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多巴镇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报告.doc_第1页
湟中县多巴镇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报告.doc_第2页
湟中县多巴镇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报告.doc_第3页
湟中县多巴镇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报告.doc_第4页
湟中县多巴镇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湟中县多巴镇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湟中县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所二一一年一月2 湟中县多巴镇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审 定:曹忠章 审 核:吴正虎 项 目 负 责:杨珍春 校 核:郭俊英 编 写:杨珍春概 算 编 制: 马 林20 湟中县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所 目 录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31.1项目建设的依据3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3项目建设的任务32建设条件42.1水文42.2地质43建设规模53.1建设规模53.2灌溉制度的拟定53.3渠道流量推算94主要建筑物布置104.1工程等级和标准104.2工程选线、选型及布置105.工程施工125.1施工条件125.2 主体工程施工125.3 施工总体布置135.4施工总进度136环境影响147工程管理14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68.1编制说明168.2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198.3工程量199经济评价199.1经济效益199.2节水效益2010结论建议20湟中县多巴镇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1.1项目建设的依据为做好2010年中央财政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精神,编制了湟中县多巴一、尚什加二村斗渠改造工程的项目建议书。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团结灌区始建于1964年,团结灌区包括27.392km的团结干渠和23条较大的斗渠,由于当时资金有限,初建时团结干渠只衬砌了13.574km的险段,到2006年这部分衬砌已全部破坏,23条较大的斗渠及以下的农渠均为土渠,造成渠道严重渗漏,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5,致使灌区下游群众用水紧缺的状况。2006年上报了团结灌区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施后,对团结干渠和23条较大的斗渠及以下的农渠进行了C15砼衬砌,由于资金短缺,有一部分较大的斗渠没有完全衬砌完,还有一些较小的斗渠及以下的农渠没有衬砌,渠道渗漏仍然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还很低,尤其是18#斗渠末端部分和尚什家城地斗渠及以下农渠全部为土渠,急需衬砌改造1.3项目建设的任务本次改造的渠道为多巴镇多巴一村18#斗渠续建1500m,配套农渠3600m,尚什加村城地斗渠1100m,配套农渠2000m,通过对斗、农渠进行衬砌, 使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以上,达到节水目的,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2建设条件2.1水文项目区地处湟中县多巴镇境内, 为川水地区,地理坐标北纬36383639, 东经1011810131之间,海拔高程在23502420m之间,属青藏高原山川地带。项目区属中纬度内陆高原,光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根据湟中县气象局气温资料,年平均日照时数2627h,年总辐射量149.25kcal/cm2,其中作物生长季(49月份)辐射量为86.24kcal/cm2,约占总辐射量的61%,年平均气温4.2,月平均气温 0的积温为23432422 ,热量资源充裕,可满足一年一季作物生长需求,项目区年均降水量在400mm左右,作物生长前期46月份的平均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5%。