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摘要】 本实验测定了标准大气压下水-正丙醇双液系的平衡相图。具体来说,用沸点仪将混合液沸腾时的气相和液相分开来,分别测定其折射率,利用折射率与浓度的关系即可求出气相和液相的正丙醇浓度。最后我们测出正丙醇-水的恒沸点温度为87.5,此时正丙醇质量分数为70.6%。通过本实验,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分馏原理。【关键词】 正丙醇-水双液系、平衡相图、恒沸点、沸点仪Phase Diagram of a binary liquid-vapor systemXinghao Zhou(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USTC)Abstract: The equilibrium phase diagram of the binary liquid-vapor system of 1-propanol and water is measured in this experiment. More specifically, as the mixture is boiling, the liquid and gas phase is separated by an ebulliometer and the reflective index is measured by an abbe refractometer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of 1-propanol of the liquid and gas phase is known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of reflective index and concentration which is already known. At last, the constant boiling point is in 87.5, 70.6%(the mass fraction of 1-propanol). The principle of fractional distillation is better understood through this experiment. Key Words: Binary Liquid-vapor System of 1- Propanol and Water, Equilibrium Phase Diagram, Constant Boiling Point, Ebulliometer1. 前言: 在许多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要碰到各种复杂的相变化过程。描述各种相随温度、组成、压力等条件而变化的几何图形,就叫做相图1。固液相图在晶体生长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而气液相图,尤其是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对物质分离提纯方面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分馏技术就是从双液系相图得到的。通过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我们还可以知道两种液体在一定温度下是否互溶,如果互溶,是否有最低最低恒沸点(乙醇-水)或者最高恒沸点(盐酸-水)。2. 实验部分 实验原理 在常温下,两液态物质混合而成的体系称为双液系。两液体若只能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互相溶解,称为部分互溶双液系,若两液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溶解,则称为完全互溶双液系。例如:苯乙醇体系,正丙醇水体系,环己烷乙醇体系都是完全互溶双液系,苯水体系则是部分互溶双液系。 液体的沸点是指液体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在一定的外压下,纯液体的沸点有确定的值。但对于双液系来说,沸点不仅与外压有关,而且还与双液系的组成有关,即与双液系中两种液体的相对含量有关。 双液系在蒸馏时具有另一个特点是:在一般情况下,双液系的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并不相同。因此原则上有可能用反复蒸馏的方法,使双液系中的两液体互相分离。通常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将双液系的沸点对其气相、液相组成作图,所得图形称为双液系Tx相图,在一定温度下还可画出体系的压力P与组成的Px关系图。完全互溶双液系在恒定压力下的气液平衡相图可分为三类:如果溶液与拉乌尔定律的偏差不大,在Tx图上,溶液的蒸汽压和沸点介于A,B两纯组分蒸汽压及沸点之间,如甲苯-苯体系(图51)所示,为第一类。