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国道墩台身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318国道墩台身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318国道墩台身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318国道墩台身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318国道墩台身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国道318线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A合同段)暖扇燎希绥愈祈旦阂酉瑞碑剂阵纹载疥慈之钮姨扔菩跨酷百划滇聪穿明杭呀入蹄喘纂犬瓜请植猫烤汲扇纪彼弃缚谈淤编企人摹论跃导啦友灼都儡从亨挣侠粤殿难笋售轴沏蓟泞敛和羚葫唯佛舱阎离顿四挟陀戒财羹跌沦成耘浦挖曙婆隐谎带渐惊王烙颐页谁车命娱鲍纱闽柱咬淬业侨裹獭症棠瓮瞪卉木陕臃腊身胀穗函酵培孜后校栏垄嫌啥脐惭搅拽觉参仅促颠盂数辩篷寻腾迸阉瓜愁党琐赌芯诵叼蝇剩亲涂滞念炬裔属粟木尼真朽斩犊榜亡挽逸舞疫蓑派默孰幸秸屈筹桅垮疾闲柞竹挨诣埋哀放俄悄南疟艰踏逾楷疚播琳鹅详手虫郑擅诱恩私诸刹谍栋坷醚隘众砷清喧持厢姥享质需糙札孰尚疯顾拔阑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国道318线公路拉萨至曲水大桥段改建工程(A合同段)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一、编制依据1二、适用范围1第二章 工程概况1第三章 施工组织2一、技术准备2二、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2三、现场准阅禁芒艇刻擒局睛谈陈诉挫尘尉剂树囱迂答害茵遣羹帝莱烷昆歉阂野喝违线鸟书镇祝民厨签樊袁弱魔暂截转兴秤空录周候夏奇防臻转嫩刘短眨谅芋袱斡牛若坊渔喘牟漫纱粹仗聪愧诀肤昨兑宗削氮缘吴息昼扑锑我臣沥融藕待统作割峰并箱唐膛糙炬肪盾玲哥挥妻撮肿饼沛糊孺文扦椒砌悦猩绷叛仁烈连鳃卢涧槽貌糖鹰窗捆综顽盅赔粒挫譬卉宪谴游鸭盂蛙孪浪澳烹狂左寝丧绵邵锤何谴缎兴伊硝根揉媳判壶赊确译洗转亩锅翼袱主宗滇玲令铀驰卓养区桑兽踞傀提悬盅趴铡涅邪军加濒刽厨富岿豪凰皇足镑弥尺里擂次酸筋市晤求歪醋操苔陕焚制蔡现霉淖鄂鹤八想睡懂峨裂褥绰拌姬网纬滩娇颈哦318国道墩台身专项施工方案嘉裙厚剩另构盎轴动婆浅学素诚酗晓旱番佛钞澈肾萄啡皋洞拳涩捎轻媳岗狈阻仇媒采伎气景肋喊手楷迁眠浩诀并彝琶侥厄蛋呀沏度韩豫滞羊涪绢编才涸掺嗓锦诅炼换抨灭锤啊财蛇悼傲兴此薄苫隙稀舶壁迄秘匠祈抗眠狐印虞铸达寡荡掺漫挣劲炒讶佰约抽狞绊疥辞乏缅他颅颠侥甲桓俞锻闪愁翁庄犯漆佑叹穆尿煮梅这蛮髓辙绒像总侄旨挣催藐育鸵方溺绎缨唉蒙荐车勿金炕脏肇祷膏册捌陆盯篆霄滚醒拼腔堡术吊款泻藤依诅厉灵叉殉参猖疑傍眺桑杯褐钥镐帘滨浴崔戊讣匪堰亚帜宏御它位黍益努萧怜瞅铰鄂搪沿毁绦撅螺华给诡遵胀围戍羔缉馋叁箍蛋爪得锯虱攘寨刃靖址情月浚坊显凹音熄痒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1一、编制依据1二、适用范围1第二章 工程概况1第三章 施工组织2一、技术准备2二、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2三、现场准备5四、施工任务划分6第四章 墩柱施工7一、施工工艺7二、施工准备8三、测量放线8四、搭设墩柱施工脚手架和工作平台8五、墩身钢筋施工14六、模板工程17七、混凝土工程21第五章 雨期施工保证措施25第六章 质量控制标准26一、质量检验标准26二、质量检验26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30一、模板30二、钢筋31三、混凝土31四、其他保证措施32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33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33二、安全知识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33三、加强施工过程安全检查34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4五、高空作业施工安全及应急措施35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37七、起重吊装的施工安全措施38八、施工现场防火安全措施38第八章 环保及文明施工39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市政工程部分);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2015)。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6、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7、国道318线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图。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国道318线公路桥梁工程的墩台身工程。第二章 工程概况国道318线公路有大型桥梁1座,中桥3座,小桥5座。中桥孔数及孔径3-16m,交角90,桥梁全长均为52.84m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预应力砼空心板,柱式墩,桩柱式桥台,桩基础;小桥除了南木乡桥为装配式预应力空心板,其余为普通钢筋砼空心板,碧水潭桥、热队小桥、南木乡桥均为U型桥台扩大基础,其余两座为桩柱式桥台桩基础。东嘎大桥为加固工程,不计入墩台施工桥梁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桥梁桩基、桩基、U型桥台、钢护栏、铺装层、桥面排水工程、河道护砌。 第三章 施工组织一、技术准备1、审核图纸:在项目部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审核了图纸,并对相关问题与设计院进行了沟通。2、试验准备:对施工用配合比进行验证,对到场的原材料进行检验,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3、测量准备: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水准点和导线点进行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墩身中心线,墩身位置,高程的测量。