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类与编码.doc_第1页
疾病分类与编码.doc_第2页
疾病分类与编码.doc_第3页
疾病分类与编码.doc_第4页
疾病分类与编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疾病诊断“盆腔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 构成成分是 A. 部位十病因十病理十临床表现 B. 部位十病因十病理 C. 部位十病理十临床表现 D. 部位十病因十临床表现 E. 部位十病理2、按疾病诊断的填写顺序,一个复杂疾病的主要诊断应填写为A. 症状在前B. 病因在前C. 病理在前D. 部位在前E. 以上均是3、 主要诊断选择规则不正确的是A. 原发肿瘤伴有转移,如果是首次就 医,选择转移为主要诊断B. 对于某疾病后遗症的情况主要诊断 要选择正在治疗的疾病C. 颅骨和面骨骨折伴随有颅内损伤, 以颅内损伤为主要诊断D. 分娩伴有绝育者,选择分娩的并发 症为主要诊断E. 对已治和未治的疾病,选择已治的 疾病为主要诊断 解析:原发肿瘤伴有转移,如果是首次就医,选择原发肿瘤为主要诊断,否则按治疗的情况选择。4、下列关于疾病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 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 和解剖位置等特征,将疾病分门别 类B. 根据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 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征,将疾病分 门别类C. 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流行 病学、医学英语、分类规则于一身D. 卫生信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E. 将原始资料加工成为信息的重要工 具 解析:疾病分类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征,将疾病分门别类,使其成为一个有序的组合。5、疾病分类的目的是A. 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B. 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C. 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和利用D. 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和利用E. 资料收集、排序、整理和利用6、诸多疾病分类方案中,最有影响力,在我国最为普及的是A. standard nomenclature of diseases and operationsB. 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C.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D. current procedural termiologyE. current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terminology 解析: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在诸多分类方案中最有影响力,在我国最为普及,目前最新版是 ICD-1O。疾病和手术标准命名(standard nomenclature of diseases and operations)是美国医学会于1928年编写并广泛在医院使用,我国医院早期一直使用这一命名法,直到 1974年才逐步结束使用;医学系统命名 (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medicine)是美国病理学会于 1977 年首次出版,目前仍在使用,但一般仅限于病理科;最新操作命名 (current procedural terminology)目的是报告医师所执行的医疗服务和操作,被美国列入医疗财务管理的常见操作编码系统,用以报告医师向病入提供服务的付款情况;当代医学信息和术语 (current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terminology)I981年出版,日前停止使用了。7、国际疾病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最早使用的目的是A. 