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回收技术简介.doc_第1页
热回收技术简介.doc_第2页
热回收技术简介.doc_第3页
热回收技术简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回收技术简介关于带热回收功能的制冷机组这几年在市场上比较热门,我们公司也曾做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吻合的,但与国内外某些厂家的宣传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先从理论上做一分析。先看下面的R22工质的压焓图: 以上循环是冷水机组的标准循环模式,此时冷水机组的冷媒水进/出水温度为12/7,蒸发温度2;冷却水进/出水温度30/35,冷凝温度40。各个过程如下:AB段:为制冷机压缩作功阶段,此时低温(7)、低压(0.53MPa)蒸汽被制冷机压缩为高温(75)、高压(1.53MPa)蒸汽,然后排入冷凝器。BF段:为工质冷凝放热过程,其中BD段为过热蒸汽降温过程,到D点降为饱和气体温度,此过程为气体显热交换;DE段发生气液两相变化,从D点的饱和蒸汽到E点全部变为饱和液体,此过程为相变过程,进行潜热交换,在整个过程中工质的温度和压力均不变,此时的温度称为冷凝温度,压力称为冷凝压力;EF段为饱和液体过冷阶段,工质成为过冷液体,此过程为液体的显热交换。从BF整个过程,压力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整个冷凝过程都是在同一冷凝压力下进行,只是在有的阶段温度发生变化。整个冷凝过程主要的放热量是相变产生的,即潜热放热过程,而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显热放热则只占冷凝放热的很小一部分,后面会详细计算。FG段:为工质节流降压过程,此时工质由高温(35)、高压(1.53MPa)的过冷液体节流降压至低温(2)、低压(0.53MPa)的汽液两相混合物,然后进入蒸发器制冷。GA段:为工质蒸发吸热过程,其中GH段为蒸发吸热过程,该过程也为相变过程,液体工质吸收冷媒水中的热量蒸发为气体,至H点全部变成饱和气体。此过程为潜热交换,温度、压力均不变,此时的温度称为蒸发温度,压力称为蒸发压力。HA段为显热交换过程,饱和气体吸收热量成为过热蒸汽(7),然后被吸入压缩机继续循环。 从 整个制冷循环看,要实现有效的余热回收,即在不增加制冷机功耗的前提下,有效回收高温排气中的热量来制取45以上的热水,我们只能利用BC段的气体显热,如果到D点,制取的热水只能在40以下,对我们来说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如果要强制制取45以上的热水,那么只能使机组的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提高到50以上,此时的功耗显著上升,机组的效率明显下降,此时也基本上是在热泵制热状态下运行了。因此,有效的余热回收,其回收量是有限的,如果回收量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必然会出现上述情况。前几年广东等南方省份采取这种余热回收方式的工程很多,据广东省暖通界有关专家介绍,许多热水用量较大的单位确确实实都出现了问题,耗电量大大增加,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热回收量超过了限度,改变了冷水机组的运行工况,这样的余热回收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下面就对热回收量进行计算: 前面已介绍,有效的余热回收实际上是回收BC段的显热量,如果要制取50的热水,由于热回收器换热温差的存在,C点气体的温度一般在55左右,此时的焓值为431kJ/kg,而B点气体的焓值为449kJ/kg,单位工质的余热回收量为:hBhC44943118kJ/kg,单位工质的余热回收量与单位工质的制冷量的比率为:18/16610.8%。如果要制取45的热水,C点气体的温度一般在50左右,此时的焓值为427kJ/kg,则单位工质的余热回收量为:hBhC44942722kJ/kg,则单位工质的余热回收量与单位工质的制冷量的比率为:22/16613.3%。 以上计算值就是有效余热回收的限定值,如果超过此限,就有可能使整个冷凝压力和温度提高,使机组在高耗能状态下运行。 我们曾分别对LSQWR74机组和LSBLGR510RHS机组在冷水机组标准工况下对余热回收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是完全吻合的。测试结果如下:LSQWR74机组名义制冷工况制冷量53kW,当余热回收热水温度为45时,回收量为6.8kW,占制冷量的12.8%;当余热回收热水温度为50时,回收量仅为4.7kW,占制冷量的8.9%。LSBLGR510RHS机组名义制冷工况制冷量560kW,当余热回收热水温度为45时,回收量为63kW,占制冷量的11.3%;当余热回收热水温度为50时,回收量仅为56kW,占制冷量的10%。考虑到制冷运行时有许多时间是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因此实际的热回收量还要低一些,所以我们在给我们的技术工程人员培训时特别强调,如果热水需求量较少时,采用余热回收机组是非常有利的,但一般不超过制冷量的7%,若超过10%,一般应考虑其它方式。当然,采用风冷机组夏季制冷时进行余热回收,其回收量是比较大的,这是由于风冷机组的冷凝温度较高,一般在50左右,排气温度也较高。也正是由于冷凝温度高,所以风冷机组的运行效率也是较低的。水冷冷水机组的热回收量则只能达到上述数值,如果机组的排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