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编号:SRT-2014-01 版本号:01潍坊森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潍坊森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备安全部 2014年6月15日发布 2014年7月1日实施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批准页编制负责人: 审 核 人 员: 审 核 人 员: 批 准 人 员: 目 录1、总则31.1编制目的31.2编制依据31.3适用范围31.4应急预案体系31.5 应急工作原则32、事故风险描述32.1公司概况32.2危险因素分析33组织机构及职责33.1应急组织体系33.2应急岗位职责34预警及信息报告34.1预警34.2信息报告34.2.1信息接收与通报34.2.2信息上报34.2.3信息传递35应急响应35.1响应分级35.2 响应程序35.3处置措施35.4应急结束36 信息公开37 后期处置218保障措施258.1通讯与信息保障258.2应急队伍保障258.3物资装备保障258.4其他保障259应急预案管理269.1应急预案培训279.2应急预案演练279.3应急预案修订279.4应急预案备案279.5应急预案实施2710附件2810.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2810.2应急物资装备清单2810.3规范化格式文本2910.4有关协议或备忘录291、总则1.1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护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险化字200443号)的规定,特制订本规定。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 号,2011年12月31日施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安监管危险化字200443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2009年5月1日施行)山东省实施细则(试行)(鲁安监发2009124 号)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发生或可能发生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特种设备,以及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1.4应急预案体系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组成。1.4.1应急预案处置方案各车间内部范围受到危害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方案,该预案实施单位为发生事故的车间。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公司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事故制定的专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潍坊森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始终把保障职工及其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1.5.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潍坊森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负责组织、协调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各车间、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1.5.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各级应急救援人员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1.5.4预防为主、演战结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等相关工作,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将日常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2、事故风险描述2.1公司概况潍坊森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潍坊市昌乐县开发区济青高速昌乐出口向南700米路东,企业远离居民住宅区。现有在岗员工50人,是一家以生产变性淀粉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企业引进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项目科技含量高,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公司成立以来,被潍坊市评为潍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0年度被昌乐县委、昌乐县政府评为先进农业龙头企业。我厂主要产品:酸化淀粉、氧化淀粉、阳离子淀粉、交联淀粉、预糊化淀粉等。2.2危险因素分析2.2.1危险因素确定根据公司所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特性,生产的原理、工艺路线、使用设备,经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可以看出我公司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淀粉粉尘、盐酸,液碱,次氯酸钠。2.2.2工作场所、原料危险特性2.2.2.1粉尘 (1)危险特性当空气中淀粉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高温会产生爆炸,并且爆炸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等特点。(2)健康危害长期大量吸入生产性粉尘,可使呼吸道粘膜、气管、支气管的纤毛上皮细胞受到损伤,破坏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可引起肺部疾病,粉尘堵塞皮脂腺是皮肤干燥,可引起痤疮、毛囊炎、脓皮病等;粉尘对角膜的刺激及损伤可导致角膜的感觉丧失,角膜浑浊等改变;粉尘刺激呼吸道粘膜,可引起鼻咽、咽炎、喉炎。(3)爆炸危险当空气中淀粉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高温会产生爆炸(爆炸极限下限为45 g/m3)(4)事故严重性分析在生产包装中会产生一定的粉尘,由于粉尘爆炸危害性极大,各员工及领导必需对此事故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事故的发生。2.2.2.2盐酸(1)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2)具体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u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v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w爆炸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x事故严重度分析可能发生事故,包括中毒、灼伤,望引起重视2.2.2.3液碱(1)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2)具体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u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v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w爆炸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x事故严重度分析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望引起重视2.2.2.3次氯酸钠(1)危险特性本品为稀的水溶液,不燃。具有强氧化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剧烈反应,与酸反应放出氯气。具有腐蚀性。