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产品质量控制课件_第1页
染色产品质量控制课件_第2页
染色产品质量控制课件_第3页
染色产品质量控制课件_第4页
染色产品质量控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七章染色产品质量控制 1 染色产品质量要求 外观质量指标 色泽 要求在一定条件下与来样一致 匀染性 颜色均匀一致 色光柔和一致 内在质量指标 透染性 内外颜色一致 无环染现象 色牢度 根据不同要求达到相应的染色牢度 2 染色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 1 色光对样及匀染性的影响因素 设备因素对色光影响为设备的开车稳定性 车速 升降温速度 压力控制 烘燥条件 对设备的要求 工艺适应性强 自动化程度高 一机多用 低张力或松式 3 工艺配方的制定 主要依据 纤维的性能及织物组织结构及规格 色泽与被染物用途 设备性能及产品适应性 染整加工方法 染化料性能 染整加工质量要求和成本要求 4 工艺条件 温度 温度高低及升温速率控制不当 严重影响染物的色光及匀染性时间 必须有适宜的染色时间 让染料充分上染 扩散 固着 达到染色平衡 pH值 影响纤维性质 助剂性能 影响染色色泽与匀染性 5 2 透染性影响因素 染料 助剂性能影响 染料上染快 扩散性差 透染性差 加入助剂对染料有扩散作用 有利于透染 温度 时间的影响 温度对透染有两面性 根据染料和染物性能 延长时间 有利于提高透染性 6 3 色牢度影响因素及控制 皂洗牢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与染料的化学结构有关 含水溶性基团染料 不含水溶性基团染料与染料和纤维结合情况有关 与用于纤维种类有关 注意 与染色工艺关系密切 染料染着不好 皂洗牢度差 染后洗涤不净 皂洗牢度差 洗涤条件对牢度有影响 染料浓度高 外力下易脱落 牢度有影响 7 摩擦牢度影响及控制 分干摩和湿摩湿摩低1级左右 摩擦牢度 浮色多少 浮色多 牢度差 染料分子大小 分子大 牢度差 染料与纤维结合情况 共价键结合 牢度好 染料渗透均匀度 渗透好 牢度高 控制 选择合适染料 制定合理工艺 保证染料与纤维充分结合 充分渗透 染后充分洗净 必要时加入固色剂 8 日晒牢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日晒牢度 与染料分子结构和性能有关 与染色浓度有关 浓度低 牢度差 染料拼色时牢度会相互影响 与助剂有关 与纤维和染料的键合有关 与染料的扩散性 渗透性有关 关键 选择染料 选择助剂 制定合理的染色工艺 9 染色产品常见疵病分析 外观疵病 色差 染色制品所得色泽深浅不一 色光有差异 同批色差和同匹色差 产生原因 染料在织物上先期分布不匀 织物因素 吸液因素 预烘因素 染料在织物上固着程度不同 固着条件控制不当 染料色光发生变异 染前因素 半制品白度 pH值等 染色因素 如温度过高 染后因素 后整理中的工艺和所加助剂 皂洗因素 10 克服办法 选用合适设备 采用均匀轧车或改善轧车的均匀性 改善织物干燥的均匀性 染前及烘干方式 染色时合理选择染料 上染曲线相似 加强染料测试等 染色时加入匀染性助剂 加强练漂管理提供合格半制品 同一批染物采用相同坯布 按不同品种 不同设备调整工艺 染前定型效果要均匀 丝光后布面pH值控制中性 染色工艺合理 选择助剂慎重 整理工艺条件一致 11 色泽不符 染色成品的色泽与指定的标准色泽不符 并超过了允许色差标准 表现形式 不符同类布样 生产实样与原样属相同纤维 相同组织的色样 该类要求最高 不符参考样 不同原料不同组织的色泽 