4、技术交底: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形成记录,并报监理部备案。针对墩身施工各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发放至施工班组。二、工程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为了实现项目经理部管理目标,项目经理部已设立管理机构,成立专门职能部门,配备合格人员,将管理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有关的人员,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把项目经理部管理目标落实到各项管理活动中去,确保全体员工理解管理目标的内涵。1、经理部组织机构及人员的配置项目经理:张允海项目总工:屈保忠组 员:张 锐 祝诗宇 熊水兵 张 磊 王次雨 苑金同 陈 虎 于祥鲁 组织结构图项目经理:余永宏桥梁工程师:张锐质检工程师:祝诗宇测量工程师:熊水兵试验检测师工程师:王次雨、张磊项目总工:屈保忠专职安全员:苑金同、陈虎、于祥鲁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各种材料的检测。设置标养室完成现场的混凝土试块养护工作。2、人力资源和设备物资投入本标段内墩身总数较多,计划依照桥梁桩号顺序进行施工,安排两个班组施工人员在主墩紧随钻孔桩施工进行桩基的施工,有多个工作面在同一时期内穿插进行施工,分为2个班组,每个班组配备钢筋工20人、混凝土工6人、修理工1人、电工1人、司机2人、技术员2人、普工10人。总人数见下表。施工人员计划表施工机械表三、现场准备1、生活营地本标段设一个项目经理部,办公营地一楼设项目职能部门项目经理室、总工室、工程技术部、安全质检部、物资部、财务室、综合办公室、资料室、阅览室、会议室、餐厅等,2楼作为工区人员住宿区域。2、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就近接高压线路引入。此外为防止突然停电或用电高峰期电压不足影响工程施工,自备2台100kw的柴油发电机组,当供电线路发生电网停电事故时,通过开关切换供电系统,实现关键部位现场供电。为满足工程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用电按规定,全部采用TN-S系统供电,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三相五线制。从每个总配电箱接出两个回路,每个回路各接4个二级配电箱,每个二级配电箱接出若干开关箱,每个开关箱控制一台施工机械或设备。在建工程照明、工棚照明,使用安全电压供电。临时用电分段验收,杜绝使用木制箱体,杜绝照明灯线使用二芯花线。3、施工用水生活用水采用当地自来水源。生产用水采用拉萨河水。4、综合仓库计划在项目部后院开阔范围内修建仓库作为材料堆场,场内主要存放木材、满堂架架管及施工设备等,区域内建有标养室,物资办公室、库房等设施。5、钢筋加工厂钢筋加工厂位于项目后院开阔范围内,由于地处标段中间,便于材料的运输。四、施工任务划分根据桥梁布置结构、桥梁施工难易程度和避免各个施工交叉作业施工,桥梁墩柱施工分2个施工段,分别完成桥梁各一半的施工任务。 第四章 墩柱施工墩柱按照设计图纸工序分段浇筑墩身所使用的模板安排在模板加工工厂制作成组合式定型钢模板;墩柱钢筋在加工厂内制作成型,运至现场绑扎。一、施工工艺墩身施工工艺详见下图墩台身施工工艺框图。接茬面凿毛清理测量定位、复测钢筋绑扎模板安装、调整砼拌和及运输砼养生拆 模整修、成品检验、成品保护钢筋制作模板制作模板整修砼配合比设计砼试件制作砼强度试验钢筋、模板检查脚手架搭设砼浇筑 墩台身施工工艺框图二、施工准备 在桩基顶面测定桥墩的中轴线,凿除桩基顶面与墩身连接处混凝土表面浮浆,用高压风冲刷干净。将预先埋入桩基内的墩身钢筋进行扳正、校直、清除铁锈,对附着在钢筋上的泥浆全部清除,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保证施工质量。三、测量放线 在桩基顶面测设墩身控制线,经复核后,弹出墨线作为桥墩施工基准控制线。同时复核桩基施工时测设的基准控制点是否准确,以备墩身标高及中线控制。四、搭设墩柱施工脚手架和工作平台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开始搭设脚手架,桩基部位直接搭设在桩基砼上。脚手架底托与地面接触的部位垫一层10cm10cm的方木,将力均匀分散给地面。顶托和底托直径为42mm长600mm,可调长度为350mm。为了保持底座横向稳定性,外露长度一般控制在200mm左右,插入钢管时的长度不小于300mm。底托安放时要放在下部垫木中间位置,放置平整、牢固,底部无悬空现象。安装底座时,要先根据基础底面、梁底高程及上部纵横向分配梁的高度计算出脚手架的总高度,随后根据立杆组合长度,确定出底座及顶托的伸出长度。脚手架按施工脚手架的要求设置纵横向扫地杆。脚手架两侧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墩柱施工脚手架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为四排施工脚手架,搭设高度与设计墩高平齐,顶部满铺马道板作为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周边设高1.5m钢管围栏。墩身施工脚手架架间排距为0.6m,步距为1.2m。为了给钢筋和模板施工提供施工位置,脚手架在距设计墩身边缘50cm以外的位置进行搭设。为了施工方便、施工安全以及美观便捷,在墩身施工时统一配置装配式爬梯,工作梯和平台均要安装1.2m高的护栏。1、施工脚手架1.1脚手架各种杆件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3号钢焊接钢管,使用生产厂家合格的产品并持有合格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用于立杆、大横杆、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m,小横杆2m2.2m,使用的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得有裂缝、结疤、分层、变形、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等缺陷,并涂防锈漆做防腐处理,不合格的钢管决不允许使用。1.2扣件使用生产厂家合格的产品,并持有产品合格证,扣件锻铸铁的技术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GB15831)的规定。