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轮胎强度及脱圈试验机校准规范.doc_第1页
国标-轮胎强度及脱圈试验机校准规范.doc_第2页
国标-轮胎强度及脱圈试验机校准规范.doc_第3页
国标-轮胎强度及脱圈试验机校准规范.doc_第4页
国标-轮胎强度及脱圈试验机校准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 194-2008轮胎强度及脱圈试验机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ester forTyre Strength and Bead Unseating Resistance20080324发布20080624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JJF 1194-2008轮胎强度及脱圈试验机 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ester forTyre Strength and Bead Unseating Resistance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8年3月24日批准,并自2008年6月24日起施行。归口单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汕头市浩大轮胎测试装备有限公司本规范由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i 王克先(JB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周勇力(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李抱清(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陈迅(汕头市浩大轮胎测试装备有限公司)参加起草人: 高健(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刘心慧(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闫抒昀(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JJF 1194-2008目录1范围-一(1)2引用文献(13概j峦(1)4计量特性(1)41负荷 一(1)42压头位移(1)43压头和压块压入轮胎速度(1)5校准条件(1)51环境条件(1)52校准用器具(2)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61负荷示值误差(2)62压头位移误差(2)63压人轮胎速度(2)7校准结果表述(3)8复校时间间隔 (3) 附录A校准证书格式 (4) 附录B负荷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5)3lF 11942008轮胎强度及脱圈试验机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轮胎强度试验机及无内胎轮胎脱圈试验机(以下简称试验机)的校准。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献:JJF 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GBT 6326-2005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GBT 4503-2006轿车轮胎强度试验方法GBT 6327-1996载重汽车轮胎强度试验方法GBT 4504-1998轿车无内胎轮胎脱圈阻力试验方法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概述试验机用于测试轮胎的强度及测试无内胎轮胎的脱圈阻力。测试轮胎强度时需配备6BT 4503-2006或GBT 6327-1996标准规定的压头。测试无内胎轮胎脱圈阻力时需配备GBT 45041998标准规定的脱圈装置。 试验机由主机、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4计量特性41负荷411测量范围:(o5100)kN。4。12分度值:0001 kN。413示值最大允许误差:10。42压头位移421范围:(0400)mm。422测量最大允许误差:10FS。43压头和压块压入轮胎速度 (5025)mmmin。 注:校准不判定合格与否,上述要求仅供参考。5校准条件51环境条件a)温度:(1836)。1砧F 1194-2008b)相对湿度:85。c)电源:工作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应不超出额定电压的土10。52校准用器具 a)标准测力仪,测量范围:(o5100)kN,准确度等级:o3级; b)游标卡尺,测量范围:(o-150)mm,分度值:002 mm; c)钢直尺,500 mm,分度值:1 mm;d)秒表,分度值:01 S。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61负荷示值误差 将标准测力仪安装在轮胎支承轴的校准平台和试验机力值传感器之间。测力仪与试验机的力作用线应处在同一轴线上。分别调整零点。缓缓地进行加载,在测量范围内取 大致均匀分布的5点进行测试,当标准测力仪达到所取测量值时,读取试验机相应示 值,重复测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按公式(1)计算示值误差,作为校准结果。婊一生1百Pi一1,2,3,4岛(1)roi。式中:吼第i测量点,试验机负荷示值误差; F,第i测量点,试验机3次示值的平均值,kN; Fo,第i测量点,标准测力仪示值,kN。62压头位移误差用钢直尺测量压头位移量。使油缸驱动压头缓慢移动,在压头移动测量范围内取大 致均匀分布的5点进行测试,当钢直尺上的位移量达到测量值时,读取试验机相应示 值。按公式(2)计算位移误差,作为校准结果。哉=生100LN式中:&位移测量误差;试验机位移示值,mm; L。钢直尺读数,mm; L。测量范围满量程,mm。63压人轮胎速度将轮胎安装在轮胎支承轴的试验位置。启动液压系统,调整压头移动速度为50 mmmin。使试验压头压向轮胎并压人轮胎,压头刚接触轮胎瞬间,秒表开始计时, 压头压入轮胎一定深度后,读出秒表的对应数值,记录秒表及对应压人深度值,重复3 次。按公式(3)计算压入速度。一百1壹警w一百厶_ (3)L5。i21。式中:口压人速度mmmin; h,第i测量点,压入深度值,mm; tl第i测量点,压头接触轮胎到压人h。距离对应时间,s。2JJF 119420087校准结果表述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上反映,校准证书或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名称,“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b)证书或报告的编号,每页页次及总页数;c)送校单位、地址;d)试验机名称、规格型号及编号;e)进行校准的地点; f)校准日期; g)校准环境条件; h)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i)校准所用标准器的溯源性及其有效性说明;j)校准机构;k)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说明;1)校准证书或报告的报告人,审核签发人的签名;- m)证书或报告的有效期; n)未经校准机构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等其他说明。8复校时间间隔复校时间间隔由用户自定,建议为1年。JJF 1 194-2008附录A校准证书格式A1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应包括第7条所列信息。 A2校准证书(报告)背面格式如表A1。表A1校准证书背面格式校准结果室温校准点F示值 相对误差,负荷(kN)校准点 示值 相对误差, 压头 位 移(ram)压人速度 校准速度 压人速度 误差(mmrain)50备注4JJF 1194-2008附录B负荷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B1建立数学模型,列不确定度式 以标准测力仪为基础,用试验机显示对应的示值,计算其相对误差,建立校准结果的数学模型。毋一Ll_二100式中:卜试验机示值相对误差;F。试验机示值,kN; F标准测力仪示值,kN。因为各分量互不相关,由不确定度传播律: U2(艿)=f“2(F】)+醴“2(F)其中一著一击心一a堂F一一芦FI不确定度式为:川一斌(F1)+卜旦F21 2姘(F)B2不确定度来源 a)试验机示值的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u, b)试验机测量重复性产生的不确定度“。 c)标准测力仪产生的不确定度“。B3不确定度分量的评估a)试验机示值分辨力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试验机的负荷示值分辨力为0001 kN,以等概率分布(矩形分布)落在宽度为0001 kN20000 5 kN的区间内。其标准不确定度为“1(Fi)一0000 5 kN30000 3 kN,自由度一+。b)试验机测量重复性产生的标准不确定度“:加载负荷为60 kN,重复测量9次,其值为:60121,60120,60051,60032,60055,60070,60111,60089,6008lkN,Fl一60081 kN,测量实验标准差 厂百一(Fl。一F,)2s(F1) J二二!一910032 kN测量结果重复性标准不确定度为“2(F。)一s(F1)万一0032 kN万一o018 kN自由度 v。一8c)标准测力仪的标准不确定度“。的F 1194-2008 标准测力仪准确度等级为03级,其极限误差为03,对60 kN可能有018 kN误差。按均匀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地(F)一018 kN再估计其标准不确定度80可靠,故自由度为:地一丢帮一丢罕r一12表B,l输出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一览表序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自由度 输出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号来源 符号 数值 符号 数值 符号 灵敏系数c: f。f“(z)1试验机示值误差“l(F1) o000 3 kN p1“11F=0017 kN一1 O2试验机测量重复性 “z(FI) o018 kN8U21F一0017 kN一1 00313标准测力仪误差U3(F) 0104 kN 12U3F。F20017 kN017B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由于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互不相关,故“。(d)一“+“+“;一02+003 2+0172017 有效自由度U:(d)(O17)4,。虬“一i;i可一孑: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