实际溶液由于AB两组分的相互影响,常与拉乌尔定律有较大的偏差。在TX图上可能有最低和最高点出现。如图(52)、(53)所示。这些点称为恒沸点。其相应的溶液称为恒沸点混合物。恒沸混合物蒸馏所得的气相与液相的组成相同。如:盐酸水体系具有最高恒沸点,为第二类;正丙醇水等体系具有最低恒沸点,为第三类。外界压力不同时,同一双液系的相图也不尽相同,所以恒沸点和恒沸点混合物的组成还与外压有关,一般在未注明压力时,通常都指外压为标准大气压的值(1大气压或101325Pa)。 图5-1 完全互溶体系的一种蒸馏相图 图5-2,3 完全互溶双液系的另两种类型相图从相律来看,对二组分体系,当压力恒定时,在汽液二相共存区域中,自由度等于1,若温度一定,汽液两相成分也就确定。当总成分一定时,由杠杆原理知,两相的相对量也一定。反之,在一定的实验装置中,利用回流冷凝的方法保持气液两相相对量一定,则体系的温度恒定。此时,取出两相中的样品,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分析两相的成分,可给出在该温度时气液两相平衡成分的坐标点。改变体系的总成分,再如上法可找出另一对坐标点,这样测得若干对坐标后,分别按气相点和液相点连成气相线和液相线,即得双液系的TX相图。本实验两相中的成分分析均采用折光率法,溶液折光率的测定,请看附录说明书。物质的折光率是一特征数值,它与物质的浓度及温度有关。大多数液态有机化合物的折光率的温度系数为-0.0004,因此在测量物质的折光率时要求温度恒定。一般温度控制在0.2时,能从阿贝折射仪上准确测到小数点后4位有效数字。溶液的浓度不同、组成不同折光率也不同。因此可先配制一系列已知组成,已知浓度的溶液,在恒定温度下测其折光率,作出组成折光率工作曲线,便可通过测折光率的大小在工作曲线上找出未知溶液的浓度与组成。沸点仪的构造及沸点的测定:图5-4 沸点仪 A-盛液容器; B-测量温度计; C-小玻管; D-小球; E-电热丝 F-冷凝管; G-温度计; L-支管沸点仪的设计虽各有异,但其设计思想都集中在如何正确地测定沸点和气液相的组成,以及防止过热和避免分馏等方面。我们所使用的沸点仪如图5-4所示:这是一只带有回流冷凝管的长颈圆底烧瓶,冷凝管底部有一球形小室D,用以收集冷凝下来的汽相样品。液相样品则通过烧瓶上的支管L抽取,图中E是一根用300W的电炉丝截制而成的电加热丝,直接浸入溶液中加热,以减少溶液沸腾时的过热暴沸现象。温度计安装时须注意使水银球一半浸在液面下,一半露在蒸气中,并在水银球外围套一小玻璃管C,这样,溶液沸腾时,在气泡的带动下,使气液不断喷向水银球而自玻璃管上端溢出;小玻璃管C还可减少沸点周围环境(如空气流动或其它热源的辐射)对温度计读数可能引起的波动,因此这样测得的温度就能较好地代表气液两相的平衡温度。 分析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须正确取得气相和液相样品。沸点仪中蒸气的分馏作用会影响气相的平衡组成,使取得的气相样品的组成与气液平衡时的组成产生偏差,因此要减少气相的分馏作用。本实验中所用沸点仪是将平衡时的蒸气凝聚在小球D内,在容器A中的溶液不会溅入小球D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小球D与大球A的距离,为防止分馏,尽量减少小球D的体积即可达此目的。为了加速达到体系的平衡,可把D球中最初冷凝的液体倾回到容器A中。沸点的测定:用玻璃水银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沸点,如图5-5,固定在沸点仪上的水银温度计是全浸式的,使用时除了要对温度计的零点和刻度误差等因素进行校正外,还应作露茎校正。这是由于温度计未能完全置于被测体系中而引起的。根据玻璃与水银膨胀系数的差异,校正值的计算式为:Dt露/=1.610-4n(t观-t环)校正的方法是在测量沸点的温度计B旁再固定一支同样精度的温度计G,G的水银球底部应置于测量温度计沸点稳定值至固定温度计橡皮塞露出那一段水银柱的中部。读沸点时同时读取温度计G上的读数,得到温度t观和t环。在测量过程中,由于组成的变动,t观也在变动,因此温度计G的位置也应随着沸点稳定值而进行调整,始终让其置于温度计B露出水银柱的中部。式中的n是露出那段水银柱的长。1.610-4是水银对玻璃的相对膨胀系数。沸点除了要进行露茎校正外,还需要进行压力校正。标准大气压下(P=760mmHg或101325Pa)测得的沸点为正常沸点。实际测量时,压力一般都不恰好为标准大气压。应用特鲁顿规则及克劳修斯克拉贝龙公式,可得溶液沸点随大气压变动而变动的近似值: 校正后,溶液的正常沸点为: t沸=t观+Dt压+Dt露图5-5 温度计露茎校正示意图 仪器与药品:沸点仪 1套 2WAJ阿贝折射仪上海电光仪器有限公司 1台调压变压器 1只 HK-2A超级恒温水浴 南大应用物理研究所 1台水银温度计(50100,分度为0.1) 1支 (050,分度为0.1) 1支10mL,20mL,50mL移液管各1支干燥吸管 2030支 擦镜纸 正丙醇(纯度99.5%) H2O。YP-2B精密稳流电源 南大万和科技有限公司 1台其中沸点仪包括带冷凝管的三颈瓶,加热器,塞子等。 