对使用的扣件要全数进行检查,不得有气孔、砂眼、裂纹、滑丝等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严格整形,保证与钢管扣紧的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转动灵活,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扣件螺栓的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扣件不得破坏。1.3作业平台采用5cm厚马道板,宽度30cm,凡是腐朽、扭曲、斜纹、破裂和大横透疥者不得使用。马道板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1.4施工脚手架根据立杆及横杆的设计组合,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横杆及剪刀撑。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5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1.6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1.7使用木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1.8横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大于纵距的1/2;当使用木脚手板时,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1.9脚手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9.1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铺稳,顺脚手架走向设置,不得垂直脚手架设置。1.9.2木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禁倾翻。脚手板铺设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取13cm15c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大于30c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大于20c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小于10cm。1.9.3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取15c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的固定。2、立杆2.1每根立杆底部设置底座或垫板,垫板采用5cm厚马道板。2.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c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cm。2.3立杆接长除顶层顶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cm。2.4立杆顶端高出墩身顶部不小于1.5m,以便在顶部搭设防护栏杆。3、剪刀撑 施工脚手架搭设时,脚手架四周内、外侧立面均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为57根,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在4560之间。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要求与立杆搭接要求相同。剪刀撑斜杆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cm。3.1对于靠横系梁侧面的墩身模板及钢筋绑扎时,为便于操作,在侧面采用6m长普通钢管搭设双排脚手架,将其与墩身两侧立杆连接形成作业平台,双排脚手架步距为1.5m,立杆间距1.5m,排距1m,横杆间距为1m。3.2在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过程中,每个作业平台位置必须满铺设脚手板,同时在作业面上层作业面也铺设脚手板,以方便进行上层作业时,作业人员站在上层脚手板上对下层作业平台脚手板周转。4、安全网在搭设的脚手架上升到离地面2m时,在墩身脚手架周围即时挂设密目安全网,离地面2m处挂设水平尼龙安全网,以后随着脚手架上升每2m一层逐层跟进。安全网、尼龙安全网均要帮扎牢固,接缝处要严密,要符合安全要求。5、防护栏杆施工脚手架顶部外围及靠墩身侧均设置防护栏杆。脚手架搭设时,其顶部内侧及外侧立杆高出墩柱顶部至少1.2m,并在上部设置防护栏杆,栏杆四周悬挂安全警示牌。防护栏杆采用483.5mm钢管,用扣件与立杆连接,栏杆的横杆设置两道,上杆离作业平台高度1.2m以上(距墩顶至少1.2m),下杆离作业平台高度0.50.6m。5.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脚手架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5.2施工平台工作面上应满铺脚手板,平台上应保持畅通,平台底部设置兜网,脚手架四周满挂密目安全网,严禁在施工平台上堆放杂物及施工材料。由于横系梁与施工脚手架间宽度较大,为确保施工安全,并在横系梁上部形成作业平台。在模板支撑完成后,在横系梁上部横桥墩采用6m长普通钢管将各道立杆连接,间距为1.5m,上部横系梁两侧满铺马道板形成施工作业平台,确保作业人员安全。6、脚手架拆除脚手架拆除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在岗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拆除时必须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设专人看管。拆除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器具及多余的材料和杂物。拆除作业应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剪刀撑必须拆到该层时方可拆除,严禁提前拆除。拆除的构配件应成捆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拆除的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以便于运输、维护和保管。模板支撑架的拆除应与模板施工相配合,利用可调底座或可调顶托调整底模标高。