本次改造的多巴一村18#斗渠续建是原18#斗渠渠尾延长部分,原18#斗渠从团结干渠引水,尚什加村城地斗渠直接从团结渠引水,而团结渠从湟水河饮水(扎麻隆村处),所以二条斗渠都是间接引用湟水河的水。湟水河多年平均流量为9.67m3/s,径流总量为30500m3,P=25%年份的平均流量为11.19 m3/s,径流总量为35290万m3,P=50%年份的平均流量为9.1 m3/s,径流总量为28700万m3,而P=75%年份的平均流量为7.54 m3/s,径流总量为23790万m3。2.2地质本次改造的斗农渠处于湟水谷地左岸级阶地上,具二元结构,上部为黑色的腐植土,富含植物根系,结构松散,厚度0.5-1.0m左右。下部为粉质壤土,结构疏松且均匀,厚度1-2m。底部为第四系冲积含漂砂卵砾石层,厚度大,密实度较差。粉质壤土在灌区分布较广,以冲积成因为主,呈浅黄色、黑色,具小孔隙,层理不明显,结构疏松、土质较均匀。根据工程地质类比法,天然密度1.4-1.6g/cm3,天然含水量6-10%,天然干密度1.3-1.5g/cm3,渗透系数K=10-4-10-3cm/s,属中-强透水性,湿陷系数s=0.02-0.05,具弱-中湿陷性。凝聚力C=5-10Kpa,内摩擦角=26,压缩模量E=12Mpa,允许承载力120-150kpa。 砂卵砾石层,青灰色,卵石含量20-30%,砾石约占60%,含泥量5-10%,天然密度2.2-2.4g/cm3,,天然干密度2.1-2.3g/cm3,天然含水量(3-5)%,渗透系数K=10-3-10-2cm/s,属强透水性,内摩擦角=33-35,变形模量25-30Mpa,允许承载力350-450kpa。水泥用湟中县水泥厂生产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平均运距29km,砼粗细骨料从多巴砂石厂拉运,平均运距13km;块石从石板沟拉运,平均运距16km,其它建筑材料从西宁购运,平均运距25km。3建设规模3.1建设规模本次改造的渠道为多巴镇多巴一村18#斗渠续建1500m,配套农渠3600m,尚什加村城地斗渠1100m,配套农渠2000m,通过对斗、农渠进行衬砌, 使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以上,达到节水目的,改善灌溉面积1200亩。3.2灌溉制度的拟定根据青海省用水定额关于川水地区灌溉定额,并结合该灌区气候、雨量、作物种植比例、多年来灌区群众的丰富的灌水经验和本灌区田间实验资料,对现有不合理的作物种植比例及灌溉制度作了调整。减小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和耗水量大的退化产品,加大油料作物种植比例和耗水量少的新产品,项目区现状种植比例为小麦占45%左右,蚕豆20%、油菜20%,洋芋10%、蔬菜5%。该项目实施后 油菜调整到35%, 小麦、蚕豆占25%,洋芋占10%,蔬菜占5%。据调查,灌区灌水时间为3月1日-7月18日(不包括蔬菜),小麦灌水次数4次,净灌溉定额285m3/亩,洋芋灌水次数2次,净灌溉定额200m3/亩,豆类和油菜灌水次数均为3次,净灌溉定额235m3/亩。灌区综合净灌溉定额254.8m3/亩,毛灌溉定额424.6m3/亩。灌区现状、设计灌溉制度、设计灌水率图见下表和图。现状灌溉制度表作物名称种植面积种植比例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灌水日期灌溉定额净灌水率综合净灌溉用水量综合毛灌溉用水量灌溉用水量(万m3)亩%(m3/亩)起止天数(m3/亩)(m3/s/万亩)(m3/亩)(m3/亩)合计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1月小麦540 45春灌803.13.18182850.23136.080.0 9.69.6 1704.295.13160.22831.570.0 8.42.8 5.6 2706.16.15160.22831.570.0 8.48.4 3657.47.18150.22629.365.0 7.87.8 油菜240 201853.193.29112350.17917.037.8 4.54.5 2755.145.23100.17415.033.3 4.04.0 3756.216.30 100.17415.033.3 4.04.0 蚕豆240 201853.194.1142350.14117.037.8 4.54.2 0.3 2755.145.26130.13415.033.3 4.04.0 3756.217.3130.13415.033.3 4.03.1 0.9 蔬菜60 5冬灌5511.411.1184500.0402.86.1 0.70.7 1653.13.1890.0423.37.2 0.90.9 2554.134.280.0402.86.1 0.70.7 3555.65.1380.0402.86.1 0.70.7 4556.86.1580.0402.86.1 0.70.7 5557.117.1880.0402.86.1 0.70.7 6558.118.1880.0402.86.1 0.70.7 7559.169.2380.0402.86.1 0.70.7 洋芋120 1011004.134.20 82000.14510.022.2 2.72.7 21006.86.1580.14510.022.2 2.72.7 