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课程学习资料 单迎杰 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literacy 的英文本义为 识字 有文化 和 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这个提法是与传统的以能量和物质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的印刷技术与文字媒体的 文化相联系的 而随着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人类社会 进入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资源的信息社会 出现了多媒体文化和网络文化 literacy 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由于人们目前对信息素养还没有形成公认的 看法 所以不少学者十分重视对信息素养人的特征的描述 为我们理解信息素 养的性质及其构成提供了广阔视角 Culture 社会群体的氛围与环境 Literacy 个人的修养与所受到的教育 是一种素养 一一 国国外外定定义义 信息素养 定义的是不断发展着的 信息素养是基于信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而言的 具有整体性 信息素养 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 具有发展性 信息素养表现在人的不同方面 具有层 次性 对信息素养的任何单一角度的描述都会带上人与时空交汇的烙印 也都 有其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和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1974 保罗 车可斯基 PAUL ZURKOWSKI 1974 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 车可斯基 Paul Zurkowski 最早 是提出来的 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 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 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后来又将其解释为 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 技术和技能 1983 霍顿 HORTON 1983 年 美国信息学家霍顿 Horton 认为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养课程 以提 高人们对电子邮政 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 1987 帕特丽夏 布伦特 PATRIEIA BREIVIK 1987 年 信息学专家帕特丽夏 布伦特 Patrieia Breivik 将信息素养概括 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 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 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 如数据库 电子表格软件 文字处理等技能 1989 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 1989 年 美国图书馆协会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和教育传 播与技术协会提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 并具有检索 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的 也是经常 为人引用 较为经典的定义 1990 美国国家信息素养论坛 美国国家信息素养论坛在 1990 年的年度报告中提出信息素养人是 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 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决策的基础 能在信 息需求的基础上系统阐述问题 具有识别潜在信息源的能力 能制定成功的检 索策略 能检索信息源 包括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或其他技术 具有评价信息的能力 能为实际应用而对信息进行组织 具有将新信息结合到 现存的知识体系中的能力 能采用批判性思维 利用信息并解决问题 1992 克瑞斯提娜 多尔 CHRISTINA DOYLE 1992 年 克瑞斯提娜 多尔 Christina Doyle 进一步利用循环问卷的方法 集合全美各地 136 位受访者的意见 在 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 中将 信息素养进一步定义为 有能力从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 获评估及使用信息 并细分为以下 10 种能力 1 能辨识自己的信息需求 2 能了解完整的信息和智慧决策之间的关系 3 能有效地陈述信息问题 表达信息需求 4 知道有哪些可能有用的信息资源 5 能制订妥善的信息检索策略 6 能使用印刷方式及高科技方式存储的信息资源 7 能评估信息的相关及有用程度 8 组织信息使其有实用性 9 组合新信息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 10 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 1994 布鲁斯 1994 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信息服务处的布鲁斯总结出了信息素养人的七个 关键特征 1 具有独立学习能力 2 具有完成信息过程的能力 3 能利用不同信息技术 和系统 4 具有促进信息利用的内在化价值 5 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 识 6 能批判性地处理信息 7 具有个人信息风格 1998 九条标准 1998 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 信息能力 创建学习的 伙伴 一书中 从信息素养 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提出了学生学习的 九条信息素养标准 1 信息素养 标准一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标准二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批判性地 胜任地评价信息 标准三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准确地 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2 独立学习 标准四 独立的学习者要有信息素养 并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标准五 独立的学习者要有信息素养 并能评价文献和其他对信息的创造性的 表达 标准六 独立的学习者有信息素养 并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的产生 中做得最好 3 社会责任 标准七 对学习团体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 并能认识信息 对民主社会的重要性 标准八 对学习团体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 并能实践与信 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合乎道德的行为 标准九 对学习团体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养 并能积极参与 小组的活动来探求和产生信息 BIG6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迈克 艾森堡 Mike Eisenberg II 鲍勃 伯克维茨 BobBerkowitz 两位学者认为 信息素养绝不仅仅是以往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加 上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 而是综合运用以上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 基于这样的理念 1988 年 