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极图理论.doc_第1页
旋极图理论.doc_第2页
旋极图理论.doc_第3页
旋极图理论.doc_第4页
旋极图理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旋极图理论=发布时间:2010-05-23 14:22。无论是宗教,还是政党还是什么门派,它都愿意用一种最简单的符号和图形把自己的世界观、把自己最主张的东西把它表达出来。我们再看一看佛家,它所有的主张归纳起来就认为“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有空空为大道。”你皈依佛门之后它管它叫什么?遁入空门,对吧!他们把自己那一派叫做空门,即认为是“本来啥也没有,后来啥没有,中间只不过一晃一过就拉倒了”,空的,不要追求那些奇形灵异的东西,“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为空。那么,事物运行又是怎么运行的呢?它讲“六道轮回”。这个六道轮回怎么转呢?怎么转封闭形的运动,来回这么转,对吧,佛家的全部人生观用圈儿表示出来了,这就是佛家的人生观,能认出来吗?全是空的,啥也没有,运行轨迹是六道轮回的封闭型运动,这就是佛,佛家人生观。这个图叫什么呢?叫“零空图”。那么道家呢?道家认为,万事万物的起始最初是有一个总的规律在那儿支配着的,在所有的东西没有产生之前就有一个总规律的,这个规律是什么呢?讲不清叫啥玩意儿,强日为“道”,勉强起这个名,叫它“道”。那么“道”是怎么来的呢?它反映出了道家的宇宙观,反映出它的直指目标是什么,一会儿我们讲它的图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它认为各种物质产生之前,总规律已经有了,由这个规律派生出一个浑浊一体的宇宙,(用阿Q画圆),后来这个浑沌一体的宇宙又发生变化,怎么发生变化了呢?开始产生这个浑沌一体叫做道生一,然后由这个浑沌一体的这个“一”又开始分离出二种物质,浑沌一体的宇宙分离出两种基本物质阴和阳两种基本物质,后来的万事万物呢?就都和阴和阳有关系了,就是法于阴阳,由这个阴阳组成了一个新的东西,这个东西道家管它叫“三”,道生一、一生二(二即阴阳)、二生三、这个三就不是原来的那个零空了,在零空里面有了阴阳的内容,这为三,而不是象有些气功门派讲的一生二、二生三,有些气功同道,认为二生三在这儿,阴和阳中间又生出个小阴阳来,他认为在这儿,等会儿说这个事。阴和阳从这个图里面能看出个什么问题呢?共存于同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如果你离开了一方,就全变成阳了。对吧?如果离开了阳,就全变成阴了,必须阴阳合于一体之中,这才能构成生命,构成万物。所以阴和阳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图上反映出来,“阴阳互根”,一个规律跑出来了,记住这是第一个,跑出个规律来。然后,再看阳中有一个黑玩意儿,它表示什么呢?这表示阳中有阴,在阴中又画出个白圈来,表示什么呢?“阴中有阳”。“负阳抱阳,负阳抱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和阳之间的规律全从这个图形中反映出来了。然后由这个“三”,就抱阴和阳的这个三它产生万物,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再进一步看,这个阴和阳这个玩意儿有什么用?那个曲线标志什么?能看出来了吗?这个曲线横过来看,能反映出什么来?万物发展的波浪式前进规律表示出来了,“波浪式前进”,所有的事情当它到了一个高峰点的时候,阳极的时候,阳极必然生阴,就下去了。下去之后阴极又变阳,事物总是这样,这么走的,波浪式前进。如果你在这中间弄了一个圈,波浪式前进的规律没了,这个规律是道德经里面讲的“玄之又玄的律”,七大规律之一,你把它弄没了,这能行吗?多少人试图破译太极图,就有那么些解释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你如果真正把握了老子道德经里的七大规律,他一看就明白了。为什么道家要把这么个玩意儿弄到自己的身上,后边也是,前边也是,上面、下面也是,为什么呢?它自以为、事实上也是这样,它把握了宇宙运行的总规律,代表了人类认识的最高层次,这是它的骄傲,所以道家把这个搁在上面了。那么这个规律怎么样才能得出来呢?它用一个“道”字把这全破译了。“道”字标志什么意思呢?万事万物最初是浑然一体的,以后一生二,法于阴阳,所有事都跟阴阳有关系了。从这里开始导出系列问题。那么怎么样把握宇宙规律呢?