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 象 科 技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年 第33卷第3期(总第190期)目 次综合评述火山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李靖 张德二(193)地面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概述 刘小宁 任芝花(199)预报理论与方法单站暴雨客观预报的一种适用模型 黄永玉 谢水兰 李霖(204)天气与气候分析双重眼壁台风大风降水对比分析 罗秋红 梁碧玲 何夏江(209)急流次级环流对局地持续强风暴天气的作用 刘勇(214) Nino海区SSTA的时频结构特征 黄海仁 孙卫国 程炳岩(218)强对流天气雷电参数和雷达回波特征个例分析 罗树如 支树林 俞炳(222)近50年福建省年度极端最低气温统计特征 蔡文华 王加义 岳辉英(227)青海高原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征 陈芳 马英芳 李维强(231)渤海湾风暴潮天气系统及风场结构个例分析 罗树如 支树林 俞炳(222)泥石流暴雨个例中尺度分析 徐双柱 金琪 肖艳娇等(240)一次致洪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赵玉春 王仁乔(245)云南严重低温霜冻灾害天气个例分析 解明恩 程建刚 鲁亚斌等(250)人工影响天气 回流天气系统层状云的非均匀性 杨文霞 朱生杰 魏俊国等(256)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传输网络系统 樊鹏 陈保国 郭强等(260)数字化雷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 李云川 张文宗 王建峰等(264)探测技术自动气象站传感器综合检测系统 胡玉峰 罗树如 刘钧等(268) 地基GPS水汽遥测系统远程通讯与控制系统及其初步应用 张京江 张朝林 王迎春等(271)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雷电防护技术 谢征(275)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 HDF EOS数据格式及其数据导入 景毅刚 李登科 张树誉(278)宁夏区域精细化温度预报业务平台 丁建军 胡文东 丁永红等(283)火山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李 靖 张德二(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100081)摘要 重大的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地面温度降低,由于火山喷发存在季节、纬度和强度的差异,因此喷发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对辐射的影响也不同,降温出现的时间和降温的幅度不一致。中高纬喷发的火山主要影响发生喷发的半球,而中低纬的喷发可影响到全球,且影响时间较长;不同季节的火山喷发后,高纬度的温度响应较低纬明显,夏季的温度响应较冬季明显。有关火山活动对降水的影响目前已有了一些研究,但由于降水序列中火山信号较弱,同时还有ENSO等其他因子的影响,客观地分辨出火山的影较复杂,目前尚无一致结论。关键词 火山喷发 火山尘幕 气候效应 平流层气溶胶 地面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概述刘小宁 任芝花(国家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北京 100081)摘要 为了促进我国地面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以几个有代表性的数据集,如GHCN、GDCN、ISH为例,概述了国外地面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技术的进展及新动态。研究表明:传统的质控制方法仍是主要工具。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可以有更好的条件,使用自动控制和人机交互、气候背景资料和统计检验相结合的技术,并适当应用空间检验方法,来设计我国自动站地面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业务流程。关键词 地面资料 质量控制 控制技术单站暴雨客观预报的一种适用模型黄永玉 谢水兰 李 霖(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2 福建省建阳市气象局,建阳 354200;3福建省南平市气象局,南平 353000)摘要 采用滑动分区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模型,研制福建省建阳市单站56月暴雨客观预报模型,以提高单站暴雨预报能力。模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客观预报模型因子结构简单而天气学意义明了,具有预报准确率较高、稳定性好。各预报模型的三层形势特征都能体现出有利于暴雨生成的合理垂直配置。在20002002年的试用中,准确率平均比主观预报高出50%,且无漏报。在2003年的试用中无空报也无漏报。这表明该技术模型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单站暴雨客观预报能力和效果的适用模型。关键词 单站暴雨预报 滑动分区 展开系数双重眼壁台风大风降水对比分析罗秋红1 梁碧玲2 何夏江1(1 广州国际专业气象台, 广州 510080; 2 深圳市气象台,深圳 518001)摘要 通过利用多普勒雷达图、OLR日平均场、环境场和比湿场等资料对7514(ELSIE)、7908(HOPE)、0313(Dujuan)号台风进行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3个双重眼壁台风都有规则和紧凑的螺旋云带,外围的云带范围小、副高强盛、登陆前850 hPa西南风没加强等等,都是造成台风风大而且影响范围广,降水量偏少的原因; OLR场分布与降水场分布的同时对应关系很好,OLR低中心最终没移至陆上,因此陆上降水偏少;台风OLR低中心移向陆地的地点与强降水中心基本相符;登陆时台风中心比湿值、等值线的梯度越大、移速的越慢,则降水时间越长、雨强越大,降水越集中。