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科目概述.ppt_第1页
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科目概述.ppt_第2页
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科目概述.ppt_第3页
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科目概述.ppt_第4页
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科目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 鞘翅目 Coleoptera 鞘翅目通称甲虫 属全变态类 全世界已知约33万种 中国已知约7000种 该目是昆虫纲中乃至动物界种类最多 分布最广的第1大目 一 主要识别特征 体小至大形 体壁坚硬 头式一般为前口式或下口式 咀嚼式口器 触角多样 复眼发达 圆形 椭圆形或肾形 前翅鞘翅 静止时在背中央相遇成一直线 后翅膜质 通常纵横叠于鞘翅下 腹部一般10节 腹板多有愈合或退化现象 全变态 口器咀嚼翅鞘坚前翅角质对直线幼虫寡足无足少后翅膜质变态全 二 生物学特性 全变态 有些为复变态 幼虫多为寡足型 胸足通常发达 腹足退化 蛹为离蛹 成 幼虫的食性复杂 有腐食性 粪食性 尸食性 植食性 捕食性和寄生性 芫菁 等 瓢虫幼虫 蛴螬 金针虫 复变态 全变态昆虫中 某些幼虫营寄生生活的昆虫幼虫各龄间形态 生活方式等明显不同 比一般全变态昆虫的变态复杂得多 因而特称其为复变态 见于脉翅目的螳蛉科 鞘翅目的芫菁科 步甲科 隐翅甲科 捻翅目 双翅目的蜂虻科 家蝇科 小头虻科 网翅虻科 鳞翅目细蛾科 膜翅目的姬蜂科 平翅小蜂科 巨小蜂科等很多内寄生蜂类 其中以芫菁的变态最为典型 例如 芫菁的成虫为植食性 幼虫则是肉食性的 大多数取食蝗虫的卵 其第一龄幼虫有发达的胸足 称为三爪幼虫 性活泼 可以迅速的搜索土中的蝗虫卵 一旦找到蝗虫卵便进入卵囊中取食 逐渐变成行动缓慢 体壁柔软 胸足退化的蛴螬型幼虫 幼虫接近老熟时 离开食物 深入土中转变为胸足更为退化的 不食不动 体壁坚硬的围蛹型幼虫或伪蛹 常以此态越冬 翌年再化蛹 羽化 植食性种类有很多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 有的生活于土中为害种子 块根和幼苗 如叩头甲科的幼虫 金针虫 和金龟甲科的幼虫 蛴螬 等 有的蛀茎或蛀干为害林木 果树和甘蔗等经济作物 如天牛科和吉丁甲科幼虫等 有的取食叶片 如叶甲类及多种甲虫的成虫 有的是重要的贮粮害虫 如豆象科的大多数种类专食豆科植物的种子等 捕食性甲虫中有很多是害虫天敌 如瓢甲科的大多数种类捕食蚜虫 粉虱 介壳虫 叶蜗等害虫 步甲和虎甲能捕食多种小形昆虫 尤其是对鳞翅目幼虫等有很强的捕食能力 芫菁幼虫寄生于蝗卵和蜂巢内 大花蚤有些种类的幼虫寄生于蜚蠊体内 有些在蜂巢内营寄生生活 腐食性 粪食性和尸食性甲虫 如埋葬虫科 蜣螂科中的许多种类 可为人类清洁环境 鞘翅目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三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分四亚目 