他们共同创立了一个基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解决 信息问题的系统方案 简称 B I G S I X Big6 1 Be sure you understand the problem Task Definition 确切地了解探究的问题 任务定义 2 Identify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Seeking 确认信息资源 信息搜索策略 3 Ga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Location Access 获取相关信息 定位和搜索 4 Select a solution Use of Information 选择一个答案 运用信息 5 Integrate the ideas into a product Synthesis 把观点整合到作品中 整合信息 6 eXamine the result Evaluation 检查结果 评价 以上每个步骤又包括两个阶段 1 任务定义 1 定义信息问题的任务 2 确认完成这项任务所需的信息 2 信息搜索策略 1 讨论研究可能的资源的范围 2 列出资源的优先顺序 3 定位和搜索 1 查找资源 2 从资源里发现信息 4 运用信息 1 阅读信息 2 摘录信息 5 整合信息 1 从多个资源中组织信息 2 表达信息 6 评价 1 评价问题解决的过程 2 评价问题解决的结果 2000 五大标准 2000 年 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发布了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e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包 括五大标准二十二项执行指标和若干个子项 具体子项见附件 五大标准为 1 能决定所需要信息的种类和程度 表现指标 一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定义和描述信息需求 二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可以找到多种类型和格式的信息来源 三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权衡获取信息的成本和收益 四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重新评估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2 能有效而且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表现指标 一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来查找需要的 信息 二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构思和实现有效的搜索策略 三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从网上或亲自获取信息 四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改进现有的搜索策略 五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摘录 记录和管理信息和它的出处 3 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 并能把所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 价系统结合起来 表现指标 一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总结要点 二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清晰表达并运用初步的标准来评估信息和它的出处 三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综合主要思想来构建新概念 四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 通过对比新旧知识来判断信息是否增值 或是否前 后矛盾 是否独具特色 五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决定新的知识对个人的价值体系是否有影响 并采取 措施消除分歧 六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通过与其他人 学科专家和 或行家的讨论来验证对 信息的诠释和理解 七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决定是否应该修改现有的查询 4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 无论是个体还是团体一员 都能有效地利用信息 达到某一目的 表现指标 一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把新旧信息应用到策划和创造某种产品或功能中 二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修改产品或功能的开发步骤 三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地与别人就产品或功能进行交流 5 能懂得有关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 法律和社会问题 并能在获取和 使用信息过程中遵守社会和法律约束 表现指标 一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了解与信息和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 法律和社会经济 问题 二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遵守与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相关的法律 规定 机构 性政策和礼节 三 有信息素养的学生在宣传产品或性能时声明引用信息的出处 2003 联合国信息素养专家会议 2003 年 9 月 在美国图书情报学委员会和国家信息论坛组织召开的布拉格会议 上 联合国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发表了 布拉格宣言 走向信息素养社会 宣言认为 如何使人们从 Internet 时代的信息和通信资源及技术中受益是当今 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会议宣布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 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 它能够确定 查找 评估 组织和有效地生 产 使用和交流信息 来解决一个问题 会议指出 信息素养正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重要因素 是人们投身信息社会的一 个先决条件 如果没有信息素养 信息社会将永远不能发挥其全部潜能 二二 国国内内 定定义义 王吉庆 王吉庆于 1999 年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信息素养理论 他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 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 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 利用信息 开发信息方面的修 养与能力 信息素养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 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常识以及信 息能力多个方面 是一种综合性的 社会共同的评价 首先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素养 它是社会共同的判断 一个人有没有信息 素养 不是他自称的 而是要得到大家的公认 同时 随着社会上人们信息素 养的共同提高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所公认的信息素养的内容也会发生 变化 原来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 可能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都不再有用了 这个 时候 人们也可能就不再说你的信息素养高了 其次 信息素养是以社会实践效果来衡量的 在信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 人们培育自己的信息素养是为了通过建立与利用 