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与读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合集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与读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合集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曾经在电视上隔二偏三地看过于丹在百家讲坛中讲述论语心得,就觉得她讲的非常直观好懂。 不够过瘾的是看过之后不能再反过来重复和没功夫连贯起来看。 在电脑中搜索视频收听效果虽然好,但又感觉不如读书能够更全面地、系统细致地反复阅读效果好。 于是就买了于丹论语心得经过反复阅读多次有以下一些杂感。 一、高深的学问中包含着极其简单的道理翻开于丹论语心得的扉页上就有于丹教授用草体书写的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的心语。 我细心体会也确实如此。 就像每天的日出日落和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永远是最简单的,犹如没有任何语言就可以使人都能非常明白的道理。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道不远人吧。 我们知道,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录的言论集,虽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却是被称为至理名言的古代儒家经典,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条件下最重要的必修课。 对于我等这些经历过批林批孔的一代人来说,在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所知道的孔子,就是坚定地维护奴隶制反对统治,阻挡社会前进的一个顽固派人物。 当然,我们在批判的同时,却也从中了解到孔夫子之所以有很多魅力的真正原因就在于他有弟子三千,其中非常有本事的就有七十二位。 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历代统治者维护政权保证社会稳定的基本行为规范。 还有他所倡导的教育治国理念和人才考核评价理念延续数千年仍然被人们所尊崇。 通过阅读于丹平平常常的为我们解读论语让我们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被称为古代经典的一些非常深刻的哲理。 二、简单的言语中蕴藏着高深的治国安邦理念通过反复阅读论语心得,我们虽然能够比较近距离感觉它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神秘莫测,但也并不是简单易学。 不然的话,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那么多的名儒学士在研究解读这么一部被誉为治国安邦之本的经典,就没有形成一个可以让后人能够比较系统地学习论语的简易读本?这就充分表明了其深度和高度。 就是作为现如今对论语研究比较深刻的于丹教授也只是发表了一些心得而已。 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圣贤给我们留下精神财富的奥妙所在了。 如果作为数千年人们去顶礼膜拜的经典都是简单得如同小学生的课本那么好学。 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学者鸿儒去研究、去注解?所以我认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由于人们在不断的学习当中能够不断的有新的收获。 三、我对论语中学习方法的一些理解在论语.为政里面,孔子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名句。 我觉得这是孔子给我们提供的一个非常有启迪意义的学习方法,我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就经常犯一些劳而无功、事倍功半的低价错误。 有时在阅读许多专业书籍的时候,就片面地追求能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结果是翻遍了整个一部书,也没有得到学习的目的和效果。 但有的时候,我们平心静气地去没有目的地随便查阅一些内容时,却轻而易举获得了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 所以我觉得学习的态度首先要端正,必须带着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平心静气地去学习。 不能粗枝大叶和囫囵吞枣。 必须边读书、边思考,而且要一边思考一边将思考所获记录下来,以便反复学习不断思考,才能把学习的东西熟记于心和融会贯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工作学习中能够用得上的知识。 还有就是由于我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的局限,我们不能够把所有的东西都学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选择地学习一些比较有实际价值的经典论著。 否则容易贪多嚼不烂。 这就是我阅读于丹论语心得平时记录在书本夹缝中的一些点滴心得。 作者赵国胜读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孔老夫子者,迂腐的代名词也,这是我最初对孔子的认识。 后来上学学了几篇论语里的文章,感觉孔老夫子谦逊慈祥,挺好的一老师。 及到后来听说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代儒学不仅影响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几千年,内心不由得尊称一声孔圣人。 对论语顶礼膜拜,敬而远之,诚惶诚恐,不敢拜读。 感谢百家讲坛和于丹教授,终于对论语这部圣书得以管窥,可谓受益匪浅。 一、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教育的灵魂或者它的第一目标是什么?我想这是我们教育工作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论语子贡问政里,子贡问孔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孔子的回答是足兵,民食,民信之矣。 子贡又问,如果必须去掉一条,就去哪一条?孔子说去兵。 就是不要强大的武力保障了。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去掉哪一个?孔子非常认真地说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至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于信仰。 姑且不论孔子的观点正确与否,但孔子的这番话却触动了我对教育的灵魂的思考。 我想我们教育的第一要务是要为学生建立一种信仰,无论是政治信念还是做人的原则。 最基本的,在这个多元的社会,要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他人。 但是非常遗憾,我们感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 从另一个角度看自私,其实是对不同于自身观点的极度不同,外在自私行为的表现其实是内心思想价值观单一化的体现。 还有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其根源我认为也在于此。 厌学、早恋、一夜情等等社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着很多人心中的虚无和对欲望的放纵,说到底,是一种信仰的缺失。 这种信仰的缺失也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 非常可惜的是,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但在实际的考核中,却把少数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当作考核的依据,再加上问题学生处理学校、社会、家庭负担的责职不明,一旦学生出了什么问题,几乎都由学校承担各种各样的责任。 在这种导向下,学校的思想教育经常丧失学生这个教育主体,而变成了单纯的控制学生行为,以致被戏称为学校恨不得找个钉子把学生钉在凳子上。 这种现实直接导致了教育部门为了装扮太平盛世,不得不把本应在活动和教育对话中实现的思想教育变成说教和行为控制。 二、教育的支点是什么纵观整个论语,是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集,思辩集,没有疾言厉色,孔子对弟子最严厉的表现不过是哂之。 更多的是孔子以其自身的言行和修养,以其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循循善诱的作风,让弟子们沐浴在高尚道德的春风里。 正如他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你自己想有所建树,马上就想到让别人也有所建树;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想到也要帮别人实现理想。 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爱大家也要爱小家,实现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共同发展,多么伟大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态度。 孔子还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就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这样的人生态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难道不值得提倡吗?在人们面临生活的巨大的生活压力的时候,这样的人生态度是否可以帮助人们走出心中的阴影,这对我们现实中的很多现代人难道不是非常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模式
- 新质生产力覆盖的十四大行业
- 2025年骨科手术并发症处理技巧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病学病例分析与诊断能力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危重病例急救应急演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常见疾病临床诊疗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评估与康复方案设计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科学综合知识测试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肿瘤科治疗方案设计案例答案及解析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设计概论-第一章-导论课件
- 野天鹅-童话故事课件
- 2017-2018学年新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教案
- 新媒体营销与运营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三通一平”工程施工标准合同
-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 新行政诉讼法
- 医学人文与叙事课件
- 三年级美术上册《魔幻颜色》课件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