原鞘亚目 菌食亚目 肉食亚目 多食亚目 1 肉食亚目 Adephaga 腹部第1节腹板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开 前胸背板与侧板间分界明显 触角多为丝状 跗节5节 成虫和幼虫多为捕食性 仅步甲科中有些种类为植食性 1 虎甲科Cicindelidae 常具金属光泽和鲜艳色斑 触角11节 触角间距小于上唇宽度 下口式 前胸不宽于头 成虫后翅发达 能飞行 陆生 成虫白天活动 经常于路上觅食 当人走近时 常向前作短距离飞翔又停下 故称拦路虎 幼虫在砂地或泥土中挖孔穴 居住其中 头塞在孔穴入口处 张开上颚 守猎路过的小虫 如中华虎甲等 2 步甲科Carabidae 体色一般较暗 少数鲜艳 触角11节 触角间距大于上唇宽度 前口式 头常窄于前胸 成虫后翅退化 不能飞行 只能在地面行走 故称步甲 陆生 成虫喜欢在晚上活动 有些种类有趋光性 常见的有中华步甲 大艳步甲 双齿梭步甲 大艳步甲 双齿梭步甲 2 多食亚目 Po1yptlaga 前胸背腹部第l节腹板不被后足基节所分开 背板与侧板间无明显分界 头不呈喙状 外咽缝明显分开 跗节3 5节 食性复杂 包括鞘翅目的多数种类 第一腹板形状 1 叩头甲科Elateridae体瘦长 触角丝状 锯齿状 11节 鞘翅末端收缩变窄 前胸与中后胸连接处有关节 能自由活动 当处在反面位置时 前胸会急剧向后活动使全身弹跳起来 前胸背板两侧向后缘有尖锐突起 刺 当成虫被捉时能不断叩头 以图逃脱 故称叩头甲 幼虫称为 金针虫 黄色或黄褐色 蠕虫型 为地下害虫 生活史长 2 5年一代 如沟叩头甲 细胸叩头甲等 2 瓢甲科Coccinellidae 体小至中型 卵圆形 腹部平坦 背面弧形或半球形隆起 多为红 褐 黄 白 黑等色 体上有斑点 头一般嵌入前胸背板下 触角球杆状 鞘翅边缘有显著檐褶 下颚须末节呈斧状 足跗节为隐 节 幼虫行动活泼 蛃型 腹部末端尖削 体上生有很多带有刺毛的突起或分枝的毛状棘 有的附有白色蜡粉 分肉食性和植食性两大类 肉食性种类约占80 以上 肉食性种类的成虫和幼虫主要捕食蚜虫 介壳虫 粉虱 螨类等害虫 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 如七星瓢虫 Coccinellaseptempunctata Linn 黑缘红瓢虫 ChileorusrubidusHope 异色瓢虫 Leisaxyridis Pallas 等 异色瓢虫 龟纹瓢虫 植食性的种类 如茄二十八星瓢虫 HenosepilachnavigintioctmaculataMotsch 等 属一类重要农业害虫 3 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 体多扁平 坚硬 暗褐色或黑色 头小 部分嵌入前胸背板前缘内 触角线状或锤状 有些种类外形似步甲 幼虫多细长 极似金针虫 故有伪金针虫之称 成虫和幼虫植食性或腐食性 如网目拟步甲 黄粉虫等 4 芫菁科Meloidae 身体瘦长 软弱 具黄斑纹 触角 节 雄性为锯齿状 雌虫为栉齿状 头部后方急剧收缢 呈颈状 前胸小 跗节式 鞘翅末端常分开 前跗节一爪分成两片 爪呈梳状 复变态 