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活性成分.doc_第1页
化妆品活性成分.doc_第2页
化妆品活性成分.doc_第3页
化妆品活性成分.doc_第4页
化妆品活性成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妆品活性成分。美国Dow Corning道康宁,英国Croda禾大,德国Cognis科宁,美国Engelhard安格,德国Basf巴斯夫,日本Kao花王,法国Silab茜莱博,法国Seppic赛比克,荷兰DSM帝斯曼,西班牙Lipotec利普泰,美国GE通用,德国Wacker瓦克,美国ISP国际特品等全球著名化妆品原料供应商保持密切高效的合作。活性成份添加使用率高达100%,如水动力蛋白、长寿蛋白、弹力胶原蛋白、透明质酸、CY1100细胞激活素等功能化妆品类型(1)按通常使用来划分,功能化妆品被分为下列各部分:皮肤护理:包括防晒和其他皮肤护理品;头发护理:包括洗发香波、护发剂和保护头皮健康的护发品;身体护理:包括除臭剂和广泛范围的个人护理品;化妆护理:包括护甲、护眼和彩妆美容产品。大多数功能化妆品绝多数是皮肤护理品,特别强调防晒品类;其次第二大类是护发品。(2)按性别化使用来划分,功能化妆品被分为:在男性中,潜在功能化妆品使用的关键领域是:头发再生、抗衰老、抗头皮屑、抗汗、抗皮炎、抗牙齿腐蚀、抗脚癣以及作为收敛剂;在女性中,功能化妆品最多数用于:抗皱纹、丰乳、苗条(抗脂肪团)、脱毛、口腔卫生、皮肤变棕色、皮肤美白、细胞再生复原、抗自由基、抗静脉曲张。最近几十年,最流行和最有争议的功能化妆品,有些含有果酸:-羟基酸(AHA)和-羟基酸(BHA),它们都是非常流行的抗衰老物质。许多植物药材,特别是葡萄叶提取产品,已经被成功地开始应用,减缓红血丝的局部面霜,也正日益进入市场。甘草的活性成分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A介绍了甘草中有美白和防晒效能的活性成分: 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素、异甘草苷、光甘草定、光甘草素、甘草酸和甘草甜素; 概括了甘草活性成分的美白和防晒机理; 探讨了化妆品中应用甘草的现状和前景; 指出了甘草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应用的发展方向。关键词: 化妆品添加剂; 甘草; 应用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三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还有少量生物碱、木质素、香豆素和多种氨基酸。三萜类化合物已鉴定到61 种, 其中苷元45 个; 黄酮类及其衍生物分离得到106 个, 其中苷元73 个1 。随着对甘草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 人们发现甘草提取物, 特别是甘草中的黄酮对人体的皮肤有较好的美白和防护作用, 且安全、温和、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因而, 甘草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1 甘草活性成分的美白、防晒机理甘草活性成分的美白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和多巴色素互变酶(TRP - 2) 的活性, 阻碍5 , 6- 二羟基吲哚(DHI) 的聚合, 以此来阻止黑色素的形成, 从而达到美白皮肤的效果。甘草活性成分中, 有防晒效能的成分一般为黄酮化合物。由于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共轭性,对紫外光和可见光都显示强烈的吸收。吸收了高能量紫外线的分子, 从基态跃迁到激活态, 然后再从激活态回到基态, 释放出无害低能射线。