要自身修炼,获得内求法,在自身修炼过程中获得内求法,他就能够真正了解宇宙规律,走遍天下获得自由解放,这是“道”字本来的含义,它们就靠这个,把这个引以为豪,说是我们的发现,而且这个阴阳鱼里面还道出了几大规律呢?质量互变规律、因果律、极反律都道出来。怎么说呢?你看,在这阴的东西开始很小,然后逐渐发展大大大大大,大到这儿,当它大到极限的时候,事情就开始向看相反的方向发展了,变成阴了,转化为阴,阴的小东西出现了。然后阴又开始继续发展、发展,发展到最大,到极限的时候又转化为阳,又开始转化为阳了。那这个规律是什么呢?“极反律”,物极必反的规律。再看,它又反映出什么东西呢?因果律。为什么这一快儿会出现小的呢?由这块儿小往这儿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它必然要出现这么一个东西,就因为有前面的因才有后面的果,这就是因果很。那么质量互变律怎么反映出来的呢?仍然是从这个阴阳鱼上反映出来的。由大变小,小小小小到极限的时候又开始变大,或者说由小逐渐开始增大,大到极限的时候发生质的变化,出现了阴性物质,变成以阴性物质为主体的生命形态,就象我们刚才讲的什么搬运、飞碟的运行,都是这样,临界点是光速,当运行速度快快快,快到极限的时候到那个一点“啪”,产生飞跃,开始进入阴性物质的层次了,阴性生命的层次了,看不见摸不着,这是反映出什么呢?质量互变律。你看,这一个简单的圈上,它反映出多少人类认识的精华?多少规律?尽在这一个圈中,所以道家把它引以为豪,弄在自己的道袍上,这是有道理的。那么这图叫什么呢?叫太极图。这似乎是人类认识的最高层次了,物体、事物、生命怎么产生的?这反映出来了;怎么运行的?这里包括了几个规律,全部都告诉你,七大规律全都有了,上哪儿去呢?你看这个时候就不太明显了,还在发展,怎么发展的?发展到麒麟文化的时候,就导出了旋极图。你看那旋极图,和太极图有什么不同之处?这并没有闭合,开的,没有闭合,而且有两个切线,螺旋式上升,不光是波浪式前进,而且螺旋式上升,对不对?除此之外,事物运行越往深度还不能闭合,开放型地发展,你一闭合一保守这就就麻烦了,闭合、封闭,下一步就保守,保守完就是反动,然后就是左边另一曲线,又有新的力量取代它了。当你把握这个事物运行规律的时候,干任何事情不要太保守,开放型往里吸收东西,要发展,不要就是停留在那一点上,这是人类认识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那么这里的曲线似乎和太极图又有些不一样,能看出来吗?差在什么地方?这里边明显是阴阳,它是波浪式曲线,是不是?对不对?曲线是波浪式吧?那么这个曲线就有点不象这个波浪了,把它横过来看,就有点这个味儿了。事物到高峰点的时候,没有直接斜着往那边下,进入低谷再上去,而是上到顶峰的时候下落时回来一点,又往前走,这种运动轨迹和形态,我们管它叫“蛹动”,这又导出一个新的规律,事物发展并不是简单波浪式前进的,怎么前进呢?是蛹动式前进的。当你了解了这个规律的时候,你就不会被一时的挫折、困难迷惑了自己的眼睛,它符合事物运动发展规律,就象咱们现在气功似的,热热热到极限了,阳极必然来生阴。那么怎么生阴的?并不是到道中“啪”跌落下来,而是回去一点,似乎这事又走回头路了,回去了一点,然后到极限的时候又会出现新的高峰再往上去。掌握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在你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的时候,你要居安思危;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也想所有的事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到一定极限的时候肯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天无绝人之路,它规律就是这样的,谁把握了这个规律,谁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就能掌握主动权,当事物处于低谷状态的时候,你要积蓄力量准备新的高峰的到来;当事物的发展一帆风顺的时候,你要脑子很清醒地感觉到下一步就是低谷,当低谷来的时候怎么办呢?把损失降到最小,降到最低。就这些规律对指导我们的生活事业都大有用处。那么,这个旋极图把这些规律全部反映出了,上述旋极图里面讲的法于阴阳、阴阳互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负阴抱阳、负阳抱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除了这些规律表示出来之外,质量互变规律这也表示出来了,因果规律也表示出来了,极反律也表示出来了,这都出来了,然后呢?