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42 2005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6-08-23实施2006-08-23发布电子政务术语electronic government terminologyDB42/T 3622006DB42湖北省地方标准ICS 01.040.01A 22iiIDB42/ T 3622006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 总论13.2 政务53.3 信息73.4 网络103.5 安全133.6 其他16汉语索引20 IDB42/T 3622006前 言本标准收录的术语部分采纳了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确定的术语。 本标准由湖北省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湖北省标准化协会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标准信息研究所、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胜群、吴斌、周小波、杨建东、梁薇、冯翔、林子禹、张唯佳、谢秋琪、张锐、黎莹、罗自立。1DB42/T 3622006电子政务术语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领域的用词。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内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并为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各项地方标准的编制提供参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5271.1-2000 信息技术 词汇 第1部分 基本术语GB/T 5271.8-2001 信息技术 词汇 第8部分:安全 GB/T 5271.27-2001信息技术 词汇 第27部分 办公自动化3 术语和定义GB/T 5271.1-2000、GB/T 5271.8-2001、GB/T 5271.27-200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总论 3.1.1 政务流程再造 administrative process reengineering利用电子政务相关技术,以公众服务需求为中心,把政务的各个方面,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重新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流程的过程。3.1.2 社区信息化 community informatization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地开发、利用和管理社区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社区管理和提供社区服务的过程。3.1.3 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 core metadata of public resource用于描述公共资源的元数据项的基本集合。3.1.4 政务信息交换核心元数据 core metadata of interchanging service用于描述交换服务的元数据项的基本集合。3.1.5 数据 data 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形式化的表示。适宜于人工或自动方式进行通信、解释和处理。 3.1.6 数据库 database (DB) 为满足某一部门中多个用户使用的需要,按一定数据模式,在计算机系统中组织、储存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能够提供多种应用服务。在数据库中,数据都是独立存储的,数据的插入、修改和检索都是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的。 注: 数据库是现代管理系统中进行数据(信息)管理最先进的组织形式。它的主要用途在于:真正做到数据共享;可以减少数据冗余;保证数据可随机存、取;引用方便;数据完整、独立、安全可靠。 按照用途,数据库可分为三种类型:(1)数据型数据库,又称源数据库、数据文件档案,这类数据库所涉及的学科与内容相当广泛,在经济管理方面,可提供经济预测、价格走势、产品统计、经济增长率等数据,自然科学方面,可以基本常数、物质特征、图像、图表、自然资源等数值数据和事实数据为对象。(2)文献型数据库,它以各种学科研究方面的书刊、资料科研报告、科技档案、论文等为对象,其中又分为文献数据和目录数据库。(3)管理型数据库。它以服务单位的人财物、项目、成果、机构及其他管理信息为对象。它的内容来自各种办公文件及为管理建立的各类档案,具有保密性。 3.1.7 数据访问 data access 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和其它支撑服务提供的统一、透明、高效访问网络环境中各种异构数据资源的服务。 3.1.8 数据元素 data element 通过定义、标识、表示以及允许值等一系列属性描述的数据单元。在电子政务特定的语义环境中被认为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元。3.1.9 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DM) 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新颖、有效、能被人理解的信息的高级处理过程。对于企业而言,数据挖掘有助于发现业务发展的趋势、揭示已知的事实、预测未知的结果。 注: 数据挖掘的商业应用可以描述为:按企业既定的业务目标,对大量的企业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提示隐藏的、未知的或验证已知的规律性,并进一步将其模型化的先进有效的方法。 3.1.10 数据仓库 data warehouse (DW) 一种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面向主题,涵盖不同时期的集成而稳定的数据集合。把信息加以整理归纳,并及时提供给相关的管理决策人员,是数据仓库的根本任务。数据仓库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收集数据、过滤数据、存储数据,以及把数据应用于分析、研究等应用程序。 注: 数据仓库属于一种中介查询工具,可在海量的业务数据中筛选有用信息,但并不改写原始业务数据,现有业务数据并无任何危害。 3.1.11 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supporting system 采用信息技术、空间地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以数据库为支撑,利用核心政务系统和其他政务系统收集相关决策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的一种应用系统。 