2 甘草中有美白、防晒效能的活性成分(1) 甘草素和甘草苷(甘草素的葡萄糖苷) 2 属二氢黄酮类, 是甘草( G1uralensis ) 和光甘草(G1glabra) 根茎中的药效成分, 总黄酮含量约占3 % ,其中以甘草苷含量最高。甘草素为白色针状结晶, 难溶于水, 能溶于乙醚, 紫外吸收特征峰波长3 为276 nm、312 nm。甘草苷为白色粒状结晶, 能溶于甲醇、乙醇和乙酸乙酯, 紫外吸收特征峰波长为249 nm。甘草素有抗氧、抗过敏、抗霉菌、防止皮肤老化和有效清除超氧离子4 等作用。甘草苷有抗炎、抗皮肤肿瘤和有效祛除皮肤色斑5 的作用。甘草素和甘草苷都能有效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 20g/ mg 的甘草苷即可减慢皮肤中黑色素的形成, 如与其他类型增白剂配合( 如曲酸) , 美白效果更明显, 用量为0.06 %6 %。它们的结构式如下:由于甘草素为油溶性的美白剂, 其美白效果优于水溶性的熊果苷, IC50为0184 mg/ mL , 最大抑制率为62.2 % , 熊果苷最大抑制率为60.9 %6 。(2) 异甘草素和异甘草苷(异甘草素的葡萄糖苷) 2 属查尔酮类(结构式如下) 。异甘草素为黄色针状结晶, 难溶于水, 溶于极性小的溶剂, 如乙醚、氯仿等; 异甘草苷为黄色粒状结晶, 溶于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等极性较大的溶剂。异甘草素的紫外吸收特征峰波长为367 nm3 。异甘草素有抑制单氨氧化酶、抑制醛糖还原酶、清除自由基、抗氧和防治艾滋病病毒等作用。异甘草素和异甘草苷都能较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0.01mol/ L的异甘草素即可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在美白化妆品中用量为1 %。油溶性的异甘草素的美白效果远好于水溶性的熊果苷, IC50为0.45 mg/ mL , 最大抑制率为98.8 %6 。(3) 光甘草定和光甘草素2 : 分别属于异黄烷类和异黄烯类, 同为豆科植物光甘草根的主要有效成分(结构式如下) 。光甘草定为无色粉末, 光甘草素为淡黄色粉末, 它们都不溶于水, 可溶于甲醇、乙醇和乙醚。光甘草素的紫外吸收特征波长为324 nm ,吸光系数为20 900。光甘草定(素) 有强烈的抗菌、防止紫外线引起的发炎、色素沉着和皮肤粗糙7 ,8 等作用, 光甘草素还能有效清除超氧离子、抑制由过氧化氢引起的溶血作用4 。两者都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在美白化妆品中用量01001 %011 % , 无副作用。曾有一种用光甘草制成的含光甘草定10 %和光甘草素3 %的制剂9 。经测定, 该制剂对酪氨酸酶活性50 %抑制时的用量是0.002 mg , 而曲酸对酪氨酸酶活性50 %抑制时的用量是0.05 mg , Vc 则是0.16 mg。(4) 甘草酸和甘草甜素属皂苷类, 甘草酸(结构式见下) 又称甘草皂苷, 是甘草的主要成分, 由甘草次酸及2 分子葡萄糖醛酸所组成。甘草皂苷可能以钾盐或钙盐形式存在于甘草中10 。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黄甘草和粗毛甘草均含有甘草皂苷, 而云南甘草、刺果甘草、圆果甘草中甘草皂苷未被检出。甘草皂苷的含量随品种产地而变动, 大体在5 %11 % , 而乌拉尔甘草的甘草皂苷含量最高可达6 %14 %10 ,11 。甘草酸具有抗炎、抗氧、抑菌、治疗创伤12 、有效清除超氧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显著抑制脂质体过氧化物13 的作用。甘草酸在化妆品中有广泛的配伍性, 常与其他活性剂共用, 可加速皮肤对它们的吸收而增效, 可用于防晒、增白、调理、止痒和生发护发等2 。甘草甜素是用甘草酸制成的易溶盐(通常为铵盐、钠盐或钾盐) , 具有高甜度、低热能, 起泡性和溶血作用很低, 安全无毒和较强的医疗保健功效。在化妆品中, 可制成护肤霜、祛斑霜、高级珍珠膏等,既有美容护肤作用, 又能治疗皮肤病等11 。