不符国外来样 不符成交小样 提供给客户并经双方确定的样品 12 产生原因 染色工艺制定不当 大小样生产条件不相同 审核色样光源不统一 染色计划安排不周 染料 助剂分批管理不善 染色工艺条件 操作掌握不好 半制品不符要求 染色采用硬水 染色管理不妥 染化料量称错 染色中没有严格掌握工艺条件 13 克服方法 大小样织物的组织规格要相同 半制品工艺相同 轧染时压力比要固定 浸染时浴比要保持一致 大小样的染色工艺条件一致 染料 助剂 温度 浴比等 14 染料要进行筛选 易变色染料不用 采用标准光源 或电脑测色仪器 合理安排染色生产计划 加强染料 助剂的管理 严格工艺纪律 抓好三级检查 挡车工自查 班组及车间检查 掌握工艺条件 保证按工艺上车 抓好每车或每缸布的对样 贴样制度 15 色渍 在染色织物上出现有规律 形状和大小基本相似或无规律 形状和大小不固定 与染色织物色泽为同类色的有色斑渍 16 产生原因 染料的聚集 染料聚集体沉积在织物上而造成 染料焦油化 染料粒子与表面活性剂在高温下凝聚1 前处理不良 洗涤不充分2 使用浊点低于染色温度的非离子型或阴非离子型助剂 洗涤不净3 表面活性剂溶解不良 色淀对织物的沾污 操作不当或助剂发泡等在染液表面形成的有色粘稠物 17 克服方法 加强织物前处理 严防染料凝聚 选用凝聚性较小的染料 选用性能优良的匀染剂或分散剂 避免和减少色淀产生 化料规范 加扩散剂 18 色点 在染色织物上无规律地呈现出色泽较深的细小点 产生原因 染料选择不当 染料溶解不良 溶解染料用硬水 溶解温度不当未用润湿剂调和 染色设备不净 换品种时清洁工作不当 管理不善 如化料桶不净 生产环境因素 原料和加工条件控制不当 有色绒毛或烧毛中绒毛熔融粘附 柔软剂乳化不当 工艺控制不当 19 1 增加染料研磨次数 增加分散剂用量 克服方法 2 溶解染料优良 用软水 加助溶剂 掌握合适水温 3 更换色泽时 做好机台清洁工作 4 做好染色器具的清洁工作 5 注意生产车间的环境清洁 6 控制好工艺条件 如烧毛温度等 避免熔融物产生 7 选用质量稳定的柔软剂 20 卷染色布头疵 两头色深或色浅 疵点长度在1米至10米以上 色布头疵是卷染的独有病疵 占卷染总染疵比重较大 21 产生原因 初染浓度较高 特别是上染速率较高 对纤维亲和力较大染料 织物在染液中停留时间较长 织物与染液接触时间不同 拉缸速度稍慢 粘色及半制品前处理不当 22 克服方法 1 提高挡车工操作水平 认真有效执行 三快二头平 卷染操作法 2 制订合理的染色工艺 3 加强前处理的质量把关 4 加强对接头布的分类管理工作 5 保证接头缝纫质量 防止接头皱条 横档等 23 风印 织物在染色或染后存放的过程中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 使色泽发生或深或浅 深浅不一的变化 产生原因 在实际生产中 发现风印的产生与染色坯布 染色过程及染色后存放时间的酸碱度有关 24 活性染料 染色后残碱未洗净 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 造成风印 如 活性翠蓝KN G 活性嫩黄X 6G 活性黄X RN等直接染料中有些品种对酸性气体敏感 易造成风印如 直接淡黄G分散染料中有些品种对碱敏感 如布面带碱 存放中会产生风印如 分散黄RGFL风印的产生与管理密切相关 25 克服方法 克服方法 1 合理选用染料2 加强皂洗和水洗 染色后布面不带碱或酸 3 活性染料可在皂洗后用98 1ml L醋酸处理 中和织物上所带的碱 改善风印 活性染料堆置时 可用塑料膜包扎 隔绝空气 4 对碱敏感的分散染料可采用加大醋酸用量的方法5 对直接染料染色的织物 遇酸产生风印 可用纯碱处理 26 水印 水渍 染色半制品在染色前 