(2)具体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u健康危害次氯酸钠放出的游离氯可引起中毒,对皮肤、黏膜有较强刺激作用。本品有至敏作用。接触本品可引起皮肤病,用次氯酸钠漂白液洗手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v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w爆炸危险本品不燃,具强氧化性。x事故严重度分析强氧化性、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望引起重视、2.2.3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2.3.1触电伤害电气设备选型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电气设备由于现场使用或维修不当、配电线路、开关、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动机等均有可能引起电气设备伤害。1、电击危害配电室、供电线路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固定电气设备、移动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照明线路及照明器具或与带电体连通的金属导体等,都存在直接或间接受到电击的可能。(1)伤害方式:电击伤害是由电流的能量造成的,当电流流过人体时,人体受到局部电能作用,使人体内细胞的正常工作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产生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会引起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等,严重时会引起窒息、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2)伤害途径:电击常见的伤害途径有,人体触及带电体、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如漏电)时意外带电的金属导体(如设备外壳)、人体进入地面带电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的跨步电压。(3)产生电击的原因有: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PE线断线等隐患;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或安全措施失效;电器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2、触电伤害(1)分布:触电伤害主要发生在变电室、供电线路等地点。(2)伤害方式: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形成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3)伤害途径:直接烧伤: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产生电弧时,电流流过人体形成烧伤。直接电弧烧伤是与电击同时发生的。间接烧伤:当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时,对人体产生烧伤,包括融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电流灼伤: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为热能造成的伤害。(4)产生触电的原因主要有:带负荷(特别是感应负荷)拉开裸露的闸刀开关;误操作引起短路;近距离靠近高压带电体作业;线路短路、开启式熔断器熔断时,炽热的金属微粒飞溅;人体过于接近带电体等。2.2.3.2机械伤害危险有害因素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行(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等形式的伤害。各类机械加工设备等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和往复运动部分都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其致因因素有防护缺陷、操作不当、操作人员着装不当等,可能引发操作者个体伤亡。机电设备失控:如机电设备没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会发生机电设备事故,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机电设备故障:某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元件的磨损、疲劳、老化、检查维修不及时或设备缺陷等原因,就会发生机电设备故障,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易造成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包括剪板机械、液压机械、冲床机械、钻床机械;及其他转动及传动设备。2.2.3.3火灾爆炸危险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涉及如气流干燥机、真空转鼓过滤机等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易燃易爆粉尘。若出现线路短路、明火控制不当等情况,可能引起火灾或淀粉粉尘爆炸。火灾或爆炸发生时,淀粉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伤。并且粉尘火灾爆炸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较大,破坏力和损害程度较大,还可能引起连锁爆炸,扩大伤害。产生火灾的点火源:(1) 电气火花:电气设备表面导线接触不良、短路或击穿产生火花,或超负荷运转绝缘失效;(2) 摩擦撞击发热:设备打滑运转、摩擦、堵塞过载,均产生热量;焊接和热切割;电焊或热切割产生的电弧温度可达3000-6000,同时可产生高温火花;(3) 静电火花:物料与管道接触摩擦,流动摩擦产生静电火花;(4) 明火:如吸烟,使用明火设备等。2.2.3.4灾害性天气伤害灾害性天气伤害主要指暴雨、暴雪、冰凌造成车间倒塌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暴雨、暴雪都可造成厂房坍塌、损毁,从而对厂房内人体造成伤害,和经济损失。易造成灾害性天气伤害的地点主要为挡土墙和大面积的轻钢厂房等。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为了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处,防止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公司成立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在设备安全部办公室,日常具体工作由设备安全部全部负责。3.1.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主要成员:潍坊森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务姓名电话组长刘伟组长赵卫员 王合玉建红玉艳东俊振祥经扬150636008013.1.2公司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名单潍坊盛泰药业有限公司应急救援小组小组名称成员电话警戒组刘俊东散组张振祥经救组吴玉艳红制组王合玉川152646810093.2应急岗位职责3.2.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组织制定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本公司应急指挥救援系统的领导和组织工作;负责组织对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组织协调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定期培训,演练; 负责白天的事故应急救援,夜间发生事故各成员应尽快到达现场,参加应急救援的领导和指挥; 负责应急预案的评审、批准和修订更新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批准下达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以及恢复生产的指令;3.2.2 警戒组职责事故发生后,警戒组在现场负责事故警戒。 1、在警戒区域设置警示标志,设一人专门负责警戒。2、除消防和应急处理人员以外,禁止其他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3、区域内禁止一切火种和非防爆性器具。 