人机联系 来加强自己的 人际 关系 成为社会中有所作为的一分子 使得信息社会这个系统正常运作 并且 得到比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因此 信息素养的高低要看它对于社会的影响 大小与所起作用的好坏而言 一个人的信息素养 不仅仅是看他能够不能够熟 练地使用信息系统 而且要看他能不能发挥信息系统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 最后 信息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 而是后天培育而成的 正像读写算等文 化修养需要通过教育才能获得一样 信息素养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 而且要注意经常地修习涵养 它可能通过学校教育有意识 有目标地培育 也 可以通过自学与尝试 错误 成功掌握而获得 信息素养论 王吉庆 李艺 认为信息素养由知识 技术 人际互动 问题解决 评价调控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 并认为 知识为其他五个部分提供基础准备 而评价调 控则为其他各个部分 包括知识部分 提供必要和重要的形成保证 因此 知 识和评价调控两部分共同组成其他四个部分的共同承载 技术 人际互动 问 题解决三部分有机相联并呈现一定的层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精神的领 航 渗透于技术 人际互动 问题解决之中 并相互影响 由此 六个部分组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信息素养详解 李艺 钟柏昌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3 年第 10 期 从横向上来看 信息素养可以包含从横向上来看 信息素养可以包含信息意识 信息知识 信息能力 信息道德信息意识 信息知识 信息能力 信息道德 这几方面 这几方面 信息意识是整个信息素养的前提 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 这要求个体具 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 能够意识到信息的作用 对信息有积极的内 在需求 信息知识是个体具有信息素养的基础 指的是对信息学的了解和对信源以及信 息工具方面知识的掌握 信息能力是整个信息素养的核心 从狭义上来说 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 用以及获取 分析 加工 评价信息并创造新信息 传递信息的能力 从广义 上来讲 除了上述能力以外 还应该包涵语言能力 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 判 断能力等间接能力 信息道德把握个体信息素养的方向 指的是个体在获取 利用 加工和传播信 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 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 无论个体的信息意识如何强烈 信息知识如何丰富 信息能力如何强 如果他将其才能用在违法犯罪上 那么他的信息素养是非常低下的 从纵向上 把信息素养分成三个层次 即从纵向上 把信息素养分成三个层次 即基础性信息素养 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基础性信息素养 自我满足性信息素 养 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 养 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 基础性信息素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所有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信息素 养 它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 因此是三个层次中最浅的一个层次 也是 对其信息能力要求最低的一个层次 但它却是培养另两个层次信息素养的基础 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则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从事一定职业 承担一定工作或者 陶冶自己的情操所应具有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 在三个层次当中 它的要求 处于中间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管理 教学 工作的人如教师 会计等必须 具有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 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开发或设计新的信息系统供 他人利用 以服务大众和社会为目的的高层次素养 所以是要求最高 培养难 度最大的层次 如计算机系统设计人员 软件开发人员等必须具有自我实现性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内涵 层次及培养 陈维维 李 艺 电化教育研究 2002 年 第 11 期 张义兵 张义兵 李艺在 信息素养新界说 中对信息素养作了比较透彻的分析 1 从技术学视野看 将信息素养定位为信息处理能力 2 从心理学视野看 把信息素养定位为信息问题解决能力 3 从社会学视野看 把信息素养定位为信息交流能力 4 从文化学视野看 把信息素养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上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 新界说 张义兵 李新界说 张义兵 李 艺 教育研究艺 教育研究 20032003 年第年第 3 3 期期 祝智庭 从理性上说 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信息意识 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三方面 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 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 有寻求信息的 兴趣 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 信息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获取 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包括操纵信息工具的 能力 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 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 整合创建信息的能力 交 流传播信息的能力等 信息伦理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 能够合法 合情 合理地利用信 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 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 桑新民 用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确立培养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 一 驾驭信息的能力 1 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2 熟练 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 3 有效地吸收 存储 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4 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 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二 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5 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 高效地学习与交流能力 三 信息时代公民的人格教养 6 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 情感 以及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这六个方面描述了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 