3.1.12 数字城市 digital city广义指城市信息化: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网络和多媒体等技术,以城市空间数据库和城市基础数据库为基础,以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城域网为骨架,以政府、企业、公众数字应用系统和数字小区为终端的虚拟系统。从信息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城市是一种新的的社会系统。通过它人们能够实现自由创造、共享信息和知识。相对于前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系统而言, “数字城市”实际上是一种数字革命。它涉及城市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城市的各个方面,以数字的形式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再现,并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3.1.13 目录服务 directory service 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定位和标识用户以及可用网络资源,并提供搜索功能和权限管理功能的服务机制。3.1.14 电子治理 e-governance利用信息技术,依靠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实现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政府管理方式。3.1.15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e-government top-level design 电子政务总体规划的一种实现手段,主要设计内容包括:电子政务的概念框架、战略目标、建设内涵、总体结构、应用模式、建设方法、领导体制、管理体系、关键要素、政府层级目标、部门业务和关联业务框架、预算体制等。该设计成为电子政务建设依据。 3.1.16 电子政务 electronic government基于Web的政府应用互联网应用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并结合这些技术的实施过程,来强化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和服务的访问与传输,改进政府管理水平,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透明的管理和服务。3.1.17 电子政务规划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 planning从总体角度,对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目标、关键技术等要素进行的统一规划。3.1.18 电子政务数据元 electronic government date element电子政务数据元是指政务活动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元。3.1.19 电子政务系统 electronic government system政府各部门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履行政府管理服务职能,面向社会、企业和公众进行行业管理或者提供公共服务而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3.1.20 应急指挥 emergency command为了控制或者缓解突发事件而采取的的紧急行动。3.1.21 电子服务 e-service 一种以适当的电子手段(因特网等)获得的或支持的政务服务。 3.1.22 “金字”工程 Golden Engineering (projects)由国家主导,旨在率先在各部委和行业实现业务电子化的系列工程。目前已有“金税”、“金财”、“金贸”、“金关”、 “金审”、“金卡”、“金农”、“金水”、“金盾”、“金桥”、“金旅”、 “金智”和“金卫”等工程。3.1.23 政务(业务)系统互通 government affair systems intercommunication 在政务系统之间,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行信息传送和数据共享的技术。 3.1.24 政务(业务)系统互连 government affair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在政务系统之间,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的物理连接。 3.1.25 政府职能转变 Government function transition一定时期内,政府部门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其职责和功能的范围、内容和履行及发挥方式的转移与演变。3.1.26 政府信息化 Government informatization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并对政府信息资源予以开发和管理,以便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的过程。3.1.27 政府管理创新 Governm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适应政府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对政府管理理念和制度、组织和职能、管理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进行变革和更新,以建立精干、高效和富有活力的政府的活动。3.1.28 政务元数据 government metadata在电子政务中,一种定义及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它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信息,为各种形态的信息资源提供规范、统一的描述方法和检索工具,为分散的、由多种资源组成的信息体系(如数字图书馆)提供整合的工具与方法。 注: 元数据通过数据元素集定义资源对象的各类属性,这些属性的大量实例可以表达为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或者以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等形式革行置标,从而能够利用数据库系统或各类应用软件进行管理。通过元数据,可以解决信息资源所涉及的描述、资源发现、认证、互操作、数据管理、访问控制、数字化存储、内容分级等问题。元数据一般分为描述型元数据(Intellectual Metadata)、结构型元数据(Structura Metadata)存储控制型元数据(Access Control Metadata)、评价型元数据(Critical Metadata)等。描述型元数据:用来描述、发现和鉴别数字化信息对象,如机读目录(Machine Readable Catalogue_MARC)、都柏林核心(Dublin Core-DC),它主要描述信息资源的主题和内容特征。结构型元数据:用来描述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内部结构,如书目的目录、章节、段落的特征。存取控制型元数据:用来描述数字化信息资源能够被利用的基本条件和期限,以及这些资源的知识产权特征和使用期限。评价型元数据:用来描述和管理数据在信息评价体系中的位置。