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YJC0501永年县焦窑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名称: 24205炮采工作面 施工单位: 采 煤 队 编制人: 杨 金 海 批准人: 杨 德 志 批准日期:2005年06月01日 执行日期:2005年06月09日 编制日期:2005年05月25日安全警示语: 三大规程,血泪写成。 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您认真学习和执行。目 录审批意见- 04参加审批人员- 05规程发放与签收- 06第一章 概况- 07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07 第二节 煤层- 07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08 第四节 地质构造- 09 第五节 水文地质- 12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12 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13第二章 采煤方法- 14 第一节 巷道布置- 14 第二节 采煤工艺- 17 第三节 设备配置- 19第三章 顶板管理- 23 第一节 支护设计- 23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 25 第三节 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33第四章 生产系统- 37 第一节 运输- 37 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40 第三节 排水- 50 第四节 供电- 53 第五节 通讯照明- 55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6 第一节 劳动组织- 56 第二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8第六章 煤质管理- 59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59 第一节 一般规定- 59 第二节 顶板- 60 第三节 防治水- 62 第四节 爆破- 63 第五节 采煤与支护- 67 第六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68 第七节 运输- 69 第八节 机电- 74 第九节 扫尾- 76 第十节 其它- 79第八章 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80学习和考试记录- 85复查记录- 87审 批 意 见 同意本规程内容,并提出以下审批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作业规程内容与审批意见相抵触时,以审批意见为准):参加审批人员主管矿长: 年 月 日生产矿长: 年 月 日总工程师: 年 月 日通风矿长: 年 月 日安生办: 年 月 日技术科: 年 月 日机电负责人: 年 月 日通风队: 年 月 日施工单位: 年 月 日规程发放与签收发放单位收到人签字收到日期安生办 年 月 日采煤队 年 月 日通风队 年 月 日技术科 年 月 日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24205炮采工作面是我矿南翼24采区第5个工作面(即倒数第2个工作面)。其西部为24204采空区,东部为24206掘进工作面,南部切眼距我矿与陶二边界20m。 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1所述: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1水平名称-150水平采区名称24采区地面标高+227+232m井下标高-109-229地 面相对位置 24205炮采工作面位于陈窑村保护煤柱以南。 回风巷里端坐标为X=62370、Y=29414,外端坐标为X=62909、Y=29484。 溜子道里端坐标为X=62370、Y=29328,外端坐标为X=62888、Y=29528。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24205炮采工作面塌陷区对应地表为梯田耕地,无需保护。