幼虫取食蝗卵 一些成虫取食豆类 可分泌斑蝥素 眼斑芫菁 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形成水肿 斑蟊素毒性很强 但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尤其是肝癌 如豆白条芫菁 5 天牛科Cerambycidae 触角丝状 11节 能向后伸 常长于体长 复眼内缘内凹呈肾形或分裂为2个 包住触角基部 全为植食性 成虫产卵于树缝或以其上颚咬破植物表皮 产卵在组织内 幼虫蛀食树根 树干或树枝的木质部 隧道有孔通向外面 排出粪粒 桃红颈天牛 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等 6 叶甲科Chrysomelidae 体常有金属光泽 触角不伸达体长之半 复眼卵圆形 植食性 成虫食叶 故称叶甲 幼虫有潜叶的 如铁甲虫 有食叶的 如大猿叶甲 有取食根部的 如黄曲条跳甲 叶甲 玉米双斑萤叶甲 7 豆象科Bruchidae 体卵圆形 头向前伸形成短喙 鞘翅比腹部短 腹末臀板外露 为害豆科植物种子 主要在嫩荚上产卵 幼虫孵化后咬进豆粒 当豆子成熟收回仓库时 豆象幼虫还未老熟 继续在豆粒内为害 直至化蛹变成成虫才从豆粒里出来 绿豆象 8 金龟 甲 总科 Scarabaeoidea 通称为金龟类 成虫触角为鳃叶状 前足呈半开掘式 体近椭圆形 略扁 体壁及翅鞘高度角质化 坚硬 幼虫蛴螬型 统称蛴螬 身体乳白色 弯曲呈 C 形 肥大 柔软 多皱 腹部末节腹面具有由钩状 针状及短锥状刚毛组成的覆毛区或排列整齐的尖刺列 对刺列 多数种类成虫和幼虫均为植食性 成虫在地上部为害 幼虫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 少数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均为粪食性或腐食性 包括鳃角金龟科 丽金龟科 花金龟科 金龟甲触角 苹毛丽金龟 铜绿丽金龟 云斑鳃金龟 小青花金龟 粪金龟科 白星花潜 9 象甲科Curculionidae 有小到大型 头延长呈喙状 喙明显 长大于宽 触角膝状 端部不膨大 足为隐5节 如玉米象 蒙古灰象 10 萤科Lampyridae 小到中型昆虫 体细长 两侧平行 体扁 前胸背板发达 向前盖住头部 呈盔状 翅软 腹部可见7 8节 跗节式为5 5 5 腹末端两节有发光器 一般雌或雄虫发光 雌虫发光较多 色泽不同 萤火虫 六 鳞翅目 Lepidoptera 本目包括蛾 蝶两类昆虫 属全变态类 全世界已知约20万种 中国已知约8000余种 该目为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2个大目 绝大多数种类的幼虫为害各类栽培植物 体形较大者常食尽叶片或钻蛀枝干 体形较小者往往卷叶 缀叶 结鞘 吐丝结网或钻入植物组织取食为害 成虫多以花蜜等作为补充营养 或口器退化不再取食 一般不造成直接危害 一 主要识别特征 体小至大形 口器虹吸式或退化 触角丝状 棒状 栉齿状 羽状 等 雄性触角常较雌性发达 前胸小 中胸发达 成虫翅 体及附肢上布满鳞片 前后翅常具连锁器 腹部10节 可见7 8节 一般第7节具交配孔 第九节具生殖孔 全变态 