3.1.29 信息 information 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各种事实的知识。其中数据、消息所包含的意义,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3.1.30 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 具有相关组织资源(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金融资源)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提供并分配信息。3.1.31 互操作 interoperation 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采用协议和统一的技术手段实现的功能调用、服务与支持。3.1.32 政务业务系统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 of government affair system 电子政务中,不同系统和应用软件准确、高效、一致地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服务的能力。 3.1.33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某种资源的有关信息的结构数据;或者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 3.1.34 多媒体短信服务 multimedia short message service (MMS) 一种支持多媒体功能,可以借助高速传输技术将图像、音乐及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媒体信息同时进行收发的服务。MMS是目前开发的短信技术中标准最高的一种。用户可以使用支持MMS的移动终端、WAP(无线应用协议)支持终端或个人电脑进行信息的交换。 注: MMS是移动短消息从文本方式到多媒体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运行必须需要第三代移动网络作为基础。 3.1.35 国家信息化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3.1.36 社会信用体系 social confidence system 一种以有关的信用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信用专业机构为主体,以合法有效的信用信息为基础,以解决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为目的,使守信者受到鼓励,失信者付出代价,保证公平和效率的社会机制。 3.1.37 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将科技知识、方法和经验系统地应用到软件的设计、实现、测试和文档编制中,以优化软件的生产、技术支持和质量。3.1.38 电子政务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对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业务流程、管理等全面建立标准与规范的过程。3.1.39 信任等级 trust levels 全称“事务处理信任等级”。对考虑提供联机服务的机构提供指南,使其能在一致的基 础上将事务处理分类,以此制定的等级。旨在保证类型相似的事务处理以类似的鉴别方法来实现。 3.2 政务 3.2.1 业务 business 通过信息交换实现的一系列过程,其中每一过程都有容易理解的目的,涉及多方,以达到共同目标。 3.2.2 业务协作流程图 business collaborative diagram存在于部门、岗位、角色之间的业务往来流程图,分为矩阵型和自由型两种表达方面。3.2.3 业务实体 business entity 在特定业务中所能访问、检查、操纵、生产或处理的对象。3.2.4 业务集成 business integration 在电子政务中,对表征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一组能力的整合。这些能力包括集成并管理业务运作系统、企业信息资产、协作方和协作网络。 3.2.5 业务模型 business model 对一个组织的分工、流程、信息等业务方面的描述。 3.2.6 业务建模 business modeling 一种通过图示和文字等手段,将分工、流程、信息等方面的业务具体表达出来的方式。 3.2.7 业务进程 business process 在特定领域,为达到业务目标而制定的一类过程和策略。该过程由一组按策略执行的、相互协调的活动步骤组成。3.2.8 业务进程规范模式 Business Process Specification Schema (BPSS)在 ebXML 标准中,一种关于业务过程说明的模式规范。该模式是 ebXML 中业务处理的标准框架。3.2.9 业务事务处理 business transaction 一种由各参与方的活动和(或)过程组成的预定义的集合:由一个参与方发起,以完成商定的共同业务目标;当商定的结论被认可时即终止。 3.2.10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通过管理客户信息资源,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密切关系的动态过程和经营策略。 3.2.11 领域框架 domain framework 针对电子政务应用领域的共性功能和特征,基于支撑服务而构建的可扩展、可定制、可复用的框架性实现及相应规则。 3.2.12 电子拨款 electronic appropriation 政府或上级部门通过电话线路或因特网连接将款项划拨给所属单位的业务处理方式。 3.2.1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electronic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ccessment 依据客观事实和相关数据,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采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运用科学方法和多种手段,对电子政务建设进行评价的活动。3.2.14 电子政务系统外包模式 electronic government system contracting-out pattern采用合同形式,将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维护、升级改造等工作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服务提供商代为管理的方式。3.2.15 政务活动 government activity 政府部门行使法定职权,履行法定职责,管理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 3.2.16 政务流程 government flow 政务活动应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3.2.17 政务资源交换域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exchange domain 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实现同级部门之间信息交换与共享的逻辑区域。 