合计1200100264.8588.370.619.26.514.318.99.50.70.70.7设计灌溉制度表作物名称种植面积种植比例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灌水日期灌溉定额净灌水率综合净灌溉用水量综合毛灌溉用水量灌溉用水量(万m3)亩%(m3/亩)起止天数(m3/亩)(m3/s/万亩)(m3/亩)(m3/亩)合计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1月小麦300 25春灌803.13.18182850.12920.033.3 4.04.0 1704.295.13160.12717.529.2 3.51.2 2.3 2706.16.15160.12717.529.2 3.53.5 3657.47.18150.12516.327.1 3.33.3 油菜420 351853.193.29112350.31329.849.6 6.06.0 2755.145.23100.30426.343.8 5.35.3 3756.216.3100.30426.343.8 5.35.3 蚕豆300 251853.194.1142350.17621.335.4 4.33.9 0.3 2755.145.26130.16718.831.3 3.83.8 3756.217.3130.16718.831.3 3.82.9 0.9 蔬菜60 5冬灌5511.411.1184500.0402.84.6 0.60.6 1653.13.1890.0423.35.4 0.70.7 2554.134.280.0402.84.6 0.60.6 3555.65.1380.0402.84.6 0.60.6 4556.86.1580.0402.84.6 0.60.6 5557.117.1880.0402.84.6 0.60.6 6558.118.1880.0402.84.6 0.60.6 7559.169.2380.0402.84.6 0.60.6 洋芋120 1011004.134.282000.14510.016.7 2.02.0 21006.86.1580.14510.016.7 2.02.0 合计1200100254.8424.651.014.54.011.914.24.70.60.60.63.3渠道流量推算设计流量的推算根据渠道的实际布置和控制的灌溉面积乘以相应的设计灌水率,除以渠道以下渠系有效利用系数,即为该渠道对应的设计流量。流量推算公式如下: Q =qsA /式中:Q 渠道设计流量 qS设计灌水率(m3/s万亩) A 灌溉面积(亩) 该渠道至田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在得出的设计流量基础上加大30%,即为渠道加大流量。 4主要建筑物布置4.1工程等级和标准本次改造灌溉面积为1200亩,根据水利水电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灌溉面积小于5000亩,故工程属等小(2)型工程,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渠道流量小于5m3/s,故灌排渠沟工程分级为5 级,灌排建筑物分级为5级。4.2工程选线、选型及布置(1)工程选线、布置多一村18#斗渠续建是团结干渠18#斗渠的延长部分,从18#斗渠已衬砌末端开始,垂直湟水河布置,末端退入湟水河,总长1.5km。尚什加村城地斗渠从尚什加村的团结干渠引水,沿象山等高线自西向东布置,末端退入洛尔洞沟,长1.1km。垂直多一寸18#斗渠续建和尚什加村城地斗渠每150m左右布置一条农渠,共布置农渠14条,总长为5.6km。(2)渠道设计斗、农渠均采用C15砼衬砌型式,渠道断面采用“U”型断面,“U”型断面有以下优点:第一、采用“U”型断面形式具有较好的抗冻胀能力,因为“U”型底受到冻胀时,砼抗冻标号为F25,强度C15,抗渗W2。对骨料的要求:石子最大粒径4cm,砂子含泥量不超过5%,石子含泥量不超过1%,水泥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冻胀力比较集中,它可以和渠道抵消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冻胀破坏。第二、渠口窄、占地少、投资省、适应性强、便于管理;第三、“U”型断面为最佳水力断面,水流条件较好;第四、在湿陷性地基上有一定的适应不均匀变形的能力。斗渠:按控制灌溉面积计算确定设计流量0.04 -0.06m3/s,坡降按实际地形为1/7501/800,渠道断面为:渠口宽67cm,渠深50cm,衬砌厚度10cm。每5m设伸缩缝一道,聚硫胶填缝。农渠:在斗渠上每隔150m左右垂直斗渠设一农渠,由于通过的流量小,相应的断面也小,也采用40cm40cm的“U”型断面,衬砌厚度10cm,坡降1/150-1/750,农渠防渗型式为砼“U”型整体现浇结构,每5m设伸缩缝一道,聚硫胶填缝。(3)建筑物设计该工程改建车桥3座,便桥5座,斗门10座。建筑物统计表斗渠名称斗渠渠长(m)农渠渠长(m)建筑物车桥(座)便桥(座)斗口(座)多巴一村18#斗什加村城地斗渠11002000124合计260056003510便桥设计以通行一般农用车辆为依据,桥宽取3m,车桥以通行汽10级为标准设计,桥面宽取4.5m,车便桥桥面板均采用C20钢筋砼现浇,桥墩在考虑就地取材、施工简便的同时,采用M7.5浆砌石重力墩。 (4)基础处理由于斗、农渠原断面为梯形,本次改建时原梯形断面全部夯填后重新开挖成“U”形断面,再进行防渗衬砌,夯填时应特别注意渠坡新、老土的结合。5.工程施工5.1施工条件交通项目区境内有大-湟公路、109国道、西-倒一级高速公路,中心位置距西宁市25公里,到湟中县城鲁沙尔镇38公里。项目区村村有乡村道路,并有各类乡村道路与部分施工段相连接,可通行一般运输车辆,交通十分便利。施工条件本工程为渠道改造工程,施工点少线路短,场地开阔,地形平坦,施工队伍易调配;农村电力网线已普及到村户,大部分施工用电均能满足要求,局部地段需自备发电设备;施工用水从湟水河拉用,生活用水从就近村户拉运。工程建筑材料水泥用上新庄水泥厂生产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平均运距29km,砼粗细骨料从多巴砂石厂拉运,平均运距13km;块石从石板沟拉运,平均运距16km,其它建筑材料从西宁购运,平均运距25km。5.2 主体工程施工施工本着先土石方、后建筑物主体,先施工技术难度较大,工程量较大的建筑物,后施工技术难度较小、工程量较小的建筑物,抓住各分项工程的控制环节,进行施工总体安排。渠道工程大部分为C15砼明渠衬砌,施工基本上都是在原渠道基础上进行整修,故土石方施工较为简单。工程建设严格按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土方开挖:工程无较大的土石方,只需人工开挖即可。土方回填:原渠道均为梯形断面土渠,本次改造用水流条件较好的“U”型渠时,回填土方需从120m左右的地方拉运。施工方式为人工开挖,双胶轮车运输,人工摊铺,并夯实。浆砌石:砂浆搅拌机制浆,架子车运料,人工砌筑。砼浇筑:用砼搅拌机拌和,架子车运输机械震捣。砼预制块集中预制,施工工艺同现浇,预制块由人工装,载重汽车或手扶拖拉机运输。其它施工:采用常规施工工艺进行。5.3 施工总体布置项目区施工场地开阔,地势平坦,可以集中布置生产、生活区。为了使整个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施工,考虑到开工初期的准备工作和资金、材料设备的供应条件等,结合灌区施工的特点及地点,并根据需要,施工期分设2个工区;考虑施工时材料的堆放及加工,分别在各工区设置材料仓库及加工厂,初步估算每个工区设一个集砼预制、木材、钢筋加工、机械修配为一体的综合加工厂。由于是老渠道的改造,在施工场地布置及营地布置上尽量结合利用灌区内的现有设施,在主体工程较集中的地方布置工区,综合加工厂考虑布置 在改造渠道的中部,靠近水源和电源,往各施工段运送距离相对较近的位置,生活、生产设施的布置应以不占或少占耕地为原则。5.4施工总进度根据施工程序和各时期施工重点不同,将施工总进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工程筹建期:主要完成三通一平、砂石备料等前提工作,为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体工程施工:斗、农渠衬砌工程、土石方挖填、渠系建筑物的修建。 年度工程完建期:进行年度工程扫尾工作,完成渠系建筑物金属结构安装、施工场地恢复等工作,并做好工程年度验收前的准备工作。该渠道改造工程基本在原渠道基础上进行整修,只有少量的施工临时占地作为料场、临时工棚、预制厂等之用,工程完成后恢复耕地。6环境影响项目区系川水地区,地势平缓,植被较好,水土流失中度,项目通过实施后,土地基础条件好,农田渠系配套齐全。区内无工矿企业排污,而且水源充足,农田灌溉水质较好,符合灌溉水质要求。工程实施对环境的有利影响项目实施后,1200亩农田的灌溉得到改善,在其它增产措施配合下,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加,这将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工程实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期“三废”排放及生活垃圾若处置不当,将对项目区周围环境造成暂时的污染。在施工高峰期,工地临建占地、材料堆放、占地及料场开挖等都将会对项目区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在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生活区生活垃圾和临时占地。鉴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此在生活区修建临时厕所及垃圾堆放点,待施工结束后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临时占地待施工结束后即可自然恢复。7工程管理渠道改建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斗、农渠由受益村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维护。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规章制度和管护措施,独立核算,使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逐步达到自收自支,以水养水的目的。 