虹吸口器鳞翅目四翅膜质鳞片覆蝶舞花间蛾扑火幼虫多足具趾钩 成虫取食花蜜 对植物的授粉有所助益 但吸果夜蛾类成虫能刺破果实 吸食果汁 导致落果 蝶类白天活动 蛾类多在夜间活动 常有趋光性 幼虫绝大多数植食性 是重要害虫 腹足具趾钩 多能吐丝结茧或结网 蛹为被蛹 卵多为圆形 半球形或扁圆形等 二 生物学特性 趾钩 触角 虹吸式口器 中脉 M 基部退化或消失 而形成一个大形翅室 即中室 横脉极少 三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在分类系统上 一般主要根据成虫翅的脉序 连锁方式和触角的类型以及雄性生殖器的构造等把鳞翅目分为外孔次目和双孔次目 一 外孔次目EXoporia 前 后翅脉相极相似 翅轭连锁 雌性有一生殖孔 为单孔类 交配囊和生殖系统的其他部分无内部联系 喙短 常极度缩小 蝙蝠蛾科 Hepialidae 虫草蝙蝠蛾 冬虫夏草 二 双孔次目Ditrysia 前后翅形状和翅脉不同 连锁机制为翅缰 翅缰钩型或贴合连锁 雌虫有两个生殖孔 为双孔类 交配囊和阴道之间有导精管相连 本亚目种类占鳞翅目的99 包括大多数蛾子和全部蝴蝶 蛾类和蝶类区别 一 蝶类Rhopalocera1 弄蝶科Hesperiidae小至中型蝴蝶 体粗壮 颜色深暗 触角端部膨大稍呈小钩状 幼虫前胸较细如颈状 趾钩双序或3序环式 腹部末端有臀栉 直纹稻弄蝶等 曲纹稻弄蝶 直纹稻弄蝶 黄斑蕉弄蝶 蕉弄蝶 香蕉弄蝶 隐纹谷弄蝶 褐弄蝶 小弄蝶 2 粉蝶科Pieridae一般呈白 黄 橙色 翅上常有黑斑 前足不退化 爪多有齿或分2片 前翅三角形 后翅卵圆形 幼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 豆科和蔷薇科等植物 如菜粉蝶 PierisropaeLinn 等 菜粉蝶 东方菜粉蝶 绢粉蝶 锯粉蝶 斑粉蝶 3 凤蝶科Papilionidae大型 翅为黑色 黄色或绿色 常有鲜艳闪光的色斑 翅三角形 后翅外缘呈波状或有一燕尾状突起 达摩凤蝶 柑橘凤蝶 幼虫前胸背中央有臭角 遇惊时外翻呈叉状 缩入后外面留有横沟 趾钩双序或3序 中带式 柑桔玉带凤蝶 玉带凤蝶幼虫 柑桔凤蝶幼虫 玉带凤蝶 巴黎翠凤蝶 美凤蝶 大鳳蝶 燕凤蝶 青凤蝶 4 蛱蝶科Nymphalidae中至大型 体美丽 具各种鲜艳色斑 前足很退化 前翅R脉5条常共柄 A脉基部不分叉 成虫飞行迅速 停息时四翅常不停地扇动 幼虫具枝刺 化蛹时以腹末钩附在枝叶上 蛹体倒悬 故称 悬蛹 有些种类幼虫体上无枝刺 头部有一对触角突起 趾钩中带式 多为3序 苎麻赤蛱蝶 黄蛱蝶 网丝蛱蝶幼虫 5 眼蝶科Satyridae小至中型 多为深褐色 翅反面常有眼状斑 故名 眼蝶 前足退化 前翅有1 3条纵脉基部特别膨大 稻眼蝶 桌矍眼蝶 白瞳舜眼蝶 蟾眼蝶 奥眼蝶 白眼蝶 幼虫头部常分叶或具角 前胸较小 臀部常为2叉 趾钩单序 双序或3序 稻眼蝶 二 蛾类Heteocera6 麦蛾科Gelechiidae小型 前翅披针状 后翅外缘凹入 翅尖突出 后翅Rs与M1在基部共柄或接近 翅的后缘有长缘毛 棉红铃虫 麦蛾 幼虫仅有原生刚毛 前胸L有3毛 腹节的L1邻近L2 第9腹节两D2间的距离较第8腹节两D1间的距离为大 肛门上常有臀栉 棉红铃虫 麦蛾 马铃薯块茎蛾和甘薯麦蛾等 棉红铃虫幼虫 7 菜蛾科Plutellidae本科和麦蛾科很相似 