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桃花镇森林防火安全教育电脑课件.ppt_第1页
2011年桃花镇森林防火安全教育电脑课件.ppt_第2页
2011年桃花镇森林防火安全教育电脑课件.ppt_第3页
2011年桃花镇森林防火安全教育电脑课件.ppt_第4页
2011年桃花镇森林防火安全教育电脑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镇森林消防会议暨护林员培训工作会议,2011年1月13日,2010年俄罗斯森林大火,/z/video/elshz2010/index.shtml,2010年俄罗斯森林大火回顾及其对我国的警示,第一部分俄罗斯森林大火情况概述(火情、场景、后果),一、火情概述,2010年7月,俄罗斯持续高温,7月温度达到130多年来创纪录的最高温度。剧烈高温和干旱使俄中部树木和泥炭沼泽干燥枯竭,引发森林大火。7月下旬开始,俄罗斯森林火灾持续蔓延,境内多个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俄罗斯投入了几乎全部专业救火力量,共派出16.6万人,动用机械设备超过2.65万台,其中包括56架飞机。数十个国家向俄伸出援手,551名外国救援人员和13架各种类型的外国飞机参与灭火。根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统计,截至8月17日,过火总面积超过85万公顷;死亡53人,3500多人无家可归;预计短期损失为150亿美元,相当于俄罗斯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1%;对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估算。,二、火情回顾,美国航空航天局2010年7月28日发布的卫星图片,莫斯科附近大火引起的烟雾在俄罗斯中部上空清晰可见。红色小区域代表火点,图片覆盖了周边900公里(560英里)地面。莫斯科市在图片左边边缘附近,下方第三个红色区域即是。(美联社照片/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情回顾,一名士兵走过桦树林,树林在7月30日俄罗斯沃罗涅什市郊区大火中被烧焦。(路透社:Sergei Karpukhin),火情回顾,当地居民凝望着烟雾弥漫的天空。7月29日在莫斯科东南130公里(81英里)处沙图拉市镇附近的森林发生一起泥炭火灾,泥潭沼泽在俄罗斯中部燃烧,引发空前热浪袭击。(美联社照片:Sergey Ponomarev),火情回顾,一名俄罗斯人凝望着别洛奥穆特的森林大火熊熊燃烧,火灾发生在8月1日晚间。(ANDREY SMIRNOV,法新社),火情回顾,维克萨镇外一座烧毁建筑的残骸屹立于灰烬中。火灾发生于7月29日伏尔加河下诺夫哥罗德市西南150公里(93英里)处。(路透社:Mikhail Voskresensky),火情回顾,在别洛奥穆特村庄一片焦土,满目疮痍,树木被大风刮弯了腰。7月31日摄于离莫斯科约130公里处。(法新社:ANDREY SMIRNOV,Getty 图片社),火情回顾,别洛奥穆特村一个戴着口罩的小女孩从阳台向外看,天空烟雾弥漫,灰蒙蒙一片。7月31日摄于俄罗斯。(法新社:ANDREY SMIRNOV,Getty 图片社),火情回顾,一股浓烟腾腾升起,位于沃罗涅什镇城郊住宅区附近一片干枯的森林正熊熊燃烧。8月1日摄于俄罗斯。(美联社照片:Mikhail Metzel),火情回顾,火焰贴着地面沿着森林不断蔓延,干枯的草木纷纷被火焰吞没。8月1日摄于沃罗涅什城郊住宅区附近。(美联社照片:Mikhail Metzel),火情回顾,当地居民组成了一队水桶接龙,向沙图拉镇附近的森林运送水源以扑灭泥炭火灾。7月29日摄于俄罗斯。(美联社照片:Sergey Ponomarev),火情回顾,一辆烧焦的汽车静静的躺在一根烟囱前这里的房屋已经被大火夷为平地。7月30日摄于Mokhovoe 村。(美联社照片:Dmitry Chistoprudov),火情回顾,一位男士在一片烤焦的树林里穿行。7月31日摄于沃罗涅什。(法新社:Alexey SAZONOV,Getty 图片社),火情回顾,一名消防员正奋力灭火。7月30日摄于沃罗涅什近郊森林。(路透社:Sergei Karpukhin),火情回顾,Mokhovoye村庄,一位妇女坐在自家房子的废墟中。7月31日摄于莫斯科130公里处。(法新社:ARTYOM KOROTAYEV,Getty 图片社),火情回顾,沃罗涅什镇附近干枯的草地熊熊燃烧。7月31日摄于俄罗斯。