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3月调研考试.doc_第1页
高三语文3月调研考试.doc_第2页
高三语文3月调研考试.doc_第3页
高三语文3月调研考试.doc_第4页
高三语文3月调研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3月调研考试-作者:-日期:湖南省四县(市)2009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语 文考生注意: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请按要求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不要直接写在试卷上。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的是( ) A巨擘(b) 烟囱(cng) 擦边球(c) 调嘴学舌(tio) B口角(ju) 聒噪(gu) 差不多(ch) 龇牙咧嘴(z) C滂沱(png) 栏杆(gn) 度量衡(ling) 稻菽丰稔(nin)D门槛(kn) 瞑目(mng) 倒胃口(do) 浑身解数(xi)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全曲娓婉流畅,隽永清新。 B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如果当地政府不能采取强力有效的防范手段,津巴布韦死于霍乱的人数将会进一步上升。 C三月初三,家家插柳于门,男女老幼,皆着盛装,登城游览,随之在城隍庙游庙、烧香、看戏,以消灾免难,祛除邪祟。 D求同则是契合消费者心理需求,在消费环境上做文章,以原生态为卖点,满足现代人返璞归真的自然情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1月19日,市委书记协同镇党委领导一行来到群联村慰问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馨关怀和诚挚的新年祝福。 B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4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获奖者,并与他们亲切交谈。 C正确的“工作观”应该是把本职工作、组织交给的任务当成“责任田”,不分份内份外,对应做的工作不横挑鼻子竖挑眼,不丢兰落四。 D随着雅虎宣布任命巴茨接任首席执行官的消息出台,关于首席执行官人选的传闻终于涣然冰释了,现在就看巴茨上任后会如何扭转雅虎的不利局面了。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而且还会通过战胜危机使我国的经济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国家和民族赢得尊严。 B原子能既可以建成核电站造福社会,也能制造原子弹成为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网络也是这样一把“双剑”,既能把人们带上信息高速公路,也能成为毁坏社会文明和腐蚀青少年心灵的鸦片。 C以色列军队15日炮击了联合国驻加沙地带的援助机构办事处,造成整个大楼和附近仓库起火燃烧,大量食品和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被毁。对此正在当地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了强烈抗议。 D民间力量强大与否,民间力量能否在社会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这方面我们任重道远,珠海试验则是破冰之举,令人期待。5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巴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飞驰,高远的天空,像一面硕大无朋的镜子,映照着辽阔的北国,使人心旷神怡。车子弯过一个山梁,只见长城 ,一会儿又扶摇而上,直到浩渺的太空! A像灰色的绸带在苍茫的群山中飘舞,一会儿落进山谷,一会儿飘上山巅 B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出没,一会儿钻进山谷,一会儿攀上山巅 C像灰色的巨蟒在苍茫的群山中游动,一会儿溜进山谷,一会儿爬上山巅 D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起落,一会儿降到山谷,一会儿升上山巅二、现代文(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合成生物学,就是通过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生物系统,来解决能源,材料、健康和环保等问题的学科。它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学科发展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合成生物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零件、组件和系统;二是对现有的、天然存在的生物系统的重新设计和改造,以造福人类社会。合成生物学技术上包括DNA序列的合成和对来自细菌、酵母及植物等多种生物基因及代谢途径的组装、多基因的精密调控等。有关抗疟药物青蒿素微生物工业化合成的研究工作是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典范之作。