又表示出来了蛹动前进,螺旋上升,最后又反映出任何事物想往前发展必须开放型的,不要保守,不要封闭,就能够推动整个事物和社会前进,所以旋极图目前作为了麒麟文化的标志。 经络学说-脉轮学说-气路学说(全身无处不丹田全身无不气路全身无处不藏神) 中医里面的经络学说被视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生命科学的一个重大贡献,但是经络学说在近代被得到承认是经历了很多曲折的,因为经络,既看不见也摸不着,而我们目前这些人的多数思维方式呢都是以眼见为实的,看不见的阴性的东西他不承认的,说那玩意儿是虚的,是假的,所以近些年来对经络学说的探讨、研究、肯定,经历了几起几落,现在可以肯定了经络学说它的理论是正确的。医家、还有道家、武术它有很多功法,理论都是依据于经络学说变出的方法。佛家呢?佛家不讲经络学说,但是它要想完成生命形态的转化,想通过气功修炼达到一定的层次,它也讲气在里面怎么进行,所以佛家提出了一个脉轮学说,一个是经络、一个是脉轮。经络学说讲气的运行轨迹基本都是纵向运行的,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只有带脉是横向运行,气在这里面这么转,经络学说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阳、任督二脉、冲脉、带脉、奇经八脉就是这些东西,还有些兪落、旁络;脉轮学说,则是讲气的运行轨迹,是横向运行的,一圈一圈一共三十六轮,有顶轮、喉轮、胸轮、腰轮,好多轮都是横向运行,有没有运行呢?有。纵向是中脉,中脉从顶上一直到会阴,那它脉轮学说里头一个纵向运行的气路,按照医家和道家的这个经络学说进行修炼的时候,都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特异功能,而且都可以出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效果。那么按照佛家的脉轮学说进行修炼,同样可以出现相同的结果。那人们就要问了,到底谁的对啊?谁的不对啊?按照佛家那个脉轮学说去看,你在功态中也能看到,一圈一圈的气在运行,按照道家和医家的这个经络学说看,出了内视功能之后也能看到气的运行轨迹,到底谁对?经络学说被承认已经很不容易了,那脉轮学说现在恐怕还没得到承认呢?只是功夫界里面承认这些事,那怎么中功出了个气路学说?气路学说和脉轮学说、经络学说有什么异同呢?中功气路学说包括二个主要的论点:第一、全身无处不丹田。道家一整守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总是围绕着这些去炼,而在中功看来,全身哪儿都可以成为丹田,丹田就是炼丹的地方吧,“丹”是指什么讲的呢?很多修炼的人对这个事解释跟他们一样。在我们看来那个丹,无非就是气的凝聚形态,凝聚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产生一种能,再经过特殊的激发之后,它的能量就变得无穷大,别看它体积非常小,就近乎于核能,所以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核反应堆,而核反应堆的建立在于意守某一部位,意守时间长了,气、能、光、像、按照这个顺序开始出。气多到一定程度变成一种能量,这个能量又不是用一般的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能够和它相比的,从你练功,你守哪儿,气都有可能在那块儿形成凝聚形态,那么这个凝聚形态就是丹,全身哪儿都成,全身哪儿都可以成丹田,全身无处不丹田,你哪儿都不守,那哪儿都是。今天在站桩状态下放松,或者练技击桩放松,别人打你的时候,一瞬间那儿出现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就是气往那儿一聚,以丹的能量往外释放,一打你可能那儿都不疼。当你有意识地在某一部位进行意守的时候,这种能量放出去可以给人治病或者整别的事,或者搞一些特异功能,这就是气路学说的第一个观点“全身无处不丹田”。那么第二个重要观点是指什么讲的呢?是在经络学说和脉轮学说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在我们看来全身无不气路,根本不拘泥于这儿有经络,那儿有脉轮,不拘泥于这个,全身无处不气路,怎么能证明呢?咱们做个实验看看,你现在拿你的右手随便在胳膊上划二圈,划的过程中你看里面有没有感觉?有没有气在那儿一圈一圈地跟着走,都试试,看一看,有没有气感跟着转?就在你指定的那一点上转,你看转不转?