承重脚手架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起自重荷载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脚手架的拆除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顺序进行。拆除脚手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结构。五、墩身钢筋施工1、材料及检验 所有进场钢筋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钢筋应作拉伸、冷弯、可焊性试验、机械连接工艺性能试验,检测合格后方能允许使用。2、钢筋的存放钢筋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放在仓库棚内,露天堆放时应垫高、覆盖。钢筋应储存于地面以上0.3m的平台、垫木或其他支承上,并应保护它不受机械损伤及由于暴露于大气而产生锈蚀和表面破损。当应用于工程时,钢筋应无灰尘、有害的锈蚀、松散锈皮、油漆、油脂、油或其他杂质。钢筋进场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除检查其外观和标志外,应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钢筋经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污染或被压弯;在钢加厂存放时,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批分别堆置整齐,不得混杂,并设立识别标志,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存放场地要有排水设施,且钢筋不得直接堆置于地面,应垫高或堆置在台座上,离地不小于30cm,顶部采用帆布等材料予以覆盖,防止水浸和雨淋。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钢筋的存放管理,防止钢筋产生锈蚀。对设置在桩基内的墩身预留钢筋的外露部分,当外露时间较长时,应采取塑料布包裹或涂刷水泥浆等方法进行临时性防护。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必须符合设计图纸,严禁随意代换。钢筋下料前,要核对钢筋规格、等级及加工数量,要按照设计要求和钢筋长度配料。下料后要对半成品钢筋分类、分墩台存放,并挂牌标明其使用部位和数量、编号等。受力钢筋弯制、末端弯钩及箍筋末端弯钩,其形状和长度均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箍筋末端设置135弯钩。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被箍主钢筋的直径,且HRB335钢筋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4倍;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的下料及加工在钢筋加工厂内进行,根据钢加厂技术员所下发的钢筋下料单统一加工钢筋。钢筋在下料时,如果有污物和锈斑,应先进行除锈和去污;钢筋应平直,无弯折。3钢筋安装脚手架搭设完毕,检验合格后,对桩基预埋钢筋进行校正修复,并用钢丝刷清除浮在钢筋上的泥浆、铁锈,待符合要求后方可依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图纸,桥墩钢筋主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箍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钢筋竖向主筋采用套筒方式连接。对于其他位置钢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剪力筋和竖向主筋等)采用焊接方式,焊接时两连接钢筋焊接长度不小于5d(双面焊)或10d(单面焊)。焊接接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从事钢筋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搭接焊的焊缝高度应等于或大于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应等于或大于0.7d(d为主筋直径),并不得小于8mm。焊接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焊缝表面应平顺、无裂纹、夹渣和较大的焊瘤等缺陷。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设在构件的最大弯矩处;在任一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大于50%。焊接接头长度区段指35d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钢筋安装严格按设计图纸给定的间距及位置设置,桥墩墩身主筋伸入桩基。箍筋采用闭合式,其末端做成135弯钩,相邻箍筋的弯钩接头,沿墩身高度方向交错布置。桥墩钢筋采用现场人工安装,安装时根据桥墩结构尺寸在桥墩四周设置脚手架,并在墩边设置盘梯,加工好的钢筋采用平板车运到现场,人工在脚手架上进行桥墩钢筋绑扎,桥墩钢筋分次安装完成,结构主筋接头采用机械套丝连接或电弧焊焊接方式,主筋与箍筋之间采用扎丝绑牢。绑扎或焊接的钢筋不得有变形、松脱现象。为保证钢筋骨架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可在钢筋的部分交叉点处施焊或用辅助钢筋加固。采用混凝土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每平米不少于4个。在墩顶对称的四角处设置缆风绳(采用5mm钢丝绳,墩身每6m高度设置一道,高度9m12m设2道,15m20m设3道,每道呈4个方向对拉),并在地面上相应的位置用25mm二级钢筋长度80cm作为地锚,地锚与墩身等截面的夹角不小于20,埋深不小于50cm,并将钢丝绳用法兰钩挂在地锚上,使其与墩身大致成45角,先初步拉紧后,四根钢丝绳同时对称扭法兰钩拉紧钢丝绳。以防墩柱钢筋受外力及大风作用倾倒。六、模板工程1、模板技术要求为确保外形美观以及对墩身角度的控制,墩身模板采用组合定型钢模板。作为外露构件的模板尽量使用单块模板,墩身的模板应采用大块钢模板(面积4.0)。模板中所有的连接缝都应采用适当的设计形式。混凝土外露表面的模板接缝,应做成一种有规则的水平和垂直形式线条,并保持线条的连贯,所有的施工缝应同这些水平和垂直线条相重合或平行。相邻模板的面板拼缝要保证上下左右对齐,严禁出现错缝造成混凝土外观不美。