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 西部为24204采空区,东部为24206掘进工作面,南部切眼距我矿与陶二边界20m,北部轨道上山以南20m为停采线。走向长度(m)508倾向长度(m)65面积(m2)33020第二节 煤 层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2#煤层,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24204工作面回采证实,该工作面范围内2#煤层局部有火成岩侵入,造成煤层厚度不稳,局部不可采。 具体情况如表2所述: 煤层情况表 表2煤层厚度(m)(0.13.5)/2.1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倾角()(1220)/15开采煤层2#硬度1.82.5煤种无烟煤稳 定程 度较稳定煤层情况描述 24205炮采工作面回采的煤层为山西组2#煤层,其南部较厚,北部较薄。煤层结构较简单,属亮型煤,具有带状结构,层节理较发育。该煤层属低变质无烟煤。 煤层走向为185o215o,倾向为95o125o,倾角5o18o,平均15o,多数情况下为15o。 2#煤层局部有夹矸,北部较发育,可能对回采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南部煤层较厚,需留设底煤回采,一般留设底煤厚度在0.8m左右,最低不得低于0.4m。 局部有火成岩侵入,造成局部不可采,需揭火成岩通过,所揭火成岩厚度在1.2m左右,对采煤有一定影响。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3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特 征老 顶中细砂岩(1015)/12完整坚硬直接顶粉 砂 岩炭质页岩中细砂岩(23)/2.5直接顶绝大部分为粉砂岩,完整性较好,对回采有利;局部为炭质页岩,松散破碎,对顶板管理不利。伪 顶碳质页岩(0.10.5)/0.3松散破碎直接底粉 砂 岩火 成 岩(23.5)/3.0较硬,柱子无扎底现象老 底大砂岩、细砂岩互层(57)/6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泥钙质胶结,致密坚硬 附图1:24205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煤层系统综合柱状煤层厚度(两极厚度/一般厚度)层 间 距(两极厚度/一般厚度)岩 性 描 述山西组(0.13.5)/2.1(1015)/12老顶:中细砂岩,硬度f=79o。(23)/1.5直接顶:粉砂岩、碳质页岩或中细砂岩,硬度f=46o。2#煤层:亮黑色,属亮型煤,条带状结构,层状结构,硬度f=1.82.5o。(23.5)/3.0直接底:粉砂岩或火成岩,硬度f=57o。(23.5)/3.0老底:粉细砂岩互层,主要成份为石英,其次为长石,泥钙质胶结,致密坚硬,硬度f=8o。第四节 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本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揭露多条断层,落差1.5m的断层有6条,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其它断层落差都在1.5m以下,对回采影响不大,具体情况如表4所述。但切眼7.0m的断层工作面无法推过,在该断层以下向北掘巷道,掘一定距离后向上掘探巷,以探明该断层走向长度及落差大小,落差小于1.5m工作面能推过时将穿过该断层向南掘巷道与切眼掘透,工作面将绕过该断层落差较大部分进行回采。 断层情况表 表4断层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对回采的影响位 置f1240o330o正1.5m不大回风巷128m处f2205o295o正2.5m较大回风巷200m处f3102o12o正1.8m较大回风巷370m处f490o180o正2.0m较大溜子道123m处f5243o333o正1.5m不大溜子道153m处f65o95o正7.0m不可通过切眼上口以下10m处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该回采工面内没有褶曲,但煤层走向变化较大,对回采影响不大,但对工作面的排、泄水会带来一定影响。