关键词 双眼壁台风 大风 降雨 对比急流次级环流对局地持续强风暴天气的作用刘 勇(陕西省气象局气象台,西安 710015)摘要 利用天气图、雷达回波和地面风场资料对1994年6月28日陕西中部发生的一次罕见的长时间局地大风、冰雹、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出现在500 hPa槽前和700 hPa低涡暖式切变线附近;强风暴发生在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辐散和低空急流左前侧辐合重叠区,与地面中尺度气旋活动紧密相关;证实了地面中尺度气旋是由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的次级环流引起,次级环流控制着中尺度系统发展变化。关键词 强风暴 中尺度气旋 次级环流Nino海区SSTA的时频结构特征黄海仁1 孙卫国2 程炳岩3(1 海军海洋水文气象中心,北京 100073;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 210044;3 河南省气象局,郑州450003)摘要 根据19502003年Nino海区SSTA资料,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SST变化的多尺度结构及其强度变化。结果表明,Nino海区的SSTA序列表现为多层次相互嵌套的时频结构,存在着27 a、820 a和30 a以上时间尺度的变化,经检验显著变化周期为27 a,10 a以上和1 a以下的周期信号较弱。冷暖事件的能量主要集中在27 a的尺度上,以准4 a尺度的周期振荡最为显著。同一事件在不同海区的频率结构也不相同,1970年以后各尺度上冷暖事件的强度明显增大,有向低频发展的趋势。关键词 SST 时频结构 小波变换 多时间尺度强对流天气雷电参数和雷达回波特征个例分析罗树如1 支树林2 俞 炳2(1 江西省气象局重点工程办公室,南昌330046; 2 江西省气象台,南昌330046)摘要 分析2003年4月12日发生在江西省中北部的一次强对流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和同时期的雷电参数结果发现:雷电参数对强对流天气反映更加敏感,雷电密集区的移动反映出强对流单体的移动趋势;雷电频数变化预示着强对流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雷电极性的变化,可判断强对流的种类。因此,结合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雷电参数可用于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雷电参数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增加了一种新的监测预警依据和手段。关键词 强对流 雷电参数 雷达回波近50年福建省年度极端最低气温统计特征蔡文华 王加义 岳辉英(福建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福州 350001)摘要 把福建省各台站年度极端最低气温统一订正为1950/19511999/2000 整50年记录,并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评价,继而对其偏冷年景进行特征分析。近50年福建省年度极端最低气温1954/1955为最冷年,1999/2000为第3冷年;冬季月平均气温正常,仍可出现异常或明显偏冷的低温;全省年度极端最低气温年景评价为异常偏冷,有的台站年景却仍属正常,年景等级相差达4级。全省年度极端最低气温的年景评价为异常或明显偏低,该年度福建省果树、花卉和其它冬季作物必然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和寒害。关键词 最低气温 异常 农业生产青海高原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征陈芳 马英芳 李维强(1 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西宁 810001;2 西宁市气象局,西宁 810000)摘要 对西宁莫家泉湾和玉树辐射观测站的资料分别进行了订正和插补,对青海省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年总辐射量高,总的分布趋势西高东低;20世纪70年代是总辐射高值时期,而80年代处于明显的低值时期,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有所回升,但90年代中期后处于下降状态。70年代的高值期和80年代低值期的出现与该时段青海省云雨状况和全球重大火山喷发事件密切相关,火山喷发是导致80年代总辐射量减少的重要原因。关键词 太阳辐射 时空分布 年际变化渤海湾风暴潮天气系统及风场结构个例分析胡 欣 景 华 王福侠 张迎新(河北省气象局气象台,石家庄 050021)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中尺度模式(MM5)模拟结果和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03年10月11日渤海湾风暴潮的天气系统及风场结构特征。分析表明,强冷空气从偏东路径南下与强盛的暖湿急流及地面倒槽的共同作用,形成持续强东北大风是引发渤海风暴潮的主要强迫动力,风应力海水向岸输送(增水)范围约100 km,持续时间1012 h,风应力增水作用与天文大潮相叠加直接导致风暴潮的发生。1985年以来渤海湾成灾风暴潮发生的几率明显增加。