(美联社照片:Mikhail Metzel),火情回顾,Mokhovoe村庄里一具烧焦的家禽尸体,这里被早先发生的一场森林大火烧毁。7月30日摄。(美联社照片:Dmitry Chistoprudov),火情回顾,一个当地居民在烧毁的房屋废墟中试图寻找属于自己的残留物品。7月31日摄于俄罗斯中部沃罗涅什边缘地带。(法新社:Alexey SAZONOV,Getty 图片社),火情回顾,Mokhovoe村里,一辆烧坏的汽车躺在烧毁的建筑物前。7月30日摄(美联社照片:Dmitry Chistoprudov),火情回顾,维克萨镇外大火造成烟雾肆溢,妇女们掩面站在滚滚浓烟中。7月29日摄。(路透社:Mikhail Voskresensky),火情回顾,维克萨镇附近,一位妇女正经过一间教堂,此时附近火灾引发的浓烟已经遮蔽了整个天空。7月29日摄于俄罗斯。(路透社:Mikhail Voskresensky),火情回顾,维克萨镇外,一名妇女手持宗教图腾和一个十字架,背后大火正熊熊燃烧。7月29日摄于俄罗斯。(路透社:Mikhail Voskresensky),火情回顾,一名消防员往身上倒水。附近一所房屋正在起火。7月29日摄于维克萨附近。(路透社:Mikhail Voskresensky),火情回顾,别洛奥穆特村一位妇女走过一片墓地,空气里弥漫着附近森林火灾现场飘来的滚滚浓烟。7月31日摄。(法新社:ANDREY SMIRNOV,Getty 图片社),火情回顾,沃罗涅什森林火灾现场一名消防员奋力灭火。8月1日摄。(美联社照片:Mikhail Metzel),火情回顾,俄罗斯妇女从烧毁的房屋地窖里转移成罐的罐头食品。8月2日摄于莫斯科15公里处Ostafyevo。(法新社:BORIS YELENIN,Getty 图片社),火情回顾,8月1日一架俄罗斯紧急情况部派出的 Ilyushin-76 灭火飞机在沃罗涅什镇城郊住宅区附近燃烧的森林上空洒下约42吨水。(美联社照片:Mikhail Metzel),火情回顾,一位俄罗斯妇女抱着孩子站在烧毁的家园前,忍不住低声抽泣。8月1日摄于沃罗涅什。(法新社:Alexey SAZONOV,Getty 图片社),8月17日,扑火工作已进入尾声。,三、火灾损失,据俄国防部初步估算,仅莫斯科州俄海军仓储基地被烧毁的十几个库房,损失就达6.7亿美元,而用于莫斯科州泥炭沼泽浇灌灭火的资金达到7.3亿美元)。俄罗斯绿色和平组织林业项目负责人阿列克谢亚罗申科估计,火灾损失将达133-200亿美元),今后重新种植这些树木还需花费巨资。除了林业,旅游业也遭受打击。对本国的粮食产量和出口量造成重大损失,引起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火灾的爆发是对俄罗斯各级官员执政能力和整个执政系统的一次大考验,8月16日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总统的信任度降低到38-39%。,相关数字诠释,火灾造成50多人死亡,500多人受伤,134个居民点受灾,2000多幢房屋被烧毁,5000多人流离失所,8.6万人被紧急疏散。受火灾影响,俄许多工厂、企业被迫停工停产,股市和债市交易减少,粮食预计减产20%。专家分析,俄2010年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达150亿美元,相当于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火灾烧毁1处大型海军基地和1个隶属俄罗斯总参谋部的秘密通信枢纽,并先后威胁到1个绝密核研究中心和2个核武基地的安全。大火烧毁80多万公顷森林,每天增加70万吨一氧化碳,造成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物链问题等难以估量,并可能加剧全球变暖。专家表示,要恢复火灾区域生态系统,至少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受火灾影响,俄7个联邦主体进入紧急状态,反对派借机指控政府应对不力。数据显示:8月份梅德韦杰夫的支持率跌至52%,普京的支持率由69%跌至61%,均创下历史新低。,俄罗斯大火造成的后果,民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国家经济遭受严重影响军事设施遭受严重威胁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政治安全遭受极大压力。