医院疾病统计B. 死亡原因统计C. 医疗管理D. 医疗付款E. 医疗保险8、理想的疾病名称应是A. 反映疾病的内在本质B. 反映外在表现的某些特点C. 唯一性D. 容易区别其他疾病E. 以上均是9、医学术语的标准化命名可以追溯到A. 1886年B. 1887年C,1888年D. 1889年E. 1890年10、在国际疾病分类 (ICD)的修订过程中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是在A. 第五次修订时B. 第六次修订时C. 第七次修订时D. 第八次修订时E. 第九次修订时11、下列关于国际疾病分类(ICD)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根据疾病的某种特征,按照一定的 规则对疾病分门别类 B. 疾病分类实际上是一种分组 C. 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疾病分组情况 D. 组别的确定主要是根据疾病的发生 频率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流行情 况的因素确定 E. 疾病分类的分组中,每一个组别只 能包含一种疾病 解析:国际疾病分类实际上是一种分组,有时一个组别可以包含若干种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疾病。12、国际疾病分类称之为 A. 单轴心分类 B. 双轴心分类 C. 三轴心分类 D. 四轴心分类 E. 多轴心分类 解析:疾病分类轴心是分类时所采用疾病的某种特征。在国际疾病分类中,使用的疾病特征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即病因、部位、临床表现和病理,因此国际疾病分类称之为多轴心分类。 13、国际疾病分类家族开始创建的年代是 A. 20世纪60年代末期 B. 20世纪70年代初期 C. 20世纪70年代末期 D. 20世纪80年代初期 E. 20世纪80年代末期14、在国际疾病分类中,使用的疾病特征不包括 A. 病因 B. 部位 C. 临床表现 D. 病理 E. 发病机制 解析:在国际疾病分类中,使用的疾病特征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即病因、部位、临床表现和病理。 15、国际疾病分类家族不包括 A. 初级卫生保健的信息支持 B. 卫生防疫方案 C. 其他与健康有关的分类 D. 国际疾病命名法 (IND) E. 专科适用本16、国际疾病分类工作的意义不包括 A. 国内与国际交流 B,医疗、研究与教学的病案资料检索 C. 管理信息的汇总与提供 D. 将疾病分门别类 E. 医疗付款的疾病分组17、通常国际疾病分类的每个层次的分类轴 心有 A.1个 B. 2个 C,3个 D. 多个 E. 不存在分类轴心18、在国际疾病分类中的特殊组合章是按某 一特定阶段 (时期)组成的章节,其强 烈优先分类的章是 A.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B. 肿瘤 C. 精神和行为障碍 D. 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 E.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19、国际疾病分类第 10次修订中,其变化 最大的是 A. 注意疾病分类的完善 B. 临床检索的需求 C. 医疗管理的需要 D. 引进了字母,形成字母数字混合编码 E. 方便付款统计20、北京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成 立的时间是 A. 1974年 B. 1981年 C. 1983年 D. 1994年 E. 2000年21、ICD-1O被批准为我国新的国家疾病分 类与代码标准的时间是 A. 2000年 B. 2001年 C. 2002年 D. 2003年 E. 2004年22、衡量一个好的分类系统的标准不包括 A. 分类科学性 B. 分类及时性 C. 分类完整性 D. 分类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E. 分类准确性 解析:衡量一个好的分类系统的标准包括分类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23、在ICD-1O 中,选择性使用的五位数编 码是 A. 类目表 B. 内容类目表 C. 类目 D. 亚目 E. 细目 解析:细目指五位数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编码,它提供一个与四位数分类轴心不同的轴心分类,其特异性更强。