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单位代码: 10697 密 级: 学 号: 西 北 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 作者: 指导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学科(专业) 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日期 二OO六年五月- 48 - / 56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大学。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用本声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摘要自1989年长虹第一次降价引发几次中国彩电业的价格战以来,价格战一直是我国彩电制造业竞争和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价格战又由彩电业逐步扩展到家电、通信、医药、汽车等其它行业,近年来我国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范围也越来越广。随之而来的,为什么会爆发价格战,价格战有利还是有弊,应该鼓励还是应该制止价格战一直是我国各企业、各级政府部门、广大消费者乃至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我国对价格战的看法观点不一,各企业对价格战手段的运用也不一而足,是否科学的认识价格战现象,客观的看待价格战带来的种种影响,对于企业如何正确合理的运用价格手段提高自身竞争力,我国能否建立更多的国际名牌企业,我国市场经济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帮助企业准确的把握价格战爆发的原因,客观看待价格战的影响,从而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合理有效的竞争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更广的范围说就是通过正确认识价格战的原因及影响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创建名牌企业,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采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实证与规范分析相依托,原理与案例分析相呼应的方法对我国市场价格战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全文首先对我国市场价格战的历史及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在综合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本人的认识,运用理论分析结合现实依据的方法来分析我国价格战爆发的原因,从价格竞争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企业发动价格战的初始动机和爆发价格战的市场条件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又以我国移动通讯市场为例对价格战进行了博弈分析;在对价格战原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价格战利弊、认识误区及如何合理看待价格战进行了规范分析,提出了系统的、广义的价格战的概念;最后,文章通过对我国近年来移动通信价格战的案例分析,把具体案例中价格战爆发的原因与前面对价格战爆发原因理论依据、发动动机、市场条件一一对应分析,丰富了文章内容,证明了原理分析的准确性。全文分析证明了我国市场价格战的不断爆发和长期存在是符合市场经济理论、符合我国行业现状、符合市场发展的,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同时,价格战为我国带来了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而其弊端是暂时的、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通过市场的完善不断缓解的。因此,我们应该全面、系统、科学的认识价格战,并且灵活的掌握并运用这一战术,从而推动我国市场的不断完善,行业的不断成熟,企业的不断强大。关键词:价格战;博弈;价格竞争;竞争战略;规模效应Abstract Since the price wars which were caused by Changhongs first price reduction in Chinese television industry in 1989, price war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stream of the rivalry and evolution of television manufacture sector. Meanwhile, price wars become increasingly fierce expanding to a wider range from television to household appliances, telecom, pharmacy, and automotive, etc. There were a series of viewpoints followed. Why do price wars occur? Are they favorable or detrimental? Should they be encouraged or refrained? These issues have been the arguments on which enterprises, governments, consumers, and academies were focusing. There are several branches of argument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also firms have a variety of utilities of price war instrument. How to take a scientific insight into the phenomena of price wars and how to perceive the influences caused by price wars objectively, which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how to employ adaptable measures of price wars reasonably to improve the competences for firms, whether we could establish more international leading-brand companies, and whether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could lead a healthy life of development onwards.The research sense of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help firms perceive the reasons of the occurrence of price wars accurately and to take an objective look on the impact of price wars. Based on that, firms are supposed to design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s