成虫静止时触角向前伸 极易识别 翅狭长 前翅披针形 后翅菜刀形 后翅M1与M2基部合并成叉状 幼虫细长 通常绿色 行动活泼 常取食植物叶肉 使被害叶呈网状花纹 如小菜蛾 PlutullaxylostellaL 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等 小菜蛾 幼虫圆柱形 绿色 小菜蛾 8 卷蛾科Tortricidae小型 多有褐色或棕色 前翅常有斜的条纹 前翅外缘较直 翅尖突出 栖息时左右翅合成钟状 大豆食心虫 大麻食心虫 豆小卷叶蛾等 苹褐卷蛾 顶梢卷叶蛾 幼虫圆柱形 前胸气门前的骨片上有3根刚毛 肛门上方常有梳状骨片 可与螟蛾科幼虫相区别 大豆食心虫等 大豆食心虫 9 螟蛾科Pyralidae体瘦长 触角多丝状 前翅长三角形 后翅臀区发达 幼虫卷叶 蛀茎 蛀干 蛀果和蛀种子为害 亚洲玉米螟 三化螟 幼虫体细长 光滑 毛稀少 仅有原生刚毛 前胸L2毛 腹足5对 趾钩为双序环或缺环 如为单序或三序则中后胸的SV有2毛 三化螟 玉米螟等 三化螟幼虫 亚洲玉米螟幼虫 10 天蚕蛾科Satuniidae大型 体粗 密披长毛 触角双栉状 前后翅中央各有一无鳞粉的圆形或月形透明斑或色斑 有的种类后翅有尾突 后翅肩角扩大 无横脉 绿尾天蚕蛾 樟天蚕蛾 幼虫头圆形 体肥壮 体上有许多枝刺或有延长的突起 樗蚕 蓖麻蚕 蓖麻蚕 樗蚕 11 天蛾科Sphingidae体粗壮肥大 前后两端较小 似梭形 触角末端常成一细钩 前翅狭长 外缘倾斜 后翅较小 甘薯天蛾 豆天蛾等 长喙天蛾 甘薯天蛾 鬼脸天蛾 豆天蛾 紫光盾天蛾 幼虫体上无显著的毛 每一腹节各分6 8个小环节 第8腹节背面有一臀角 极易识别 葡萄天蛾幼虫 鬼脸天蛾幼虫 12 尺蛾科Geometridae体纤细 翅大而薄 前后翅颜色花纹相同 并有许多条纹连接 静止时四翅平展 后翅Sc R1基部向肩角处弯曲 有些种类雌虫无翅 如大造桥虫 大造桥虫 槐尺蠖 尺蛾幼虫 幼虫仅有2对腹足 着生于第6和第10腹节上 行动时身体一曲一伸 尺蠖 步曲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13 夜蛾科Noctuidae体中至大形 粗壮多毛 体色灰暗 触角丝状 少数种类的雄性触角羽状 单眼2个 胸部粗大 背面常有竖起的鳞片丛 前翅颜色一般灰暗 多具色斑 小地老虎成虫 幼虫体粗壮 光滑 少毛 色较深 腹足通常5对 其中的1对臀足发达 但也有少数种类仅为4对或3对 即第3腹节或第3 4两个腹节的腹足退化 如粘虫 棉铃虫 地老虎类 银纹夜蛾 甜菜夜蛾 甘蓝夜蛾等 小地老虎幼虫 甜菜夜蛾成虫 甜菜夜蛾幼虫 甜菜夜蛾幼虫 银纹夜蛾 甘蓝夜蛾 斜纹夜蛾 廉须夜蛾 壶夜蛾 鹿彩虎夜蛾 谐夜蛾 14 毒蛾科Lymantriidae体披许多鳞片 具翅种类触角为双栉状 无单眼 喙退化 休息时把密披长毛的前足伸前 雌虫有的无翅 后翅Sc R1与Rs在中室中部或后部并接造成一大形基室 腹末有毛簇 舞毒蛾成虫 幼虫有次生刚毛 长在显著的毛瘤上 腹部第6 7节背面中央各有1翻缩腺为本科幼虫的特点 体上常有毛簇并杂有毒毛 茶毛虫 黄毒蛾等 舞毒蛾幼虫 岩黄毒蛾 柳毒蛾 角斑古毒蛾幼虫 六 膜翅目 Hymenoptera 包括蜂 蚁类昆虫 属全变态类 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 