3.2.18 消息服务 message service 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的,实现消息通信功能的运行环境和可配置的服务调用或支持。 3.2.19 办公自动化 office automation 借助数据处理系统对各种办公活动的集成。办公自动化包括对文本、图像、话音和视频的处理和通信。 3.2.20 一站式服务 one-stop service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了方便企业和公众办事,提高行政效率,将办公地点集中起来的一种提供公共服务的形式。3.2.21 网上行政审批 online administrative approval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网上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3.2.22 流程,工作流 process/workflow 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业务过程。 3.2.23 流程控制 process control对业务过程的基本控制操作,包括启动、暂停、恢复、放弃、继续、销毁等基本操作。3.2.24 过程定义 process definition 为支持自动化处理,对业务过程的描述形式。它通过建模生成,并被工作流管理系统执行。过程定义包含的内容有:由所有参与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联系构成的网络、过程的启动和中止条件、单个活动的信息等。 3.2.25 公共服务 public service 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建设城乡公共设施、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 3.2.26 (电子认证许可证书)吊销 revoke (a licence for electronic certification) 对电子认证许可证书的拥有和使用权利的撤销。 3.2.27 服务型政府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在公民本位和社会本位思想指导下,以服务为宗旨,向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的政府理念和政府模式。3.2.28 社会保障业务系统 service system of social support实现社会保障相关业务的电子政务子系统。3.2.29 协同政务 synergetic government 政府机构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跨部门的、动态的政府业务流效率,实现各类政府组织的协作沟通协调公共管理的新型政务形式。 3.2.30 技术中立 technology neutrality 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政府机构要确保从各种各样的技术和设备中进行选择,尽可能避免受卖方牵制的原则。 3.2.31 事务处理 transaction 一种构建可靠应用,确保其中所有操作一致,并保证数据从一种一致状态变换到另一种一致状态的处理机制。 3.2.32 事务处理强度 transaction intensity 在线事务处理中,某一机构所需的信任等级。例如,一个低强度的事务仅要求通过电子邮件来确认已经收到服务请求,一个高强度的在线事务可以要求许多与事务抗抵赖有关的因素。 3.2.33 分工组成树 work division composition tree进行业务活动的部门、岗位、工作职责、活动步骤之间的组成关系。3.3 信息 3.3.1 涉密信息confidential information在电子政务中,仅限一定范围知晓而不宜公开的,或者,带有一定密级的信息内容。3.3.2 内容管理 content management (CM) 对需要在网上发布的各种信息进行的管理。内容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对文件、数据的管理, 还包括对资料获取和存储的方法、检索方法、访问权限等。 注: 在电子政务领域,内容管理主要体现在通信和服务两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信息的安全渠道和分布、相关信息服务、安全可靠和高效的机关职能服务;在电子商务领域,内容管理的主要作用是收集、管理和分配商务信息,建立数据与企业核心业务的连接,并通过内部网和外部网进行传播,实现数据在特定范围内的共享。 3.3.3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directory system for 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采用统一的标准,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按类别进行描述,以目录技术、元数据技术和网络环境为支撑,为政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这类资源的发现、定位等功能及相关应用的系统。 3.3.4 电子公文 electronic official document以数字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媒体,依赖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公文。3.3.5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database 按照一定的主题词体系结构将经过筛选和概念化后的政务信息进行转换,以数据库为存储检索工具所构建出来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包括企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社会经济信息资源库、地理信息资源库、统计信息资源库等。 3.3.6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exchange system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电子政务系统中实现广域范围内异构的政务信息交换的机制和相关技术。 3.3.7 政务信息采集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cquisition又称“政务信息获取”。将收集到的政务信息变成数据形式,通过传输线路或者其他传输方式传送给政务信息系统的过程。3.3.8 政务信息目录服务器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irectory server公共资源和交换服务接口,提供政务信息资源发现和目录管理的计算机服务程序。3.3.9 政务信息标识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依据政务信息标识编码、申请和分配等管理制度对政务信息进行的标识。3.3.10 政务信息公开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ness 政府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将政务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以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的活动。