三、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该工作面范围内火成岩侵入较为严重,回风巷、溜子道及中间眼有多处零星火成岩侵入,面积较小,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附图2:24205回风巷、溜子道、切眼素描图第五节 水文地质一、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 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回采波及的含水层主要是2#煤层顶板砂岩,含水性中等,一般为顶板淋水,水量小于20m3/h,与其它含水层无直接补给关系,对回采影响较小。底板含水层为底板粉砂岩,工作面南部有底板涌水,对留设底煤回采时柱子扎底有一定影响。二、其它水源的分析 24205炮采工作面位于24204采空区的下方,24204溜子道6#测点为一低洼处,底板标高与外部最高处相差0.9m,经计算,该处可能有49m3积水,对回采影响不大。三、涌水量 预计该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10m3/h,最大涌水量为20m3/h。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 表5瓦斯低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4.89m3/t,绝对涌出量3.09m3/min。采面参考值0.45m3/min。CO2低CO2矿井,CO2相对涌出量5.59m3/t,绝对涌出量3.53m3/min。采面参考值0.53m3/min。煤尘爆炸指数无煤尘爆炸性,爆炸指数为4.12%。煤的自燃倾向性自燃倾向分类为三类,不易自燃。地温危害无冲击地压危害无二、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该工作面无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预计主要集中在该面南部切眼。该面南部两边为采空区,上边为我矿24204采空区,南边为陶二采空区,切眼中部为一落差7.0m的断层,故应力比较集中,对工作面及两巷支护有一定影响。三、地质部门的建议 无。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 工业储量:12.48万吨; 可采储量:本矿的炮采工作面回采率参考值为98%,可采储量为12.23万吨。二、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508/(1.023097%)=8.8个月。第二章 采煤方法第一节 巷道布置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概况 24采区是我矿1999年设计,集团公司99年以(99)煤生字05号文批准,并于当年投入生产的。该采区共分6个阶段,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布置。采区集中皮带巷、集中运输巷布置在采区上部,采用下山开采。 24205炮采工作面是该采区第5个工作面(即倒数第2个工作面),上部为24204采空区,南部为陶二采空区,下部为24206掘进工作面。二、工作面回风巷 24205炮采工作面西部为回风巷,沿2#煤层布置,靠巷道中间铺设轨道。 回风巷采用12#矿用工字钢棚支护,棚距0.8m,采用梯形断面,上净宽2.0m,下净宽3.08m,净高1.8m,断面4.6m2。主要用于该工作面回风和进料。 回风巷内布置有1英寸防尘管路1趟,2英寸排水管路1趟,安全监控线路1趟,6台JD-11.4千瓦绞车等设备。三、工作面溜子道 24205炮采工作面东部为溜子道,大部分沿2#煤层布置,采用12#矿用工字钢棚支护,棚距0.8m,巷道采用梯形断面,上净宽2.0m,下净宽3.08m,净高1.8m,断面4.6m2。局部采用锚杆支护,上下宽度均为2.5m,净高为1.8m,断面4.5m2,锚杆为121600mm铁锚杆,间、排距均为1.0m。主要用于该工作面进风和出煤。 溜子道内布置有1英寸防尘管路1趟,2英寸排水管路1趟,并在巷道下帮铺设2台自制皮带机和1台SGW-40T型溜子。四、工作面切眼 切眼位于24205炮采工作面最南端,距边界20m。使用绞接顶梁2梁2柱支护,顶板好时棚距为1.0m,不好时棚距为0.5m,净高为2.5m,净宽为2.0m,断面积为5.0m2。 在切眼内靠煤壁侧铺有2台SGW-40T溜子。五、联络巷 在掘进过程中,为方便回风巷掘进时出煤,在回风巷338m、溜子道209m掘有1条联络巷,均沿2#煤层掘进。 联络巷采用12#矿用工字钢梯形棚子支护,棚距0.8m,上净宽2.0m,下净宽3.08m,净高1.8m,断面4.6m2。