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_第1页
《斜塔上的实验》_第2页
《斜塔上的实验》_第3页
《斜塔上的实验》_第4页
《斜塔上的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3斜塔上的实验斜塔上的实验教学重点1、伽利略的创新与实践精神2、记叙与描写相结合实录过程课件1(出示课题、作者、伽利略和斜塔图片)同学们,我们刚刚结束了“科技周”的活动,科技周让我们明白了科学对于人类的生存是多么地重要。本单元的主题是“关注科学”,它也将让我们明白语文和科学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就是一朵并蒂之花。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斜塔上的实验,斜塔上的实验是伽利略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实验,也是在科学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一次实验,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实验过程,更要知道它实验前后的背景,这样才可以给我们更多启发和影响。所以,在课的开始,老师想考一考同学们的科学思维能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课件2(11111)生1四个1相加等于两个王。生2四个1相加等于4。生3四个1相加等于1。师同学们的答案都有道理,那么老师今天这道题目的答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3案应该是几呢(出示多媒体)走近一个人揣摩一个字咀嚼一句话玩味一段文理解一篇文师看来,阚天成同学和老师是心有灵犀哦。老师的这个脑筋急转弯答案是四个一相加等于一,意思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通过走近一个人、揣摩一个字、咀嚼一句话、玩味一段文这样四个环节也就是方法达到理解一篇课文的目的。我们先进入第一个“一”走近一个人。同学们说这个人是谁生齐伽利略。课件3(走近一个人)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想必对伽利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生4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科学革命的先驱。他以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教条,而且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在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因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被终身监禁。生5伽利略还发明了望远镜,后人把它命名为“伽利略望远镜”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3生6他还拥有“近代科学之父“的称号。(投影多媒体)师在我们这些后人的眼里伽利略是伟大的,但在当时的社会里,伽利略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下。课件3(揣摩一个字)生7疯生8傻生9倔生10蠢生11怪师同学们找的这些字都有道理,这些字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伽利略的与众不同的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我们现在从中选取一个“疯“来揣摩它的含义。(出示多媒体)“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师从字面看,这个“疯”是什么意思呢生12精神不正常的。师伽利略真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吗生齐不是。师那么我们透过这个“疯”字,揣摩一下它的字面背后又包含什么意思呢生13与众不同的,表现了伽利略的创新精神。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3师说得非常好。(出示多媒体)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伽利略“疯”的词语、句子等生动的描写的地方,并说说你的理解。生14从课文第1节“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滴嗒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中可以看出伽利略的“疯”,因为一般人在做祈祷的时候都是很虔诚的,而他却在观察挂灯链条的摆动,别人对这种现象是熟视无睹的,而他却引发了一连串的思考。表现了伽利略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生15在课文第2节,“他突然跳起身来”表现了伽利略的“疯”。因为做祈祷时大家本应该很安静地跪着的,而伽利略却“突然”跳起来,与他人不大相同。师他为什么跳起来呢生15因为他发现了钟摆似乎是有规律的,而急于去弄明白。师他是真的在发疯吗表现了他什么品质生15表现了伽利略喜欢探究的科学品质。生16课文第3节“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一般人有了一点想法,或者发现一些奇特的现象,往往会当时想想而已,不会把这灵感付诸实践的。而伽利略却不同,从“立刻”和“马上”两个词中体现了他渴求证明真理的迫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3切心情,表现了他不仅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他还惯于用实验来检验真理。生17第5节的“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这句中的“又”字说明了伽利略与众不同的想法不是这一次,像这样的“疯”念头经常有,而且很多,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创新精神。生18课文第8节“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不轻易相信权威。”从这句中可以看出伽利略很小的时候就与一般的孩子不一样,他敢于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盲目相信前人的判断。生19第9节“他决定以科学为终身事业”,因为在那个时代里,搞科学的人是不受人尊敬的,从事科学就意味着贫穷,可见伽利略是多么地热爱科学事业啊所以这句话也表现了他的“疯”。生20课文第10节,从“背着别人,他仍一心一意地钻研他的数学”这句中可以看出伽利略的“疯”。因为下文中写别人骂他是一个“玩弄无用的数学的精神病患者”,说明在当时人们的眼里,数学是没有用的,而伽利略却去努力钻研。生21课文第11节中有一句话是“导师已经指示过了。那就等因奉此,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可是这儿却偏有一个青年学生,倔强到敢于用自己的实际观察来检验他的教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3授们的那些教条。”这句话充分地表现了伽利略的勇于怀疑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表现了他的“疯”,他的与众不同。生22课文第12节写了只有伽利略才去玩弄无用的数学,下面又说他是玩弄数学的精神病患者。从中也可以看出伽利略的不同于常人,也可以看出他对科学的“痴迷”。生23课文第13节也可以看出伽利略与常人的不同。比萨大学数学教授的席位年薪只有60士库提,这一点微薄的收入使很多人不屑一顾,而伽利略却乐意地接受了。即使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也愿意从事科学研究。这里充分地表现了伽利略热爱科学的伟大精神。生24课文第14节“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伽利略不同于别人,他不像他人那样只是听从导师的教会,而是自己探索,从大自然中寻找真理。生25还是第14节,伽利略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的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作福音真理来接受。在那个年代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就是权威,就是不能改变的真理,写出了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生26我找的是文中第15节第三句话“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锡块、杠杆,圆形的、多角形的、平面的这样那样滑稽的玩意儿。”在那个教条横行的年代里,人们以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3来获得真理。但伽利略并不这样,他将亚里士多德的卷帙搬走,用各种“滑稽的玩意”代替,他决心用自己的实验来发掘真理。我觉得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伽利略的“疯”。