3.2.3 疏散组职责 听到事故报警后,疏散组立即进行疏散工作。迅速将警戒区域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疏散出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1、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2、要向上风方向转移。疏散组负责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地方。 3、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或着火区。 3.2.4 急救组职责 听到事故报警后,急救组在现场进行急救工作。在事故现场,在进行急救时,要注意做好自身和患者的防护。 1、迅速用担架或其他方式将患者脱离现场并移至空气新鲜处。 2、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3、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4、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5、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6、发现人员烧伤时,迅速将其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的布覆盖创伤面,避免创伤面污染;不要随意将水泡弄破。7、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到医院救治。 3.2.5 控制组职责1、听到报警后,控制组在指挥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改变工艺流程、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远行等方法控制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 2、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采取修补或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 3、泄漏被控制后,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4、注意事项: (1)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应严禁火种,并使用防爆器具; (3)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掩护。(六)3.2.6 灭火组职责 1、灭火人员不得单独行动,出口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必要时使用沙土。2、扑救初期火灾时,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火灾事故的一切物料,启用现有的灭火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3、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对外流易燃液体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拦截,防止火势蔓延。4、化学品火灾的扑救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配合扑救。5、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火灾扩大。6、火灾扑灭后,仍要进行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4.1.1预警条件1、触电事故预警条件(1)公司供电线路出现故障、用电线路出现破损、设备接地不良时可能发生触电伤害时立即发出预警。(2)天气预报出现较强雷电天气时发出预警。2、机械事故预警条件(1)设备保护系统发生故障可能发生机械伤害时立即发出预警。(2)设备机械系统发生故障可能发生机械伤害时立即发出预警。3、火灾事故预警条件厂房中出现浓烈的火灾气味(如煤焦油味、煤油味等)、烟雾、明火时立即发出预警。4、灾害性天气事故预警条件调度值班人员及时收集天气预报信息,根据大风、暴雨、雷电、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强度,持续的时间、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及时向全厂发布灾害性预警信息。(1)厂区24小时连续降雨量达到100毫米时,立即发出预警信息并下达停产撤人指令;(2)发生大于200毫米的暴风雪时,立即发出预警;(3)大风天气,风力超过六级,有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时,立即发出预警;(4)灾害性天气发生可能造成其他较大危害时,立即发出预警;4.1.2预警方式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调度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影响安全生产各类危险源达到预警条件时,由值班调度员立即利用调度电话群呼功能、无限通讯系统等方式向全厂发出预警通知。4.1.3信息发布程序影响安全生产各类危险源达到预警条件时,由值班调度员、现场带班领导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受危险威胁区域人员安全撤离。4.2信息报告4.3.1信息接收与通保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后,由公司设备安全部负责接收事故的相关信息,并由其随时向应急救援各位成员通报事故信息。事故应急电话:设备安全部: 05366281703生产办公室: 053662817264.3.2信息上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规定的事故时,公司主要负责人(总经理)应在1小时内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汇报。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汇报。4.3.3信息传递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由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传递事故的相关信息,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共作。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5.1.1事故应急分级根据事故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救援难度、影响范围和各级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照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的规定,将事故分为四级:(1)IV级: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1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级: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1000万以上5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级: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5.1.3应急响应分级级应急响应: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公司厂区以外受到危害,立即启动公司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县政府,启动政府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级应急响应: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盐酸、液碱罐区、管线等设施开裂、破裂,泄漏量较大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公司厂区以内,车间以外受到危害,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援。级应急响应:盐酸、液碱罐区、管线等设施出现渗漏、滴漏、着火事故车间以内受到危害,启动车间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援。