六、硐室及其它巷道 掘进过程中,在溜子道、回风巷开有多处小水仓和躲避硐,均采用12#矿用工字钢梯形棚子支护。 附图3:24205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示意图第二节 采煤工艺一、采煤方法 1、采煤方法选择: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2、采高:煤厚2.5m以下时,要求采全高;煤厚2.5m以上时,留设底煤,支柱穿铁鞋。所留底煤厚度不小于0.4m,不够0.4m时要降低采高将底煤厚度留够。二、采煤工艺: 1、落煤方法:爆破落煤。 2、装煤方法:人工装煤。 3、运煤方式:采用SGW-40T溜子和自制皮带机运输。三、炮眼布置: 1、炮眼布置方式: 采用2排对眼布置,煤厚易片帮时只打底眼。 2、炮眼规格: 垂直眼深1.0m,眼距1.0m。顶眼位于煤层中上部,与煤壁垂直;底眼距底0.2m,下俯510o;炮眼与煤壁成角75o左右。 3、炮眼布置图:附图4四、爆破材料选择: 1、雷管:选用煤矿许用电雷管。 2、炸药:选用煤矿许用2#硝铵炸药。 3、发爆器:选用煤矿许用MFB-100型发爆器。五、雷管、炸药消耗基础表:(指平均长度65m每循环用量)表6工作面炮眼数(个)每 眼装药量(kg)总 量(kg)炸 药消耗量(kg/kt)雷 管消耗量(发/kt)顶 眼650.1509.7539.63265底 眼650.30019.5079.27265合 计1300.45029.25118.90530六、爆破要求: 1、不能崩倒支架,不能崩坏机电设备。 2、不能崩坏顶板,保证顶板的完整性;不能崩坏底板,保证支柱不扎底。 3、不能留顶煤,留底煤时不能崩松底煤,以保证铁鞋能够坐在硬煤上。 4、不能把煤崩入老空,以减少清煤工作量。 5、保证煤壁溜子道宽度和采高达到要求。七、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工作面每天2个循环,每循环进尺1.0m,采高为2.1m,则 日产量=6522.11.898%=482t。 月产量=4823097%=14026t。第三节 设备配置一、皮带 皮带机共有7部(包括24204面2台),为自制皮带机,其主要技术参数为:输送能力300t/h,输送带宽度800mm,带速2m/s。电机型号DS2B-40,功率40kW,电压380/660V。二、溜子 溜子共有7部,型号为SGW-40T,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出厂长度100m,输送能力150t/h,刮板链速0.86m/s,减速器速比24.56,中部槽长宽高=1500620180mm。电机型号DS2B-40,功率40kW,电压380/660V。联轴器型号YL-400A4。联轴方式为偶合式。刮板链形式为圆环链。三、绞车 绞车共有6部(不包括24204回风巷及24204轨道下山绞车),型号为JD-11.4,其主要技术参数为:牵引力为1000kg,滚筒直径224mm,滚筒宽度304mm,钢丝绳12.5mm,平均绳速0.73m/s,容绳量400m。电机型号JBJQ-11.4,功率11.4kW,电压380/660V,外型尺寸长宽高=1120766727mm,质量538kg。四、电钻 选用2台MZ-12型电钻,其主要技术参数为:主轴转速640转/min,转矩1.70kg.m,钻孔3845mm,配套电机额定转速2820r/min,额定功率1.2kW,额定电压127V,额定电流9A,相数3相,外形尺寸长宽高=340318220mm,质量15.5kg。五、升柱器 各组使用1台HSY-5型升柱器,其主要技术参数为:额定支撑力49kN,额定工作液压48MPa,额定手摇力矩166N.m,活杆最大行程120mm,支撑进程26mm,手把长度450mm,质量7.6kg,贮油量0.12L。六、移溜器 选用3台SYT-80型液压移溜器,其主要技术参数为:最大手压力66kg,最大推力4000kg,最大行程800mm,推出距离(一次往复)15mm,退回距离(一次往复)60mm,最高油压140kg/cm2,使用介质30#机油,油量3kg,质量37kg。七、潜水泵 使用6台型号为QY25-17-2.2型潜水泵,其主要技术参数为:泵级数1,额定流量25m3/h,额定扬程17m,扬程参考使用范围1320m,电机功率2.2kW,转速2860r/min,配套管直径64mm,最大直径225mm,泵高532mm,质量48mm。八、起动器 选用QC83-80和QC83-120型矿用磁力起动器。 QC83-80型起动器主要技术参数为:电压为380V时,电流为80A,功率为40kW;电压为660V时,电流为47A,功率为40kW,质量为125kg。 QC83-120型起动器主要技术参数为:电压为380V时,可控最大功率为55kW;电压为660V时,可控最大功率为75kW。 