3.3.11 政务信息公开目录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pen catalog 按照法规要求,政府部门为主动(或接受公民申请)公布本部门所管理的政务公开信息而编制的目录。 3.3.12 政务信息资源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信息,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3.3.13 政务信息资源编目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catalogue提供者按照规划中设定的元数据对共享政务信息资源进行目录编辑,并形成目录内容。3.3.14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classification为便于政务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和使用,根据政务信息资源的属性、生存周期、服务对象、生产机构、密级等,采用相应的分类方案,将政务信息资源归并成不同类别的方法。3.3.15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使用者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catalog consumer查询和使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的机构和个人。3.3.16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者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catalog governor提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的注册、发布、维护、查询的机构。3.3.1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提供者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catalog provider编目并提供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的机构。3.3.18 政务资源交换系统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exchange system在同一交换域内,一种以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的信息系统。3.3.19 政务信息处理系统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一种对政务信息进行加工的管理信息系统。3.3.20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接口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rface用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建立、查询和管理。3.3.21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rchange政务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从一交换结点到其他交换结点的传送和处理过程。 3.3.22 政务信息资源维护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maintenance管理者保存、备份、恢复与注销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目录内容的更新维护由提供者负责,目录。系统的更新维护工作由管理者承担。3.3.23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政府部门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采集、传送、处理、储存和利用的过程。3.3.24 政务信息资源发布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publish管理者向政务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公共资源目录和交换服务目录。面向政务部门发布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以主题分类为主,面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政务信息资源可以选用服务分类。3.3.25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注册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register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者接收和处理政务部门提供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内容的过程。3.3.26 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socialization increment根据政务需要和社会需求,政府部门将一些基础性政务信息加工处理成增值信息并依法公布,引导社会力量在此基础上开发增值信息服务的做法。3.3.27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政府部门依据法规将政务信息资源向其他部门、组织或个人等公开,便于其获取或者使用的做法。3.3.28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一种跨部门、跨交换域,实现基于公共信息资源和部门共享信息资源的访问与交换的设施。3.3.29 政务信息共享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haring为避免信息流转不畅或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通过设立政务信息交流平台和流转机制,以便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实现的政务信息的广泛交流和享用。 3.3.30 政务信息系统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ystem一种运行政务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3.3.31 行业信息发布制度 industry information promulgation regulation政府部门依照法规,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站、查询终端等途径,将行业信息向社会进行公开发布的管理规范。