a result, gain successive improvements on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 As a more extensive range as is concerned, it aims to optimize market resources deployment, establish reputable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 of firms, and accelerate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The research methodologies employed ar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ies and realities, a mutual support between demonstration and criterion, principles and case studies 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It takes an overall a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reasons and influences of the price wars in China. Firstly, the dissertation makes a brief statement on the history of price wars and relevant theories in China, and research trends on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basis. Secondly,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current research outcome and combined with the writers perception, it utilize the method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vidence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the occurrence of price wars in terms of economics on price competition, management theories, initial motives of launching a price war and market condition accounts for the occurrence of a price war. In addition, there is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mobile telecom market with a view to price wars via game theory analysis. Thirdly, on the basis of demonstration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of price war, it takes a criterion analysis in term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ice war, perception error areas, and how to look on price war. Furthermore, the systematic and generalized concept of price war is brought forward. Finally,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Chinese mobile telecom price wars in recent years, it takes an analysis on reasons of the occurrence of price war corresponding to the theoretical evidence, launching motives, and market situation of price war occurrence reasons. Thus, the content of the dissertation is enriched while the accuracy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testified. The dissertation proves that the successive occurrence and consistent existence of price wars in the market exactly correspond to market-oriented economy theory,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ustries, and market develop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evidences for the existence of price wars. At the same time, the benefit brought along by price wars are long-term and essential, however, the limitation are generally temporary and inevitable, which could be lessened by market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Therefore, price war ought to be perceived entirely, systematically and scientifically and be mastered and operated with flexibility thus promote consistent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function, maturity trend of industries, and increasing mightiness of enterprises. Keywords: Price War; Game Theory; Price Competition; Competition Strategy; Scale Effect 目录1导论 1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2本文研究方法 21.3本文创新之处 2 1.4本文研究思路框架 32对我国市场价格战的相关理论综述 42.1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 42.2国内对于价格战的研究 52.3国外对于价格战的研究 73我国价格战爆发的原因分析 93.1价格竞争的理论依据 10 3.1.1供求理论 103.1.2弹性理论 113.1.3生命周期理论 123.1.4竞争理论 133.1.5产权理论 143.2企业发动价格战的动机 163.2.1扩大市场份额 163.2.2夺取先行优势 163.2.3达到薄利多销 173.2.4行业集中与夹缝求存 173.3市场爆发价格战的条件 183.3.1利润丰厚 183.3.2规模效应 183.3.3产品同质 193.3.4外部控制不利 194对我国价格战原因的博弈分析以我国移动通讯市场为例 214.1建立模型 214.2价格战的动态博弈分析 224.3价格战博弈结果 