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化(6) _ 中医药学模型序.docx_第1页
中医药现代化(6) _ 中医药学模型序.docx_第2页
中医药现代化(6) _ 中医药学模型序.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医学系列(6):系统医药学模型序曲李万波盐城雷音堂系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盘古基因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现代生物学、现代生物医学、系统科学、信息学、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DNA生物芯片和半导体特性研究、比较生物学、比较医学与模式动物学等学科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经典系统医药学(即经典中医药学)的时代突破有了契机。多学科的科学家们有可能坐下来圆桌会议设计人体医学的另一半了,人体系统医药学。 系统医药学是一门在系统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医学科学理论、并采用系统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增进生物体健康的医学科学。更为具体的描述是:系统医药学是在整体论(Wholism)哲学思想指导下研究有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和诊断机制并采用系统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增强生物体健康的一门医学科学。 人类对人体各子系统的生物科学研究从未中断过,一直深入到今天的基因系统。从器官系统、细胞系统、亚细胞系统、基因组系统、直到基因调控与基因表达系统。在还原论哲学思维指导下,当代人体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得出了基因是生物体遗传和决定生物功能的基本单元。在生物界,拥有类似的功能性基因,但却发育出完全不同的生物,如人与老鼠。当发现在生物的最基本(最底层)系统的研究难以解开物种差异的原理时,现代生物学又回过头来,试图从更高一级的系统层次通过解开系统调控之谜,将各个系统的发现,拼接成完整的生物体的结构、机能与调控系统。系统生物学的概念就在这些系统研究中诞生。因此,近30年来,高通量检测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使得同时考察系统各组份的能力大幅提高。部分生物学家和生物医学家认为(现代)系统医药学诞生了,或者认为(现代)系统医药学研究已经开始了,或者说(未来)系统医药学可以由这些研究中产生。 系统生物学是站在系统的角度研究有机体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元素、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外部因素、系统运行、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医学则与此有别,医学还需要知道病理状态下的有机体系统,以及确定病理状态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医学还需要研究外在药物系统与有机体系统的相互作用,尤其对恢复失衡的有机体系统的能力和其毒副作用。医学按系统科学原理和各种医学自身使用的治疗手段来划分,世界存在一双对立统一的医学科学,也是医学系统的两个组份,他们是系统医药学与元素医药学。医学(Medicine)包含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所以,“医学”常常也表达为“医药学”。有些非专业性论述常常把系统医学后面又加了个药理学(如System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殊不知药理学属于临床医学,药理学是跨基础和临床的学科,是桥梁。药学(Pharmaceutics)也是属于医学的组份,药学系统本身的组份至少包含制药(Pharmaceuticals)、药理(Pharmacology)、毒理(Toxicology)、药代(Pharmacodynamics)、药剂(Pharmacy)。医不含药可能是针灸、拔火罐、推拿、气功一类的医疗技术。一般意义上的医学,包括预防和治疗,不能没药。 经典中医药学采用系统药配合系统诊断理论治疗疾病;现代西医药学(即元素医药学或称组份医药学)采用元素药(单一化合物组份)配合她的诊断理论治疗疾病。西医药学的近代发展与生物学研究齐头并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经典中医学的发展势头令人担忧,近百年来有明显衰弱的趋势,原因是她是古老的医学、哲学思维属于站在今天的生物学对面的系统科学,系统医药学。 系统医药学具有两大显著特征: 1. 以整体性思维观察人体系统,全盘考虑生理、病理、施药; 2. 以系统药调节人体系统。 中医药具有以系统入药的系统药学理论,西医药是采用单一化合物入药的药学,具有她的一套完整的元素药学理论。天然中药有极其复杂的化学构成,一个方剂中可以包含几十乃至几百种化合物,她们对于生物体的药理作用机制是什么呢?是否要等这些机制研究清楚了才可以建立起系统医药学呢?经典系统医药学的实践证明,不知道基因、细胞、微生物,同样可以诊断和治疗疾病,那么,现代系统医药学是否要等到人体的每个基因系统、细胞系统、或其他什么“中间”系统全部弄清楚了才能开始建模呢?系统医药学模型包含三个要素: 1)一门生物科学“通用语言”(即基因表达组学方法与实验数据);2)两项数学规律:化合物与基因相互作用反映出的调控组学规律,即“方-药加和律“ 与 ”药-证消减率“;3)三个基础数据库(即方、药、证数据库)。当我们提到基因表达谱时,是关注阵列(Array)的变化形成的特征图形(Patterns),当把不同来源的同一种格式的阵列重合比对时,得出量的差异,这个量的信息代表了某一特定子系统或某一整体系统的基因表达信息,这种阵列之间包含数学原理,这种Patterns或 Profiles 可以得出量的变化,无须知道基因功能,因为经典中医药学会给我们提供可参考的证候学和药学Patterns依据。西医药依靠化合物调控人体某些基因或蛋白功能实现治疗疾病(控制症状)的目的,中药的每个单味药是一个系统,具有她的若干特定化合物成分,一个有机集成的方剂中,有各种复杂构成的化合物系统,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是客观存在的,已经有若干基因芯片实验证明了实验动物基因可被中药调控的事实。人类疾病状态下,尤其在慢性病人,复杂的表达谱改变使得西医学无法顾及面的的纠正,只能以点为靶,有些西药靶点落在表达过程的蛋白水平,对基因调控过程不起作用或加剧失衡到达新的异常点。所以选择基因表达谱Patterns的观察更能反映调控实质。综观以上分析,基因表达组学方法是一种可以使用于系统医学“方、药、证”研究的技术,也可与现代生物学和西医学交换信息,所需要的是精确性改进、数学规律的发现和数理模型的建立。系统医药学守住整体系统的制高点,元素医药学醒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