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 实施性施工方案实施性施工方案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目目 录录 1 编制依据 3 3 2 编制范围 3 3 3 工程概况 3 3 3 1 主要工程数量 3 3 2 主要设计标准 4 3 3 路基基床及本体 4 3 4 路基试验段 5 3 5 路基过渡段 5 3 6 地基加固 5 3 7 边坡防护 8 3 8 排水 9 4 施工总体方案 9 9 4 1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9 4 2 劳动力使用计划 10 4 3 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和材料使用计划 10 4 4 施工测试 10 4 5 内业资料 10 4 6 施工程序 10 4 7 工程实施 11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4 8 工程验收 11 4 9 土地复耕 12 4 10 工程保修 12 5 路基基底处理 1212 6 路基主体项目施工工艺和方法 1313 6 1 路堤填土方施工工艺和方法 13 6 2 路堤填石方施工工艺和方法 14 6 3 过渡段施工工艺和方法 16 7 路基基床施工工艺和方法 1818 7 1 施工工艺流程 18 7 2 基床表层施工方法 18 7 3 基床底层施工方法 19 8 路基加固及防护施工工艺和方法 2020 8 1 人字型截水骨架护坡施工施工工艺和方法 20 8 2 土工格栅铺设方法 21 8 3 灌草护坡 21 8 4 浆砌片石护坡 22 8 5 路基冲击碾压加固 22 8 6 路基排水工程 23 9 软土基础施工方案 2323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9 1 采用设计处理办法 23 9 2 水泥搅拌桩施工 24 9 3 质量检验 25 9 4 软土路基填筑沉降观测 26 10 土石方调配 2727 11 总工期及年 季度的形象进度计划 完成投资计划 附表 2727 11 1 工期目标 27 11 2 工期保证措施 28 12 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2828 12 1 质量目标 28 12 2 创优规划及目标 29 12 3 质量保证措施 31 13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333 13 1 安全目标 33 13 2 安全保证体系 33 13 3 安全保证措施 33 14 应急预案及风险评估 3737 14 1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37 14 2 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40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14 3 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 41 14 4 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43 14 5 事故报告指定机构人员 联系电话 43 14 6 施工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44 14 7 汛期防洪措施及预案 44 15 主要材料 工程设备的供应方案 保供措施 4646 15 1 材料采购使用计划 46 15 2 工程设备使用计划 46 15 3 主要试验检测仪器 47 15 4 材料设备保供措施 47 16 雨季 夜间施工措施 4848 16 1 雨季施工措施 48 16 2 夜间施工措施 49 16 3 赶工期的应急预案措施 49 17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创建文明工地规划 5050 17 1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50 17 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0 17 3 创建文明工地规划 50 18 环保 水保措施和方案 5252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18 1 环保水保组织管理 52 18 2 施工环保水保具体措施 53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实施性施工方案 1 1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 1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柳南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 DK534 300 DK544 400 区间路基横断面图 1 2 国家 铁道部和地方政府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的有关政策 法规和 条例 规定 1 3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10001 2005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 技术指南 TZ212 2005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防排水施工技术手册 工管 技 2009 77 号 铁路路基工程 