附图5:24205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第三章 顶板管理第一节 支护设计一、合理支护强度的计算 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Pt=89.81hr=89.812.12.6=429(kN/m2)。式中: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2 h采高,m r顶板岩石容重,t/m3 2、支柱实际支撑能力计算 Rt=kgkzkbkhkaR=0.910.850.80.950.95350=195(kN)。式中: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kN kg工作系数,微增阻支柱取0.91 kz增阻系数,微增阻支柱取0.85 kb不均匀系数,微增阻支柱取0.8 kh采高系数,采高在1.52.2m时,取0.95 ka倾角系数,11o25o时,取0.95 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N 3、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计算 n=Pt/Rt=429/195=2.2(根/m2)。 4、确定工作面排距为1.0m、柱距为0.5m,最大控顶距5排5.2m,最小控顶距4排4.2m,平均4.7m,平均控顶断面积9.87m2。 煤壁每1.0m上1根帖帮柱,老空每0.5m上1根密集。 5、支护密度与支护强度验算 、支护密度验算: 工作面最大控顶距时倾向每米支护根数为13根,支护密度为135.2=2.5根。 工作面最小控顶距时倾向每米支护根数为11根,支护密度为114.2=2.6根。 均2.2根,故工作面支护密度符合计算要求。 、支护强度验算 工作面最大控顶距时支护强度为:2.5根195kN=487kN/m2。 工作面最小控顶距时支护强度为:2.6根195kN=507kN/m2。 均429kN/m2,故工作面支护强度符合计算要求。6、柱鞋直径的计算: 200(Rt/Q)1/2=200(195/3.1446.17)1/2=232(mm)。式中:铁鞋的直径,mm Q底板比压,MPa二、支护材料的选择 1、摩擦支柱 选用各种规格的HZWA型摩擦支柱,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型 号支柱高度(mm)工作阻力(T)可缩量(mm)伸缩行程(mm)质量(kg)最大最小终阻初阻HZWA-14001400872352540052842HZWA-170017001022352540067847HZWA-200020001172352540082852HZWA-230023001322352540097857HZWA-2600260015023020400109862 2、绞接顶梁 选用HDJA-1000型金属绞接顶梁,其主要技术参数为:长度1000mm,梁体许用弯矩为4.37T.m,铰接部许用弯矩为2T.m,梁体许用承载能力25T,最大承载能力为35T,各向调整角度上下7,左右3,外形尺寸长宽高=1090165138,质量27.5kg。 3、铁鞋 选用我矿自制的直径300mm的铁鞋。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一、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 1、控顶方法:采用全部跨落法控制顶板。 2、控顶距离:实行45排控顶,最大控顶距为5.2m,最小控顶距为4.2m。 3、放顶要求: 1)、要回净老空内的柱、梁等物料,禁止使用能够复用的半元木进行挡矸。 2)、回收的柱、梁等物料要分类立放在材料道内,禁止放入人行道。 4、工作面支护质量控制标准 、排直50m内不超过10cm,排、柱距不超过10cm。 、支柱要达到迎山合格、牢固有劲、横竖成线。支柱要留有200mm以上可缩量,以防死柱。 、支柱要上到顶梁的花边槽内,顶梁上要使用24根塘材或半元木着顶,绞接使用且有次序。顶板破碎时,要使用半元木密闭着顶。局部冒顶时,要使用半元木打木架着顶,木架要接顶严密、上下一致、牢固可靠。 、坚硬底要打麻面,底跟与底板接触面积不少于80%,底板较软或踩煤时柱子要穿铁鞋。 、禁止出现缺梁缺柱、支柱超远(或超近)、严重变形等情况,不合格的支护必须在工作前将其维修合格。 、柱锁子小头朝向煤壁。 、帖帮柱底跟不准高于正规支柱底跟,要使用半元木将帮关好,片帮段超前挂梁时,帖帮柱必须上到超前顶梁上。 、顶梁要前7后3使用,禁止出现倒悬壁梁。挑梁时要一挑两路,不准出现单柱单梁及单柱双梁。 