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妈祖文化.doc_第1页
浅析妈祖文化.doc_第2页
浅析妈祖文化.doc_第3页
浅析妈祖文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妈祖文化摘要:妈祖文化是一种弘扬妈祖的精神,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家教、民俗、华侨、 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 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英雄事 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精 神力量。妈祖牺牲之后,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 步把她塑造成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 其目的仍是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关键词:妈祖 文化 莆田市湄洲湾 信仰一、 妈祖文化的起源与传播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口,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湄洲岛。岛上有一座巍峨雄伟、金碧辉煌的庙宇,供奉着世界闻名的“海神” 妈祖。妈祖出生于仕宦之家,是福建晋代晋安郡王林禄的二十二世孙女。是当地的望族。她原名林默,妈祖父亲林惟悫,母亲王氏,人多行善积德。一天晚上,王氏梦见观音大士慈详地对她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于是便怀了孕。到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将近分娩,见一道红光,从西北射入室中,光辉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又听得四隆隆作响,好似春雷轰鸣,地变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动,妈祖于是降生。因生得奇,甚为疼爱。她出生至满,一声不哭,因此,父亲给她取名“默”。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据史载,北宋宣和三年(),占据中国北方的金朝消灭辽国后,就将都城迁至燕京(今北京),称为“中都”。南宋开禧元年(),金朝统治者修通南运河,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河运到京城的大部分粮食均经天津转运。而位于海河与卫河交汇处的三岔口一带,便是河运漕粮的起点和转运点。南宋嘉定九年(),金朝在三岔河口西南建立“直沽寨”,专门在此屯兵监护漕粮河运。元朝至元十九年(),江苏太仓刘家港海运漕粮至直沽成功开通,从此河漕海漕并举,直沽“舟车攸会,聚落始繁”,日益繁荣。当时,漕运的舟师水手多视妈祖为“海上保护神”的闽浙一带人,妈祖信仰很快随之在直沽传播开来,官府和朝廷深受其影响。不久,元朝统治者下旨在三岔河口东岸兴建第一座妈祖庙,专门用于朝廷和官府祭祀妈祖,祈佑漕运平安兴旺。元泰定三年(),朝廷又在三岔河口西岸建起一座妈祖庙天妃灵慈宫,妈祖信仰更加普及,妈祖文化影响进一步扩大。明朝永乐元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永乐九年至十三年(),南运河济州至临清河段进一步疏通,河漕发达,代替海漕,每年运粮官军达多万人,漕粮达万石,天妃宫香火愈加兴旺。到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间,由于朝廷开放海禁,天妃宫香客增添不少南来北往的船工、商贾、官绅,名声远扬。清道光六年()因河道长期失修,淤塞渐重,河漕改行海漕。清同治十一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建立轮船招商局,漕粮改为轮船运输,到三岔口进内河时再用木船转运。天津这种发达的漕运一直保持到清末,据史载,仅清光绪二十九年(),三岔河口过往船数就达艘,天妃宫香火长传不衰。二、 祭典在妈祖诞辰和羽化升天之日,湄洲祖庙及各地妈祖庙(宫)都举行隆重的祭典。仪式:祭典由主祭一人、与祭若干人、司仪、司香、读祝文等各一人主持,还有司钟、司鼓、司乐、司僚等执事。祭典在鸣炮、鸣钟、奏乐中开始,主祭、与祭等各就各位,虔诚地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接着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最后“焚祝文、焚宝帛”,又在香烟缭绕、钟鼓齐鸣、炮声震天中礼成。整个祭典过程,雍容肃穆,瑞气氤氲。各地妈祖庙(宫)的进香团队,以及本地妈祖信众,好几万人聚集在湄洲祖庙之前,虔诚上香、膜拜、祈福,人山人海,秩序井然,真是一瓣心香到湄洲。卤簿:“卤簿”的缘由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卤”,就是大盾。“出游”时兵卫以大盾为前导,其余仪仗队排列的次序,都记在簿籍里,故叫“卤簿”。一是说:“出游”时以卤水洒道,使路面不会马上干,可以清除尘埃。仪卫在簿籍里明明记载着:“以”卤开头,故叫“卤簿”。船模:因为古代木帆船在海上航行时,主要依靠风力,如遇到狂风骇浪,则有生命、货物之危,所以出海渔民及航海商人往往寄托于海神妈祖的保佑。