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 及其局部修订条 文 铁建设 2005 55 号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 2005 160 号 有关规范 规定办理 1 4 承发包合同 招投标文件 1 5 我方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实地调查资料 1 6 我方现行的质量体系文件和相关施工方法 作业指导书 科技成果 管理水平 技术装备等综合实力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 2 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 柳南铁路扩改工程 标段 DK535 243 361 DK537 120 DK536 400 9 K536 400 长链 0 9m DK537 120 DK539 410 DK539 410 DK541 267 05 DK539 603 88 K539 700 短链 96 12m DK539 603 88 DK540 200 段完全利用既有线路即 K539 700 K540 200 不含取弃土场场地绿化 岩溶整治 防护栅栏等 3 3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3 1 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顺 序 工 程 项 目 名 称单 位数 量 土 方229311 0 级配碎石70500 0 1 土 石 方 填方 A 组填料 m3 60877 9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顺 序 工 程 项 目 名 称单 位数 量 AB 组填料130230 7 土 方151036 4 挖方 石 方104983 2 清除淤泥670 开挖排水沟 槽土 方8997 8 2 圬工M7 5 浆砌片石 m3 4878 4 复合土工膜m2133623 4基床加固 中粗砂m312726 水泥搅拌桩m83448 5软基处理 换填石m323533 5 种草m228000 6取弃土场地 干砌片石m31500 3 2 主要设计标准 DK535 243 361 DK540 400 设计速度按 140km h 目标值设计 DK540 400 DK544 400 设计速度按 160km h 目标值设计 3 3 路基基床及本体 3 3 1 路基基床加固 本段基床表层采用 0 6mA 组填料 路堑基床换填底 部采用 0 1m 厚中粗砂夹一层复合土工膜加固 按 柳南施路专 03 图设计 DK538 470 DK538 490 为硬质岩路堑 路基面采用 C25 混凝土找平 3 3 2 路基填料设计 本段路堤基床底层采用 D1K543 880 右侧扩挖取土 场中的合格 A B 组填料填筑 填料的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内不得大于 20cm 路堤基床以下采用 D1K543 880 右则扩挖取土场中的合格 A B 组填料填筑 颗 料粒径不得大于 30cm 填筑前必须进行试验路堤填筑 以获得适合的施工参 数 压实标准应满足 柳施南路专 01 03 图的要求 3 3 3 低矮路堤换填 DK535 610 DK535 650 长 40m DK535 710 DK535 890 长 180m DK536 930 DK536 990 长 60m DK537 030 DK537 120 长 90m DK537 120 DK537 143 长 23m DK537 270 DK537 528 长 258m DK537 610 DK537 650 长 40m DK537 960 DK538 030 长 70m 路基基床底层换填 0 3 0 5m 厚 A B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组填料 具体要 DK540 530 DK540 570 长 40m 路基基床底层 1 9m 范围内 全部换填 A B 组填料 求按 柳南施路专 04 图设计 基床底层范围内的填 实粒径 性质及压实满足 柳南施路专 03 图设计相应要求 3 3 4 压实标准及施工工艺 路基填筑压实标准及填筑施工工艺详见相应 规范 规定及 柳南施路专 01 03 图 采用挖除换填地段的压实度满足同 部位的压实标准 3 4 路基试验段 DK540 850 DK541 115 设置为路堤填筑试验段 3 5 路基过渡段 在涵路间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设置方式详见 柳南施路专 05 图 3 6 地基加固 3 6 1 软土换填 DK536 190 DK536 210 长 20m DK536 370 DK536 410 长 40 9m 长链 0 9m DK536 452 DK536 507 长 55m DK536 528 DK536 558 长 30m DK536 624 DK536 652 长 28m DK536 730 DK536 770 长 40m DK537 730 DK537 819 长 89m DK537 879 DK537 894 长 15m DK537 920 DK537 960 长 40m DK540 670 DK540 730 长 60m DK540 827 DK540 952 长 125m DK540 990 DK541 030 长 40m DK544 080 159 路堤基底挖除软土 松软土后换填不易风化的硬质岩 填料 填料应满足 柳南施路专 01 图中相应位置填料粒径 性质 3 6 2 搅拌桩 3 6 2 1 DK535 890 DK536 370 长 480m 本段测区属柳江侵蚀河谷 级阶地地貌 段内普遍上覆人工填筑土 粉质黏土为主 灰黄色 褐红色 硬塑 坚硬 中间夹软土 质主要为软黏土 局部为软粉质黏土 黄褐色 褐黄色 黄色 软 流塑状 土质较纯 夹黏土质 