、工作面要做到“三直一平两畅通,安全完好浮煤净”。 5、伞檐规定: 、采高在1.3m以下时:伞檐长度超过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150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200mm。 、采高在1.3m以上时,伞檐长度超过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200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250mm。二、正常工作时期的特殊支护形式 1、密集:老空顶板走向小于5m不冒或采高小于2.5m时,在老空排绞接顶梁下不隔根支设1排密集。 2、戗柱: 、采空区冒落高度达不到采高的1.5倍和个别段老空低、煤壁高时,要在老空排绞接顶梁下每支设2根密集再支设1根戗柱; 、工作面变化段,如断层、锅底子面、过火成岩侵入带时,也要根据山势酌情支设戗柱; 、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及老空顶板走向超5m不冒或采高大于2.5m时,在老空排不冒段绞接顶梁下支设2排支柱,老空侧1排不隔根支设密集,煤壁侧1排不隔根每支设2根密集再支设1根戗柱。 3、木架:上下安全出口老空排各打设木架1个,距口5m左右,其它段不再打设木架。但遇断层、顶板破碎处、过火成岩、过老洞、顶板压力大及柱子变形严重处,均要求打设木架,间距不超过10m。 木架使用优质2.0m、1.8m半元木,长边沿倾向,短边沿走向,半元木厚度不少于8cm,木架要上下一致并打紧背牢。 4、帖帮柱:在煤壁排梁头上支设1排支柱,柱距为1.0m,上下安全出口5m内帖帮柱要求不隔根各支设10根,在过老巷、破碎带、断层等情况下均要求不隔根支设。帖帮柱柱头要求用绳与梁头拴在一起。 5、临时支护:放炮后要及时挂梁作为临时支护。顶板完整、压力不大时可隔1根挂1根;顶板破碎、压力较大时要求不隔根挂梁,每架梁下上1根支柱作为临时支护。 6、挡矸要求: 放顶时若向控顶区内滚落矸石时要使用塘材挡矸,挡矸密度以不向控顶区内滚落矸石时为宜。放顶时若不向控顶区内滚落矸石时可不挡矸。三、回柱放顶与其它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 1、各主要工序之间平行作业的顺序:打眼 装药 放炮 清煤 移溜 支护 放顶。 2、回柱放顶与其它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不少于20m。 3、回柱放顶的方法: 采用人工用回柱器分段放顶,每段不少于20m。 4、特殊支护回撤方式: 、密集:要随回随上,新密集与原密集(或戗柱)之间最大间隔不超过5根。 、戗柱:要随回随上,新戗柱与原密集(或戗柱)之间最大间隔不超过5根。 、木架:放顶地点距木架5m时撤木架,并在新的老空侧重新打好木架后再放顶。 帖帮柱:原帖帮柱之间新的帖帮柱未上好之前不得拆除原有帖帮柱。四、特殊时期的顶板管理、初次开采时期的顶板管理 1、切眼为工字钢棚子支护,掘进时棚距分别为0.5m和1.0m,故回采前要进行加柱。在每架工字钢梁下上2根支柱,每架工字钢棚子之间再上2根支柱和2根绞接顶梁。 2、所上支柱排距为1.0m,柱距为0.5m,允许偏差10cm,并且要迎山有劲,牢固合格。 3、以上工作完成后,经跟班队长检查合格后才可进行回采。 4、初采时必须将料备齐,柱子要全承载。 5、初采时因顶板没劲,柱子活的现象可能增多,为防倒柱,除按规定拴绳外,在工作前必须把人行道两侧支柱重新升一遍。 6、要有队长跟班,发现问题、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初次放顶时期的顶板管理 1、实行45排控顶,即柱子上够5排时放顶1排,并在老空排上好密集,安全出口老空排打好木架。 2、初次放顶要有1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观顶,放顶人员要听从观顶人员的指挥。 3、放顶地点附近20m内的支护和特种支护不合格时要先修后放或先加后放,严禁冒险作业。放顶前要整理并看好退路。 4、工作前,班长必须先检查工作面的情况,并向作业人员讲清工作面存在的问题、处理办法及注意事项。 5、观顶人员如发现顶板来压时,要立即将所有人员撤出工作面,待来压稳定后方可边维修边进入工作面。 6、初次放顶期间严禁放顶与采煤平行作业。