同时也使信息素养作为一 种高级的认知技能 同批判性思维 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 构成了学生进行知 识创新和学会如何进行学习的基础 桑新民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J 中国 远程教育 2000 11 23 24 新课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 对信息的获取 加工 管理 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 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 方法 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信息评价能力 发表观点 交流思想 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 解决能力 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信息文化 三三 信信息息素素养养与与相相邻邻概概念念的的关关系系 1 信息素养与计算机素养 COMPUTER LITERACY 由于信息素养与计算机素养部分重叠 人们常常把两者混淆起来 实际上 信 息素养比计算机素养更宽泛一些 计算机素养包括 PC 机操作 文字处理 E mail 等 所有这些集中于如何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工具 人们往往把计算机素 养误认为是 了解多少计算机知识或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操作或会使用某种软件 也就是软 硬件的机械式学习 其实 计算机素养是指一个人是否具有能从计 算机获益的能力 是否能熟练地 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及其软件完成实际工作任 务的能力 而信息素养着眼于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解决问 题的能力 2 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 TECHNOLOGY LITERACY 技术素养是指对科学和技术进行评价和做出相应决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它是一种对科学方法评价的强有力的认知方式 是区分科学和技术并觉察它们 之间联系的能力 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共同的部分是与信息技术 如计算机 网络 通讯 有关的 知识 技能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熟练 信息技术的熟练着眼于对技术基本概念 更深层次的理解 分阶段逐渐熟练地使用技术 将问题解决技能和批判性思维 用于技术的使用中 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是两个部分重叠的概念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技能不断地 交织在一起 信息技术技能是个体使用计算机 应用软件 数据库和其他技术 去获得广泛的学术信息 达到与工作相关的个人目的 有信息素养的个体有必 要发展某些技术技能 信息素养着眼于对信息的理解 分析 查找 评价和使 用 对这些智力活动的完成一部分依赖于信息技术的熟练 但更重要的是通过 批判性的洞察力和推理力完成 信息素养通过各种能力激发 维持和扩展终身 学习 而这些能力虽然可能会使用技术 但最终会独立于技术 信息素养对个 体 对教育体制 对社会来说 其含义更广 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素养紧密结 合在一起 并对信息素养起支持的作用 3 信息素养与科学素养 SCIENCE LITERACY 科学素养是指对科学技术的最基本的理解水平 科学素养包括对科学知识 科 学本质的理解 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对科学技术 对社会的影响 的理解等 它是每个社会成员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4 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能力是指以各种形式发现 评价 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信息能力是信 息素养的核心 但并不是信息素养的全部内容 信息能力是个多元化的概念 它包括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 问题的能力 对软件的应用 评价 开发的能力 对信息和信息资源的搜集 开发 评价 利用 表达 创造的能力 5 信息素养与媒体素养 MEDIA LITERACY 媒体素养是指通过各种大众媒体进行分析 评价 存取以及制作信息的能力 它不仅包括判断信息的能力 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6 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 LIFELONG LEARNING 终身学习是指 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 它激励并使人们 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价值 技能与理解 并在任何任务 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 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是密切联系的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个关键成分 它 形成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它对所有学科 各种学习环境 各层次的教育来说都 是共同的 信息素养使学习者掌握学习经验 成为自我激励的 自我指导的 自我控制的 学习者 会利用合适的信息资源解决一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提高生活 工作的质量 有信息素养的人最终是指那些懂得如何学习的人 能成为出色的终身学习的人 而信息素养要通过终身学习才能获得和不断发展 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 张倩苇 电化教育研究 2001 年第 2 期 综合国内外信息素质内涵的研究 可以得出 信息素养的内涵是基于时代 特征对人的基本要求而言的 并随着社会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变化 创新行为 的变化 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等因素 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要求 信息素养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附件 2000 年 1 月 18 日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 ACRL 在德克萨斯州的圣 安 东尼召开了美国图书协会仲冬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 11 位理事为分别来自 全美高等学校的校长 副校长 图书协会的理事长等 会上审议并通过了 美国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该标准分为三个板块 标准 执行指标和学习效果 有 5 大标准 22 项执行指标和 87 个表现效果 标准一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 执行指标 1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选定并连通所需要的信息 效果包括 1 与教师交流 参与课堂讨论 同行讨论和电子讨论 确认研究课题和 其它信息需要 2 展开论点 根据信息需要 系统阐述问题 3 从探索一般信息源到提高对课题熟悉程度 4 确定或者调整信息需要 到达易控制的中心点 5 识别能描述信息需要的关键概念和术语 6 确认现有的信息是否能与已有观念 实验或分析结合起来 并能产生 新的信息 2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确认各种不同类型和格式的潜在的信息源 效果包括 1 知道信息是怎样正式与非正式地产生 组织和传播的 2 确认能把知识条理化 这种条理化影响获取信息的方法 3 识别各种类型的潜在资源的价值和不同 