类目表指三位数编码表;内容类目表指四位数编码表;类目指三位数编码;亚目指四位数编码。24、在 ICD-1O 中,含有亚目标题“其他” 和“未特指”字样,这些疾病绝大多数 特定分类在.8和. 9,称为 A. 类目表 B. 类目 C. 细目 D. 残余类目 E. 亚目 解析:残余类目是分类那些不能归类到该类目其他特指亚目的疾病。25、ICD-1O 中星号及剑号编码的含义分别 是 A. 剑号表明疾病的原因,星号表明疾 病的临床表现 B. 剑号表明疾病的病理,星号表明疾 病的部位 C. 剑号表明疾病的临床表现,星号表 明疾病的原因 D. 剑号表明疾病的部位,星号表明疾 病的病理 E. 剑号表明疾病的性质,星号表明疾 病的动态26、ICD-1O 中星号、剑号分类系统的应用 规则正确的是 A. 剑号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附加编码 B. 星号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附加编码 C. 可以单独使用星号编码 D. 可以单独使用剑号编码 E. 无需说明,星号编码可以做统计 解析:ICD-10 中星号编码是选择性使用的附加编码,但仍要求一起使用,既不能单独使用星号编码,也不能单独使用剑号编码。这是由于单独使用剑号编码不能满足编制与专科有关的统计报表。如果采用星号编 码做统计时,需要有明确的说明。27、在lCD-10中,多数编码是指 A. 某一疾病同时有多条编码适用于它 B. 用一个以上的编码来说明一个复杂 的诊断报告的所有成分 C. 当两个疾病诊断伴有相关的临床表 现被分类到一个编码 D。某一诊断报告除主要编码外还有多 个附加编码 E. 星号及剑号编码28、能满足三级医院各方面的需求,对疾病 的编码至少要求有 A. 3个疾病诊断和 1 个手术操作名称 B. 4个疾病诊断和 1 个手术操作名称 C. 4个疾病诊断和 2个手术操作名称 D. 5个疾病诊断和 2个手术操作名称 E. 5个疾病诊断和 3个手术操作名称29、在ICD-1O中,NOS的解释是 A. 其他方面未特指 B. 病因未特指 C. 部位未特指 D. 临床表现未特指 E. 疾病性质未特指30、在ICD-1O中的符号只用于第三卷索引 的肿瘤表中的是 A. B. ( )C. D. # E. * 解析:当部位标有“#”时,如果肿瘤是鳞状细胞癌就要分类到该部位的皮肤的恶性肿瘤中。如果肿瘤是乳头状瘤,则分类于该部位的皮肤的良性肿瘤。31、ICD-1O中,方括号中的内容为 A. 同义词 B. 代用词 C. 注释短语 D. 指示短语 E. 以上均是32、在临床上,颈椎病是指 A. 颈椎管狭窄 B. 颈椎管裂 C. 颈椎突出 D. 颈椎骨性关节炎 E. 颈椎脱位 解析:在临床上,常会见到与国际上命名有冲突的特定含义命名,如:颈椎病是指颈椎骨性关节炎,即颈椎骨质增生。而国际上,如果笼统地称颈椎病,它包括颈椎所有的疾病:颈椎管狭窄、颈椎管裂、颈椎突出和颈椎骨性关节炎等。33、在ICD-1O 的类目中,没有使用的字母 是 A. W B. U C. V D. X E. Y34、在ICD-1O中,一般不能用作疾病主导 词的是 A. 临床表现 B. 病因 C. 部位 D. “综合征” E. “侵染” 解析:部位一般都不能做主导词,只有当部位这个词作为被修饰词时,它可以作为主导词。35、ICD-1O中,疾病的主导词主要是 A. 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 B. 疾病的病因 C. 疾病的部位 D. 疾病的性质 E. 疾病的动态36、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操作方法 (按操作 的顺序)是 A. 确定主导词在索引中查找编码 在类目表中核对编码 B. 确定主导词在类目表中查找编码 在索引中核对编码 C. 在索引中查找编码在类目表中核 对编码确定主导词D. 在索引中查找编码确定主导词 在类日表中核对编码 E. 在类目表中查找编码在索引中核 对编码确定主导词37、ICD-1O中,若病人“砍伤大腿”入院, 确定损伤的主导词是 A. 伤口 B. 损伤 C. 砍伤 D. 加害 E. 以上均不是 解析:损伤如果指出了类型,以损伤的类型作为主导词;如果指出的是具有开放性的损伤,要以“伤口”为主导词;没有指出任何情况的以“损伤”为主导词。38、ICD-1O第三卷索引中每一个索引都按 汉语拼音一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在主 导词下的排列还有符号排列,其顺序是 A. 半圆括号“(”、短线“-”、逗号“,”、隔 音号“” B. 短线“-”、逗号“,”、隔音号“”、半圆括 号“(” C. 短线“-”、逗号“,”、半圆括号“(”、隔音 号“,” D. 逗号“,”、隔音号“”、短线“-”、半圆括 号“(” E. 