关键词 渤海湾 风暴潮 天气系统 风场结构泥石流暴雨个例中尺度分析徐双柱1 金 琪1 肖艳娇1 李 俊2(1 湖北省气象局武汉中心气象台,2 武汉暴雨研究所,武汉 430074)摘要 对2003年7月89日发生在湖北中部并且造成泥石流灾害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的大尺度系统下产生的中小尺度系统是暴雨产生的最直接的系统;湖北省泥石流灾害发生在特殊的地理位置,秭归、宜昌、宜都等鄂西山地到江汉平原的过渡带是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暴雨尤其是泥石流发生地周围的历时短、局地性强的大暴雨是泥石流灾害直接的诱发原因;中尺度系统的源地与地形有关,在西南气流的背风坡容易形成中尺度系统;多普勒雷达是监测中尺度系统的强有力工具,一个中尺度云团中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混合回波团或带;中尺度涡旋形成于低空急流左侧强正涡度中心附近。关键词 泥石流 暴雨 中尺度分析一次致洪暴雨的中尺度分析赵玉春 王仁乔(湖北省气象局武汉中心气象台, 武汉 430074)摘要 利用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观测资料,分析2003年6月22日发生在湖北省安陆北部的山洪,并初步概括了引发山洪暴雨的概念模型,结果表明:引发安陆山洪的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强降雨带(团)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山洪爆发地区的强降水由中尺度降水带上与深厚对流云活动有关的中尺度强降水雨团造成;引发山洪暴雨的概念模型可以描述如下: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及高低空急流耦合下,天气尺度系统影响产生大范围降水,当受外界强迫或者存在大气对流不稳定度增强和对流触发机制时,大范围降带上产生中或中尺度强对流雨团导致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天气,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发山洪,特别是在山区前期发生了降水,土壤湿度大,地表渗透系数小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关键词 山洪 暴雨 中尺度系统 概念模型云南严重低温霜冻灾害天气个例分析解明恩 程建刚 鲁亚斌 范 菠(1 云南省气象局,昆明 650034;2 云南省思茅市气象局,思茅 665000)摘要 1999年12月下旬特大霜冻灾害是云南1951年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受灾面积85万hm2,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利用高空和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严重低温霜冻灾害的天气成因,并与历史上的1973/1974、1975/1976年冬季云南两次严重霜冻灾害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特大霜冻灾害是在云南连续暖冬背景下发生的,对云南经济作物和热带作物的危害最大。高空冷平流与地面冷高压控制下长时间夜间晴空辐射冷却降温是此次重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500 hPa、700 hPa偏北气流和干冷南支槽是主要影响天气系统。碧空无云、静风、湿度小、气温低、气压高、露点温度特低是此次重霜冻的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冻害以滇南热带作物种植区最为严重。关键词 霜冻 低温 冷平流 晴空辐射 暖冬回流天气系统层状云的非均匀性杨文霞1 牛生杰2 魏俊国3 孙玉稳1(1 河北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石家庄 05002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美合作遥感中心, 南京 210044; 3 河北省气象台,石家庄 050021)摘要 利用一次回流天气过程的PMS资料,从微物理结构上对回流天气系统层状云的不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发现飞机在进入较强降水云带时,云物理量(液水含量、云滴浓度、云滴平均直径,温度)等会产生剧烈变化,表现为液水含量跃增、云滴浓度快速增大、云滴谱谱宽拓宽、温度下降等,在同一较强云带中,温度变化不大并且比周围低,较强降水云带冰晶含量丰富,自然催化较好。关键词 回流天气系统 层状云 不均匀性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传输网络系统樊 鹏 陈保国 郭 强 何 军 黄 兴 党国营(1 陕西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西安 710015;2 西安精博科技有限公司,西安 710075 )摘要 利用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和西安精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飞机增雨空地传输系统,于20022003年在雨飞机上进行了25架次的试验。该系统的结构特点是:采用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传输模式,克服了短波通信中信号不稳定的现象,达到了语音和数据传输基本正常。经对2003年9月19日增雨飞机上接收的温度、湿度、飞行高度、飞机轨迹图与地面实时接收的上述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在同一时间所传输的数据与飞机上的数据基本吻合,地面指挥人员能及时了解到增雨飞机的各种情况。该飞机增雨空地传输系统能实现地面指挥人员与空中作业人员的实时通话和数据传输,实际运行情况良好。