生27第16节“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因为他敢于向权威挑战,也体现他的“疯”。生28第17节“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这一句中的“乐于”一词体现出伽利略十分自信并且不畏惧权威的精神。生29还是17节,“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布死刑。”这句话也从侧面体现了伽利略的热爱科学的精神品质。师这个“疯”字就像一个窄窄的洞口,我们通过这个洞口,来到了一个风光无限的神奇美妙的溶洞里,这就是文章内在的许多美妙之处。在这个溶洞里,我们通过理解一些词语、句子等描写的语言,领略到了伽利略身上所具有的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勇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科学精神,他面对威胁和巨大的压力,执着地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通过揣摩“疯”这个字感受到了伽利略的科学品质,我们还可以通过咀嚼一句话来理解文章内容。假如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内容的话,你会用哪一句话呢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3课件4(咀嚼一句话)生30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出示多媒体)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师顾赟同学概括得非常准确,在课文的最后,作者用一句话总结了全文。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里的“理论”是指什么理论请用一段话来概括一下。(出示多媒体1“理论”指的是什么理论)生31课文16节有一句话,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师任成君同学的发言在文中可以找到依据,那么老师有一个疑问,就是那些教授们对伽利略的质疑,一根羽毛和一颗炮弹能够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并且同时落地吗这是为什么(同学们陷入了思考)生32因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在真空状态下,羽毛和炮弹就可以同时落地。师史可舜同学非常聪明,这可是一个很有难度的物理问题,可见他的知识面非常广。那么如果我们用一个短语来概括,这是什么理论呢生33自由落体同时着地律。师郑恬昕同学的表述不是很简洁明确,我们通常说这个理论是自由落体定律。课文除了概述了这个理论,还概述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3了伽利略的其他理论吗生34课文第6节,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结果发现,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的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师如果也用一个短语来概括这个理论,这是什么理论呢生35自然的节奏原则。师概括的非常好。“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这里的“实验”又分别指的是什么实验呢请同学们简要叙述他的实验过程。(出示多媒体2“实验”指的是什么实验)生36伽利略为了证明他的理论,接受了教授们的挑战在比萨斜塔上做实验。他一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一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他一步一步爬到了斜塔的顶上,他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下落。两个铅球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师我们给这个实验起个名字,叫什么实验呢生37比萨斜塔实验。生38斜塔实验。师好,就用斜塔实验。课文只记叙了伽利略这一个实验吗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3生39相同长度的绳索坠上同样重的铅块,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一个拉到两手掌宽,一个拉到四手掌宽,同时松开。师李宜傲同学的叙述不够完善,注意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生40伽利略从教堂里摆动的油灯中得到了启发。回家后,他找到了两根相同的绳子和铅块,拴在两根柱子上。他把两根绳子拉到不同的距离后,同时放开手。他请他的教父和他一起分别数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根绳子摆动的次数。结果发现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的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师郑恬昕同学的叙述简洁而又完整。如果我们也给这个实验起个名字,叫什么实验生41铅摆实验。师可以,我们有时也称这个实验叫钟摆实验。通过刚才对“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这句话的咀嚼交流,同学们已经深入理解了这句话。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扩写这句话,什么样的伽利略用什么实验怎样证明了他的什么理论。(学生书写)生42疯狂的伽利略用铅摆实验证明了他的自然节奏原则。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3师王蕴同学扩写的这句话里的“疯狂”应该加个什么标点符号呢生齐引号。生43追求真理的伽利略用斜塔实验在众人面前证明了他的自由落体定律。生44勇于实践的伽利略用“钟摆实验”和“斜塔实验”证明了他的“自然节奏原则”和“自由落体定律”。师同学们的扩写非常精彩,语言表述也非常严密。特别是陈圆佳同学扩写的句子追求真理的伽利略用斜塔实验在众人面前证明了他的自由落体定律。就让我们再一次回到那个动人心魄的现场去,去捕捉伽利略和那些观众们在实验的最后关头,在实验的结果出来的前后耐人回味的一个个特写镜头。看看文章是怎样精彩地描写出来的。课件5(玩味一段文)师精读课文第18节,仔细品味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都值得我们玩味。你能读出什么吗生齐读18节。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集体交流。生45“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一个“都”字说明了除了伽利略以外的所有人。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愚昧,反科学风气的严重。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3生46我品赏的也是这一句“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我觉得这个“嘘”字值得玩味。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心理,他们不相信伽利略的理论,觉得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师曹家仁同学的赏点找得非常好,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现场,这些人可能在大叫“嘘,你这个疯子,你快滚下来吧,你去死吧”生47我也品赏这句话,我觉得“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一句中的“一步一步”很有深意。写出了当时伽利略的心理,他也许有点担心,但更多的应该是坚定的信念,他一步一步向上爬,看得出他是相信自己是正确的,是一定会成功的。生48“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这句话里的破折号表示转折,“嘲弄的哄笑”和“窃窃私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结果出来前后观众的神情的变化。生49我补充贾云舟同学的说法,“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这句中的“大吃一惊”写出了人们难以相信的神情,也侧面说明伽利略的实验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生50“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这句中的三个“同时”运用简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3的语言写出了当时实验的真实状况,有力地说明了伽利略实验的科学性,也有力地用事实回击了那些嘲笑他的人。(下课铃响)师通过对这一段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