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学习目的本章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以及人工智能的意义。准确把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深刻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自觉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考核知识点一、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P 4546二、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P 47三、 空间时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P 5152四、 实践的涵义、结构与功能 P 56、58、60五、 实践过程及其环节的意义 P 62六、 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 P 64、68七、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P 7778八、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P 7982第3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学习目的本章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深入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弄懂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考核知识点一、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P 87二、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全局与部分的关系的指导意义 P 9192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P 85四、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P 98五、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P 99六、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意义 P 101102七、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P 104105八、 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对于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意义 P 111112九、 辩证的否定观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意义 P 115116十、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原理对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指导意义 P 117118第4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学习目的本章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的辩证过程、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深刻理解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及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考核知识点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旧哲学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P 133二、 认识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P 140141三、 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P 142145四、 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P 147五、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掌握这一原理的重要意义 P 148157六、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P 158159七、 真理、真理的客观性、价值性 P 161、162、165八、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P 163164九、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P 167170十、 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P 159十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P 172173十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P 175176第5章 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学习目的学习这一章要着重理解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认清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紧密结合当代的环境问题,弄清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问题,理解地理环境、人口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深刻认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考核知识点一、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P 181二、 唯心史观在思想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 P 182183三、 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P 185四、 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的决定性作用 P 187五、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P 188189六、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P 190192七、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P 193八、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P 197、199九、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及其意义 P 200201十、 人类社会历史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P 193第6章 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学习目的 本章从静止角度和横向联系说明社会基本结构,从动态角度和纵向联系说明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并在此基础上说明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学习这一章要分别掌握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的意识结构等各自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社会整体的基本结构;要了解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深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考核知识点 一、生产力以及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的要素 P 204、205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整个生产关系中的决定作用 P 210211三、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的政治结构的内容 P 217、218四、国家的起源、实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P 218五、社会意识的构成 P 222六、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学习这一原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P 227230七、文化的本质与功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P 236、238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为什么要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P 240、243第7章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学习目的 本章把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力看作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学习这一章要着重掌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和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要在继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要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尤其要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涵义。 考核知识点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P 245、250二、 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P 255256三、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说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P 251、257四、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P 260、263五、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P 264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用此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必要性 P 268七、 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要性 P 268八、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怎样才能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P 280第8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学习目的 学习这一章,要掌握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社会进步的标准;理解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性;弄清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涵义及二者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从历史发展总趋势上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弄懂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就是人类向共产主义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写作健康课课件
- 英语健康主题课件教学
- 机场净空区管理办法
- 化妆点标识管理办法
- 地铁口摊贩管理办法
- 江西外经证管理办法
- 无症状患者管理办法
- 巾帼创业贷管理办法
- 新材料试用管理办法
- 教学与科研管理办法
- 2025年红十字初级急救员证考试题及答案
- uom理论考试题库答案及考试技巧
- 农资销售员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叉车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网格化规划及应用
- 儿童膝过伸课件
- 检验科信息管理制度
- (甘肃高考卷)2024年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高考物化生+政史地真题试卷及答案
- 价值创造导向的企业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2025年大模型应用:从提示工程到AI智能体报告
- 槟榔地转让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