5.2 响应程序5.2.1接警与通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警时,应准确了解事故的性质和事故级别,以及事故现场的相关重要信息,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救援。5.2.2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警,分析出事故的性质和事故级别后,立即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赶往现场进行救援。5.2.2.1火灾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佩戴防护用品,察看现场是否有受伤人员,若有人员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人员脱离现场。同时把配备的消防器材,消防泵接好水龙带向起火处喷水。5.2.2.2盐酸事故盐酸泄漏:对现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5.2.2.3液碱事故液碱泄漏:对现场进行隔离,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具,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5.2.2.4自然灾害事故若发生地震、台风、雷击、暴雨等自然灾害,引发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着火、中毒、爆炸事故,应同样执行该预案。5.3 处置措施5.3.1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当发生事故可能对企业内、外人员构成威胁时,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人员撤离现场。发生泄漏事故后,可根据风向及泄漏扩散范围,对危险区内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5.3.2危险区的隔离当危险化学品发生大量泄露时,安全生产小组人员对现场进行隔离,禁止人员及车辆进入。5.3.3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5.3.3.1抢险、救援,为确保事故伤害不扩大化,所有抢险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所使用的工具为防爆工具,在抢险救援时,不得独自行动。5.3.3.2为防止事故扩大,应加大喷洒水量,增大沙土、活性炭等吸收入残液的物质使用量,使救援效果达到最理想状态。5.3.3.3现场救援人员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统一指挥。5.4应急结束5.4.1应急终止条件(1)突发事故得到控制,造成事故的各种条件已经消除;(2)污染物己不再泄漏;(3)已泄漏的污染物在现场已被洗消、净化,不存在事故继发的条件和可能;(4)受伤人员全部得到相应的救治;(5)现场各专业应急组织的应急活动己无继续的必要。5.4.2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发生的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处理完毕,指挥人员方可宣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5.4.3事故调查与汇报在应急救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相关人员对所发事故进行现场调查,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损失和影响,形成事故报告。6 信息公开6.1突发事故有关信息的对外发布,必须由统一的对外部门公司办公室,信息发布内容应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批准签字;6.2信息应保证真实、可靠、可信;6.3其他机构和部门不得随便传播或刊登未经公司办公室核实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签字的事故相关信息。7 后期处置7.1受伤人员的救治受伤人员从事故现场救出后,根据受伤程度进行自救措施,后送往医院,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7.1.1现场救治方法7.1.1.1盐酸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7.1.1.2液碱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7 C+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7.1.2治疗方案7.1.2.1皮肤污染,用大量水及时冲洗,再用2%硼酸溶液洗涤。7.1.2.2眼部污染,用大量流动清水及时冲洗15min,就医。7.1.2.3吸入中毒者脱离现场,给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特别在中毒后容易发生头痛、乏力等症状,应注意预防。7.1.2.4食入者,应饮足量温水,催吐,中毒者脱离现场,给氧气吸入。7.1.3对人体的危害7.1.3.1淀粉粉尘对人体危害长期大量吸入生产性粉尘,可使呼吸道粘膜、气管、支气管的纤毛上皮细胞受到损伤,破坏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可引起肺部疾病,粉尘堵塞皮脂腺是皮肤干燥,可引起痤疮、毛囊炎、脓皮病等;粉尘对角膜的刺激及损伤可导致角膜的感觉丧失,角膜浑浊等改变;粉尘刺激呼吸道粘膜,可引起鼻咽、咽炎、喉炎。7.1.3.2盐酸对人体的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7.1.3.3液碱对人体的危害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7.1.4医疗机构厂区距昌乐人民医院6km。7.2现场保护和洗消7.2.1现场保护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以便事故的起因的调差采集资料,为预防和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7.2.2现场洗消对事故现场发生泄漏的区域进行安全的清洗整理工作,并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7.3生产秩序的恢复7.3.1生产恢复条件(1)事故调查现场需要收集的证据已经收集、取证完毕;(2)事故现场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物已经进行洗消、清洗;(3)事故中损坏的设备、设施全部得到了修复或更换;(4)水、电、气、暖、原材料恢复了正常供应;(5)人员短缺的岗位已得到了人员补充并培训合格。7.3.2员工教育(1)事故原因已经调查清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处理;(2)相关员工通过培训受到了教育;(3)对造成突发事故的问题进行了纠正;(4)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预防措施已经制定。7.3.3上报批准生产管理部门要对事故现场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再恢复生产;若验收中发现仍存在问题需要整改时,必须立即进行整改,并经过再次验收通过后,方可正式恢复生产。7.3.4损失处理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的评估工作由办公室和设备安全部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善后赔偿。 8保障措施8.1通讯与信息保障8.1.1内部保障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后,由公司设备安全部负责接收事故的相关信息,并由其随时向应急救援各位成员通报事故信息。事故应急电话:设备安全部: 05366281703生产办公室: 053662817268.1.2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火警电话: 119 医疗急救电话: 1208.2应急队伍保障(1)本公司根据要求成立了公司兼职救护队;(2)公司兼职救护队由总经理直接领导,设兼职队长1人、兼职技术员、设备管理员、司机及队员10人。兼职救护队设专人24小时值班,每天不少于4人,随时保持管理人员在岗值班,确保应急工作的正常进行;(3)本公司各单位要加强应急处置训练,保证在各种应急情况下有足够的抢救抢险队伍,积极参与事故抢救;(4)设备安全部要对抢险救灾过程进行监督,确保事故现场人员安全撤离,把好安全关;(5)各单位、各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