关键词 飞机 人工增雨 空地传输 网络系统数字化雷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李云川1 张文宗2 王建峰3 赵利品1 郭金平1 王秀玲4 王建恒5(1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石家庄 050021;2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石家庄 050021;3 邢台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邢台054000;4 唐山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唐山 063000;5 衡水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衡水053000)摘要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是提高火箭、高炮人工增雨和防雹效果的重要条件。应用C+和Visual S语言研制的新一代数字化雷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包括天气雷达监测、大气探测、火箭高炮作业指挥、作业信息通讯、作业效果检验、作业档案和资料管理6个子系统。文中对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适用于相关型号数字化天气雷达。应用效果表明,其具有一定的作业指挥能力和科技水平,功能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是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人员的指挥平台。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指挥系统 数字化雷达自动气象站传感器综合检测系统胡玉峰1 罗树如2 刘 钧1 沙 勇1(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2 江西省气象局,南昌 330046)摘要 为了解决自动气象站传感器的批量检测、标定问题,进行了传感器综合检测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改变了目前国内传感器检测设备比较落后、一般采用手动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能满足传感器的批量检测的状况。文章介绍了CAWS JC01传感器综合检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该系统适于各类气象传感器的批量检测,可作为省、地区气象装备中心仪器检定部门或相关行业仪器检定部门用于自动气象站各类传感器定期检测的专用设备。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传感器 综合检测地基GPS水汽遥测系统远程通讯与控制系统及其初步应用张京江张朝林王迎春楚艳丽 王京丽(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摘要 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大气观测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GPS数据实时采集通讯网,实时下载观测数据,可为地基GPS资料应用开发成果的业务化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是地基GPS大气水汽遥感系统可否推广应用的一项关键指标。介绍了采用Modem、依托公共电话网(PSTN)建立起来的远程数据通讯和控制系统。使用该系统可通过电话拨号的方式,对GPS水汽探测网内指定的GPS接收机的参数进行设置,还可以下载该接收机内存储的数据文件。该通讯系统的应用,增强了整个GPS遥感大气水汽探测网的可维护性,为最终实现GPS水汽探测网的业务化运行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然而,该系统还存在着数据下载速度慢,依赖人工操作等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关键词地基GPS 水汽遥测 通讯与控制系统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雷电防护技术谢 征(浙江省绍兴市气象局, 绍兴 312000)摘要 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小站)这一现代通信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由于VSAT小站的部件主要由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并且设备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光结合制氢项目前景分析报告
- 城区市政燃气管道升级改造初步设计方案
- 纺织工程师证书考试内容与试题及答案讲解
- 仪器 测试 合同协议书
- 精装合同协议书
- 护工中介合同协议书
- 工程项目经理合同协议书
- 后勤劳务外包合同协议书
- 排烟合同协议书
- 签了合同协议书
- DL-T5181-2017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 雷雨-剧本原文-高中语文雷雨剧本原文
- 北京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知识点总结
- 2024年-FBI教你读心术andy
- 《切尔诺贝利事故》课件
- 古诗渔歌子古诗阅读赏析课件
- 痛经(中医妇科学)
- 供应商调查表模板及范文大全
- 2021年商品期权开户测试题库
-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引入民间体育游戏的尝试与创新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 自然灾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