逗号“,”、隔音号“”、半圆括号“(”、 短线“-” 解析:在主导词下的排列也有不接汉语拼音一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的,有数字顺序、希腊字母顺序、符号顺序、表明程序的顺序,它们在同级排列中优先于其他汉字排列。39、在下列诊断中,无需进行ICD-1O编码 的是 A. 次要诊断 B. 附属诊断 C. 不影响治疗的已治愈疾病 D. 并发症 E. 属医院院内感染的疾病 解析:对于不影响治疗的已治愈疾病或者某些已知病因的轻微临床表现可以不进行编码。40、根据疾病编码的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 不影响治疗的已治愈的疾病可以不 进行编码 B. 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原则上是按 慢性编码 C. 一切影响病人治疗的疾病都给予编 码 D. 病人只有一个怀疑诊断,要假定为 实际情况编码 E. 某一个症状或体征后,跟随一个或 多个怀疑诊断时,只编码症状 解析: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原则上是按急性编码。41、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编码的规 则中,说法错误的是 A. 传染病病原体的携带者或可疑携带 者应编码于AOO-B99 B. 非传染性病因的局部感染,一般被 分类于身体系统 C. 并发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传染 病和寄生虫病分类于 098 D. 发生于围生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分类于P35-P39 E. 流感和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类于 J00-J22 解析:传染病病原体的携带者或可疑携带者应编码于Z22.-42、下列疾病在编码时应分类于第一章 (AOO-B99)中的是 A. 传染病病原体的携带者 B. 流感 C. 腹泻 D. 新生儿破伤风 E.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解析:传染病病原体的携带者应分类于Z22. -, 流感和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类于JOO-J22,腹泻分类于 K52.9,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病毒性肝炎的分类于098. -。43、对于诊断“脑梗死后语言困难”,其主要编码是 A. 脑梗死 B. 脑梗死后遗症 C. 语言因难 D. 脑梗死恢复期 E. 脑血管病的晚期效应 解析:后遗症的类目是用来指出不复存在的情况,是当前正在治疗或调查的问题的起因,编码时就不强调那个不复存在的情况,而要优先编码后遗症的表现,因此要以语言困难为主要编码,脑梗死后遗症可以作为附加编码。44、对于诊断“脑血管病后偏瘫”,其主要 编码是 A. 偏瘫 B. 脑血管病后遗症 C. 脑血管病 D. 脑血管病恢复期 E. 活动能力降低45、对于诊断“脊髓损伤后截瘫”,其主要 编码的是 A. 脊髓损伤 B. 脊髓损伤后遗症 C. 活动能力降低 D. 截瘫 E. 脊髓损伤恢复期46、对于诊断“脑炎后智力低下”,其主要 编码是 A. 脑炎 B. 智力低下 C. 脑炎后遗症 D. 需要帮助和人员照顾 E. 脑炎恢复期47、某一个症状或体征后,跟随一个或多个怀疑诊断的编码,错误的做法是A. 只编码症状B. 怀疑诊断视情况编码C. 怀疑诊断不予编码D. 怀疑诊断做怀疑标识E. 怀疑诊断应作为主要编码 解析:当某一个症状或体征后,跟随一个或多个怀疑诊断时,只编码症状,怀疑诊断可视情况编码或不予编码。48、患者以厌食入院,怀疑肝炎和精神性 厌食,下列编码错误的是 A. 只需编码“厌食” B. “肝炎”和“精神性厌食”可视情 况编码 C. “肝炎”和“精神性厌食”可不予 编码 D. “肝炎”和“精神性厌食”应作为 主要编码 E. “肝炎”和“精神性厌食”如要编 码,做怀疑标识 解析:当某一个症状或体征后,跟随一个或多个怀疑诊断时,怀疑诊断可视情况编码或不予编码。49、诊断“肠炎”应编码于 A. 慢性肠炎 B. 急性肠炎 C. 感染性肠炎 D. 非感染性肠炎 E. 传染性肠炎 解析:没有指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是慢性者,将按活动性,通常也就是急性的进行分类。50、在给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编码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管是传染还是感染,都要以“感 染”为主导词 B. 