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华泰立介绍说,虽然已有的生物技术足以将有关代谢途径嫁接到大肠杆菌上,但要达到实用的经济效益,其产量必须有7个数量级的提高。经过多年努力,美国科学家科斯林与同事成功地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在大肠杆菌和酵母中合成了青蒿素的前体物质青蒿酸,有望大幅增加青蒿素产量。降低治疗疟疾的费用。这一研究就是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思路:始终把细胞当作微生物制药工厂进行设计、加工、集成、组装和控制。由于科斯林有化学、生物学和化学工程的学术背景,因此能够成功地进行学科交叉。在研究过程中,科斯林领导的小组对有关代谢途径作了重新设计;解决了天然或非天然代谢物大量积累对寄主的毒性问题,并对改造后的微生物用变异进化法进行优化筛选,最终将青篙素合成的成本降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合成能源物质氢和石油。美国Virginia Tech生物系统工程系教授利用合成生物学原理,用13个已知的酶来完成一个重要反应,这13个酶形成了一条非天然酶催化途径。研究证明,由13个酶组成的合成酶途径,可以由具有高能量密度载体的淀粉及水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效低成本地生产氢气。随着技术发展及与燃料电池的集成,该技术有望解决与氢气的储存、销售有关的难题。美国可再生石油公司的研究人员正利用来自多种生物的基因及用来生产脂肪酸的生化途径,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创造出一些代谢模块,插入微生物后,通过不同的组合,这些模块可以诱导微生物生产原油、柴油、汽油等能源物质。专家预测,合成生物学将会像信息技术一样得到迅速发展,并将在能源、化学品、材料、疫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出版的技术评论将合成生物学列为将可能改变世界的10大新出现技术之一。专家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对合成生物学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克隆技术一样,合成生物学是否会引发生物安全和伦理道德等一系列问题?有专家坦承:“人工合成的生物系统一旦逃逸到自然界,可能会引发生态灾难;恐怖分子可能会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造生物武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选自科技时报2008年7月28日,有删改)6下列对“合成生物学”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合成生物学通过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生物系统来解决能源、材料、健康和环保等问题。 B合成生物学是人类实施基因组计划以来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学科发展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 C对现有的、天然存在的生物系统的重新复制和改造,以造福人类社会是合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D合成生物学技术上包括对来自细菌、酵母及植物等多种生物基因及代谢途径的组装、多基因的精密调控等。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青蒿素微生物工业化合成研究利用了合成生物学的思路,始终把细胞当作微生物制药工厂进行设计、加工、集成、组装和控制。 B科斯林领导的小组在重新设计了有关代谢途径,用变异进化法对微生物进行了优化筛选后,就大大降低了青蒿素合成的成本。 C利用合成生物学原理,只要用13个已知的酶完成一个重要反应形成一条非天然酶催化途径就可以生产石油和氢气。 D因为合成生物学在能源、化学品、材料、疫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所以美国出版的技术评论将合成生物学列为改变世界的10大新出现技术之一。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高级的合成生物学将最终取代基因组学。 B宽广的学术背景必定比单一的学术背景更有助于合成生物学的研究。 C与克隆技术一样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必将引发生物安全和伦理道德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D如果相关部门给予足够重视,中国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必将处于世界最前列。三、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唐河店妪传 王禹偁唐河店,南距常山郡七里,因河为名。平时虏至店饮食游息,不以为怪;兵兴以来,始防辑之,然亦未甚惧。端拱中,有妪独止店上。会一虏至,系马于门,持弓矢,坐定,呵妪汲水。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因胡语呼虏为王;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妪老力惫,王可自取之。”虏乃系绠弓杪,俯而汲焉。妪自后推虏堕井,跨马诣郡。马之介甲具焉,鞍之后复悬一彘首。常山民吏观而壮之。噫!