实验步骤:1、正丙醇水溶液折光率与组成工作曲线的测定: (1)配制正丙醇的质量百分比为10%、20%、30%、40%、55%、70%、80%、90%的正丙醇水溶液各10mL。准确计算正丙醇和水的量,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为避免样品在称量过程中挥发,应尽量做到动作迅速。各个溶液确切的组成可按实际称量结果计算。 (2)调节恒温槽温度并使其稳定,使阿贝折射仪上的温度稳定在某一定值,用纯水校正阿贝折射仪,并测量上述溶液的折光率。为了适应季节的变化,可选择若干温度测量,一般可选25、30、35三个温度。(3) 在坐标纸上绘制不同温度时正丙醇水溶液的组成与折光率工作曲线。2、安装沸点仪: 将烘干的沸点仪按图54安装好,注意带有温度计和加热丝的橡皮塞要塞紧,不要触及烧瓶底部,温度计和加热丝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装上辅助温度计G。操作时要小心,防止打破水银温度计。 3、测正丙醇的沸点: 用50mL的移液管从支管L中加入正丙醇溶液50mL,注意观察电加热丝是否全部浸没在溶液中,水银温度计的水银球是否一半在溶液中,一半在蒸汽中。否则应调整好。夹上电热丝夹,打开冷却水,插上电源,调节变压器电压由零慢慢增加,观察加热丝上是否有小气泡逸出,电压控制在20V以内,溶液会慢慢沸腾。体系中的蒸汽经冷凝管冷凝后,聚于小球D中。冷凝液不断地冲刷D球,必要时可将D球中的冷凝液倾入烧瓶中,观察B温度计上的读数达到稳定,此时体系处于平衡状态,调整G温度计到正确位置;再稳定57分钟,准确记下温度计上t观和t环。并记下橡皮塞处温度计的读数。切断电源。 4、取样并测定组成(折光率) 用干燥的滴定管自冷凝管中取出小球D内的全部气相冷凝液,用另一支干燥吸管从L口中取液相液1mL左右,分别放入带有磨口的小试管中,并将试管置于一盛有冷水的小烧瓶中让其冷却,防止挥发。 观察阿贝折射仪上的温度是否正确,用丙酮棉球擦拭镜面,并用吹风机吹干。把待测的气相液,液相液分别滴于镜面上迅速测量。每个样品测量23次,取读数的平均值。 5、用10mL移液管移取H2O 0.5 mL,从支管L加入烧瓶中,以改变溶液的总组成,按步骤34测量新体系中的液相、气相的折光率和平衡时的t观和t环。 6、依次向烧瓶中加入1,1.5,2,2.5,4,6mL的水,仍按步骤34逐一进行测量,分别得到不同组成时的汽相、液相的折光率及各自的沸点。 7、把该混合液置于试剂瓶中,用蒸馏水反复洗涤烧瓶;并用20mL的移液管加入40mL蒸馏水,按以上方法测量水的折光率和沸点,并逐一加入0.5,1,1.5,2,4,10,20mL的正丙醇,改变体系的总组成,测量气液平衡时各个样品的折光率和沸点。 8、由以上测得的个点汽相、液相样品的折光率,从工作曲线上查找出其对应的组成。 在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由正丙醇纯水体系汽相、液相的折光率将向着降低或升高的方向移动,起初气液两相折光率的读数相差较小,相差慢慢增加,又慢慢减小,直至相等。表示此时已达到最低恒沸点组成,此组成为最低恒沸点混合物。该体系的最低恒沸点在87左右,正丙醇含量在6971%之间。 9、实验结束时,先让老师审查实验结果,然后再拆除实验装置,做好卫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整个实验需要的时间较长,故在实验中可由两同学分别从水,从正丙醇开始做,各自进行一半的测量,共同完成一相图。 实验注意事项:1、 加热电阻丝一定要被欲测液体浸没,否则通电加热时可能会引起有机液体燃烧;所加电压不能太大,加热丝上有小气泡逸出即可;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要直接碰到加热丝。2、 一定要使体系达到气液平衡,即温度读数要稳定,然后再取样;先停止通电再取样。3、 注意保护阿贝折射仪的棱镜,不能用硬物触及(如滴管),擦拭棱镜需用擦镜纸。3. 结果与讨论:具体计算过程见数据处理部分。实验条件:大气压/cmHg室温/实验前76.075 23.0 实验后76.070 23.1 平均值76.073 23.1 表5-1 实验条件测量表折射率测定都是在25.00下的纯水折射率测定:实验次数123平均纯水折射率1.34051.34041.34031.3404表5-2 纯水折射率测量表纯水折射率为1.3330。因此可以得到自己用的阿贝尔折射仪的校正值。橡皮塞处温度值:t橡=64.32加入丙醇量/mlt观/t环/t露/t1=t观+t露/t压/t沸=t观+t露+t压/无99.60 24.75 0.42 100.02 -0.04 99.99 0.599.56 24.76 0.42 99.98 -0.04 99.95 198.50 25.10 0.40 98.90 -0.04 98.87 1.597.40 24.40 0.39 97.79 -0.04 97.75 294.50 24.37 0.34 94.84 -0.04 94.80 490.50 24.50 0.28 90.78 -0.03 90.74 1088.00 24.50 0.24 88.24 -0.03 88.21 2087.60 24.20 0.24 87.84 -0.03 87.80 表5-3 