中国已知2300余种 是昆虫纲中最高等的类群 一 主要识别特征 体小到中型 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 胸部包括前 中 后胸及并胸腹节 并胸腹节是由腹部第1节并入胸部形成的 许多种类 细腰亚目 腹部第2节缢缩成细柄状 称为腹柄或 腰 两对膜质翅 且前翅显著大于后翅 腹部通常10节 少的只可见3 4节 产卵器极度特化 呈长针状 短锥状 管状 全变态 并胸腹节 蜜蜂嚼吸式口器 一般为两性生殖 也有的行孤雌生殖和多胚生殖 绝大多数种类是对人类有益的传粉昆虫和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敌昆虫 少数为植食性的农林作物害虫 叶蜂 茎蜂等 幼虫变化较大 一类为伪蠋型幼虫 植食性 一类为无足型幼虫 寄生性 蛹为离蛹 二 生物学特性 1 多足型幼虫 蠋zh 型幼虫 蠋 蛾蝶的幼虫 鳞翅目幼虫腹足2 5对 具趾钩 又称蠋型幼虫伪蠋型幼虫叶蜂类腹足多于5对 无趾钩 又称伪蠋型幼虫2 寡足型幼虫 蛃型幼虫 前口式 胸足发达 行动迅速 多捕食性 如瓢虫 草蛉等 蛴螬型 体肥胖 字形弯曲 胸足较短 行动迟缓 如金龟 蠕虫型 体细长 略扁平 胸 腹部粗细相仿 胸足较短 如叩头虫 三 分类及重要科简介 通常将膜翅目分为广腰亚目 细腰亚目 一 广腰亚目 Symphyta 胸腹连接处不缢缩 不形成细腰 足的转节2节 产卵器锯状 管状 一般缩入体内 1 叶蜂科 体粗壮 成虫广腰 前胸背板后缘深深凹入 前足胫节有2个端距 幼虫多足 无趾钩 小麦叶蜂 图A 黄翅菜叶蜂 梨实蜂等 前胸背板 端距 小麦叶蜂成虫 小麦叶蜂幼虫 菜叶蜂 叶蜂成虫 叶蜂伪蠋型幼虫 2 茎蜂科Cephidae成虫体细长 前足胫节有1个端距 产卵器短 能收缩 幼虫钻蛀禾本科等植物的茎秆 体弯曲呈 S 或 C 字形 胸足退化 无腹足 包括l00多种 主要害虫有麦茎蜂 梨茎蜂等 麦茎蜂 麦茎蜂幼虫 葛氏梨茎蜂 梨茎蜂幼虫 胸腹连接处缢缩形成细腰 足的转节2节 产卵器锥状 外露 不缩入体内 寄生部 后翅无臀叶 足转节2节 产卵器从腹部末端前方伸出 寄生性 针尾部 昆虫后翅多臀叶足转节1节 腹部末端腹板完整特化产卵器 蜇刺 从腹末伸出 不用时缩入体内 多肉食 二 细腰亚目Apocrita 寄生部 3 姬蜂科 小至大型 细腰 产卵器不能缩回 有小室 有回脉 均为寄生性种类 常见的有螟蛉悬茧姬烽 棉铃虫齿唇姬蜂 横带驼姬蜂 图C 等 4 小蜂总科 体小或微小型 触角多膝状 有的后足腿节膨大 末端有2个端距 胫节弯曲 翅脉极退化 如金小蜂 蚜小蜂 跳小蜂 赤眼蜂等 金小蜂 广大腿小蜂 针尾部 胸腹连接处缢缩形成细腰 足的转节1节 产卵器针状 不用时缩入体内 5 蚁科 多型现象 属社会性昆虫 如日本弓背蚁 6 蜜蜂科 口器嚼吸式 足为携粉足 如中国蜜蜂7 熊蜂科 与蜜蜂科形态相似 但体形大而粗壮 体毛浓密 8 胡蜂科体中至大型黄色或红色翅狭长成虫捕食也能加害苹果葡萄的果实取食汁液 熊蜂 蚂蚁 膜翅目口诀 蜂蚁钩列膜翅目广结细腰并胸腹捕食寄生或授粉食叶幼虫足多数 七 双翅目 Diptera 包括蚊 蠓 蚋 ru 虻 蝇类昆虫 属全变态类 全世界已知有8 5万余种 中国已记载4000多种 习性复杂 幼虫与成虫的食性 生活场所等往往不同 约有半数种类的幼虫生活在水中 