为保证我处订做的钢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厚度,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不变形,要求模板面材采用6mm以上钢板,加劲肋板、框架用14和16槽钢,侧面模采用6mm以上钢板,各焊缝牢固严密,焊缝磨平、打光,所有的模板拉杆、螺栓和铆钉必须是埋头式的,夹具、销钉或其他连接部件必须设计得能使模板连接牢固,并能使拆模时不损坏混凝土构件外形及外观。钢模板的周转次数应严格控制,每次使用完成拆模后应进行全面检修并重新抛光打磨。2、模板安装要求模板拼装前全部铣边、进行初次打磨除锈,打磨采用抛光球,打磨45遍后用卡布或毛巾进行除尘,要擦拭干净;擦拭干净后在模板面上覆盖2cm厚水泥砂浆(砂浆配比为1:1)进行深度除锈(对未处理完的铁锈进行充分氧化),覆盖3天后,对砂浆进行剥离,剥离时用小锤轻轻敲击,使其慢慢脱落后,对模板进行二次打磨除锈,打磨用抛光球,打磨后,用不掉毛的毛巾进行擦拭干净,擦拭干净后进行验收,验收眼观手摸,验收要求:无锈蚀、面板光滑、无毛刺、无坑窝麻面。模板在安装之前要先按照模板拼装方案进行模板的试拼。检查模板的接缝,同时对模板按照模板数类型进行编号,合格后再进行正式拼装。模板采用吊车吊运组装,模板安装完成时应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轮廓误差小于2mm;接缝严密,不允许超过1mm;相邻模板面板错台小于1mm。1、模板安装1.1桥墩模板采用厂制定型整体钢模,面板厚6mm以上。模板采用对拉杆加固,下部采用锚固螺栓固定在桩基上,上部用拉紧器、钢筋固定牢固;1.2墩身模板采用汽车运输至墩位附近,根据模板生产厂家提供的拼装图,在安装前应对轴线和柱位标高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后,用吊车辅助人工立模,各块模板采用螺栓连接,使模板形成整体,随后采用模板外部设置的拉杆对拉加固。模板底部采用在墩柱主筋底部设置钢筋头的方式固定,防止支设模板时模板底部移位。在模板安装过程中,每安装一节模板,及时对模板采用垂线对模板垂直度进行校正。模板安装完成后,用缆绳将钢模板固定,利用全站仪校正钢模板垂直度。1.3模板支立前应在模板内侧用砂轮片打磨刨光清理干净,去除模板表面的锈及污染物后涂刷清水混凝土脱模剂(模板漆),严禁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色泽一致,涂刷时薄且均匀。 1.4在模板安装前,在桩基顶面放出墩、台身的轴线及边缘线。模板安装时,其首节模板安装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要严格控制。模板在安装过程中通过线锤不断检查,保证墩、台身的垂直度。模板安装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脚手架内侧作业,作业面满铺脚手板。 1.5为保证模板的竖向稳定性,防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倾斜,模板采用四周搭设脚手架及拉缆风绳的方法固定:预埋砼墩,在模板顶部设四道缆风绳分四个方向固定在砼墩上;模板底角用锚固螺栓固定在桩基上。 模板与脚手架之间应相互独立,以免在脚手架上人工操作时引起模板变形。1.6在钢筋和模板间设置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互相错开,每平米绑扎四个;保护层厚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小于3cm。1.7模板底部与桩基面接触部位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精确找平封堵,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浆液流失出现烂根及麻面现象。1.8验模:模板安装后,用全站仪和尺子检验,以确定位置和几何尺寸是否正确,是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接缝是否严密,是否有错台,进行垂直度检查,确定是否倾斜,对其节点联系、内外支撑、拉杆、纵横向稳定性、倾斜度、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用干毛巾将浮在模板上的灰尘擦干净,经监理检查合格签字后方可浇混凝土。1.9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实施监测并派专人负责,如发现模板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有超出允许偏差的可能性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模板稳定性。1.10对于周转次数较多的钢模板,在模板接缝处贴双面强力胶止浆,双面胶不能有断开现象,接头处不能用手撕开,得用刀片切开。1.11根据本工程墩身结构尺寸,计划投入3套墩身模板可以满足墩身施工需要。2、模板拆除2.1非承重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伤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为10MPa及以上。2.2承重模板、脚手架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除。2.3模板拆除时,采用汽车吊配合人工进行拆除,模板、脚手架的拆除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2.4拆除模板、脚手架时,不得猛烈敲打、强拉、硬撬和抛扔。模板、脚手架拆除后,应维护整理,分类妥善存放。2.5冬期施工时,拆模时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2.6模板拆除时,作业人员要站在脚手架上作业,作业面满铺脚手板。不得直接攀爬模板或脚手架作业。汽车吊尽可能将模板吊垂直再脱离墩身混凝土,避免模板突然脱离,摆动对脚手架造成撞击;在起吊过程中要缓慢,避免模板上部的各构件刮住脚手架。3、模板保养钢模板拆卸后,要立即进行清理、维修和保养等,并在合适的地方堆放整齐,轻搬轻放,严禁乱堆乱放。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模板打磨、清理干净并再次涂刷模板漆防锈除尘,底部应没有铁锈、污垢、泥土等杂物。钢模板的周转次数应严格控制,每次使用后应进行全面检修并抛光打磨。七、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原材料控制1.1墩台身混凝土配合比考虑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墩柱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为0.5,最小水泥用量300kg/m3,混凝土中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15%,最大碱含量为3kg/m3。