国之备塞,多用边兵,盖有以也;以其习战斗而不畏懦矣。一妪尚尔,其人可知也。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在上谷曰“静塞”,在雄州曰“骁捷”,在常山曰“厅子”。是皆习干戈战斗而不畏懦者也。闻虏之至,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胃而进者。顷年胡马南下,不过上谷者久之,以“静塞”骑兵之勇也。会边将取“静塞”马分录帐下以自卫,故上谷不守。今“骁捷”“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虽加召募,边人不应,何也?盖选归上都,离失乡土敌也;又月给微薄,或不能充;所赐介胄鞍马,皆脆弱赢瘠,不足御胡;其坚利壮健者,悉为上军所取;及其赴敌,则此辈身先,宜其不乐为也。诚能定其军,使有乡土之恋;厚其给,使得衣食之足;复踢以坚甲健马,则何敌不破!如是得边兵一万,可敌客军五万矣。谋人之国者,不于此而留心,吾未见其忠也。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于有位者云。(选自朱东润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注】杪(mio):末尾,末端。静塞、骁捷、厅子:皆为当时地方武装的徽号。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一虏至 会:正好、适逢 B跨马诣郡 诣:报告 C马之介甲具焉 具:具备D又月给微薄 给:供给的物资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告虏曰:绠短,不能及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近世边郡骑兵之勇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厅子之号尚存而兵不甚众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D宜其不乐为也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11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策论。在具体论证上,文章的逻辑思路清晰严谨,以老妪之勇推及边民之勇,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嘉其勇”和“削其勇”的不同后果,最后提出全文论点:重视边民之勇,乃克敌制胜的法宝。 B本文作者娴熟地运用典型概括的方法,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巧妙杀敌的老妪形象,展现了在敌我双方开战以后,边民仍未警惕的情况下,边民的整体精神状态,于细微处着眼,可谓“藉一片叶以知春秋”。 C本文在内容上既强调了边民之勇在迎击敌寇中的重要性,又理性的指出如何对待边民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作者以史实为依据,说明统治者若不重视甚至削弱地方武装,则国家安全堪忧。 D作者王禹偁为人耿介正直,敢于直言。这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在批评当时“有位者”削弱边民力量的错误做法时,毫不隐讳;在向“有位者”献治军之策时,又十分坦诚。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妪持绠缶趋井,悬而复止。 (2)或父母辔马,妻子取弓矢,至有不俟甲胄而进者。 (3)故因一妪之勇,总录边事,贻子有位者云。13文中所批评的使“边兵之勇”被削弱的原因有那些?请用现代汉语简明概括。(4分)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彩。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 词中的“幽人”是指谁?他在词中是怎祥的形象? (2分) (2) 试简要分析本词通过“孤鸿”这一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15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2分)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难赋深情。 (姜夔杨州慢)(2)古文默写。(共两段,任选一段)(4分)愿陛下 ,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死当结草。臣不胜 ,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人穷则反本, ,未尝不呼天也; ,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 ,以事其君, ,可谓穷矣;(司马迁屈原列传)五、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桐庐行 柯灵我生长在水乡,水使我感到亲切,如果我的性格里有明快的成分,那是水给我的,那澄明透澈的水,浅绿的水。我多次渡过钱塘江,却只是往来两岸之间,没有机会沿江看看。钱塘上游的富春江,早就给我许多幻想了,直到最近,才算了却了这个无关紧要的心愿。对于这样的旅行,最理想的应当坐木船,浮家泛宅,不计时日,迎晓风,送夕阳,看明月,一路从从容容地走去,觉得什么地方好,就在那里停泊,等兴尽了再走。这次到富春江,从杭州出发,行程只有一天,早去晚回,雇的是一艘小火轮。抗战期间,从杭州到所谓“自由”区的屯溪,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舟楫往采,很热闹过一时;现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才还了它原来的清静。