、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时期的顶板管理 1、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工作面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中“工作面支护质量标准”及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中规定进行支护,保证工作面特别是安全出口的支架完整、合格。 2、所有支柱必须打紧升牢,保证支柱有足够的初撑力。 3、所有支柱必须全承载,密集和戗柱要按规定上好。 4、严禁空顶作业,严禁缺梁少柱,严禁出现不合格的支护。 5、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拉炮长度不得超过本规程规定值的1/2,要花开口、小拉炮。 6、要有队长跟班及专职人员观顶,工作面煤少时不准常开溜子,以便观测顶板响声,来压时必须立即将所有人员撤出工作面。 7、队长及专职观顶人员每人各带一把口哨,撤人信号为急促乱哨声,工作面人员听到撤人信号后必须立即撤出工作面。工作面人员思想要有底数,根据距离远近和所处位置,决定向上或向下撤。 8、工作面支柱连续叫响,顶板压力长时间不减时不准人员进入工作面进行维修,只有压力减小时方可进行维修。维修时两人一组由上向下逐架进行,其它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工作面。维修工作完成后,经跟班队长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入工作面工作。 9、维修好的工作面排距不得小于0.7m,以便行人。、过断层时期的顶板管理 1、断层要分给一个组,不应以断层为界分组。断层处要指派有经验的老工人在此作业,要明确班长或质量员负责断层处的安全工作,发现问题、隐患必须及时处理。 2、断层处禁止顶梁悬空,背顶要严,严禁缺梁缺柱,严禁出现不合格支护。 3、断层走向与工作面方向基本一致时,要挂拐弯梁通过,拐弯梁要打戗柱;断层走向与工作面方向不一致时,断层面要酌情打设戗柱或使用半元木将断层面背好。 4、断层处要多打眼、少装药和逐眼放炮,炮眼间距不准超过0.6m,每眼装药量不准超过2卷,之外全部用炮土封严。放炮时撤线距离为75m,并在各道路口站好岗。如顶板破碎或需托顶煤时,要先掏梁窝挂好梁背好顶后再逐眼放炮,并及时上好临时支护和帖帮柱。 5、断层及其附近5m帖帮柱柱距为0.5m,并且要保证顶梁绞接(如顶板条件特殊,确实不能绞接的除外)。 6、断层处上升盘要揭底,下降盘要挑顶,断层处高度不得低于1.2m,并且要保证溜子平、稳、直。 7、断层处上下盘各打木架一个,放顶时要先看好后路酌情打好临时支护再放顶。断层下支柱留设不能少于2路,最后剩2路时要一次回完。断层处放顶要由放顶班长负责该段的安全工作,现场指挥,现场观察顶板。 8、过断层时要加大选矸力度,不能有矸石升坑。、过老洞时期的顶板管理 1、工作面回采到距老洞20m前要将老洞支护好,在棚子下克2路摩擦支柱,1路克在老空侧工字钢梁头上,1路克在棚子中间;支柱要到底,不到底或软底时要穿铁鞋,所上支柱必须达到迎山合格,牢固有劲。 2、工作面距老洞10m后,每次放炮必须检查老洞内是否有人,并在两头站好岗,10m以后的帖帮柱柱距为0.5m。 3、工作面距老洞5m时,要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并及时挂梁上临时支护。 4、移溜时必须随移随撤临时支护。 5、老洞内的工字钢要及时回掉,如顶板破碎时工字钢托到绞接顶梁上到老空放顶时再回收。、过火成岩时期的顶板管理 1、回采过程中,小规模的火成岩侵入煤体影响回采时,采取风钻打眼的方法通过;大规模的火成岩侵入煤体不能回采时,工程另做,措施另行补充。 2、使用风钻打眼时,眼深为1.2m,眼距、排距均不超过0.6m,每眼装药不超过3卷,之外用炮士全部封实。 3、要逐眼放炮,放炮后要首先检查支柱情况,将崩倒崩歪的支柱及时修好后才准放下一次炮或进行其它工作。 4、放炮撤线距离不少于75m,并在各道路口站好岗。 5、过火成岩时要保持顶梁绞接。 6、严禁空顶作业,禁止有不合格的支护,帖帮柱柱距为0.5m。 7、放顶前要首先检查好后路,放顶班长负责火成岩处的放顶安全工作。 8、采用煤碴分装分运,出完煤后放岩石炮,岩石要全部捡入老空;老空存满时要捡入顺槽,煤仓无煤时带入煤仓升坑。 9、要加大拣矸力度,禁止煤中有5cm以上的矸石升坑。矸石量大时,大块矸石可随煤升坑,但运输队必须设井上专业拣矸人员。 10、火成岩段应明确领导干部包段负责,并由素质好业务强的人员在该段工作。 11、火成岩段高度不得低于1.2m。第三节 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一、工作面回风巷、溜子道的顶板管理(一)、回风巷、溜子道的超前支护 1、支护要求: 、回风巷及溜子道超前支护采用HZWA型摩擦支柱配HDJA-1000型绞接顶梁支护,支护距离不少于20m。 