转不转?你再换个地方,把腿拿出来,在腿上任意一个部位比划一下看里边转不转?随意想一点,然后在里划圈,你看那个圈,那轨迹上有没有气?在里面转没转?转没转?别着急,慢慢转。脚上整玩之后再在身上这么转,你再任意取一点,你看里面转不转?转没转?转了没有?那你说咱们刚才转过的地方到底是经络还是脉轮啊?是啥?要是按照经络学说经络它是有回路的,那你看那些残疾人腿打断之后要按照脉轮学说或者经络学说那么气的回路就给切断了,气绝人死,那么那些残疾人怎么没死吗?怎么回事?谁能回答?腿都断了,要是按照经络学说那回路都没了,也没有人给他接经络,那经络也看不见也没法接,他怎么人还活着照样那么旺盛呢?也没人给他接脉轮也没人给他接经络,怎么气还在运行?这怎么回事?全身无处不气路,不要以为是个简单的观点,这是对传统经络学说和传统脉轮学说的一个重大突破,中功气路学说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别看就这么几句话,不是一般的突破。但它在实践上有什么用处呢?过去说练小周天,大周天一练练几年,如果你把这个理你悟透了,再理中寓法,你说那大周天多长时间练通吧?能感觉出来吗?大周天是走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一遍遍最起码得练三年,有的练一辈子都练不通,那么有了气路学说作指导之后,大周天多长时间通?一瞬间大周天就通,这在养生史上又是一个重大突破。理上搞清了,法自然就跟上去了,理中寓法,原来之所以练那么长时间是因为理是不透彻的,它既有历史的局限性、片面性,所以引导别人玄玄乎乎练了那么几十年不得正果,当你居高临下看的时候又变异了,变异不光是把握阴阳,把事情变得不能再简单了,这就是大道之理,越是真理它越明了,越是高级功法越简捷。明了到什么程度呢?一两句话,窗户纸全捅破了,就那么简单。将来的历史会证明这气路学说在养生史上、在医疗史上起什么作用。比如说,在医疗上,你按照经络学说,扎哪个穴位,就得选好这个穴位是干什么用的,那个穴位是干什么用的,你不用那个,你用气路学说去指导,假设扎针,随意扎一点,你看能不能让全身发生变化?教大家一个气针,你随便在一点上一指,你愿意让它往哪反应它就往哪反应。比如说我这一点扎下去之后整个身子都麻,全都让你有气感,那瞬间就办得到,试试,来。随意往一点扎一下子,然后你捻,你看你那胳膊,整个胳膊是不是有反应?然后你扎胳膊上让腿麻,你试试。左腿麻,然后再往里捻,捻进去了,开始让胳膊、腿发生反应,你看反应不?有没有反应?你看经络,那得什么时候才到捣到那儿去啊?这么一下子全都有反应了,这就是传导,是全身无处不气路的,瞬间就过去。你看这在医疗史上、在养生史上,它带来的直接客观效果是什么东西?在气路学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特异功能的时候,就又导出了一个咱们已经讲过的那个了,是什么?全身无处不丹田,全身无处不气路,还有什么?全身无处不藏神,境界升华了没有?把整个探讨生命奥秘、破译特异功能的那些玩意儿三句话都弄出来了,找这儿找那儿,不用找,全身哪儿都可以变成特异功能点,全身哪都是气路,全身哪都是丹田,你看越来越简单了,这个事情,这就是大道之理。 五.纠 偏(总辅导) 现在我们开始练功!大家进入练功状态。先调身,坐好,调整一下呼吸,你身子可来回晃一晃。好,坐好之后,从头顶住下放松,“唰”的一声,如果脖子僵,想一下脖子松。你感到哪个部位不松就在哪个部位松一下子,全松下采了,松、松、松然后要摆好接功状态。咱们仍然是一边讲课,一边带功。把我的声音收入耳底,把我的声音收入耳底。心静下来。 好,下面我们接着讲,介绍授业这部分的第六部分:纠偏。 这次我们介绍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给自己纠,就你经常打坐练功出现的问题怎么纠,一个是给别人纠。我们选了一个常见的,就是精神失常这种类型的,因为这种情况呢,其它宗教修炼法里面部有过这种偏的出现,我们讲纠偏是面对现实,而不是遮遮掩掩。有些同行认为,气功界里没有偏,一切都是出大功能之前的征状,这种说法是不妥的。有的人杀人去,这也是练功之前的一些反映啊?!修炼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样,在练功那段时间,他遇到的事就不一样,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的一些情况。多数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按老师引导的这些方法去做,去出效果,但有的人可能这两天由于单位的原因,或者是自己私欲上的一些原因,心里憋着气呢,在这儿一练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情况。