在目前这样“圣明”的“盛世”,专程游览而去的,大概这还算是第一次。论风景,富春江最好的地方在桐庐到严州之间,出名的七里泷和严子陵钓台都在那一段;可是我们到了桐庐就折回了,没有再往上去。因为那边不太平,据说有强盗。妙的是桐庐这扇大门着实有点气派,虽然望门投止,也可以约略想象那“侯门似海”的光景。从钱塘、富春溯江而上,经富阳刘桐庐,整整走了九小时,约莫有近二百里的水程。清早启碇,沐着袭人的凉意,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天连水,水连天,交接处迎面挡看一道屏风似的山影。这的确是屏,不像山,动人的是那色彩,浓蓝夹翠绿,深深浅浅,像用极细极细的工笔在淡青绢本上点出来的。这一路上去,目不暇接的是远远近近的山,明明暗暗的树,潮平岸阔,风正帆轻,偶或在无穷的原野中出现临河的小村小镇,听听遥岸的人声,也自有一种亲切和喜悦。过了富阳,因为连日阴雨,山上的积水顺流而下,满江是赭色的急湍。船行本是逆流,这一来走得更慢。时间太久了,不断的“疲劳欣赏”渐渐使人感到单调,直到壁立的桐君山在船头出现,这才士气大振,似乎发现了新大陆。我想象中的富春江没有这么开阔,夹岸对峙着悬崖峭壁,翠嶂青峰,另是一番深峻的气象。看到桐君山,我才像是看到了梦中的旧相识。它巍然矗立,那么陡峭,那么庄严,似乎颇藐视我这个昂首惊喜的游人。山上没有什么嶙峋的怪石,却是杂树葱笼,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树,众醉独醒,开得正在当令。绿云掩映之间,山巅掣出几间缥缈的屋子,有人正在窗前探首,向江心俯瞰。船转过山脚,天目溪从斜刺里迎面而来,富春江是一片绀赭,而它却是溶溶的碧流,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在这里分成两半,形成稀有的奇景。桐君山并不高,却以地位和形势取胜,兼有山和水的佳趣。背后是深谷,是绵延的山脉;前面极目无垠,原野如绣。而两面临水,脚底下就是那滔滔汩汩的大江;隔岸相望,两江交叉处是桐庐的市廛一撮,另一面又是隔岸的青山。山顶的庙宇已经破残不堪,从那漏空的断壁,洞穿的飞檐,朱痕犹在的雕栏画栋之间,到处嵌进了山,望得见水。庙后的一株石榴,寂寞中兀自开得绚烂,那耀眼的艳红真当得起“如火如荼”的形容,似乎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配有它。站在山顶,居高临下,看看那幽深雄奇的气势,我想起历史,想起战争,想起我们的河山如此之美,而祖国偏又如此多难。在这次抗日战争中,桐庐曾经几度沦陷,缅想敌人立马山头,面对如此山川,而它的主人却是一个坚忍的、不可征服的民族,我不知激动他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渡水过桐庐,从江边拾级而上,我们在街上闲闲地溜达了一回,这是个江城,同时是个山城,所以高高地矗立在水上,像喜欢杭州的龙井一样,我喜欢这个小城。好在小,比较整洁,有温暖亲切的感觉,令人向往丰乐和平、日长如年的岁月,不像有些小村小城,一接触到就使人想起灾难、贫穷、老死,想起我们民族的困厄。桐庐街道虽小,却并无逼窄之感,道旁疏疏地种着街树,这似乎是别的小城市中所不经见的。市街相当繁荣,有些房子正在建造。劫灰犹在,春意乍生,可以看出这个小城是相当富庶的。临江有一家旅馆,两面临水。一位朋友曾经在那里投宿,据说入夜倚窗,看山间明月,江上渔灯,有不可描摹的情趣。可惜我们没有这个幸运。数年来梦想的富春江,总算看过了。虽然连七里泷和钓台的面也没有见,可是到底逛了桐庐。这就够了!单为爬一次桐君山,也算得此行不虚!人们艳说上游如何如何的山回水曲,引人入胜;如何如何的柳暗花明,奇峰突起,看了桐庐,我们的想象有了驰骋的依据,从这里也可以得其一二,愿将此留供低回,作他日直溯上游时的印证吧。一九四六年六月十二日 (选自柯灵散文集,有删节)16文章的标题为“桐庐行”,联系全文的内容,找出作者“行”中所提点的游踪。(用文中短语标识)(4分)17文章第二段说“钱塘上游的富春江,早就给我许多幻想了,直到最近,才算了却了这个无关紧要的心愿”,其中“心愿”指什么?为什么说“无关紧要”?文中有何照应?(6分)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树,众醉独醒,开得正当令”与“庙后的一株石榴,寂寞中兀自开得绚烂”,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9文中第八段是从哪一个观察点来描写桐君山的?段尾说:“我不知激动他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联系文章,说说你对这种“情感”的理解。(3分) 六文章赏析(14分)20从下面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14分) (1)简析桐庐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简析桐庐行的构思技巧。 (3)简析桐庐行的语言特色。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后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60分)我不要更多,甚至也可以不要更好,但我一定要我!