、超前支护范围内人行道宽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低于1.6m。 2、支护密度: 、回风巷上下帮各上1排。溜子道上帮上1排,巷道中间上1排,超前支护范围内原工字钢支护超5架不合格时下帮也应上1排,不超5架时不合格棚子下帮梁头可打点柱支护。 、超前支护柱距与工字钢棚距相同,支柱上到绞接顶梁下,要正冲或基本正冲工字钢梁;巷道为锚杆支护时,柱距不超过0.8m。 3、安全出口的管理 、安全出口必须设专人负责维修,发生折梁断柱、底鼓变形时,必须及时维修、卧底。保证巷道支架完整合格,高度、宽度符合要求。 、超前支护范围内禁止堆放任何物料及电器设备,以保证安全出口畅通。 、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出现棚子变形及梁错口时,必须及时使用摩擦支柱进行支护。(二)、上下端头支护 本工作面上下端头均不要求超前推进,上下端头均采用HZWA型摩擦支柱和HDJA-1000型绞接顶梁进行支护,排、柱距与工作面相同。 上端头排距柱要求与工作面排距柱成线,下端头排距柱在工作面溜子电机段内向老空错开一个电机宽度。(三)、支护质量控制标准 1、超前支护质量控制标准 、支柱纵横成线,偏差不大于100mm。 、支柱要上到硬底上,软底要穿铁鞋。 、顶梁要绞接并保持平直。 、摩擦支柱柱锁子小头向外。 、支柱要迎山有劲、牢固合格。 2、端头支护质量控制标准 与“工作面支护质量控制标准”相同。二、支护材料的使用量、备用量及存放管理(一)、支护材料的使用量、备用量 1、摩擦支柱使用量为980根,备用量为980根10%=98根。计算如下: 、上超前支护使用量:20m0.8m2排=50根。 、下超前支护使用量:20m0.8m3排=75根。 、工作面支护使用量: 基本柱使用量:65m0.5m5排=650根。 贴帮柱使用量:5m20.5m+(65m-5m2)1.0m=75根。 密集柱使用量:65m0.5m=130根。 2、绞接顶梁使用量为750根,备用量为750根10%=75根。计算如下: 、上超前支护使用量:20m1.0m2排=40根。 、下超前支护使用量:20m1.0m3排=60根。 、工作面支护使用量:65m0.5m5排=650根。 3、铁鞋使用量:要根据柱子扎底情况具体确定,并备用10%。 4、塘材、半元木使用量:要根据顶板条件好坏具体确定每天使用量,并备用不少于工作面3天正常使用量。(二)、存放管理 1、物料要分类摆放整齐,存放于回风巷距工作面不大于100m的巷道宽畅处。 2、物料要实行挂牌管理,标明材料名称、型号、数量等内容,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3、所摆物料不得影响行人、通风、运料等,所占巷道断面不得超过1/3,距轨道不小于0.5m。 附图6:支架规格图第四章 生产系统第一节 运输一、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一)、运煤设备及装、转载方式 工作面使用2台SGW-40T溜子运输,通过人工装煤转载到溜子道SGW-40T溜子上,再通过溜子道2台皮带机、下山2台SGW-40T溜子、平巷2台皮带机和上山3台皮带机运至采区煤仓。(二)、辅助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工作面所需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员岗位考试及答案题库
- 2025标准商业店铺租赁合同
- 2025企业间借款合同协议书
- 产品服务考试题
- 腹泻护理考试题
- 低碳生活知识宣传活动季试题
- 2025年海淀区专项经费使用合同
- 服务合同刑事法律帮助委托协议7篇
- 交通设施合同(标准版)
- 植物园艺疗法书籍出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第七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习概论2024优化版教学课件
- CJ/T 316-2009城镇供水服务
- (高清版)DB62∕T 3268-2024 人民防空工程平战功能转换技术标准
- 全新模具转让协议书
- 2025年法院书记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
- 车队车辆保养维护方案
- 《婴幼儿健康管理》课件-项目一 婴幼儿健康管理基础
- 医院法律法规专题培训课件
- 代持股合同范本8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