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评价报告.doc_第1页
2013年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评价报告.doc_第2页
2013年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评价报告.doc_第3页
2013年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评价报告.doc_第4页
2013年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评价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试卷评价报告一、试卷的总体情况1.体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发展今年我市中考化学试卷较好地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等文件精神,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把“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作为中考命题的基点。试题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实际,考查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突出考查对学生后续发展有用的化学主干知识和重要技能的同时,渗透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考查,注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中考命题的这些做法,对于引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2.落实中考改革精神,符合考试大纲要求试卷在题型比例、分值要求和考试形式等方面,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在题型设计上的稳中求变,人性化设计,可视为中考命题改革的有益探索。3面向全体学生,合理调控难度试卷难度适中,梯级分布,结构合理。以基础知识为主体,结合实际生活拓展内容。注意合理控制题量,给考生更大思维空间。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考改探索我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在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试卷面貌显现命题者的创新精神。不仅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并侧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起良好导向作用。命题手法独具匠心。试卷的典型特点如下:1突出基础性。仪器aA B B C“知识与技能”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学生继续学习的知识保障。面对普通高中的新课程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应当仍是教学和评价的重点。今年中考试卷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考查,把考查的重点放在有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主要内容上,大部分试题取材于课本,是课本的原题或者改造题,为做好初、高中新课程的衔接做出了努力。例1、16(8分)根据右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若在锥形瓶中装有碳酸钙,则该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但是某同学在B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最后未收集到该气体,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用此套装置制取干燥氧气,则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装置应该装入的物质名称是 。评析:试题来源于课本,围绕初中化学的两大气体O2、CO2的制法考查,由单一逐渐转为全面。命题者通过设置特定的问题情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干燥气体和吸收气体等化学实验核心技能以及将实验技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的体现基础性的要求。2关注发展性。中考试卷强调“课程发展性”的要求,试题不仅注重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如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等作为考查内容,还注重渗透化学方法、科学探究等内容的考查,将知识、技能与方法溶于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的知识、方法及能力等。例2、1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例3、13(9分)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2)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 (填字母编号);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 B用洗菜水浇花C用洗衣水冲厕所 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3)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填字母编号); A高锰酸钾 B.蔗糖 C食用油(4)右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5)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评析:以上两题难度不大,立意很好旨在通过化学对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对 “化学与环境”这一核心思想的理解。试题从材料,能源和环保三个方面逐步进行考查,不仅体现对社会的贡献,而且向学生传递一个基本信息:化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服务人类。3强调探究性。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突破点。化学学科的探究主要是实验探究,我市在进行实验探究试题的设计中,力求克服探究性试题可能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脱离初中生知识与能力水准的问题,提高了探究学习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例4、17(9分)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镁带 醋酸溶液醋酸晶体醋酸晶体试管内 (1),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浓硫酸稀硫酸玻璃棒E F稀硫酸BaCl2溶液稀盐酸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2)(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即使是同种酸,由于 (3) 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两试管中均产生 (4)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 (5) (填元素符号)。C D稀硫酸Na2CO3溶液稀盐酸E试管中产生 (6)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镁带 醋酸溶液醋酸晶体评析:试题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答题,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考查学生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关结论等多方面的实验能力和获取知识、分析综合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体现化学学习中共性归纳与个性对比的思想。4注重开放性。