如化险为夷,则是妈祖的神功,就要按照被保护的船为模型制作一只小船,供奉在妈祖庙里,并求今后能继续得到妈祖的保佑。祭海:涵江霞徐天妃宫于妈祖诞辰和羽化升天之日,都由地方人士和商绅主祭:宫中正殿挂起“天后圣迹图”,偏殿正中挂上“天文星图”。宫内外点灯结彩,神坛前安放一只装满五谷的大海螺壳,宴桌、鲜花,灯火辉煌,香烟缭绕。午后涨潮时,还在海滩上排好宴桌,以全猪、全羊为祭品,祭祀妈祖及其父母、兄嫂,称为“祭海”。这是莆田独特的祭典。三、 妈祖文化发展与保护现状湄洲祖庙湄洲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和世界6000多座妈祖庙的祖庙所在地,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妈祖文化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全球妈祖信众达2亿多,分布26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每年到湄洲进香、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2300万台湾同胞中信仰妈祖的达1600万,每年到湄洲朝圣观光的台胞超过15万人次,台湾有1200多家妈祖文化机构与湄洲祖庙建立了联谊联系,妈祖文化已成为联结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在海内外妈祖信众的推动下,由湄洲管委会和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联合申报的妈祖信俗2009年9月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妈祖文化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新的契机2010年初,湄洲正遇胡锦涛在闽考察和妈祖信俗成功申遗的契机,集中力量邀请国家旅游局参与主办。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和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旅游局经研究同意从2010年起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目前,莆田市正在与福建省旅游局等单位研拟今年11月1日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的活动方案和组委会成员建议名单。升格国家级节庆国家旅游局复函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从2010年起共同主办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这标志着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升格成功,正式列入国家级的节庆活动四、 妈祖文化影响意义精神财富妈祖文化的形成其本身也给人类留下了相当的精神财富。人们信仰妈祖,通过祈晴、求子、驱疫、镇压义军、抵御外敌等求得妈祖的保佑。历史文献目前,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一百万字。涉及领域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学术影响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自80年代起,台湾、澳门、厦门等地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举办多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近百余篇学术专著。旅游文化近年来,各地的“妈祖文化旅游节”亦似雨后春笋,如天津、澳门、福建等地大有“妈祖文化,独占鳌头”之势,可见妈祖文化的生命力。信仰文化千余年来,无论朝野和民间怎样对妈祖崇拜无限,爱戴有加,从今天唯物论角度讲,妈祖信仰是无法避忌“迷信”之嫌的。但是,抛去其“升天”、“显灵”等纯唯心思想,从妈祖人文层面看,其信仰的当代功能还是显而易见的。核心思想意义1、弘扬爱国思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陆和台湾,同根共祖,千余年文化传承,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民族意识。妈祖是中国的“神”,妈祖之爱国也决定了其信众的爱国。这就是妈祖信仰的凝聚功能。如今,妈祖已成为海峡两岸通商、通航的和平象征,成为统一祖国,沟通两岸往来的和平女神。妈祖信仰中的这一功能还将继续发挥作用,直至祖国的完全统一。2、传播博爱精神,教化众生向善。浩瀚宇宙,苍莽无垠,而人却是宇宙的主宰。尽管因地域,种族,文化根柢的差异,派生出审美观、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但作为“生”的本能,人性对于善恶美丑之认知却趋于大同。妈祖信仰在诸多方面适应了人类对真、善、美的认同,如扶危济困,治病救人,赐人以平安吉祥等等。这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更是一种观念的教化。3、启迪良知,树立珍惜自然、回归自然。千余年来,人类面临旱涝蝗灾,瘟疫流行时,往往把祛灾的希望乞求于神灵,妈祖之平息海啸、张天师之祈禳瘟疫、龙王爷之普降甘霖人类在对神灵的不断祈祷中逐渐地得到启发:众生平等、万物有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