幼虫有植食性 腐食性或粪食性 捕食性 寄生性等 其中许多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一 形态特征 成虫 体微小型至中型 极少大型 体短宽 纤细 或圆筒形 口器刺吸或舐吸式 仅有一对发达的膜质前翅 后翅特化为平衡棒 幼虫 为无足型 其中又分为全头式 半头式和无头式 蛹为裸蛹或围蛹 头部特征 下口式 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 复眼发达 单眼3个 在环裂亚目的一些蝇类中 触角基部上方有一个倒 U 字形缝 叫额囊缝 额囊缝的顶部与触角基部之间有一个新月形骨片 称为新月片 触角类型 芒角亚目 环裂亚目 具芒状 有触角芒 此芒或光裸或羽毛状 短角亚目 三节 第三节的末端常有端刺 长角亚目 6 18节 部分达40多节 末端无触角芒或端刺 芒角亚目触角 短角亚目触角 长角亚目触角 双翅目昆虫的触角类型 A D为长角亚目触角EH为短角亚目触角FG为芒角亚目触角 胸部特征 前后胸退化 中胸发达 背面几乎全部为中胸背板占有 仅有一对膜质前翅 后翅特化为平衡棒 某些蝇类前翅后缘基部有一分离的翅叶 称为翅瓣 翅与胸节相连处有1 2个片状构造称为腋瓣 翅瓣和腋瓣是双翅目昆虫所特有的特征 腹部特征 腹部体节常有退化或合并现象 雌虫腹部第6 8节缩入体内 能伸缩 形成产卵管 二 生物学特性全变态 幼虫一般4龄 较高等的类群中 最后两龄幼虫的皮不脱离虫体 共同形成桶状的蛹壳 内包真正的蛹 形成所谓的围蛹 其余大多为裸蛹多数种类的成虫取食植物汁液 花蜜 作为补充营养有些种类如蚊 蚋 蠓 虻和部分蝇类吸食人畜血液 甚至传播各种传染病许多蝇类成虫虽不吸血 但能携带病原 传播痢疾等双翅目昆虫中有不少种类是重要的卫生害虫 Lifecycle 幼虫植食性者多蛀果 潜叶或造成虫瘿等有些种类是害虫的天敌 捕食蚜虫 蚧类等软体小虫 如食蚜蝇科 食虫虻科等寄生性者寄生于害虫体内 如寄蝇科的一些种类 可寄生粘虫 天幕毛虫 地老虎等重要农林害虫但也有部分寄生性种类寄生家蚕 柞蚕等 或寄生于家畜体内或体外 因而是有害的 三 分类 157 1 长角亚目Nematocera 成虫触角长 一般长于头 胸部之和 由6 18个相似的环节组成 少数多达40节 无芒 幼虫全头型 多为裸蛹 羽化时蛹壳自背面直裂 是双翅目中较原始的类群 包括蚊 蠓 蚋等 很多种类是重要的卫生害虫如蚊子等 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是瘿蚊科 大蚊 无足型幼虫根据其头的发达程度分为3类 全头型 头部发达完整 有骨化的头壳 口器发达 如蚊类幼虫半头型 头部不完整 部分缩入胸腹 口器退化 如虻类幼虫无头型 头部不明显 口器退化 如蝇类幼虫 1 瘿蚊科Cecidomyiidae体瘦小 足细长 触角念珠状 轮生细毛 翅脉简单 纵脉3 5条 足胫节无距 成虫喜早晚活动 幼虫有捕食性 腐食性和植食性 植食性幼虫危害常形成虫瘿 故名瘿蚊 重要害虫如麦吸浆虫 糜子吸浆虫 稻瘿蚊 稻瘿蚊 小麦吸浆虫 糜子吸浆虫 2 短角亚目 虻类 Brachycera 触角短 触角末端分为若干小亚节或具端刺 口器刺吸式 幼虫为半头型 蛹多为裸蛹 羽化时背面直裂 如食虫虻 2 食虫虻科 盗虻科 Asilidae 体多毛鬃 触角3节 