 日粮组成应有较大的差异 3 3 放牧饲养在有放牧条件的情况下 青年母牛应以放牧为主 在优良的草地上放牧 不仅可以节省精料 约30 50 和管理费用 而且有助于育成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但当草地质量不好时 放牧回舍需补喂精料 干草和多汁料 放牧期间均需补充钙 磷 食盐等矿物质饲料 4 乳用母犊的出生至12个月龄的饲养4 1 乳用母犊的饲料给予量 注 全乳的给量最大不要超过体重的10 要作到定时 给予间隔相等 4 2 断乳至12个月龄的粗饲料与精食料比 4 2 断奶至12个月龄的饲养要点 断奶后 开食料的饲喂量不超过2 0 2 5 日 2次 日 不足的营养分用育成配合饲料供给 3 6个月龄后停止饲喂开食料 用育成配合饲料代替 饲喂量2 5 2次 日 在犊牛箱中单独饲养到3个月龄以后3 6头组群饲养 自由采食优质青干草 6个月龄前尽量避免饲喂多汁饲料 不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