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oc_第1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oc_第2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谈谈粤教版选读的教学方法【摘要】选修课论语的教学不应仅立足于高考备考,要让学生乐于学习论语,将儒家思想的精髓内化于个人道德品质。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阅读相关书籍,并把论语与生活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营造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与经典产生共鸣,以天下为己任,志存高远,积极用世。【关键词】论语 教学 兴趣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很多名言警句流传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但论语毕竟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也许对于高中生来说,论语阐发的人生大道理过于高深,并且文意疏通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刚开始学习时不一定会感兴趣。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定位是非常关键的,如何让学生乐意学习论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不情愿的受教者,这就要求教师把论语与生活结合,让学生的个体情绪融入课堂,与经典产生共鸣,情不自禁爱上论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志存高远,积极用世。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读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选修教材。此书一般安排在高二学习,用一个月的时间讲授。选读的选文是采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课文编排顺序和论语读本不同。选读共有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生篇、情操篇、伦理篇和治学篇,每星期讲授一个单元。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讲授论语前,建议能看一下三个方面的书籍。第一,论语全书,对当代各家对论语的不同解释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教材选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还有南怀瑾论语别裁、徐志刚论语通译等;第二,全面论述孔子的著作或书籍,例如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钱穆孔子传、于丹心得、李零丧家狗等;第三、介绍孔子弟子的作品,论语有许多内容是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因此要了解孔子的一些著名弟子的基本情况。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石毓智非常师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等都是相关内容的较好作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很重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方能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对知识的热爱,读书便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强迫性的学习也许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如果在学生心目中产生这样的想法:论语不仅是有趣的,并且贴近生活,它能帮助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那我们的教育也就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论语不是枯燥无味,远离生活实际的,反而是相当有趣,我们可以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发现自己深藏的不足之处。例如论语述而三十七:“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戚”这个字究竟是读去声还是阴平呢?由于粤方言“亲戚”这个词的影响,学生常把“戚”读成去声。我启发学生那“戚继光”中的“戚”读什么声调,同学们想当然说是第一声,我说这个字不是多音字。在课堂上纠正了同学们的这个发音后,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由于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再加上方言的影响,高中生读错汉字语音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识字教学工作应在贯穿高中教学中。清楚了这句话的读音后,就有学生提出来,“小人为什么会常戚戚呢?”我说:“还是给大家举个例了,如果班主任来找你来了,你会有什么想法?是害怕还是处之泰然?如果我来找你,你是不是就会担心我是来催作业,找你麻烦的?”通过这个学校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学生很快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并联系到其他的俗语,“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我马上表扬这个学生,说:“这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论语学而第一:“过,则勿惮改。” 犯了错误,就改正,为何要加“勿惮”呢?上课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很快就有学生回答,“因为人总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多好的问题,多精彩的回答。又有学生接着举例:某某今天迟到了,还不承认;某某上课睡觉了,老师批评他,他还说是在思考。学生们很快把看似艰深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这样鲜活的对话,如此精彩的思维火花,只有在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之下才会产生。师生共同营造这样富有情趣,贴近生活的课堂氛围,学生勇于发言,乐于发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三、以一贯之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并没有按时间或人物分类,内容较为分散。怎样引导学生把论语整合成一个系统,前后贯穿,联系记忆呢?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孔子说自己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即用一条线把知识前后贯穿。教学上可以将论语中内容接近的句子归纳起来,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例如谈到错误时,孔子的观点是犯了错误,就要改正。子曰:“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第一)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第六)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第十九)孔子在不同的篇章里谈到人都会犯错,但是我们要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纠正自己的不足。论语里与大量关于学习方法的谈论,这些方法对当代学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第一)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第二)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第十九)我们每天都要学习新的知识,对已经学过的知识也要及时复习巩固,这才是真正的求学之道。多么精辟的见解,可是我们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如何看待论语中互相矛盾的地方?当学生对论语提出质疑之时,教师应该怎样回答?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后人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回忆,书中的很多对话都没有场面描写或者时代背景的介绍。一个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说的话是有可能不一致的,但是做人的主要原则, 在对待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基本统一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从书中发现了疑问,这种质疑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教师要乐于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责任之一。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诗经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是论语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谈到了爱情和追淑女,还能说是思无邪吗?”我回答:“爱情是邪恶的吗?追求爱情是人的正常追求啊。”很快有学生提出:“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我回答:“一个未婚男子追求一个未婚女子,这是符合礼节的,可是一个男子同时爱慕几个女子,这才是色。少年人还在长身体,血气还未稳定,如果过早地结婚生子,对身体和心理都非常不利。”论语对爱情和婚姻并没有明确的论述,而这是中学生的敏感话题,当遇到学生提出的这类问题时,课堂上不应该回避,应做正面的引导。当学生在语文课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时,说明他已经在思考,并且信任语文教师,敢于在语文课上讲出自己的困惑。这样的学生是应该鼓励和表扬的,畅所欲言、自由谈论的课堂气氛能让学习更加快乐和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