如多媒体 数据库 网站 数据系统 声像 纸质文本 4 识别潜在资源的目的和使用对象 如大众化或是学术化 时尚或是历 史 5 区别初级和中级来源 确认这些来源的使用及重要性如何随学科而发 生改变 6 懂得在初级来源的原始数据中可能需要重新建构 3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考虑获取所需要信息的成本和利益 效果包括 1 确定所需要信息的可用性 决定扩大超越本区域资源的信息搜索的方 法 如馆际互借 易地使用资源 获取镜像 声像 文本和声音 2 为了获得所需信息明白其来龙去脉 考虑获得一种新的语言或技能的 可行性 如外语或者基于条理化的信息 3 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 有条不紊地获取所需信息 4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重新评价信息需要的特点和信息需要的扩充 效果包括 1 进一步审视原始信息需要 阐明 修改 优化问题 2 描述判断和和选择信息所采用的标准 标准二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执行指标 1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选用最适当的调研方法或检索系统获取所需 要的信息 效果包括 1 确认正确的调研方法 如实验方法 模拟 野外作业 2 考查各种不同类型调研方法的优越性和适用性 3 考查信息检索系统的范围 内容和组织结构形式 4 从调研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中 选择有效又高效的获取所需要信息的 途径和方法 2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建构和完善有效的搜索策略 效果包括 1 根据调研方法制订研究计划 2 识别关键词 同义词和所需信息的相关术语 3 根据条理化和信息检索来源 选择控制词义的具体内容 4 运用选择信息检索系统的正确命令 建构检索策略 例如 布尔逻辑 运算符 截词和搜索引擎代理 网际组织 如书目检索 5 运用不同界面 搜索引擎 不同的命令语言 协议和搜索参数 完善 在各种不同类型信息检索系统中的搜索策略 6 运用正确的条理化的研究协议 完善搜索 3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运用各种方法检索在线信息或个人信息 效果包括 1 运用各种的搜索系统 检索不同格式的信息 2 运用各种不同的分类组合和其它的系统 数字呼叫系统或目录检索系 统 找出本区域图书馆的信息来源或确认有形探究开发的具体特征 3 运用某一机构的专业在线或个人可获得的服务系统 检索所需要的信 息 例如馆际互借 文件传输 专业协会 团体研究办公室 社区资源 专家 和使用者 4 利用调查 书信 面谈或其他形式的调查方法 检索初级信息 4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必要时能优化搜索策略 效果包括 1 评价搜索结果的数量 质量和相关性 确定两种方法的选择 用信息 检索系统还是探究方法 2 识别在信息检索中的差别 必要时 决定是否修改搜索策略 3 必要时 重新采用修改策略再检索 5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写出摘要 记录和管理信息及其来源 效果包括 1 在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中选择最适当的一种 完成所需信息的摘要的 任务 例如拷贝 粘贴软件功能 像片复制 扫描 声像设备 探测仪器 2 能创造一个信息组织的系统 3 区别来源引用的类型 懂得广大信息范畴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和正确引 用资源的句法语言 4 记录所有的相关信息 以便将来参考 5 采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技术 管理所选用和形成的信息 标准三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评判性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 并能把所 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 执行指标 1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从所收集的信息中 概括出中心思想 效果包括 1 理解文本并遴选出中心思想 2 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的观点并能准确地选用数据 3 确认将可能适当引用的完全照抄的材料 2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连通并运用原始的标准来评价信息及其来源 效果包括 1 为了评价可靠性 有效性 准确性 权威性 时间界限性 观点角度 或带有的偏见性 检查并比较各种来源不同的信息 2 分析辩论或方法的结构和逻辑性 3 确认偏见性 欺骗性或操纵性 4 确认在其信息创建中文化的 物质的或其它环境 懂得这种环境对理 解信息的影响 3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综合中心思想 以形成新的理念 效果包括 1 确认概念中的相互关系 把这些概念结合到论据中潜在有用而又重要 的原始的观点 2 扩充原始的综述 可能的话 写出更高水平的摘要以构建新的假设所 需要补充的信息 3 利用计算机或其他技术 例如电子表格 数据库 多媒体 声像设备 研究理念和其他现象的相互作用 4 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 确认所增加的价值 矛 盾性或其他别具一格的信息特点 效果包括 1 确定信息是否满足研究或其它信息需要 2 有意地利用所选择的标准判断信息是否具有矛盾性或者验证来源于其 他资源的被利用的信息 3 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做出结论 4 利用正确的条理化技巧 对理论进行验证 例如模拟 实验 5 对数据来源 信息收集工具和搜索策略的局限性 或缺乏理性的结论 产生疑问 进而确定可能的准确性 6 对新旧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 7 遴选能给主题提供证据的信息 5 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能判断新的知识是否对个人价值观体系产生影 响 并采取措施使二者融合 效果包括 1 考察所收集到的不同观点 2 确定对所收集到的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 2025年钢铁行业绿色转型与产能布局优化:环保投资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报告
- 拆船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高二秋季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卷(新高考)(解析版)
- 浙江三类人员安全员c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宏昌天马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法学法规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川科院护理技能大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 组装车间员工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基础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桥式起重机Q2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高级茶艺师理论知识试题
- 哈里伯顿Sperry定向钻井介绍专题培训课件
- 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生物试卷(附详解)
- JJF 1704-2018 望远镜式测距仪校准规范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通用设备12
-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
- GB/T 14667.1-1993粉末冶金铁基结构材料第一部分烧结铁、烧结碳钢、烧结铜钢、烧结铜钼钢
-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2022年毕节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卒中单元中的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