3 化妆品中应用甘草的现状市场调查14 发现, 与1998 年的情况相比, 目前许多美白、祛斑产品中都添加了天然美白成分, 其中使用最多的天然成分是甘草提取物与胎盘提取液。如妮维雅美白防护日霜中加有甘草精华; 羽西天然润白膏配方中加有甘草精华、葡萄籽提取液、桑树根及天然水藻; 雅芳美白系列产品中也含有甘草提取物、胎盘素; 迪奥(上海) 生产的美白护肤露中同时加入了维生素C , 熊果苷和甘草酸盐3 种美白成分。天津奥利天然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瑞草植物润白营养霜含有甘草提取物。还有夏奈尔、悦儿U1V1White 、CD 美白专业护肤、嘉娜宝艾丽美白、高丝精纯美白露、美爽爽皙嫩白保养、资生堂UV white 、资生堂怀洁皙嫩白露、雅芳美白系列和羽西天然润白霜等美白产品均使用了甘草提取物或甘草黄酮15 。不过, 目前所使用的甘草提取物多为甘草粗提物, 并不完全是甘草中具有美白、防晒效能的纯活性成分。如有的是把甘草的乙醇提取物直接用于化妆品中, 用量1 %16 ; 也有的把甘草的乙醇提取物溶于水后, 用正丁醇萃取, 把正丁醇萃取物用于化妆品,用量为3 %17 。文献18 用10 g 甘草, 以50 %乙醇溶液于50 的温水中浸提12 h , 取浸膏配成1 mg/ mL 的溶液, 测得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 9415 % , 即这种粗提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没有抑制作用, 相反有促进作用。前文6 研究也发现, 甘草经浸提及萃取分离后得到的几种物质中, 有的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有的没有抑制作用, 甚至有促进作用。只有当对酪氨酸酶活性没有抑制作用的组分被分离掉后, 才会有显著的美白效果。因此, 把甘草粗提物直接添加到化妆品中, 美白效果不可能会显著, 有时甚至会产生副作用。加大用量有时虽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甘草粗提物的颜色较深, 加大用量将影响化妆品的外观。4 甘草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前景2000 年2 月罗氏公司曾对全球美白产品进行了市场调查, 在调查的91 个产品中, 欧洲占42 % , 亚洲占28 % , 南非占20 % , 拉丁美洲占10 %。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 应用比较普遍的美白活性成分是氢醌、维生素C 及其衍生物、甘草提取物和紫外线吸收剂等。而中国市场上极具潜力的美白剂包括烟酰胺、内皮素拮抗剂和甘草提取物等15 。因此, 甘草提取物是目前在化妆品中使用较多的天然活性成分之一,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甘草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作者认为下列方面应当是关注的焦点:(1) 把甘草中的活性成分用于化妆品, 而不是粗提物。甘草粗提物添加到化妆品中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因而要提高该类化妆品的效果, 先得提高化妆品原料的质量, 即添加到化妆品中的原料应是甘草中有活性的成分, 而不应是甘草粗提物。(2) 化学合成以降低成本。由于甘草中美白、防晒效能的成分含量较低, 所以, 从甘草中提取这些有效成分的成本相当高。另外, 甘草是荒漠地区固沙性能很强的沙生植被, 过度采挖, 势必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了能够应用这些高活性的皮肤美白防晒剂, 应探讨如何用廉价的化工原料, 进行化学合成,以扩大应用, 降低成本, 减少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5 结束语甘草既是一种好的药用性植物, 又是一种好的美白、防晒剂原料。