,第二部分俄罗斯森林大火致灾因素(天灾、人祸),一、高温干旱天气,在过去的18年里,西伯利亚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两摄氏度,相当于全球平均增加值的两倍。6月底到8月初,俄罗斯欧洲部分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和干旱天气。平均气温比往年高出至摄氏度。7、8月份白天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日子长达1个多月。高温干旱使得自燃、雷击引火等现象更容易发生。另外,森林地带地下埋藏的泥炭层起火燃烧。由此引发的森林火灾借助风力蔓延到了俄罗斯中央联邦区和沿伏尔加河联邦区的17个州和共和国。全国有7个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截止8月23日才告解除)。这次大火来势凶猛,燃烧面积大,同时多处火点爆发,呈网状的区域性爆发态势。最多的时候每一天的火灾达到600到700起,在世界的森林火灾史上也比较罕见。,二、公众防火意识淡薄,俄紧急情况部表示,森林火灾70%至80%属于人为引起。森林是俄罗斯人避暑、郊游、野炊、打猎、采摘等常去之地,但由于一些人用火不当,往往在不经意间就成为火灾的肇事者。酷暑季节,人们在森林里纳凉时随意烧烤并抛扔烟头,是这次火灾中的一个主要的直接因素。,三、国家林业政策失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林业实行三级管理体制:联邦林业局是林业的中央主管部门,还有两级分别是设在联邦各主体的林业管理局和最基层单位联邦林场。2000年,俄政府开始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撤消了联邦林业局,把林业管理职能划归自然资源部,使得林业局失去了自主管理权,财政拨款也大幅下降。2003年以后,俄政府为促进林业发展,推动林业从资源开采向木材深加工方向转变,制定、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修改林业法,将森林管理、使用和保护的主要责任交给了地方政府和承租人,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大规模投资,为扩大木材深加工创造条件。然而,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以及护林员聘用等工作耗资巨大,不是承租人和地方财政所能承受的,因此他们往往对森林防护工作应付了事,留下巨大隐患。2007年颁布的新林业法,削弱了林区保护措施,7万多人的护林员只剩下1.2万人,森林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最终酿成今年的大灾。,四、地方政府领导不力,自2008年开始,俄有关专家就曾多次建议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并对2010年可能出现的严重森林火情发出预警,但未能引起足够重视。2010年4月,火灾在南部联邦区开始蔓延,直至7月下旬火情失控、民怨四起,有关领导人才匆忙应对。大火期间,甚至有部分官员因担心上报火情丢官,屡屡隐瞒不报。舆论评论,俄政府在救火中的表现说明,“国家管理体系出现问题”。,五、应急响应缺乏效率,俄森林消防工作由自然资源部负责。但由于该部所属护林员队伍严重萎缩,俄扑救森林火灾主要依靠紧急情况部下属的消防部队。但至今俄联邦法律仍未明确两部门森林防火职能和权限,致使两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突出。森林防火责任不清,直接影响到其灭火效率。此外,俄也没有制定有关军队进行紧急救灾的法律法规。俄军参与火灾扑救职责不明,军地间相互“扯皮”现象严重。8月4日梅德韦杰夫因为这场大火中断度假,在莫斯科郊外一处被烧毁的海军基地视察时,颇有些讽刺地说,“在这场大火中,我要求我们的武装部队承担起保护民众的重任,但不幸的是,有些军事部门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六、森林防火投入匮乏,据统计,欧洲国家每年林业发展预算的30%用于森林防火,俄不足10%。美国保护1公顷森林投入约合289卢布,俄仅为1.2卢布。资金不足,导致俄护林队的特种灭火装备、通信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具极为短缺。与3年前相比,俄专业护林队伍萎缩了60%,森林防火专家和专业灭火飞机驾驶员减少了25%。