234.4博弈结果的改进 234.4.1建立价格联盟 244.1.2引入差异战略 244.1.3政府监管控制 255我国市场价格战的影响 275.1价格战利弊分析 275.1.1价格战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影响 275.1.2价格战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275.1.3价格战对行业的影响 285.1.4价格战对消费者的影响 285.1.5价格战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295.2对价格战的认识误区分析 305.2.1价格战与产品质量分析 305.2.2价格战就与行业行为分析 305.2.3价格战与技术创新分析 315.2.4将价格战与其他竞争方式分析 315.3如何合理实施价格战 32 5.3.1价格战实施条件分析 325.3.2价格战实施系统分析 336案例分析对我国移动通信价格战原因的分析 346.1我国移动通信竞争现状 346.1.1我国电信产业发展及现状 346.1.2我国移动通信竞争现状 356.2价格战爆发的原因 376.2.1产品同质性是价格战的根本原因 376.2.2丰厚的利润和规模效应是价格战的前提条件 376.2.3扩大市场份额是价格战直接动机 386.2.4市场供大于求是价格战的直接原因 396.2.5考核机制不合理是价格战的导火索 396.2.6国家控制不利是价格战的外部原因 406.3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前景 407结论 42参考文献 43致谢 4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471导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 近十几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的瞩目成就,已经从过去的不完善的落后的商品经济甚至自然经济发展成为逐步成熟、不断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腾飞,老百姓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以前被看成“奢侈品”的家电、汽车、手机、电脑等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费品。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得益于产品价格的不断降低。我国很长时间以来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自1989年长虹第一次降价引发几次中国彩电业的价格战以来,价格战一直是我国彩电制造业竞争和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价格战又由彩电业逐步扩展到家电、通信、医药、汽车等其它行业,近年来我国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范围也越来越广,尽管“价值战”、“服务战”、“质量战”等新的口号和概念不断提出,然而“加量不加价”、“增值不增价”、“买x赠x”、“有奖销售”等变相价格手段不断丰富,价格战不但没有被替代,价格战术反而越来越完善和成熟起来。 价格战一方面扩大了市场需求,促进了产品创新,强化了企业追求效率的激励,不但帮助国内企业改善管理降低成本,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加了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打击了外国品牌,而且直接促成了我国企业的优胜劣汰,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造就了更多的国内名牌企业是他们能够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我国市场价格战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降价对企业市场份额提高的贡献度正在减少,价格战减低了国家的税收,一些企业用低质量来换取低价造成市场混乱等。目前我国对价格战的看法观点不一,各企业对价格战手段的运用也不一而足,是否科学的认识价格战现象,客观的看待价格战带来的种种影响,对于企业如何正确合理的运用价格手段提高自身竞争力,我国能否建立更多的国际名牌企业,我国市场经济能否健康有序地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帮助企业准确的把握价格战爆发的原因,客观看待价格战的影响,从而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合理有效的竞争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更广的范围说就是通过正确认识价格战的原因及影响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创建名牌企业,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1.2本文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实证与规范分析相依托,原理与案例分析相呼应的方法对我国市场价格战的原因及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全文运用了多种基本经济管理理论和经济分析工具,首先对我国市场价格战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价格战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继而运用理论分析结合现实依据的方法来分析我国价格战爆发的原因,在对价格战原因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价格战利弊、认识误区及如何合理看待价格战进行了规范分析;最后,文章通过对我国近年来移动通信价格战的案例分析回应了前面价格战原因的原理分析,丰富了文章内容,证明了原理分析的准确性。1.3本文创新之处 价格战现象在我国仅有十几年的历史,目前有关价格战的分析评论文章尽管不少,但系统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对价格战爆发的原因各执一词,没有广泛认同的、全面完整的结论,本文在综合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本人的认识,对我国价格战爆发的原因从价格竞争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企业发动价格战的初始动机和爆发价格战的市场条件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又以我国移动通讯市场为例对价格战进行了博弈分析。尽管文中大部分观点在当前研究中都或有提及,但是其它研究仅仅是对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因素进行分析,从理论、企业和市场这三个角度进行如此全面、系统分析的研究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其次,本文在对价格战影响评价中,并不区分价格竞争和价格战。笔者认为,价格战是行业中多数企业采取价格竞争手段的结果。价格竞争是从企业微观层面说的,而价格战是行业中观层面的概念,当行业中大多数企业采取价格竞争手段时,整个行业的价格战也就爆发了。另外,对价格战不能孤立地看,而应系统、全面地看。价格战不能狭义的看成单纯的降价,各种变相的降价行为也属于价格竞争的范畴,因此,不能把价格竞争与其它竞争手段对立起来。看待价格战要更广阔的范围系统的看,要把眼光放开,把价格、服务、质量、价值等因素综合统一起来考虑,实施全面系统的价格战。更系统、全面的广义的价格战是本文与其他人观点不同的一点创新。