其提取物不仅有较好的美白作用,而且具有消炎、润肤、清除氧自由基和较好的防护紫外线等效能。与合成防晒剂相比, 甘草提取物用作防晒剂不需在配方中添加抗氧剂, 不会刺激皮肤, 稳定, 吸收能力强, 用量为常用防晒剂的1 %即能达到相当的效果。因此, 把甘草提取物应用于化妆品中,符合“集美白、防晒于一体”的新趋势, 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含甘草提取物或甘草化学合成物的化妆品投放市场, 以防护和美白人们的肌肤。Avenanthramides,作为源自燕麦的健康成分,近年来在抗刺激、镇静、抗氧化方面的研究进展顺利。德之馨公司致力于这个天然成分的研究小组近日推出了他们的专利产品Dihydroavenanthramide D,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了这个产品在止痒、消炎方面的有效作用,该产品的商品名为SymCalmin,被公司推荐适用于干性皮肤、冬季易瘙痒皮肤、老年性皮肤、敏感皮肤、晒后保护肤、头皮痒及抗头皮屑香波等产品的配方中。天然卵磷脂与化妆品天然卵磷脂及在美容中的应用组成生物的大分子主要有四类:核酸、蛋白质、多糖和脂类,比较而言,前三者在化妆品上都产生过热点,而脂类多作为膏霜中的油类。卵磷脂属于脂类,卵磷脂泛指含有磷脂质的产品,其主要成分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酸、磷脂酰肌醇等,其中丙酮不溶物大于50%,存在于各种动植物中。商业化的天然卵磷脂主要有从大豆油脚中提取而来的大豆磷脂,主要来源于鸡蛋的蛋黄的蛋黄磷脂。为了满足多种需要,人们在天然卵磷脂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羟化、羟氯化等多种化学改性。天然卵磷脂具备的一些特点,为其广泛和深度应用提供了基础。11 卵磷脂的特点首先卵磷脂是安全的。卵磷脂是生物膜的双层膜的基本材料,国际卫生组织建议,卵磷脂作为食品添加剂,每日的摄入量没有限制;大豆卵磷脂和蛋黄卵磷脂(不饱和、饱和的)可用于静脉注射,都是无毒无害的。在体内,卵磷脂可完全代谢,完全无毒性,并可发挥多种生理作用,是肠外给药的常见乳化剂。其次卵磷脂是双亲性的。卵磷脂的分子以甘油为骨架,有两条碳链,为疏水性,另一端为磷酸连接胆碱等基团,为亲水性。天然卵磷脂的同一分子既带有疏水基团,又带有亲水基团,是典型的“双亲分子”,是难得的天然表面活性剂。12 卵磷脂的美容作用卵磷脂是局部美容的活性成分。卵磷脂具有一定的活性功能,例如维持和激发细胞活力,天然卵磷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在和皮肤接触过程中,因为脂质交换,替代细胞膜上饱和的卵磷脂,增加卵磷脂双层膜的流动性,更好发挥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等活性基团的作用,因此皮肤色泽光鲜、健康;卵磷脂,尤其是大豆来源的卵磷脂,亚油酸的含量超过50%以上,可作为亚油酸的来源,发挥角质溶解剂的作用,更新表皮细胞,使皮肤表皮的黑色素颗粒脱落,嫩白皮肤;参与护肤与皮损修复,卵磷脂作为生物膜的结构成分,在细胞更新过程中,可以及时提供细胞再生所需要的骨架成分。卵磷脂是结构单元的赋形剂。在化妆品中作为乳化剂/增溶剂,参与脂质体、乳剂、胶束等结构的形成,增强渗透力。化妆品用的卵磷脂一般PC含量为50%或者70%。卵磷脂在化妆品中形成一定的结构后,其作用会增加一些。卵磷脂的深层保湿。卵磷脂是皮肤天然保湿因子(NMF)的基本成分,具有吸湿性并容易渗透入皮肤中,可束缚皮肤中的水分,防止皮肤脱水干燥。作为深层保湿剂,卵磷脂渗入角质层补充脂质,以修复或保护其结构的完整性。选用脂类可增强和延长亲水物的保湿作用,卵磷脂还有一定的亲水性,能为皮肤提供充足的水分,使皮肤变得光滑柔润。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酰乙醇胺(PE、脑磷脂)可作为保湿剂,因为两者有防止挥发作用,可使化妆品内活性成分保留在皮肤表面。