3.3.32 信息资源产业industr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信息资源产品交易达到一定市场规模,具有行业核心技术,拥有信息资源产品体系,企业数达到一定数量,形成一整套行业管理体系的经济形态。3.3.33 信息采集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从各种信息源收集信息的过程。3.3.34 信息资产评估 information assets assessment对信息资源本身价值,如机密性、可用性、完整性等所作的评估。3.3.35 信息描述 Information description为便于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和其他支撑服务对信息进行解析或提取,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信息所作的描述。3.3.36 信息交换 information exchange在传输期间,以不改变信息量或赋予数据的含义的方式,发送和接受数据的过程。3.3.37 信息集成(整合)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基于标准的协议或统一的技术框架,对不同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表示、访问和处理的服务。3.3.38 信息处理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对信息(即数据的含义)进行的系统性的操作,其中包括所需的数据处理,也可包括例如数据通信和办公自动化一类的操作。3.3.39 信息资源企业information resource enterprise以信息资源产品作为赢利手段的企业。3.3.40 信息资源开发 information resource exploration 对信息资源的价值进行挖掘并使之发挥效益的过程。3.3.41 信息资源集成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为了实现政府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不同业务数据的共享,提供跨部门的服务,采取各种技术和行政手段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3.3.42 信息资源经营者 information resource operator 是向信息资源的消费者提供其信息资源服务的实体,它以营利为目的从事信息资源的经营活动。3.3.43 信息资源生产者 information resource producer 对原始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和再造,以满足某种信息资源需求的实体。3.3.44 信息资源产品information resource product通过对相对原始的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和集成,能够直接提供信息服务的、产品化的信息资源。3.3.45 信息资源利用information resource utilization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资源价值的过程。3.3.46 信息安全管理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信息技术中,在访问控制、鉴别服务、网络安全、安全体系结构与模型、运行安全、业务连续性规划以及法律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管理。 3.3.47 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又称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充分发展和应用,使信息存储、传播、处理及使用变得十分普遍,并使其在社会运作及日常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的社会环境。 3.3.48 样式表 style sheet 一种描述文档数据显示在屏幕上或打印机上的表现样式。3.3.49 信息资源市场监管 information resource market supervisal为消除市场垄断,保障信息资源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公平竞争,并扶植自主信息资源技术的知识产权,通过建设相关规章制度系列实施行政管理的监管行为。 3.4 网络 3.4.1 异步传送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一种以高速分组传送模式为主,综合了电路传输模式优点的宽带传输通信模式。其中将信息组成固定长度的信元在电信网中反复使用、交换、传输。 该模式可以传送任意速率的宽带信号,包括话音、数据和图像。ATM 采用动态分配带宽,数据的压缩、编码和传输出都异步进行。 又称“快速报文分组”。目前传输率可达 625 Mb/s。ATM 将成为未来因特网主干网的主要实现技术之一。3.4.2 业务进程执行(BPEL)语言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BPEL)一种由 IBM、 BEA 和 Microsoft三家公司共同制定的基于 XML 、支持商业事务的规范语言。该语言扩展了Web服务交互模型。3.4.3 呼叫中心 call center (CC) 一种面向客户的综合服务体系。又称“客户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可按客户的需求,通过电话、因特网网络等线路接入,以自动应答或人工响应方式,完成业务咨询、业务受理、信息查询、受理投诉等一体化的服务。 注: 随着呼叫中心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协议(IP)、无线应用协议(WAP)、自动语音识别(ASR)、数据仓库(DW)等最新技术也融合进来,使其在性能、结构和应用等几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呼叫中心技术的演变经历了从传统的基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的呼叫中心,到基于因特网的呼叫中心,再到基于无线因特网的呼叫中心。3.4.4 客户-服务器 client/server 一种分布式处理的结构:把个人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若干个终端和各类计算机系统,通过垂直、水平和纵横的网络,形成一个分布式的处理环境,以实现高效率的资源共享。 注: 在客户/服务器结构具有任务的可移植性、互操作性、规模可变性和高效性等特点。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中, 客户机和服务器都是独立的计算机。目前,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的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的客户登记、结算系统、超市的POS系统,银行、邮电的网络系统等领域。3.4.5 组件 component由元件构成的组合体。3.4.6 数字数据网 digital data network (DDN)一种利用数字传输通道(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等)和数字交叉复用节点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速率的高质量数字专用电路和其它服务,以满足用户多媒体通信和组建中高速计算机通信网的需求。