全俄20余万人的专业消防队伍,同样因为重视不够、资金缺乏,训练流于形式,消防设备老化严重。,第三部分俄罗斯森林大火对我国的警示,一、感同身受,不容乐观,对于这次俄罗斯森林大火的扑救,舆论多数指责俄罗斯当局林业政策不当、扑救不力。事实上,大火持续数日不熄也有其客观原因:一是天气持续高温;二是俄罗斯林茂人稀,火灾发生地又多处在雷击火多发区,数千个火点同时出现,政府纵有三头六臂也顾不过来;三是由于经费短缺,俄罗斯消防部门的设备老化严重,通往火场的道路失修,消防车也故障频频,给火灾扑救带来极大不便。俄罗斯在森林扑火组织和资源配置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做法,以飞机灭火为主的总体布局和思路;同时,又部分保留了原来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中央与地方扑火事权划分政策,其扑火资源使用和调配是很灵活高效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扑火手段最多、技战术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相比之下,我国目前扑救森林火灾还主要依靠人海战术,在灭火机具、基础设施等方面都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目前,我国森林防火用的米171、卡32、米26等直升机都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以我国现在的森林消防技术和装备水平,是否有能力应对这般大火?,二、必须打好林改的“攻坚战”,俄罗斯森林大火暴露出了林业改革问题,而我国于“十一五”期间陆续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正进入“攻坚”阶段。 “十二五”期间,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也即将破题并全面推进。对这场影响甚广、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改革,保护界等社会相关方面最担心的莫过于改革重经济效益、轻资源保护。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谈到我国如何汲取俄罗斯森林大火教训时说到:“可以说,牺牲生态、弱化保护的林业改革,最终都要付出惨痛代价。”,三、森林防火事关各级政府的执政基础,一场大火就是一次对执政能力的考验:政府在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上是否存在疏漏,在扑救中是否指挥得当,灾后重建时是否组织有力。从2007年8月的希腊森林大火到这次的俄罗斯森林大火,政府无不遭遇了民众的信任危机。在我国,森林防火被上升到政治任务的高度,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但在实际中,往往“上头”足够重视,基层一些干部却往往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不着火也算不上政绩,不如把钱花在“面子工程”上。尤其是一些多年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地方,对森林防火松懈麻痹的思想有抬头的趋势,认为没必要再天天喊防火、年年抓防火了。这次俄罗斯森林大火就为这些人敲响了警钟,“狼来了”的故事随时可能上演。,四、应对极端天气成为森林防火新课题,俄罗斯千年不遇的酷暑、巴基斯坦的特大洪水、中国的洪水和泥石流、欧洲多国的高温以及南美的寒冬全球各地频频遭受极端天气袭扰。可以预见,今后类似的极端天气事件将会随着气候变化而明显增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必然成为森林防火面临的新课题。由于其他灾害带来的次生及衍生影响,林区道路、桥梁,瞭望监测、通信等基础设施极易遭到破坏,制约森林防火能力。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处置更难,破坏更大。,小结,俄罗斯媒体总结:“天灾”只是这场灾难发生的导火索,而“人祸”才是灾难蔓延的根本原因。这次俄罗斯森林大火虽然更多地源于自然,但也暴露出诸多火灾预防上的“短板”:森林防火责任不清、野外用火管理松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扑救力量不足等,特别是火灾发生后没有及时进入火险预警和应对状态,等到多点爆发时已经不可收拾。