本文的最后一个创新点是把结合我国实际案例对价格战进行分析,并且把具体案例中价格战爆发的原因与前面对价格战爆发原因理论依据、发动动机、市场条件一一对应分析,既为案例分析找到了有利可依的凭证,又为理论分析提供了现实依据。1.4本文研究思路框架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图如下图(图1-1):同质产品;利润丰厚;规模效应;扩大份额;供大于求;机制不合理:(考核、控制)理论与现实 相结合分析结论影响 xixiang理论原因现实 原因价格战理论综述竞争战略理论价格战历史回顾国内研究动态国外研究动态我国价格战原因分析理论依据企业动机市场条件博弈分析正确对待价格战利大于弊避免观念误区合理实施案例分析我国移动通信价格战历史发展竞争现状价格战原因先行优势;抢占份额;薄利多销;行业集中(大企业)夹缝求存(小企业)利润丰厚(价格过高);规模效应;外部控制不力弹性大(弹性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成熟期规模效应),竞争理论(降低成本);供求理论图1-1 本文研究思路框架图2对我国市场价格战的相关理论综述2.1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 随着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回顾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涌现出了三大主要战略学派: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行业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波特的杰出贡献在于实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创新性兼容,并把战略制定过程和战略实施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他创造性建立了5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所三种重要的战略思想,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型战略。其中,成本领先战略是一种把成本最小化作为主要战略目标的战略,其战略措施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化,从而降低成本。企业差异化战略所追求的是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通过差异性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避免同类企业的正面的市场竞争。集中型战略是前两种基本战略的综合体,是区域性市场开拓战略。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990年,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和哈默尔( Hamel,G.)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其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投入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研究。所谓核心能力,就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它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于其它各种能力,影响着其它能力的发挥和效果。核心能力学派认为,现代市场竞争与其说是基于产品的竞争,不如说是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的经营能否成功,对市场趋势的预测和对变化中的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因此,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战略资源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育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企业战略资源和运用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方面的差异,就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培植和发展企业的战略资源。只有在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周文燕,陈辉华,刘微明.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4,1,P90-93。2.2国内对于价格战的研究 我国对于价格战的研究是从上世纪末开始的,从长虹率先降价挑起彩电价格大战开始,价格战从彩电业扩展到整个家电行业,继而扩展到汽车、电脑、医药、电信等各个行业,发展到今天,“价格战”这一名词逐渐走红,企业界、学术界以及政府部门对价格战的研究也渐渐多起来,尽管这些研究成果达多限于文章论述,系统研究的论著依然凤毛麟角。2.2.1我国价格战的历史回顾 八十年代末以来,中国企业价格决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行各业中的不少企业纷纷拿起价格的利刃,在努力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把价格竞争策略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在各行各业打起了价格战,其中影响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彩电价格战。我国彩电行业先后经历了几次价格大战。1988 年至1989年中国彩电市场发生了第一次价格战,为了尽快销售积压产品解决资金困难,长虹率先降价,引发了我国彩电业普遍降价的大潮。1996 年3月26日长虹彩电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降价18%挑起价格战,而后康佳 、TCL 等也以积极的姿态降低了自己产品的价格掀起了第二次价格战的狂潮。这场价格战奠定了中国彩电业的龙头老大的地位,也给国产彩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竞争平台,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商战中第一次战胜了强大的外国对手,同时价格战也一战成名。1997 年初,广东高路华挑起了彩电业的第三次价格战,各彩电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低价位机型,以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1998年6月第四次价格战烽烟再起,康佳、TCL 首先推出了几种特价机,其29 寸、25 寸的价格比同类普通机型低700元至1000元。1999年4月7日更为惨烈的第五次价格战在长虹开闸放水,平均降幅为15%,4月20日康佳宣布全面跟进,随后创维,厦华等也纷纷降价,加入价格大战。2000年6-7月份,彩电市场价格战又燃战火,此次价格战的特点是价格同盟及其流产。中国彩电企业峰会的成立并没有起到建立价格同盟的作用,无力阻止又一次价格战的爆发。 近年来,我国价格战早已从彩电业扩展到空调、热水器、汽车、软件、手机、电脑、电信、药品医疗等各个行业,近日,在上搜索价格战一词,相关网页有292万个,降价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国美苏宁大打手机价格战;凯越1.8L暗降近万元,中高档车价格战烽烟再起;CN域名挑战COM域名,价格战开锣;金山瑞星再掀价格战,杀毒软件卖出白菜价。