不管是传染还是感染,都要以“传 染”为主导词 C. “感染”和“传染”都不能作为主 导词 D. 寄生虫性的感染,要以“感染”为 主导词 E. 寄生虫性的感染,要以“传染”为 主导词51、诊断“粟粒性肺结核”,应编码于 A. 慢性粟粒性肺结核 B.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C. 未特指的粟粒性肺结核 D. 必须分出急、慢性才可编码 E. 其他粟粒性结核病 解析:没有指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是慢性者,将按活动性,通常也就是急性进行分类。52、诊断“肠道寄生虫病”编码时,主导 词应为 A. 肠道 B. 寄生虫 C. 传染 D. 侵染 E. 病 解析:对于寄生虫性的感染要以“侵染”为主导词查找。53、诊断“肠道毛细线虫病”编码时,主 导词应,为 A. 肠道 B. 病 C. 传染 D. 侵染 E. 寄生虫 解析:对于寄生虫性的感染委以“侵染”为主导词查找。54、“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鼻窦炎” 疾病编码应为 A. 以急性鼻窦炎JO1.9 为主要编码, 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B96.3为附加 编码 B. 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B96.3为主要 编码,以急性鼻窦炎JO1. 9为附加 编码 C. 只编码急性鼻窦炎 D. 只编码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B96.3 E. 直接编码于细菌性鼻窦炎 解析:由于 B95-B97 不能作为主要编码,因此疾病诊断必须注明部位,否则只能按感染编码于B99,再加一个B95-B97 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55、某病人在查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阳性之前多年来都进行肺结核 的治疗,此次住院除治疗肺结核外, 还治疗由 HIV引起的伯基特淋巴瘤, 这时,主要编码应为 A. 肺结核 B. HIV引起的肺结核 C. HIV引起的伯基特淋巴瘤 D. 伯基特淋巴瘤 E. HIV 解析:当 HIV疾病发生之前肺结核已经存在,肺结核不要当作 HIV 的并发症来编码,HIV引起的伯基特淋巴瘤为主要编码,肺结核则作为附加编码。56、肿瘤部位编码的第一个轴心是 A. 部位 B. 动态 C. 病因 D. 临床表现 E. 病理 解析:肿瘤部位编码的第一轴心是动态 (恶性、良性、原位、未肯定、继发性),第二轴心是部位。57、下列疾病中,不属于肿瘤的是 A. 上皮细胞瘤 B. 血管瘤 C. 嫌色细胞癌 D. 动脉瘤 E. 脂肪瘤 解析:有些疾病称之为“瘤”的并不是肿瘤。58、下列疾病中,属于肿瘤的是 A. 类肉瘤 B. 表皮样瘤 C. 胆脂瘤 D. 顽固性贫血 E,以上均是 解析:有的疾病名称中没有“瘤”、“癌”、“肉瘤”字样的却是肿瘤。59、肿瘤病人的疾病编码至少有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E. 多个 解析:肿瘤的疾病编码除了部位编码,还有一个形态学编码,有时甚至还有功能活性的编码,如果肿瘤有转移,还需要编码转移部位的肿瘤。60、肿瘤的形态学编码的构成是 A.M字母、5位数字、斜线加 1 个数 字 B. M字母、4位数字、斜线加 1 个数 字 C. 1个字母、3位数字、.1个小数点 D. 1个字母和 2位数字 E. 1个字母、4位数字、1个小数点61、在给肿瘤进行编码时,正确的方法是 A. 首先查找形态学的编码,再根据指 示查找部位编码 B. 首先查找部位编码,再根据指示查 找形态学的编码 C. 直接查找部位编码 D. 直接查找形态学编码 E. 直接查找组织学编码62、四种直接在形态学编码之后给出部位 编码的情况中,不包括: A. 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 B. 不区分部位的肿瘤 C. 特殊组织或部位的肿瘤 D. 特指部位的肿瘤 E. 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肿瘤63、下列未在形态学编码之后直接给出部 位编码的肿瘤是 A. 淋巴瘤 B. 脂肪瘤 C. 印戒细胞癌 D. 嫌色细胞癌 E. 肾细胞癌64、动态未定的肿瘤与性质未特指的肿瘤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A. 动态未定的肿瘤做了病理检查,性 质未特指的肿瘤没做病理检查 B.性质未特指的肿瘤做了病理检查, 动态未定的肿瘤没做病理检查 C. 动态未定的肿瘤属于恶性肿瘤,性 质未特指的肿瘤属于交界恶性 D. 