(1) 根据它的含义,并以它为题记,自拟题目,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2) 根据它的含义,深入思考,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2009年3月四县(市)高三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选择题共33分,每小题3分 1234567891011BABBBCABBCB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B (A bb;C nin rn ;D dodo)2A(娓婉委婉)3B(A“协同”指各方互相配合或甲方协助乙方做某事,这里应为“偕同”;B注意和“会晤”区别;C“横挑鼻子竖挑眼”比喻多方挑剔指责,这里应用表示挑拣的“挑三拣四”或“挑肥拣瘦”;D“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这里应用“烟消云敞”。)4B(“原子能”与“可以建成核电站”、“能制造原子弹”主谓搭配不当。)5B(主要从修辞角度考虑是否准确、鲜明、生动、连贯、得体。A与长城的气势不符;C“游动”力度不够,“溜”“爬”神韵不对;D“起落”“降”“升”呆板,无灵气。)6C(“重新复制和改造”错,应为“重新设计和改造”。“造福人类社会”是合成生物学研究的目的而非内容。)7A(B还“解决了天然或非天然代谢物大量积累对寄生的毒性问题”;C还需要“具有高能量密度载体的淀粉及水”“温和的反应条件”,生产物质没有石油;D原文是“将得到广泛应用”“将可能改变世界的10大新出现技术之一”。)8B(A基因组学是合成生物学的学科基础;B可从科林的例子找到依据;C“必将”过于绝对;D文中没有依据。)9B(诣:到达)10C(A且:连词,于是、就/连词,尚且。B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补语的标志,相当“得”。C而:都是转折连词,却。D为:动词,做、干(打仗、拼杀)/动词,作为。)11B(“边民仍未警惕的情况下”无依据,也不合文意。原文“然亦未甚惧”的主语是“虏”。)12(1)老妇拿着井绳和瓦罐(1分,缶,不能译为“木桶”、“水桶”)去并边(1分,不能译为“在井边”或“到并中”等),刚放下井绳却又停住了(1分)。(2)有的父母妻儿都来帮助安置战马整理弓箭(有的父亲母亲为他牵马,有的妻子儿女为他取弓箭)(2分),甚至还有不待披戴甲胄就上阵迎敌的。(1分)(3)因此由(通过)一个老妇人的英勇事迹,总体记录(或“反映”)边境战事,送给在位当权的人。(3分,每个分句1分)13答案:(1)调离乡士;(2)给养微薄;(3)装备落后;(4)优良装备披上级占用(4分,每点1分)14(1)词中“幽人”是指作者(或:词人、苏轼、苏东坡)(1分)。“幽人”在词中是一个孤独寂寞又不苟安的形象。(1分) (2)“孤鸿”与“缺月”“疏桐”“更漏”“幽人”“沙洲”一起营造了一种幽独凄清的意境。(2分)以“惊起”“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寂寞”“孤鸿”自喻,(1分)表达了作者遭贬后内心的孤苦(或“孤傲”)和清高。(2分,必须有“孤傲”或“清高”或“不求苟安”等词语才能计分)15(1)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2)衿悯愚诚 听臣微志 臣生当陨首 犬马怖惧之情 故劳苦倦极 疾痛惨恒 竭忠尽智 馋人间之16(1)从杭州出发 (2)从钱塘、富春溯江而上 (3)过了富阳 (4)船转过山脚 (5)站在山顶 (6)渡水过桐庐(本题记4分,答对一点不记分,答对两点记1分,对三点记2分,对五点记3分,全对记满分4分)17作者对富春江的美景向往已久,想去观览一番。在国家不靖时候,这样的心愿当然“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国家安定,天下太平”。所以文中说“抗战期间,从杭州到所谓“自由”区的屯溪,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而祖国偏又如此多难”、“在这次抗日战争中,桐庐曾经几度沦陷”等句。(本题6分,每问2分) 18两句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花树”“石榴”以人的灵性(1分),暗示了作者坚强清醒、特立独行的人格(1分),流露出作者不屈于情势的情怀。(1分)19从第八段描写的内容看,其观察点应是在山顶。(文中也有交代,“站在山顶,居高临下”)(1分)这是日本侵略者一种感叹中国山河壮美,而中华儿女英勇不屈、誓死保卫,因而无可奈何的情感。(2分,照抄原文不记分)20赏析要点: (1)这篇游记虽明快却含着忧虑,饱含着一个清醒的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作者描写的富春江沿岸的景色、风物是艳丽的雄奇的优美的明快的,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倾心热爱之情;第二,祖国河山如此之美,却在战乱中历尽劫难,时代、环境如此多难,此中流露出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2)桐庐行是一篇游记,其构思行文特点非常鲜明。作者以游踪和情感两条线索串起全文的内容。两条线索在开篇时分别交代,行文中各司其职、互相映衬又相辅相成,游踪串起了沿岸的景点,线索清晰。情感线索开篇提起,然后贯穿全文,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之中,抒发于景物的描写之后,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文章的感情以喜悦明快为主,中间表达了对时代、祖国多灾多难的忧患。情感起伏有变化,具有鲜明的层次感。文章结尾处,游踪和情线合一,“数年来梦想的富春江,怎算看过了。愿将此留供低回,作他日直溯上游的印证吧”, 使行文前后照应,结构浑然一体。(3)柯灵的散文,既追随“五四”新文学的道路,又继承了深厚的古典文学传统,语言典雅清丽,词藻秀美,极富特色;句式错落有致、灵活多变;将文言和白话、书面语和口语熔为一炉,旧词新用,文言活用等。(参考答案只是一个提纲要点,考生需用文中的内容例子加以说明,使赏析有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