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双极型三极管 BJT 又称半导体三极管 晶体管 或简称为三极管 BipolarJunctionTransistor 三极管的外形如下图所示 三极管有两种类型 NPN和PNP型 主要以NPN型为例进行讨论 2 1 3 1晶体管的结构 常用的三极管的结构有硅平面管和锗合金管两种类型 a 平面型 NPN b 合金型 PNP e发射极 b基极 c集电极 3 平面型 NPN 三极管制作工艺 在N型硅片 集电区 氧化膜上刻一个窗口 将硼杂质进行扩散形成P型 基区 再在P型区上刻窗口 将磷杂质进行扩散形成N型的发射区 引出三个电极即可 合金型三极管制作工艺 在N型锗片 基区 两边各置一个铟球 加温铟被熔化并与N型锗接触 冷却后形成两个P型区 集电区接触面大 发射区掺杂浓度高 4 a NPN型 集电区 集电结 基区 发射结 发射区 集电极c 基极b 发射极e 5 集电区 集电结 基区 发射结 发射区 集电极c 发射极e 基极b 6 1 3 2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以NPN型晶体三极管为例讨论 晶体管若实现放大 必须从晶体管内部结构和外部所加电源的极性来保证 不具备放大作用 7 晶体管内部结构要求 1 发射区高掺杂 2 基区做得很薄 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而且掺杂较少 3 集电结面积大 8 晶体管放大的外部条件 外加电源的极性应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而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 9 1 三极管中载流子运动过程 1 发射发射区的电子越过发射结扩散到基区 基区的空穴扩散到发射区 形成发射极电流IE 基区多子数目较少 空穴电流可忽略 2 复合和扩散电子到达基区 少数与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Ibn 复合掉的空穴由UBB补充 多数电子在基区继续扩散 到达集电结的一侧 10 1 三极管中载流子运动过程 3 收集集电结反偏 有利于收集基区扩散过来的电子而形成集电极电流Icn 其能量来自外接电源UCC 另外 集电区和基区的少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将进行漂移运动而形成反向饱和电流 用ICBO表示 11 2 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IC ICN ICBO IE ICN IBN ICBO IEN IEP IE IC IB IB IBN IPE ICBO 三个极的电流之间满足节点电流定律 即 12 3 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 1 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一般要求ICN在IE中占的比例尽量大 而二者之比称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即 一般可达0 95 0 99 为共基极直流放大系数 13 将 1 式代入IE IC IB得 14 上式中的后一项常用ICEO表示 ICEO称穿透电流 当ICEO IC时 忽略ICEO 则由上式可得 共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近似等于IC与IB之比 一般值约为几十 几百 15 2 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 当有输入电压 ui作用时 则晶体管的基极电流将在IB的基础上叠加动态电流 iB 集电极电流也将在IC的基础上叠加动态电流 iC 通常将集电极电流变化量 iC与基电极电流变化量 iB之比定义为共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用 表示 即 共射电流放大系数 同样 iC与 iE之比定义为共基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 共基电流放大系数 16 根据 和 的定义 以及三极管中三个电流的关系 可得 故 与 两个参数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直流参数与交流参数 的含义是不同的 但是 对于大多数三极管来说 与 与的数值却差别不大 计算中 可不将它们严格区分 17 UCE 1 3 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 特性曲线是选用三极管的主要依据 可从半导体器件手册查得 特性曲线分为输入特性曲线与输出特性曲线 UCE 输入特性 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而言 输入特性曲线是描述基极电流iB与电压uBE之间的关系 输出特性 是描述集电极电流iC与电压uCE之间的关系 UCE UCE UBE 共射特性曲线测试电路 18 1 输入特性 1 uCE 0时的输入特性曲线 当uCE 0时 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两个PN结并联 所以 当b e之间加正向电压时 应为两个二极管并联后的正向伏安特性 19 2 uCE 0时的输入特性曲线 当uCE 0时 这个电压有利于将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收集到集电极 uCE uBE 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特性右移 因集电结开始吸引电子 uCE 1时的输入特性具有实用意义 uCE 1V 特性曲线重合 20 2 输出特性 划分三个区 截止区 放大区和饱和区 1 截止区iB 0的区域 两个结都处于反向偏置 iB 0时 iC ICEO 硅管约等于1 A 锗管约为几十 几百微安 21 2 放大区 条件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特点 各条输出特性曲线比较平坦 近似为水平线 且等间隔 集电极电流和基极电流体现放大作用 即 对NPN管uBE 0 uBC 0 2 输出特性 22 3 饱和区 条件 两个结均正偏 对NPN型管 uBE 0uBC 0 特点 iC基本上不随iB而变化 在饱和区三极管失去放大作用 iC iB 当uCE uBE 即uCB 0时 称临界饱和 uCE uBE时称为过饱和 饱和管压降UCES 0 4V 硅管 UCES 0 2V 锗管 2 输出特性 23 1 3 4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三极管的连接方式 24 2 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忽略穿透电流ICEO时 1 共基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忽略反向饱和电流ICBO时 1 直流参数 是表征管子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参数 有以下几个 25 3 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反向饱和电流ICBO 4 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反向饱和电流ICEO a ICBO测量电路 b ICEO测量电路 小功率锗管ICBO约为几微安 硅管的ICBO小 有的为纳安数量级 当b开路时 c和e之间的电流 值愈大 则该管的ICEO也愈大 26 1 共射电流放大系数 1 共基电流放大系数 和 这两个参数不是独立的 而是互相联系 关系为 2 交流参数 交流参数是交流条件下起作用的参数 它反映三极管对动态信号的性能指标 27 3 极限参数 1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当iC过大时 三极管的 值要减小 在iC ICM时 值下降到额定值的三分之二 2 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 将iC与uCE乘积等于规定的PCM值各点连接起来 可得一条双曲线 iCuCE PCM为安全工作区 iCuCE PCM为过损耗区 28 3 极间反向击穿电压 外加在三极管各电极之间的最大允许反向电压 U BR CEO 基极开路时 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压 U BR CBO 发射极开路时 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压 安全工作区同时要受PCM ICM和U BR CEO限制 29 1 3 5PNP型三极管 放大原理与NPN型基本相同 但为了保证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 外加电源的极性与NPN正好相反 30 PNP三极管电流和电压实际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会计师招聘面试要点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采购管理专员求职攻略与模拟题集全解
- 电信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热切割技术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技术专家中级面试预测题及备考指南
- 2025年美妆行业:谷雨品牌拆解-解数咨询
- 某中小学二年级新学期家长会-动态
- 停顿和重音课件教学
- 田字演变课件
- 24孝图教学课件
- 微创外科课件
- GB/T 21977-2022骆驼绒
- 心理-认识过程课件
- 易驱ED3000系列变频器说明书
- 《ACT就这么简单》课件
- 农机行政处罚流程图
- GB∕T 6818-2019 工业用辛醇(2-乙基己醇)
- 钻具内防喷工具课件
- 新版(七步法案例)PFMEA
- 会计师事务所7(报告流转签发制度12)
- TCECS 20007-202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