动态未定的肿瘤属于交界恶性,性 质未特指的肿瘤属于良性肿瘤 E. 两者之间没有区分的必要65、不明确的、继发的和未特指部位的恶 性肿瘤编码类目是 A. CO0-C75 B. C76-C80 C. C81-96 D. C97 E. D37-D4866、局限于起源的表浅部位,细胞没有基 底膜的浸润,但有恶性改变的肿瘤称 为 A. 肿瘤 B,恶性肿瘤 C. 动态未定的肿瘤 D. 性质未特指的肿瘤 E. 原位癌67、细胞以浸润性方式生长,可以通过淋巴、血液及浆膜腔转移的肿瘤称为 A. 肿瘤 B. 恶性肿瘤 C. 动态未定的肿瘤 D. 性质未特指的肿瘤 E. 原位癌68、除淋巴和血液以外的恶性肿瘤总称为 A. 癌 B. 上皮细胞瘤 C. 肉瘤 p. 癌瘤 E. 复合瘤69、在ICD-1O中,下列疾病应分类于“血 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 制的疾患”这一章的是 A. 血癌 B. 起源于围生期的血液及造血器官并 发症 C. 凝血缺陷 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 E. 血液检查的异常发现 解析:血癌应分类到恶性肿瘤中;起源于围生期的血液及造血器官并发症应分类到围生期疾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应分类到传染病中;血液检查的异常发现按症状、体征编码。70、在对疾病“心因性哮喘”进行编码时, 应强调的是 A. 心因性疾病 B. 哮喘 C. 心因性疾病与哮喘任选一个作为主 要编码 D. 心因性疾病与哮喘同等重要 E. 视情况而定 解析;心因性疾病产生了器质性的损害,在编码时要强调心因性疾病,其他临床表现可作为附加编码。71、在对疾病“动脉硬化性痴呆”进行编 码时,应强调的是 A. 脑动脉硬化 B. 痴呆 C. 脑动脉硬化与痴呆任选一个作为主 要编码 D. 脑动脉硬化与痴呆同等重要 E. 视情况而定 解析:编码时应强调精神障碍,如果要说明脑动脉硬化,则需要用I67. 2来补充说明。72、在对疾病“胃溃疡急性出血性贫血 进行编码时,主要编码应为 A. K25.0 (急性胃溃疡) B. D64.9 (贫血) C. D62 (急性出血性贫血) D. 以上 3个编码均可作为主要编码 E. K25.0和D62任选一个作为主要编 码 解析:急性出血性贫血是由胃溃疡引起的,这时主要编码应为 K25.0 (急性胃溃疡),附加编码为 D62 (急性出血性贫血)。73、在对疾病“低渗性脑病”编码时,主 导词应为 A. 脑病 B. 低渗 C. 疾患 D. 病 E. 综合征74、在对疾病“胆脂瘤型中耳炎”编码时, 主导词应为 A. 中耳 B. 炎症 G. 感染 D. 中耳炎 E. 胆腊91蕃75、在 ICD-10 中,凡未提及病因的二. 尖 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关闭不全, 假定为 A. 风湿性 B. 非风显性 C先天性 D. 原发性 答案:E76、在ICD-1O中,凡未提及病因的三尖瓣 关闭不全,假定为 A. 风湿性 B. 非风显性 C先天性 D. 原发性 E. 特发性77、在ICD-1O中,凡未提及病因的主动脉 瓣和肺动脉瓣狭窄,假定为 A. 风湿性 B. 非风湿性 C. 先天性 D. 原发性 E. 特发性78、在ICD-1O中,凡未提及病因的二尖瓣 和三尖瓣狭窄,假定为 A. 风湿性 B. 非风湿性 C. 先天性 D. 原发性 E. 特发性79、在ICD-1O中,凡未提及病因的心脏多 瓣膜疾病,假定为 A. 风湿性 B. 非风湿性 C. 先天性 D. 原发性 E. 特发性80、疾病分类时,应将“气管支气管炎” 编码到 A. 气管炎 B. 支气管炎 C. 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任选其一进行编 码 D. 呼吸道感染 E. 肺部感染 解析:当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生于一个以上的部位并且没有明确的索引指明其编码时,要按较低的解剖部位分类。81、对“喘息性 (型)支气管炎”进行编 码时,错误的做法是 A. 诊断必须分出急慢性后再编码 B. 无论急性或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都按“支气管炎,未特指为急性或 慢性”来编码 C.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按“支气管 炎”来编码 D.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按“细支气管 炎”来编码 E.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是两 种性质不同的疾病 解析:喘息性 (型)支气管炎的诊断 必须分出急慢性,慢性的按“支气管炎”编 码,急性的按“细支气管炎”编码。 