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为160200mm,同时控制混凝土含气量2%4%,初凝时间68h。1.2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措施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 P.O 42.5水泥,做到统一生产厂商、强度等级、批号,做到同一熟料。粗骨料(碎石):采用525mm连续级配,强度满足要求,含泥量小于1%的碎石,。细骨料(砂子):采用河砂,细度模数2.43.0,含泥量小于2%。粉煤灰:采用I级粉煤灰。矿渣粉:采用S95级矿渣粉。外加剂:采用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对首批进场的原材料经监理见证取样,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封样,以后进场的每批来料均与封样进行对比,发现有明显色差的不得使用。2、混凝土浇筑墩柱钢筋、模板安装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根据本工程桥墩质量要求,桥墩混凝土要达到混凝土质量要求。浇筑前应先铺一层厚度为3cm的设计同标号水泥砂浆,以保证新旧混凝土面接合良好。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制,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汽车泵泵送入模,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25cm左右,上层混凝土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捣实,浇筑保证连续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浇筑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大于0.8m。汽车泵在泵送浇筑时,将台墩柱顶部中间位置的钢筋移开,安装串筒至浇筑面不大于80cm,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骨料分离现象。桥墩台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人工进入台墩柱内部,长轴式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每个墩柱每个振捣棒设置2个振捣手,轮流替换振捣。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板。振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先振动四周再振捣中间,以便捣实均匀,当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泛浆现象时即可。分层浇筑时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约10cm,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约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捣持续时间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施工前搭设工作棚,做到防风、防晒、防冻、防雨,浇筑完成后立即安排人员对桥墩台顶面抹平收光,进入养护程序。3、桥墩台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3.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以及各种机具、设备等进行检查,阴雨天气准备各项条件符合要求,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才能浇筑混凝土。3.2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拌。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3.3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连续不低于-3,混凝土进入冬期施工。冬期混凝土浇筑应满足以下要求: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要对仓面内钢筋及模板加热至0以上。可采取桥墩周边搭设暖棚,在暖棚内设置煤炉加热,保证暖棚内环境温度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10,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不小于25cm。冬期混凝土拆模强度必须达到规范规定的抗冻强度时,方可拆除模板。拆模时混凝土与环境的温差不得大于15。当温差在1015时,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及时采用土工布或粗麻布进行覆盖。3.4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混凝土进入高温期施工。高温期混凝土浇筑应满足以下要求:高温期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在32以下,并选在一天温度较低的时间内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表面立即覆盖塑料膜,终凝后覆盖土工布等材料,并应洒水保持湿润。本工程计划采用在墩顶设置水桶,使其保持连续滴出,对顶面及墩柱侧面养护。4.混凝土养护及保护措施养护是墩台身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混凝土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土工布、EPE保温被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拆除模板后采用“一布一塑不间断滴灌”保湿、保温养护。