DDN区别于传统的模拟电话专线,其显著特点是采用数字电路、传输质量高、时延小、通信速率可根据需要选择;电路可以自动迂回,可靠性高;一线可以多用,既可以通话、传真、传送数据,也可以组建电视会议系统、开放帧中继业务、提供多媒体服务、组建自己的虚拟专网和设立网管中心等。3.4.7 文档对象模型 Document Object Model (DOM)一种由 W3C 组织制定,适用于分析 XML 数据和对象树表示,并处理对象树的内容的规范。DOM 是一个标准API。3.4.8 电子政务网络 e-government network承担政务业务和核心政务职能的网络。可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3.4.9 政务外网 electronic government extranet政务外网指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需要的网络。3.4.10 政务内网 electronic government intranet 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连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要。3.4.11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electronic government network platform承担政务业务和核心政务功能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3.4.12 电子政务网址 electronic government Web site电子政务应用中,用户的万维网在线访问站点。3.4.13 电子政务可扩展置标语言 electronic government XML (egXML)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的描述语言。3.4.14 政务会议无线局域网 government meet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一种通过无线电、红外信号或其他技术收发数据,在各结点与集线器之间不需要物理连接的局域网。特别是在政务会议这种场合中各到会代表数据间的传输。3.4.15 政府门户网站 government portal 通过统一的互联网门户集中实现政府管理服务功能或者访问政府业务部门的网站。3.4.16 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为提供单台或一组计算机所不能提供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功能,而通过高速网络集成大量计算机系统的技术。为满足本地用户的需要,其中网络可以使用共享的语言和接口协议,在全球范围内接入运算资源、信息和服务。3.4.17 全球信息网格 Global Information Grid (GIG) 由一系列全球互联的端到端信息处理能力、相关程序和人员组成,能根据使用人员、政策制定人员和保障人员的要求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发和管理的系统。 3.4.18 综合门户网站 integrative portal一种通过统一的互联网门户集中实现各种服务功能的网站。3.4.19 互连 interconnection 在不同计算机网的两个或更多结点之间的一种电气或机械连接,是在计算机系统的两个部件之间实现物理连接和通信的过程。 3.4.20 接口 interface两个功能部件之间的共用界面,该界面是由各种功能特性、公共的物理互连特性、信号特性及其他适当特性规定的。注:这个概念包含两个不同功能装置连接的技术要求。3.4.21 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 (LAN)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内,一种位于用户处所的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内的通信不受外部规章的支配,但是跨该局域网边界的通信可受某种形式的规章的支配。3.4.22 媒体网关 media gateway一种能够汇聚不同类型信息的新型网关。它所处理的信息包括模拟信息(如语音电话、传真)和数字信息(如数字媒体、音频信号)。媒体网关将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汇集起来,然后将其压缩和数字化,并通过IP网络转发出去。媒体网关最大的优势在于降低了通话成本,这也是其受到广泛欢迎的基础。3.4.23 城域网 metro-polian area network(MAN)大于局域网,向单一城市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服务的网络。3.4.24 网络计算机 network computer (NC) 一种专用于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客户终端,其应用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上,不需硬盘、软盘、光驱等外部存储器,通过调用服务器上的资源来进行工作。 注: 网络计算机主要有以下五个优点:资源共享、易于管理;免维护、免升级、免病毒;成本较低;数据安全、 系统稳定;易用耐用。在电子政务、学校银行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3.4.25 网络优化 network optimization对正式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并指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原因的过程。网络优化的作用在于通过参数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也对今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请吃一碗面课件
- 词语运用课件资料
- 专利权质押担保借款合同
- 安泰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婚生子监护权及抚养费变更离婚协议范本参考
- 金融投资公司工商股权转让及风险控制协议
- 差旅垫付及财务管理协议
- 湖北少儿舞蹈培训课件
- 个人投资者退出足球俱乐部退伙协议范本
- 云计算酒店资源优化-洞察及研究
- 辞职工资发放合同协议
- TSG D7004-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 -公用管道
- 2025年环保行业从业者综合素质测试试卷及答案
- 面点原料知识
- 血液透析病人饮食管理
- 饿了创业成功案例分析
- 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制度
- 鞋业模具制作流程
-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精美课件)
-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技术规程SLT 836-2024》知识培训
- 《专利及专利查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