卵磷脂是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是由表面活性剂构成的一种混合物,具有乳化、润湿、分散、抗氧化、增溶、黏着等功能。这种表面活性剂来自动植物,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安全性能高,易生物降解、配伍性能好。PC作为乳化剂能促进吸收,使活性成分容易进入皮肤内。多应用在改善油脂的润湿和铺展性能,对香料和色素具有分散作用,对乳液制剂具有稳定作用,脂质的包裹剂。口服天然卵磷脂的美容作用。正常人体内含有许多毒素,特别是在肠道内,当这些毒素含量高时,便会随着血液循环沉积在皮肤上,从而形成色班或青春痘。卵磷脂是一种天然的解毒剂,它能分解体内过多的毒素,脸上的斑点和青春痘就会慢慢消失;卵磷脂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可以增加血红蛋白的数量,能为皮肤提供充分的水分和氧气,使皮肤细腻光滑,延缓肌肤的衰老。美容推荐剂量:10克/日,因此卵磷脂被称为可食用的化妆品。由于卵磷脂具有乳化性,能使泡沫稳定,分散性好,促进有效成分渗透,产生保湿和抗氧化作用。卵磷脂用于化妆品中,既可改善润湿感、营养效果、涂抹感及附着效果,又可改善皮肤之触感,降低油腻性,提高保水性,是化妆品的重要添加剂。如在肥皂、洗发香波、护肤膏、雪花膏、高级浴液、护手霜、发蜡、口红、护发素、防晒油等高级化妆品中均可使用卵磷脂。卵磷脂制作的高档化妆品,具有抗氧化、渗透保湿等作用,是其他化妆品无法替代的产品。而且,随着人们对卵磷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卵磷脂在化妆品中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重要。二、脂质体及其透皮机理21 脂质体及分类脂质体是卵磷脂水化时所形成的双分子膜的中空微囊结构,60年代由英国的Bangham发现,卵磷脂是生物细胞膜的基本组成物质,在水中会形成约厚4nm的双份子薄膜,通过特定的方式,这些薄膜会形成中空的超微型球状囊,并称为脂质体或微脂粒。脂质体分为单室或多室结构,可以被利用作为包裹亲水性或疏水性活性物质的定向载体,大小约为100-5,000纳米。小单室脂质体一般不大于200纳米,大单室一般不大于500纳米,多室脂质体多在几个微米左右。22脂质体与皮肤细胞的作用方式及影响因素一般认为脂质体与人体细胞有三种局部作用方式,穿越角质细胞之间的空隙和通过皮肤附属管道的开口进入皮肤深处,深入湿化角质细胞和加强水合作用以达至改善其柔软性,可以经由脂质交换和融合作用而修补有损伤的细胞从而维护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可提供足够的养份以保证皮肤的健康,增强抵抗力。影响脂质体局部吸收的主要因素:局部皮肤结构,脂质体粒径与结构,脂质体的组成成分。制备多种粒径分布的脂质体,包裹疏水性物质,结果小单室脂质体的透皮方式与大单室、多室脂质体显著不同。小单室脂质体与皮肤作用快捷,因此透皮更迅速有效。但由小单室脂质体与皮肤的接触面多,因此在透皮过程中,破坏更多,到达皮肤深层的脂质体数量,纳米脂质体相比较少。脂质体的基本骨架材料为磷脂和胆固醇,不同的磷脂组成的脂质体有不同的性质。乙醇、表面活性剂等可以增强脂质体的穿透能力。23脂质体在皮肤的作用特点缓释性:将活性成分持续缓慢释放,效力持久,以脂质体为载体的功效成分被角质层吸收,在表皮和真皮内形成功效成分贮库,形成一个缓、控释模型,功效成分可持久地起到局部保养作用,减少进入血流量,提高治疗指数。透皮性:能穿透皮肤,将活性成分释放出来被人体吸收。可以降低或不使用化学促透剂,设计的产品更安全。靶向性:促进活性成分定向分布,直击目标,通过调整脂质体的类型,可以影响脂质体的透皮深度;增效性:活性成分被包裹后吸收的数量和速度都大大的提高,通过调整脂质体的类型,可以调整功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脂质体在真皮中能够发挥储存和缓释作用。通过适当的配伍,可以调节脂质体的体内释放(调节体内稳定性和/或脂质体膜的通透性),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