2.2.2我国对价格战爆发原因的研究论述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原因,我国价格战的爆发也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国目前对价格战爆发原因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的。 有些人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价格战原因。马军在彩电行业价格战研究马军. 彩电行业价格战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D一文中用产业组织理论解释价格战的一般目的,又运用供求分析、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彩电业价格战的原因做出解释。萧震华在价格竞争产业的产业基础及其作用的有效性因素分析萧震华. 价格竞争产业的产业基础及其作用的有效性因素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企业管理硕士学位论文D中运用迈克尔波特的关于产业结构的五种环境变量对价格竞争产生的产业基础进行分析,指出了容易爆发价格战的行业的产业特征。也有人从实证角度探讨价格战爆发的生成机理。安同良、杨羽云安同良,杨羽云. 经济研究J. 2002,06通过建立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对价格竞争产生的机理做出了一定分析。他们认为,价格竞争是竞争对手行为互动的策略博弈过程,一般存在外部诱因、发起者动机与行动、竞争对手反击的可能性等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互动的因素,并从这三个因素出发讨论可以发现发生价格竞争的产业的一些共性。程守红、 张雪梅在其文章中也从发生价格战的市场客观因素与企业自身动机两方面分析了价格战的成因。程守红,张雪梅. 价格战的成因及其根治对策. 江苏商论J. 2003,11,P17-18还有人从博弈论的角度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来分析价格战产生的原因。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和炳全在在他的文章企业“竞合”战略博弈分析中就建立了企业竞争和合作博弈模型,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在一次性博弈下,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帕累托最优得不到实现”,然而在无限次的“重复博弈”中由于各博弈参与人会为了长远利益而做出合作的选择,就会达到一种更有效率的均衡,实现“集体理性”和炳全,梅明君. 企业“竞合”战略博弈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4,3,P36-38。2.2.3我国对价格战影响评价的研究论述 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价格竞争也逐渐成为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主要策略性行为。国内理论界对价格竞争及价格战的影响研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仍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众说纷纭观点不一,这些观点归纳起来可以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认为价格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有利于实现优胜劣汰,提高市场效率,应该为其唱赞歌。当然,这类观点并不否认价格战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只是认为价格战是利远大于弊的。江苏大学的张滨滨在他的文章中明确指出价格战的结果是一个国家、商家、消费者“双赢”的结局,价格战有益于改善我国供大于求的经济状况、刺激消费、扩充内需;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改进或创新技术、工艺,有效配置资源;对消费者而言,价格战降低了产品的价格,让更多的人尽早享受到了工业文明的成果张滨滨. 价格大战的经济学思考. 经济师J. 2004,12,P66-67。第二类认为价格战是竞争的低级阶段,是自相残杀的恶性争,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应该避免价格战的发生。持这类观点的人大都把价格战与价格竞争对立起来,认为价格战就是“商品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实现巩固和扩大商品市场份额,进而挤垮竞争对手,控制商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一种营销行为”杨新. 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战”和价值价格的认识分析. 职大学报J. 2003,2,P77-79,“在目前国内企业较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产品质量、以及营销经验而言,价格战无疑是一种不利的短期行为,企业的这种非理性恶性竞争战略,不仅扰乱了市场,而且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许秋红,单纬东. 论企业价格战的负效应. 当代经济研究J. 2002,9,P69-72。第三类介于前两者之间认为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一定的破坏性,这类观点并没有给出利弊孰大孰小的结论。王华东、钱颖等就持这种观点,王华东认为价格战的作用利弊兼有,利弊的多少既与产业性质、市场供求状况有关,也与企业本身的状况有关王华东,徐运红,张永红. 对当前企业价格战的观察与思考.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 J. 2004,1,P111-113),而钱颖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论述“价格既是企业发挥优势,市场保持活力的工具;也是产业竞争环境恶化,企业败走麦城的通道。价格战也具有两重性:运用得好可以促进市场竞争,运用得不好会导致恶性价格竞争”钱颖. 探析企业价格战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价格月刊J. 2004,5,P39。 最后一种观点是对第三种观点的延伸,根据价格是否低于成本价和降价的目的等把价格战分成恶性价格战和合理价格战,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恶性价格战是有害的,应当杜绝,而合理价格战是有利的,应当提倡。2.3国外对于价格战的研究国外更早发展市场经济,价格战来的也比国内要早,对价格理论、价格竞争及价格战的研究也远远早于中国。实时至今日,国外理论界对价格竞争及价格战的研究已有了巨大的进展。