82、在ICD-1O 中,诊断“结肠血管发育异 常”应分类于 A. 消化系统先天性畸形 B. 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 C. 消化系统疾病 D. 循环系统疾病 E. 功能检查的异常结果 解析:血管的疾病分类于循环系统, 肠血管疾患则分类于消化系统。 83、在ICD-1O中,肾小球疾病 (N00- N-99)的分类轴心是 A. 临床表 现 B部位 C. 病理 D. 病因 E. 发病机制 解析;lCD-10 中除了肿瘤分类需要病 理外,这是另一个需要按病理分类的地方。 84、对“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进行编码 时,应将其分类到 A. 传染性的腹泻 B. 非感染性腹泻 C. 新生儿非传染性腹泻 D,功能性腹泻 E. 饮食性腹泻 解析:;新生儿腹泻有感染和非感染之 分,对于感染性腹泻,新生儿的修饰词被忽略,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归类于P78.3。85、糖尿病的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 赖型,在ICD-IO中是作为分类的 A. 类目轴心 B. 亚目轴心 C. 细目轴心 D. 不是轴心 E. 参考依据 解析:在ICD-10中,糖尿病的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是作为类目轴心,其亚目轴心是临床表现。86、糖尿病在ICD-10中被详细地分为五大 类,其中不包括 A.1型糖尿病 B. 2型糖尿病 C. 营养不良性糖尿病 D. 新生儿糖尿病 E. 未特指糖尿病 解析:糖尿病在 ICD-9 中只有一个类目,而在ICD-10中则详细地分为五大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营养不良性糖尿病、其他特指的糖尿病、未特指的糖尿病。87、关于“玻璃体脱出”和“玻璃体脱 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为同一种疾病 B. 两者的疾病性质不同 C. 两者在 ICDLIO 中被归类在同一亚 目中 D. 两者在ICDL9 中被归类在不同的亚 目中 E. 两者在使用中常可互相替代 解析:“玻璃体脱出”和“玻璃体脱离”的疾病性质不同,在ICD-9 中,两者归类在同一个亚目中,而在 ICD-IO 中,两者被归类到不同的亚目中。88、诊断“耳后血肿机化”的主导词是 A. 外耳 B. 血肿 C. 机化 D. 变性 E. 病89、年龄小于 15岁的儿童,如果未指明气 管炎的急慢性情况,可假定为 A. 慢性支气管炎 B. 急性支气管炎 C. 未特指的支气管炎 D. 细支气管炎 E. 喘息性支气管炎90、在ICD-10中,“结肠息肉”分类于 A. 良性肿瘤 B. 恶性肿瘤 C动态未定的肿瘤 D. 消化系统疾病 E. 先天发育异常91、在ICD-10中,“胸膜炎”分类于 A. 呼吸系统疾病 B累及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其他症状和 体征 C.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D. 先天发育异常 E. 结缔组织病 解析:当胸膜炎未指出其疾病性质时,被分类于第十八章RO9.1 中,若指明了胸膜炎的疾病性质则被分类于呼吸系统疾病中。结核性胸膜炎则被分类于第一章。92、幼年型关节炎 (MO8)的分类轴心是 A. 临床表现 B. 部位 C. 病因 D. 病理 E. 疾病性质93、在ICD-10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 其他后果”这一章节中,开放性伤口 不包括 A. 动物咬伤 B. 切割伤 C. 撕裂伤 D. 穿刺伤 E. 擦伤94、在“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 果”这一章节中,关于编码的规则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多处损伤尽可能采用多数编码的原 则 B. 同一身体区域的同种类型损伤,其 编码通常为 S00-S99类日的第四位 数.7 C. 同一身体区域的不同类型损伤,通 常为每一节最后类目的第四位数. 7 D. S编码是对单一部位损伤的编码, T编码部分用于对多部位损伤和损 伤部位未特指的编码 E. 未特指闭合性损伤者,按开放性损 解析:未特指开放性损伤者,按闭合性损伤处理。95、在ICD-10中,损伤外因分类的第一轴 心是 A. 损伤发生的场所 B. 造成损伤的意图 C. 损伤的性质 D. 损伤的部位 E. 