染色固色中及染色后 滴或溅上水滴 使滴或溅上水滴部分的织物上的染料和化学助剂冲淡 破坏 造成局部色浅 严重时发白或使织物产生水印渍 27 产生原因 1 厂房屋顶滴水或漏水2 设备原因 克服方法 1 设计厂房时要注意防雾 防水滴的产生 增加采暖通风设施 减少冷凝水滴的形成 2 加强布车管理 堆放地点要选好 布车要盖上塑料布套 防止水滴 3 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加强巡回检查 重点机台做好防水滴措施 28 皱条 染色前或染色中或染色后 织物因折叠而在折叠处色泽变浅 或影响织物外观 1 裙皱 在布面上形成多条相互平行的皱条 形状一般是中间大 两头尖 原因 主要发生在合成纤维混纺织物上 是涤纶本身的性能不同以及在纺织厂高温定捻中 由于温度的不均匀 使纱线收缩率不同而引起 措施 加强与纺织厂的联系 了解纤维原料 加工条件等 有问题请纺织厂采取措施 29 2 缝头皱 其特征是折皱与织物缝头相连 原因 与缝头操作密切相关 应做到平直 坚牢 边齐 针脚均匀一致 缝头不平直 易产生折皱 措施 缝头操作合理 缝头平直 30 3 加工机台皱 在布面上呈现长短不一 宽窄不一的直线或斜形皱条 原因 机械折叠痕迹 多为横向压皱印 布层间相互挤压形成 机械张力折皱 呈纵向或斜向压皱印 与操作者责任心 设备等有关纤维热收缩折皱 操作不当 温度控制不当 造成温度变化或不均匀 热收缩 引起张力不同 化学折皱 染色折皱 预缩折皱等 31 克服方法 1 做好机械设备管理 检查 保养 落实防皱措施 2 严格操作管理 执行操作规程 大力减少操作折皱 32 缩水变形 棉 粘胶纤维以及与化纤混纺的织物 下水后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变形 严重者收缩率达10 以上 有些经多次洗涤仍有收缩 严重影响使用 33 收缩率的规律是 1 色织布比一般印染布缩得多 粘胶纤维织物更多 2 卡其 贡缎类厚织物 府绸类薄织物的经向缩水率比纬向大一般平纹组织的轻薄织物经纬向缩水率都较大 纬向缩水率大于经向 无丝光织物缩水率大于丝光织物 3 经密较大的织物 多数是经向缩水率大于纬向 经纬密度接近的织物多数是纬向缩水率大于经向 34 产生原因1 纤维受湿热膨胀 纱线直径变粗 经纬向纱线的曲折度增加 引起织物经纬向相互牵引而使布的面积变形收缩 染整加工中 受到了一定的张力的拉伸 2 不同组织规格的织物 缩水率不同 3 组织规格相同的织物 由于染整加工工艺不同 其缩水率也不同 4 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涤纶缩水率的大小决定织物缩水率的大小 35 克服方法 1 在染整加工中尽量减少张力 降低伸长 2 丝光过程中要掌握好扩幅张力 保持原坯布幅宽 注意控制纬向张力 3 经向缩水率较大的品种 要进行预缩整理 4 进行树脂整理 降低缩水率 5 对涤棉等混纺织物要抓好定型 丝光加工工序的工艺和操作 36 染色牢度不合格 产生原因 日晒牢度 与染料的结构和性能有关 蒽醌类 酞箐等较好与纤维的种类有关 靛蓝在羊毛上耐晒 在纤维素纤维上差与染料的浓度有关 浓度低比浓度高日晒牢度差与外界条件的影响有关 含湿高 牢度差与助剂有关 有些助剂应用后使牢度降低 37 皂洗牢度 与染料的选用有关 水溶性染料较差 水溶性较差或不溶性染料一般较高与染色工艺有密切关系 染料染着不良 浮色多 染后水洗 皂洗不良造成牢度差与皂洗条件有关 如温度 pH值 搅拌情况等 38 摩擦牢度 与染色工艺有关 染料渗透均匀 与纤维结合好 浮色除得净 牢度好 反之 牢度差与染色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