不管这叫“走火”还叫“入魔”,还叫“精神失常”,反正不正常了,和正常相比他就为“偏”,你不面对这个现实是不行的。只不过我们在编功法时候,尽可能把出偏的因素全部摘除,少出现这种情况。国家在制定安全方面的制度的时候,要求恶性事故不能超过千分之三,你一千人里面有三个重伤或死亡,这属于恶性事故了,超过这个比例 是不允许的。医务界也应该有个医疗事故的允许比例。在多少次之内是正常的,超过那个就不行了。你干任何事儿,它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总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正常的,也有不正常的。这才合乎辩证法,练气功也是如此,它像许多体育锻炼项目一样,很多人能练出成绩,练出强健和身体,也有人在训练的过程中受伤了,自残的,死亡的,都有嘛。那你为什么不敢正视这种现象呢?敢正视才能拿出纠的方法,不敢正视,你连纠偏方法都教不出来。你说教纠偏,你不就否定自己了吗?所以对气功理论的研究,也要讲究辩证法才行,实践中当然更要讲了。 我们练到四部功这个层次的学员,九年多了,纯粹练我们这个功出偏的没有见有几个,这出偏率可能不到千万分之一,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说法不对劲,有一点也算,不能忽略不计。我们要对老百姓负责的,咱们力争谁也不出,或者出问题之后呢,马上纠过来。 现在我要求的呢,大家要普度众生,不要光看门内了,那还有那么些几百门派在练功、在传功。还有各种宗教修炼法门,他们的修练方法和气功几乎是接近、样的,都出问题,只不过有多有少。因为你是练中功的,别人出了问题咱不管,和咱没关系,没关系就行了?这可一身轻。如果你掌握了一种能够治纠正的方法,那不也是为人民办好事吗?咱们的宗旨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老百姓做好事的吗?要多积功德的吗,所以我今天再传给大家一些,让你能为更多的人造福,做好事的方法。 先传自己纠偏的方法。因为有些方法,不见得要你去动手,你告诉他,他就能做。如果是你自已有这个偏,那你自己那么也行。在打坐的过程中,常见的偏差有十多种,主要的有八种。这八种偏差,如果掌握了方法,治起来并不难,下面咱们一个一个说: 1、十二种常见偏差的纠正方法 第一类,因为不善调身,坐姿不正。所导致的柱病,用什么方法治呢?用下息(上下的下,休息的息),就是从头顶往下,沿脊骨运气,每节脊骨椎驻气片刻,就是闭气。闭一阵儿,再往下走,一节一节直至尾椎,反复多次,令中脊气通就可以治愈。如果是坐病,用这个效果就比较好。如果不是因为坐病引起的,按我前面讲的方法去治。大家要掌握一个要领是什么呢?练功中得的病,还在练功中去治。我说的这八种病,都是对治的法,就是在练功中得的,再用练功的方法,把它治好。 第二类,由于调息不当所导致的筋脉痉挛、皮肤焦枯。佛门管这个叫“地大病”,这怎么治呢?先纠正呼吸,按照我这会讲的标准的呼吸方式去正确调息,然后将气吸入后,驻气片刻,想气从头顶流注全身,引向四肢的末梢,放松全身的毛孔,令气由内向外运行于肌肤。这样时间长了,关节灵活,肌肤开始润泽了。我说的时候,你们意念和气都跟着我一块走,这是第二类。 第三类,就是刚开始修教息观、查数,呼吸不调,长短不一,这样导致心以上至头部蒸热,往上蒸这种感觉(“蒸气”的“蒸”),这样可以先解衣宽带,闭口缩气,向上至头顶,然后向下牵气。吸到头顶呼下来,吸到头顶呼下采,一直到呼吸平和,长短合适,和度,问题就解决了。 第四类,在打坐过程中,觉得气短脚闷,胸腑胀满,出现这种偏怎么处理呢?可以先嘘气, “嘘一一”,然后从鼻中吸气,意想气满全身,安心于两掌中,不久就会觉得安和了,这是第四个。 第五类,打坐过程中,觉得气往上走,就是气上塞胸堵,然后腑胀满,和刚才气短还不太一样,气往上走堵胸腑胀满,这怎么纠正呢?先宽解衣带、调息,然后呼气,出气长些,进气短点,深吸短出,长吸短出。这样做十息可以,一呼一吸为一息,做十次差不多了。 第六类,打坐的时候,因息心过猛,导致的病,先把心静下来止住,万缘放下来止住,想的意念太重了,所导致的,佛家叫“火大病”。怎么处理呢?意念太重了,你就对治吗,可放心让他宽坦松弛一些,把心放下来,不要再加这方面的意念了。宽坦松弛一些,这样练一段时间,就纠正就过来了。 第七类,如果打坐过程中感觉头重脚轻,这也算种偏,但这不重,怎么处理呢?意守脐部,气往下走,就好了。 第八类,如果觉得脚重头轻,那你就观鼻尖眉心,这样就纠正过来了。 第九类,如果觉得头痛那怎么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