末节具端刺 成虫和幼虫均为捕食性 成虫常静止在地面上或植物上 伺机攻击猎物 幼虫生活在土中 垃圾中或腐植质中 捕食小虫 中华食虫虻 中华食虫虻 3 环裂亚目 芒角亚目 Aristocera 触角3节 末节背面有一条触角芒 具芒触角 口器舐吸式 幼虫无头型 口器有1 2个口钩 刮吸式 蛹为围蛹 羽化时环形裂开 通称蝇类 1 无缝组 无额囊缝和新月片 如食蚜蝇科 2 有缝组 具额囊缝和新月片 如蝇科 斑眼实蚜蝇 亚目特征比较 环裂亚目Cyclorrhapha 芒角亚目Aristocera 3 食蚜蝇科Syrphidae形似蜜蜂 体上常有黑白相间的斑纹 翅外缘有和边缘平行的横脉 翅上有一条伪脉 位于M与R之间 大灰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 A 无缝组 无额囊缝和新月片 食蚜蝇科Syrphidae 黑带食蚜蝇 4 潜蝇科Agromyzidae 体小 淡黑或淡黄色 触角芒光裸或具刚毛 前缘脉在亚前缘脉末端或接近于R1脉处有一折断 有臀室 B 有缝组 有额囊缝和新月片 主要以幼虫潜入叶内为害 取食叶肉 使受害叶片仅残留上 下两层表皮 形成的虫蛀隧道 俗称 鬼画符 重要种类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和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近年严重为害蔬菜和花卉 5 秆蝇科Chloropidae 体小型或微小型 黑色或黄绿色有黑斑 C脉在Sc末端折断 Sc脉缺或端部退化 Cu脉中部略弯折 无臀室 幼虫常钻入草本植物茎叶内取食 麦秆蝇 6 种蝇科Anthomyiidae 又称花蝇科 体小至中型 常为灰黑色 触角芒光裸或有羽毛 中胸背板被盾间沟分为前后2块 成虫常见于花草间 故名花蝇 幼虫通称地蛆或根蛆 多为腐食性 部分为植食性 危害农作物的如根蛆类 7 寄蝇科Tachinidae 体粗壮多鬃毛 触角芒光滑无毛 后小盾片发达 呈圆形突起 从侧面看特别明显 成虫活泼 多在白天活动 幼虫寄生性 寄生于鳞翅目 鞘翅目 直翅目等昆虫的幼虫和蛹 双翅目口诀 蝇蚊蠓虻双翅目后翅平衡跗节五口器刺吸或舐吸幼虫无足头有无 八 脉翅目Neuroptera 草蛉 蚁蛉 蚜狮 蚁狮 识别要点 头下口式 咀嚼式口器前胸常短小两对翅的形状 大小和脉相都很相似 翅脉密而多 呈网状 在边缘多分叉 少数种类翅脉少而简单幼虫3对胸足发达 跗节1节 本目绝大多数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均为肉食性 捕食蚜虫 叶蝉 粉虱 蚧 鳞翅目的幼虫和卵以及蚁 螨等 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 草蛉蚁蛉脉翅目 外缘分叉脉特殊 咀嚼口器下口式 捕食蚜蚧红蜘蛛 一 形态特征体小至大形 体壁通常柔弱 有时生毛或覆盖蜡粉 口器咀嚼式 复眼发达 触角类型多样 前 后翅均为膜质透明 翅脉呈网状 幼虫一般衣鱼型或蠕虫型 口器适于穿刺或为吸收性咀嚼式 胸足发达 蛹为离蛹 多包在丝质薄茧内 卵圆球形或长卵形 有的种类具丝状卵柄 二 生物学特性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