设置一定量的开放性试题,作为评价考生的知识面、思维发散度和敢于创新是十分必要的,这类试题对中学化学教学工作也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例5、15(12分)废铁屑的主要成份是铁,同时还有少量铁锈(Fe2O3),动物饲料硫酸亚铁的生产工艺之一如下图所示:(1)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Fe2(SO4)3+Fe=3FeSO4外还有: ;(2)滤液M中肯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3)在实验室中完成操作A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4)滤液M经过操作B可得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已知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温度/0103040506064708090溶解度/g15.620.533.040.448.855.055.350.643.737.2析出晶体FeSO47H2OFeSO44H2OFeSO4H2O根据溶解度表,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冷却结晶温度最高不超过 ;(5)在化学反应中,若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定义为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类型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字母编号);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且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将无水硫酸亚铁(FeSO4)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产物有三氧化二铁和其它氧化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评析: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掌握情况,阅读文字和图表解决问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应用题给信息以外的知识来解答。从过滤等基础知识到氧化还原反应,试题体现较好的开放性,且问题的开放度逐渐增大。5体现生活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在科技知识教育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试卷在命制过程中,注重从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取材,让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的情感和态度等。例6、6某同学午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米饭副食红烧牛肉、清蒸鱼饮料酸牛奶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建议应该增加的食物是A炒鸡蛋 B烧排骨 C方便面 D蔬菜和水果例7、14(8分)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 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 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 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1)“骨头汤能补钙”中的钙是指 (填字母编号);A钙离子B钙元素C单质钙D. 羟基磷酸钙(2)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4)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人体补钙的是 (填字母编号);A牛奶B.某品牌钙片C. 氧化钙D.葡萄糖酸钙(5)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D3100IU(相当于2.5微克),碳酸钙1000 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 片。评析:以上两题以“营养生活”作为载体,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科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感悟化学的价值和魅力。6渗透综合性。增强综合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试卷对综合性的考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试题命制时,不仅通过某一主题来设置若干问题,而且强调从学科的多个角度来认识同一事物。这样的命题,不仅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而且强调适当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例8、18. (8分)课外活动时,同学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化学方法】向一定量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得到2.87g氯化银固体,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经多次实验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2)【物理方法】取一定量该溶液进行蒸发,测量实验数据如下:蒸发皿的质量(g)25.0蒸发皿+食盐溶液(g)45.0蒸发皿+食盐晶体(g)27.4数据处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化学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则物理方法测定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A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B所取氯化钠溶液质量较大 C蒸发时出现少量晶体时就停止加热 D实验后未将玻璃棒上的白色固体移入蒸发皿评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学科内综合试题,命题者意图通过物理与化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解题思维的综合性,让学生认识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同时,通过分析误差的产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综合,形成“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化学核心观念。三、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信息给出模糊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创设情境,赋知识以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但试题设置的情境应与所考查的问题之间存在实质性的联系,应当是问题的真正载体。然而,试题中出现了一些信息不明等情况。例如:15、(4)滤液M经过操作B可得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已知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温度/0103040506064708090溶解度/g15.620.533.040.448.855.055.350.643.737.2析出晶体FeSO47H2OFeSO44H2OFeSO4H2O根据溶解度表,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冷却结晶温度最高不超过 ;此题目中硫酸亚铁晶体的冷却结晶是否允许有其他水合物(如FeSO44H2O)同时存在?这是一个概念模糊的问题,会使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尤其是思维全面的优生。2、探究性试题拔高,增加试题难度。考试命题阶梯明显体现选拔性是中考命题是中考命题的需要,但是如果跨度太大,设计的问题复杂,与考生认知水平不符,会造成学生认知的偏差,给学生造成探究虚假的感觉。例如:15、(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且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将无水硫酸亚铁(FeSO4)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产物有三氧化二铁和其它氧化物,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命题,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命题背景,着重考查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运用知识的水平以及利用试题给予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不明确“其他氧化物”是什么的情况下,单靠“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这个命题背景,无疑会出现氧化物的数量和种类的多种组合方式。此命题中“其他氧化物”没有讲明几种或者类型,因此而拔高了试题难度,给学生造成探究虚假的感觉。(3)试题贴近生活,但是缺少热点素材。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另外,考生所在地发生的热点、要点的实际问题取材,增强中考试题强烈的时代气息,不仅体现时代性,而且让学生实实在在感悟到化学就在身边。体现试题素材的广泛性和试题情境的真实性。但是在2013年的中考试题中,缺乏这一类素材。因而显得试题与社会生活脱节,没有与时俱进。四、对2014年中考命题的建议1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初中化学的“双基”以及对学生今后发展有利的内容上,确保“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试卷中得到较好的体现。2突出学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