2.3.1国外对价格理论的研究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系统探讨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相当完备的价格理论;大卫李嘉图吸收了亚当斯密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合理成份,抛弃了亚当斯密把消耗的劳动与购买的劳动混为一谈的二元劳动价值论,但他的价值价格理论还存在着严重缺陷,如混同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区别等;马克思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他指出“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他认为市场价格是以市场价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的;边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庞巴维克在其名著资本实证论中用效用和供给、需求来解释价格和价值;马歇尔提出均衡价格理论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由该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并用商品的均衡价格去衡量商品的价值 邓戬. 价格理论的发展及启示. 民航票价改革J. 2003,8,(Vol.32);货币主义创始人弗里德曼的价格理论系统讨论了产品的定价,从需求、供给、税收、生产要素等多种角度研究了最终产品定价问题。2.3.2国外对价格竞争和价格战的研究对价格竞争最早做出研究的是约瑟夫伯川德(Joseph,Bertrand 1883 ),他分析得出的伯川德框架为以后对价格竞争的所有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与现实不甚相符而遭到了很多学者的非议。因此,通常理论界在研究市场中企业的竞争行为时,更多的是采用古诺模型,即用产量作为企业竞争的决策变量。张伯伦(1933)和罗宾逊(1933),最早研究了垄断价格竞争,他们认为,理解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市场垄断力量的认识。此后,罗伯特波特(Robert,Porter)和罗特博格(Rotemberg)又在价格竞争发生的需求周期方面作了模型化的处理。罗特博格和萨伦纳(Saloner,1986)则考虑了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企业的价格行为的。他们的研究发现,在市场需求较高时,企业之间更有可能发生价格战。同时一些产业的经验也证明,在市场需求较高时不但发生价格战的可能性更大,并且通常此时的价格战能够促进市场的合理集中以及资源更有效的分配,因而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此时的价格竞争是相对有效的。随着博弈论的发展,更多的学者则建立模型从实证方面进行考察。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斯蒂格勒在重复博弈的框架内进行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变动不一定是竞争的象征,恰恰相反:它很可能是市场上企业之间进行合谋的一种信号和试控性行为。近期,国外期刊上对价格战的研究评论也屡见不鲜: Robert,H. Porterz(1985)在on the incidence and duration of price wars中分析了价格战受未预期到的需求变动、行业企业数量等不确定环境的影响,引用具体数据说明的价格战的爆发、持续以及影响 Robert,H. Porter. on the incidence and duration of price wars.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Vol. 33, No. 4, (Jun., 1985), pp. 415-426;Jean-Pierre,Florens(1997) 等人在其文章Game theory econometric models application to procurements in the space industry用博弈论分析价格战;Kenneth,G. Elzinga和David,E. Mills (1999)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杂志上发表文章Price wars triggered by entry,指出新进入企业为占领市场而降价行为引发价格战,而行业原有企业也不得不跟着降价,战后,价格水平下降,产量增加;Oliver,P. Heil(2001) 在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price wars: Their nature and how they erupt中详细分析了市场竞争以及价格战的本质,论述了价格战爆发的原因;Meghan,Busse(2002)在其文章Firm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Airline Price Wars中通过引用1985-1992年14个主要航空公司的数据说明了价格战爆发的原因、应对及影响,指出价格战与长期发展并不矛盾。他认为财务能力差的企业更可能发动价格战 Meghan,Busse. Firm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Airline Price Wars.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33, No. 2.(Summer, 2002), pp. 298-318;Alessandra,Chirco1(2003)等人在how demands affects optical prices an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中分析了需求因素对价格确定已经产品差异性的影响 资料来源:以上资料均来源于西北大学图书馆Elsevier ScienceDirect OnSite 全文数据库。3我国价格战爆发的原因分析 任何一件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原因,价格战也不例外。“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价格战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长期存在,表现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市场经济规律来说,价格战是市场供求理论,弹性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作用的结果;从管理理论上说,价格战是企业对市场竞争理论的运用;从制度经济学来看,价格的形成与产权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从企业发动价格战的动机来说,更多地是为了通过薄利多销夺取市场份额,取得先行者优势,大企业希望用价格手段达到优胜劣汰,行业集中的目的,小企业希望用低价在市场夹缝中求得生存;从市场价格战的条件来说,往往是产品价格过高、利润丰厚,有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8月)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蕃茄牛肉米线数据监测报告
- 课件时长的确定
- 锅炉(承压)设备焊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回转窑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巧克力塑形师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课件无广告原因
- 拜耳法溶出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猪皮二层箱包革数据监测报告
- 金属牙齿考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语文上册《有趣的动物》课件PPT
- 不干胶贴标机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 微纳加工课件
- 危重病人紧急气道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