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九十九分的苦恼》附答案.doc_第1页
阅读《九十九分的苦恼》附答案.doc_第2页
阅读《九十九分的苦恼》附答案.doc_第3页
阅读《九十九分的苦恼》附答案.doc_第4页
阅读《九十九分的苦恼》附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九十九分的苦恼附答案 篇一:九十九分的苦恼阅读答案 篇一:九十九分的苦恼 阅读 训练:九十九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中年 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 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 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 我们对孩子寄富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 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 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顺理成章, 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 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1)(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 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 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 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 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 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 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 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 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 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 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 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 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冲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 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 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 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 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 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 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 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 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 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 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 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 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 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栋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 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 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理清文章思路, 把下面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方框内(只填序号)() a妈妈不满意孩子 的考试成绩 b父母对女儿寄寓 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 解 d99分所引起的 风波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2文中划线部分一 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突出_ 3结合上下文,在 下面两句话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 (1)于是就有(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2)老远就喊着(走冲迈)进门来了。 4文中划的句 子形象地写出了她妈妈当时的心理变化,开始是,_继而 是,接 下来有一个很能是,体现后一种心态的动词是:“”。 5面对99分,全 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 孩子苦恼的是: 她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6下面对本文结尾 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矛盾得到彻底解 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没有彻底解 决,“笑”的背后仍有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 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 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7作者写这篇文章 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 答:_ _。 参考答案: 九十九分的苦 恼:ibadc2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很高(母亲对女儿的夸赞,母亲的自豪等)。基 本意思相符即可。3(1)引发(2)冲(3)高兴失望瘫5孩子:不被妈妈理解,总受指责。 她妈妈:女儿不争气,达不到自己的要扎“我”:女儿受委屈,自己左右为难。6a7要求: (1)不能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 (2)针度应试教育 的社会弊端,说明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3)家长不要对孩子不切实际地苛求;(4)父母要 正确对待孩子,注意教育方法;(5)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渴望得到尊重;( 6)希望家庭和社会能为孩子成才营造宽松的环境等。 篇二:现代文阅读答案 假 币的参考答案: 1、把假币花出去; 用假币被别人识破。 2、“:?”“,。”,。 3、老板娘拿到钱后, 先是对着亮处看了看,然后又用手揉一揉,最后还甩了两下,确定是真的后才找钱给那两个 人。 4、也许他们无儿无 女,就靠卖气球为生,也许50元钱,他们三天也赚不到,而我却? 5、我从口袋里掏出 那张假币,三下五除二地把它撕成了碎片。我轻轻松开手,碎纸片连同气球一齐飞了出去, 望着气球欢快地飞上天空,我突然感觉到天真蓝。 6、爸爸收到一张 50元假钞。我想在小店用掉,却因老板娘精明不敢用。在卖气球的老人那想下手却因内疚没 用。最后把假钞撕成碎片。 7、用假币欺骗可怜 的老人。 8、我为自己的正确 选择高高兴,当初用假币的阴暗心理,一下子烟消云散。 9、做人要有正义感, 别人欺骗我们,我们很气愤,知道被欺骗的感觉不好受。我们就不要欺骗别人了。 10、使用假币,你 不感觉可耻吗?制作假币,你就不怕接受法律的严惩吗? 答案:九十九分 的苦恼: badc 2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很高(母亲对女儿的夸赞,母亲的自豪等)。