加入不同量正丙醇沸点测量表加入丙醇量/ml液相折射率液相折射率平均液相折射率校正通过工作曲线获得质量浓度123无1.3415 1.3415 1.3414 1.3415 1.3341 1.396 0.51.3414 1.3413 1.3411 1.3413 1.3339 1.298 11.3416 1.3417 1.3418 1.3417 1.3343 1.690 1.51.3431 1.3431 1.3430 1.3431 1.3357 2.961 21.3438 1.3437 1.3440 1.3438 1.3364 3.842 41.3490 1.3489 1.3489 1.3489 1.3415 9.418 101.3625 1.3626 1.3626 1.3626 1.3552 27.319 201.3749 1.3747 1.3748 1.3748 1.3674 49.231 表5-4 加入不同正丙醇液相折射率测量表加入丙醇量/ml气相折射率气相折射率平均气相折射率校正通过工作曲线获得质量浓度123无1.3415 1.3416 1.3417 1.3416 1.3342 1.201 0.51.3566 1.3567 1.3568 1.3567 1.3493 19.102 11.3671 1.3670 1.3671 1.3671 1.3597 34.556 1.51.3752 1.3751 1.3751 1.3751 1.3677 49.818 21.3796 1.3798 1.3796 1.3797 1.3723 59.991 41.3826 1.3826 1.3823 1.3825 1.3751 66.447 101.3850 1.3851 1.3850 1.3850 1.3776 73.882 201.3850 1.3847 1.3850 1.3849 1.3775 73.490 表5-5 加入不同正丙醇气相折射率测量表别人的实验数据见数据处理部分,在此不赘述。把气相、液相的折光率转化成百分含量后作图如下:图5-6 正丙醇-水的气液平衡相图 把上图中的点去掉,稍微平滑一些:图5-7 正丙醇-水的气液平衡相图自己数据做出的图(上图左半部分)延长线交于点(73.700,87.83),考虑到延长线作图的不准确性,减少有效数字,正丙醇-水体系的最低恒沸点在正丙醇质量分数为73.7%,温度为87.8。但是因为实验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仪器分开做的,用辛璐的数据做出的图(上图右半部分)交于点(67.456,87.161),正丙醇-水体系的最低恒沸点在正丙醇质量分数为67.5%,温度为87.2。把两套数据取平均,可以得到正丙醇质量分数=73.7%+67.5%2=70.6%恒沸点温度=87.8+87.22=87.5与“该体系的最低恒沸点在87左右,正丙醇含量在6971%之间”较为接近。进一步讨论:1. 加入纯水测定沸点,发现气相和液相的正丙醇的浓度不是0,这可能是仪器不干净造成的。2. 我认为要先停止通电然后再取样的原因是在记录了t观和t环之后,打开仪器的塞子有可能使得体系温度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液相和气相的组成。3. 本实验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因为两个人用的仪器,做实验的环境有所不同,最后两人的数据有可能不太匹配。4. 在体系逐渐升温的过程中,就有一部分气相在小球D中凝结成液相,但是这时D中的组成并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采购招标合同协议书样本
- 遗赠协议书与赠与
- 中国京都协议书
- 2025绿色建材购销合同范本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正式版
- 2025汽车销售中介委托合同
- 2025年短视频MCN转化优化合同协议
- 2025低空经济「灾害预警」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应用报告
- 2025年低空经济无人机行业报告:聚焦性别差异女性用户需求与服务创新趋势
- 2025年克拉玛依fjc项目知识产权授权合同
- 《电力电子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 GB/T 27576-2011唇彩、唇油
- 凸透镜成像规律动画可拖动最佳版swf
- FZ/T 01130-2016非织造布吸油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 巴尔麦氏与现代养猪生产
- 设备设计模板2-用于合并
- 黑布林-Peter-Pan-中英双语阅读
-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乘法)
- 智能家居软件用户手册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 谈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