该工程的运行管理根据灌区的实际情况,打破了原有的粗放型、松散型管理模式,采用了“灌溉管理单位+用水协会+用水户”的新型管理体系,着重解决长期以来管理粗放的问题,走协会管理、民主决策相结合的路子。在斗渠以下渠道以村或渠系为单位组建用水户协会。协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级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配水计划的编制,水权管理和水事纠纷调节等。为规范协会管理,制定详细的用水者协会选举办法、用水者协会章程,使协会成为具有严密章程、法律地位的组织,同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灌溉用水管理、工程管理等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对协会会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素质,明确管护职责,做到责任到人。促进了协会的良性运营。用水期间由管理所落实人员,制定制度,用水协会在每年春灌前编制用水计划,交管理所汇总,管理所根据水情,作物面积和灌溉制度,综合平衡编制出年供水计划,分站下达指标,按渠分期供水。加强节水灌溉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节水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水资源不是再生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明确怎样才能达到合理灌溉,增产增收。 根据青海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该项目为不具备按方收费的灌溉系统条件,按亩核定水价:湟水、黄河谷地,万亩以上灌区及台地农灌区每亩年计收18元。但湟中县为国定贫困县,农民生活还很贫困,按每亩年计收18元收取水费,农民无法承受,所以应参照其他灌区,结合全灌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水费收取标准。水费由用水户协会统一征收,协会征收水费办法如下:正常灌溉水费征收。水费征收单价按物价部门核定批准的水价执行。各用水组在年终根据协会的规定,按实际用水量和水价标准向用水户收缴当年灌溉水费,并开具正式收据。对于长期拖欠水费或拒交水费的用水户,根据协会奖惩制度,视情节轻重,采取暂缓供水、停止供水、征收滞纳金等措施。协会收取的水费按财务管理制度建账,并妥善保管,不得挪用。水费上缴,根据供水单位实际供水量和政府部门核定的供水价格,按供水合同规定定期向供水单位交清水费,供水单位按规定给协会相应的管理费。水费结算做到协会、用水组、用水户三方相符。严格执行水价,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水费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不截留。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1编制说明1、工程量:根据设计图纸计算。2、编制方法:根据“青海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09)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编制。3、取费标准:执行“青海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09)中规定的标准。4、定额:建筑工程青海省水利厅颁发的青海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并按工程所在地的海拔高程增加了人工10%、机械25%的高海拔降效系数。5、机械台班费:执行“青海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09)中的规定。6、人工费:根据“青海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09)中规定的标准计算,工资中包括基本工资、辅助工资、津贴工资全部内容,计算结果为技工40.31元/工日,普工23.9元/工日。7、材料价格:主要材料价格按“青海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09)中规定的价格直接进入工程单价。次要材料执行市场价。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以市场价加运杂费、采购保管费用为计算差价的依据;当地材料根据料场情况以定额分析计算,并计算其材料差价。8、运输费用:二类货物区、一类路基本运率0.52元/T*km计取,其他每一类货物或路区,按10%递增。9、取费.其它直接费计算基础为直接费,建筑工程费率为4.6%。.现场经费场经费费现率见下表:序号工程类别计算基础现场经费(%)1土石方工程直接费92砂石备料工程直接费23混凝土浇筑工程直接费84疏浚工程直接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