基本意思相符即可。3(1) 引发(2)冲(3)高兴失望瘫4孩子:不被妈妈理解,总受指责。她妈妈:女儿不争气, 达不到自己的要扎“我”:女儿受委屈,自己左右为难。5a6要求:(1)不能把分数 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2)针度应试教育的社会弊端,说明实施素质教育的必 要;(3)家长不要对孩子不切实际地苛求;(4)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注意教育方法;(5) 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渴望得到尊重;(6)希望家庭和社会能为孩子成才营造宽松的环 境等。(答对以上任何一点都可。) (四).1题目: 高贵的施舍乞丐董事长 2答案母亲的行为 不仅是高贵的,也是(伟大)的,(智慧)的。3文中母亲是个(行事高 明教导有方伟大)的人 语法答案: 一)12a差涩。 b诧异。c徘徊。13(1)一对善良的夫妇把迷路的“我”送回家;(2)一位老人帮 “我”把一袋粮食背上肩:(3)女儿想为病中的“我”倒水却打碎了杯子。14温暖人 生。15(1)。依据是:从语言上看,本段与段中“我手中还留着那女人的手温 气与段中“我已有了那一对夫妇的年龄”相关联;从内容上看,本段是上文的延续,也是 上文叙事后感情的抒发。(2)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送“我”回家的那对夫妇的感激和怀念, 同时暗示社会上有很多如那对夫妇般热心肠的人,有力地突出了“人生充满温暖”这一中心。 16长久以来,他人给予的温暖不仅温暖着“我”的心,而且时时提醒并激励着“我”给他 人送温暖。17时时给人温暖,人生才会更加快乐 (六)答案: 1、目送儿子逐渐长 大独立目送父亲渐渐衰老离去 2、“无边无际”写 出了华安面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惶恐无助,“隔空交汇”指的是母亲和儿子的感情交流,其中包 含华安因为惶恐而产生的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3、前者是母亲在面 对孩子渴望独立逐渐远离父母时的落寞,后者则表达了在面对衰老死亡的自然规律时的感伤。 4、读了这篇文章, 我才领悟到有时父母的罗嗦、关注背后隐藏的是一份深深的爱,我要懂得珍惜和回报,不能 用自己的冷漠和自私去伤害他们 二、1、主谓d、思 想品质(偏正)2、动补b、打扫教室(动宾)3、偏正d、追歼敌人(动宾)4、动宾b、 讲述清楚(动补)5、介宾d、必然产生(偏正)6、并列c、身体健康(主谓) 三、经济发展(主 谓)历史悠久(主谓)描写景物(动宾)市场繁荣(主谓)发展经济(动宾)悠久历 史(偏正)景物描写(偏正)市场的繁荣(偏正)表达见解(动宾)我的弟弟(偏正) 我国文学(偏正)小说散文(并列) 表达的见解(偏正) 我和弟弟(并列)我国的文学(偏正)小说和散文(并列)四、1、并列短语:七嘴八舌 花好月圆亭台轩榭爷爷、孙子和种籽将军和他的儿子民主和科学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偏正短语:我们 的学校英勇地战斗北山愚公一次旅游下雪的时候很科学科学研究三零四国道非常 小心科学领域许多科学知识 3、主谓短语:谁在 那儿未来是美好的祖国万岁太阳出来了龟兔赛跑 你的儿子回来了 4、动宾短语:给我 一把枪告诉你一件事 5、补充短语:打得 落花流水倒在那儿难过得哭了咳嗽得很厉害锋利得很 去了一趟笑得合 不拢嘴 五、龟兔赛跑:阳 光灿烂;理解万岁;夕阳西下; 花好月圆:东奔西 走;左顾右盼;惩前毖后; 咳嗽得很厉害:闹 得红红火火;打扮得漂漂亮亮;睡得沉; 英勇地战斗:无谓 的牺牲;他的衣服;好好的活着; 喜欢晴天:理解我 们;别理他们;中了三等奖; 新式教材偏正新式修饰教材 绘声绘色并列绘 声和绘色同一类型 效果奇佳主谓后 面的词陈述前面的词 世故人情并列同 一类型的并列关系 教地理动宾前面 一个动词支配后面的名词 显得拔尖后补后 面的词补充前面的词 城市乡村(并列短 语)非常美丽(偏正短语)汽车奔驰(主谓短语)学习知识(动宾短语)讲五遍(动补 短语或后补短语)刘胡烂烈士((并列短语)象母亲(动宾短语)今天星期五(主谓短语) 讲究决定(并列短语)学习时间(偏正短语)中国制造的(的字短语)上山植树(后补短 篇二:九十九分的苦恼 九十九分的苦恼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拢的小嘴, 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 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 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富了很高 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 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 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 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 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 有(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 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 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 备孩子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 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 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 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 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 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走冲 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 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 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 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 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 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T我说:“孩子 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栋得眼花;拣 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 填序号)(4分)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B父母对女儿寄寓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D99分所引起的风波 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是()(),事情的结果是() 2、结合上下文,在下面两句话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词语。(2分) 3、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 句话简要回答。(6分) 4、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没有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有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5、作者写这篇文章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2分) 答: 篇三:九十九分的苦恼 阅读训练:九十九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富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1)(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冲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栋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