我国随着造林步伐的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加速,集中连片的森林越来越多,人与森林的距离越来越近,森林火灾的威胁越来越大,应急处置工作也越来越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林到户后,林农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盲目扑火的现象也日益增多,扑火安全隐患增大。,2010年秋季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1成-2成,森林火险等级较常年偏高,其中吉林东南部地区明显偏高;西南林区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1成-2成,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其中西南中西部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明显偏高;河南南部、安徽、江苏、湖北东部、贵州东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1成-2成,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其中安徽南部、河南南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森林火险等级明显偏高。预计冬季,广东、福建、浙江南部、江西南部森林火险等级明显偏高。,我国近期火险预测,四川道孚草原火灾,2010年12月5日中午,道孚县发生草原火灾,当地立即组织干部群众上山扑救。下午3点10分左右,正在处理余火时,突起大风,部分扑救人员遇难。其中包括15名战士,5名群众,2名林业职工。于6日中午12时20分全部扑灭 四川道孚草原火灾系六龄童玩火柴引发,我们看一下当时播报的新闻,/news/vod/52/52961.shtml,四川道孚县草原大火伤亡原因分析,客观因素:地形陡峭、灌木林高助燃火势危险地形:道孚县山高谷深,东部雪山海拔高达5820米,南端河谷最低处有2670米,山上全部是小的灌木林,灌木林火苗非常高,在陡坡地带。当火头遇到陡坡时,速度加快,扑火人员躲闪不及易被烧伤。在窄谷地带,火容易将对面山上的植被点着,扑火人员被火包围。在很窄的山脊上修防火线时,火冲上来,人容易被火烧伤。在鞍形山场和破碎的地形处,火受小地形影响所产出的气流变化,如涡流对扑火人员造成伤害。,主观因素:安全意识淡化、灭火方式不当,1、对火行为的变化判断失误。2、顺风逃生。3、直接扑打火头。4、在草甸、杂灌中避火。5、对地形条件认识不清,没有建立避火安全区。6、针对烟熏呛和高温烤灼,未采取防护措施。7、扑火队员过度疲劳。8、对小火掉以轻心。,危险天气条件:干旱、大风均能引发大火,一、干旱天气,地被物含水量下降,湿度低,可燃物极其干燥易燃,一旦点燃难以控制而出现大面积的火灾,火的强度大。二、大风天,一旦发生火灾,火助风力,风助火威,火蔓延迅速,使扑火人员难以靠近。三、寒冷天气,四川甘孜道孚最低温度达到-10,湿度低,扑火人员战斗力下降。,可燃物条件:阳面草坡、灌木丛等燃烧烈度很大,一、阳面草坡。当植物高1米以上,每平方米达到2公斤时,失火后,火的强度很大,二、针叶林。一旦起火,容易由地表火转向树冠火,火的强度很大。三、易燃灌木丛等。一旦起火后,燃烧的烈度很大。,扑火安全意识淡化 惊惶失措,小火给人以错觉,扑火安全意识淡化,也不建立避火安全区,往往因掉以轻心而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对林火的极度恐惧,惊惶失措。没有接受扑火训练的扑火人员,因受到林火产生的轰鸣声和浓烟、高温的危害而引起极度恐惧,惊惶失措、失去统一指挥,乱跑乱串而发生伤亡事故。,指挥人员指挥不当 缺乏警惕,指挥员不熟悉扑火知识和地形,当大火冲上来,不能果断处置,或是有的对扑火知识有一些了解,思想麻痹,对可能出现的意外缺乏应有的警惕,进入和退出火场时,没有在安全区行军,一旦被火袭击,措施不及。,发生山林、草原火灾的自救和助救方法,在山林、草原中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浓烟和一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