损伤的程度96、在填写病案首页时:,疾病诊断填写顺 序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疗效好的疾病在前,疗效不好的疾病在后 B. 主要治疗的疾病在前,未治的疾病 及陈旧性情况在后 C. 严重的疾病在前,轻微的疾病在后 D. 本科疾病;在前,其他;科疾病在后 E. 对于一个复杂的疾病诊断的填写, 病因在前,症状在后97、在下列诊断中,一般不能作为主要诊 断的是 A.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B. 肺心病 C. 急性胃肠炎 D. 呼吸循环衰竭 E. 急性胆囊炎 解析:疾病的终末情况不能作为主要诊断。98、影响疾病编码的因:素是 A. 病因十临床表现 B. 病因十病理 C. 病因十病理十部位十临床表现 D. 部位十病因 E. 部位十临床表现99、下列关于主要诊断选择原则正确的是 A. 后遗症的类目主要编码选择后遗症 编码 B. 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原则上选择慢 性编码为主要编码 C. 多处损伤不能确定哪一个最严重, 以综合编码为主要编码 D. 颅、面骨骨折伴有颅内损伤,以 颅、面骨骨折为主要编码 E. 分娩伴有绝育者,分娩为主要诊断 解析:后遗症的类目主要编码要选择正在治疗的疾病,后遗症编码可作为附加编码;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没有合并编码,而索引中对急慢性情况有分别编码,选择急性编码为主要编码;颅、面骨骨折伴有颅内损伤,以颅内损伤作为主要编码;分娩伴有绝育者,分娩的并发症为主要诊断。100、在ICD-10中损伤编码,如果不想用编 码去标明开放性时,使用细目可以表 示 A.0闭合性,.1开放性 B.0开放性,.1闭合性 C.8闭合性,.9开放性 D.8开放性,.9闭合性 E. 以上均不是 解析:细目编码虽然是选择性使用,但对于损伤、中毒这一章,我国要求使用。101、医生首页描述:主要诊断:脑血管意 外。其他诊断:糖尿病;高血压; 冠心病;脑出血。应做主要诊断 编码的疾病是 A. 脑血管意外 B糖尿病 C. 高血压 D. 冠心病 E. 脑出血 解析:当主要诊断只是个笼统的术语,而其他诊断对性质有更为具体的描述,选择后者。102、现代医学的手术分类历史可追溯到 A. 1868年 B. 1869年 C. 1870年 D. 1871年 E. 1872年103、我国早期的手术操作分类开始于 A. 1918年 B. 1919年 C. 1920年 D. 1921年 E. 1922年104、手术操作分类编码 (ICD-9-CM-3)优 于国际医疗操作分类 (ICPM)的是 A. 历史更悠久 B. 内容更全面 C. 更新更及时 D. 使用更广泛 E. 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105、广义的手术分类包括 A. 外科手术 B. 内科非手术性诊断或治疗性操作 C. 实验室检查 D. 对标本诊断性操作的名称分类 E. 以上均是106、 手术操作分类编码 (ICD-9-CM-3)中 的细目是指 A. 五位数编码 B. 两位数编码 C. 三位数编码 D. 四位数编码 E. 附加编码107、进行手术编码操作的关键是 A. 选择主导词 B. 查找索引 C. 核对编码 D. 修改编码 E. 确定编码108、手术操作分类编码 (ICD-9-CM-3)中, 手术操作的主导词不能是 A. 手术方式 B. 操作方法 C. 人名 D. 手术 E. 疾病性质 解析:疾病性质通常对手术编码没有影响,也不能作为手术操作的主导词。109、手术操作名称的基本成分,也称为核 心轴心的是 A. 入路和部位 B,部位和术式 C. 部位和疾病性质 D. 入路和疾病性质 E. 入路和术式110、“垂体腺瘤切除术,经额针刺”在 ICD_ 9-CM-3中构成手术名称的主要成分是 A. 部位十术式 B. 部位十入路十疾病性质 C. 部位十术式十疾病性质 D. 术式十人路十疾病性质 E. 部位十术式十入路十疾病性质111、不影响手术操作编码的是 A. 针刺术的部位 B. 穿刺术的部位 C. 手术术式 D. 手术入路 E 切除的范围112、疾病性质通常对手术编码没有影响, 下列手术中必须指出疾病性质的是 A. 胃大部分切除术 B. 大肠部分切除术 C. 视网膜脱离冷凝术 D. 肠复位术 E.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解析:对于局部损害,冷凝是一种破坏术;对于脱离,冷凝是一种再接术;对于撕裂,冷凝又是一种修补术,因此这时的手术名称必须指出疾病的性质。113、对于手术操作“内镜伴有活组织检 查”,其编码查找的方法是 A. 以内镜检查为主进行分类,活组织 检查不予分类 B. 以内镜检查为主进行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