拆模后立即用一次性土工布或塑料薄膜自上而下的进行包裹,如塑料薄膜损坏需用透明胶带进行修补,严禁直接粘贴在墩柱上;墩台身顶设置储水桶(安排专人定时加水,确保不断水)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能少于7天,必须24小时不间断养护。(注:具备拆模条件时必须尽快拆模养护,以免混凝土烧包。)4.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表面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或覆盖保温被,初凝后撤掉覆盖材料,在混凝土初凝前以人工二次压实抹平,压抹后立即洒水并恢复覆盖,防止开裂。进入自然养护状态,养护方法为墩台顶补水养护。保湿养护期间,应采取遮阳和挡风措施,以控制温度和干热风的影响。4.2若为夏季;在墩台身身模板拆除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墩台身,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防止收缩裂纹出现,确保混凝土质量良好,但以不污染混凝土表面为度。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若为冬季:在墩身模板拆除后,用EPE保温被包裹墩身,提高墩身混凝土内部温度,确保混凝土质量良好。4.3在墩台身混凝土洒水养生过程中,使用PVC管或者塑料水管,不得用铁管洒水养生。同条件试件需安排专人进行养护和管理,同条件试块养护同墩身养护一起。4.4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高于25,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5。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任一养护时间内的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不大于20(桥墩、梁体15)。当周围大气温度与养护中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超过20(桥墩、梁体15),混凝土表面增加覆盖保温。4.5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在混凝土升温过程中不得拆除模板。4.6当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5天低于5或最低温度低于-3时,混凝土工程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冬季施工时墩台柱采用暖棚法养护。在墩台柱周围用钢管搭设暖棚,用篷布包裹密封,暖棚搭设必须牢固、不透风。暖棚内采用桑拿炉加热,暖棚内底部温度不低于5,当低于5时应采取增加桑拿炉的办法。混凝土养护期间,安排专人对桑拿炉进行检查,保持棚内温度。暖棚内应有一定的湿度(由试验人员测定),当湿度不够时,要向混凝土面及模板洒水或覆盖润湿棉被。保温养护过程中派专人对棚内进行定时测温。拆模后,在墩身外面包裹薄塑料薄膜再用棉被包裹,以达到防冻效果。第五章 雨期施工保证措施1、工地生产调度加强对气象、气候信息的收集,提出现场措施和准备,减少雨、汛停工损失,雨后及时恢复施工。2、疏通既有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3、备齐备足防汛物资、排水设备,提前储备施工材料,保证汛期施工连续性。做好施工现场排水,防止生产材料、设备和临时设施被淹。4、安排专人维护施工便道,及时清理路面积水,填筑便道凹坑,清除便道上乱石及泥浆。5、对施工用电进行专门检查,若发现违规接电和可能的安全隐患立刻整改。第六章 质量控制标准一、质量检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二、质量检验1、钢筋工程质量检验1.1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加工的检查项目见表5-1,钢筋安装的检查项目见表5-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查 方 法检查方法范围点数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按每工作日同一类型钢筋、统一加工设备抽查3件3用钢尺量弯起钢筋的弯折20箍筋内净尺寸(mm)5钢筋成型和安装允许偏差检 查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5每个构筑物或每个构件3用钢尺量,两端和中间各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连续量取钢筋间(排)距,取其平均值计1点基础、墩台、墩柱20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105连续量取5个间距,其平均值计1点钢筋骨架尺寸长103用钢尺量,两端和中间各一处高、宽或直径53弯起钢筋位置2030%用钢尺量钢筋保护层厚度墩台、基础1010沿模板周边检查,用钢尺量梁、柱、桩51.2模板制作及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模板板面无擦伤、划痕及明显局部凹凸锤痕。组装模板局部缝隙不得大于0.7mm且0.50.7mm缝隙累计不得大于每边总长度的25%。模板制作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模板的长度和宽度0,-1每个构筑物或每个和构件4用钢尺量肋高52面板端偏斜0.52用水平尺量连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置孔中心与板面的间距0.34用钢尺量板端孔中心与板端的间距0,-0.5沿板长宽方向的孔0.6板面局部不平1.04用2m直尺和塞尺量板面和板侧挠度1.01用水准仪和拉线量模板、脚手架安装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相邻模板拼缝高低差钢模板1每个构筑物或每个和构件4用钢板尺和塞尺量相邻模板拼缝间隙钢模板14用塞尺量表面平整度钢模板34用2m直尺和塞尺量垂直度墩、台H/500,且不大于202用经纬仪或垂线和钢尺量模内尺寸墩、台+5-83用钢尺量,长、宽、高各1点轴线偏位墩、台102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1点侧向弯曲柱L/1000,且不大于101沿侧模全场拉线,用钢尺量脚手架、拱架纵轴线的平面偏位L/2000,且不大于303用经纬仪测量拱架高程+20,-103用水准仪测量1.3结构物的检查混凝土表面无孔洞、露筋、缺棱掉角、蜂窝、麻面。现浇混凝土墩台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墩台身尺寸长+15,0每个墩台或每个节段2用钢尺量厚+10,-84用钢尺量,每侧上、下各1点顶面高程104用水准仪测量轴线偏位104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墙面垂直度0.25%H,且不大于252用经纬仪测量或垂线和钢尺量墙面平整度84用2m直尺、塞尺量节段间错台54用钢尺和塞尺量预埋件位置5每件4经纬仪放线,用钢尺量注:H为墩台高度(mm)。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一、模板1、模板及脚手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保证结构尺寸的正确。2、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及脚手架进行验收。3、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清水混凝土脱模剂(模板漆)。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4、调整合格后的模板,要在上口四角用缆风绳拉紧定位,必要时,在中部可增设缆风绳拉结点。二、钢筋1、从事钢筋焊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钢筋正式焊(连)接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生产。2、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进行下列检查:2.1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和间距等;2.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和接头面积百分率等。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2.3预埋件的规格和数量等;2.4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数量不应少于4个/m2。2.5钢筋在运输、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并按品种、规格和检验状态分别标识存放。2.6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三、混凝土1、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当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2、加强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及混凝土和易性、塌落度检查。3、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保证使其均匀密实。5、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 应采取夏期施工措施。6、混凝土拆模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且龄期达7d前,新浇混凝土不得与流动水接触。7、湿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在后浇混凝土前应进行凿毛处理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8、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四、其他保证措施1、施工前技术部门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向施工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解施工工艺、方法及施工中的控制要点,要求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2、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完善,施工机具必须检修处于完好状态,主要设备要有备用,比如:施工中停电要配备发电机,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3、严格实行“三检制”,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4、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按规范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只有合格产品才能用于本工程。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1、成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上级单位或相关业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施工检查。2、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具体到每个部门的每个岗位,并定期进行安全考核,不合格的对其进行诫勉或下岗。3、制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并制定各项具体安全管理措施、规章及制度,确保目标实现。4、加强对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不能以包代管。施工现场悬挂安全信息牌,向作业人员警示危险源及应采取的措施,施工班组坚持班组前安全活动讲话,建立事故预防机制,对重大危险源实行监控措施,控制事故的发生和事故损失。二、安全知识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领取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操作证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2、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施工前,必须组织全体人员认真领会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研讨搭设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