粉质黏土质或砂土质松软 土 厚约 2 12m 下伏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 DK535 207 26 DK536 100 段地 表水发育 地下水较发育 DK536 100 DK536 370 地下水不发育 段内地下 水对砼无侵蚀性 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 05g 设计标准 基底按平面图所示范围采用直径 50cm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 桩按正三角形布置 DK535 890 DK536 140 段桩间距为 1 1m 其余桩间距为 1 2m 加固深度打穿软弱土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 0 5m 且最小深度不小于 4 0m 详见断面图 在 DK535 920 DK536 000 DK536 080 DK536 160 DK536 240 DK536 320 设 置沉降观测断面 设备与观测技术要求见 柳南施路专 08 3 图 设计要求复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合地基承载力在 DK535 890 DK536 140 段不小于 180kPa 其余段不小于 150kPa 单桩承载力不小于 100kN 3 6 2 2 DK536 410 DK536 452 长 42m 本段以路堤形式通过 最大填 高 8 54m 段内上覆软土 质主要为软黏土 局部为软粉质黏土 黄褐色 褐黄色 黄色 软 流塑状 土质较纯 夹黏土质 粉质黏土质或砂土质松软 土 厚约 2 6 3 3m 下伏黏土 褐黄色 灰黄色 硬塑状 土质不纯 局部微含 10 20 白云质灰岩质碎石 局部为粉质黏土 夹粉土或粉砂土 厚 5 25m 局部稍厚 段内地下水不发育 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 测区地震动峰 值加速度小于 0 05g 设计标准 基底按平面图所示范围采用直径 50cm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 桩按正三角形布置 桩间距为 1 2m 加固深度打穿软弱土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 0 5m 在 DK536 420 DK536 440 设置沉降观测断面 设备与观测技术要求见 柳南施路专 08 3 图 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150kPa 单桩承载力 不小于 100kN 3 6 2 3 DK536 558 DK536 624 长 66m DK536 652 DK536 730 长 78m DK536 770 DK536 850 长 80m 本段以路堤形式通过 最大填高 8 71m 段内普遍上覆软土 质主要为软黏土 局部为软粉质黏土 黄褐色 褐黄 色 黄色 软 流塑状 土质较纯 夹黏土质 粉质黏土质或砂土质松软土 下伏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 段内地下水不发育 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 测区地 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 05g 设计标准 基底按平面图所示范围采用直径 50cm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 桩按正三角形布置 桩间距为 1 2m 加固深度打穿软弱土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 0 5m 且最小深度不小于 4 0m 详见断面图 在 DK536 560 DK536 600 DK536 660 DK536 720 DK536 780 DK536 840 设 置沉降观测断面 设备与观测技术要求见 柳南施路专 08 3 图 设计要求复 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150kPa 单桩承载力不小于 100kN 3 6 2 4 DK537 650 DK537 730 长 80m 本段以路堤形式通过 最大填 方高度约 3 21m 段内普遍上覆人工填筑土 粉质黏土为主 灰黄色 褐红 色 硬塑 坚硬 中间夹软土 质主要为软黏土 局部为软粉质黏土 黄 褐色 褐黄色 黄色 软 流塑状 土质较纯 夹黏土质 粉质黏土质或砂土 质松软土下伏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 段内地下水不发育 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 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 05g 设计标准 基底按平面图所示范围采用直径 50cm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 桩按正三角形布置 桩间距为 1 1m 加固深度打穿软弱土层置于白云质灰岩上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在 DK537 660 DK537 720 设置沉降观测断面 设备与观测技术要求见 柳南施 路专 08 3 图 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180kPa 单桩承载力不小于 100kN 3 6 2 5 DK539 263 DK539 339 长 76m 本段以路堑形式通过 最大挖 方深度约 1 41m 段内上覆人工填土硬塑状 中间夹有软土 质主要为 软黏土 局部为软粉质黏土 黄褐色 褐黄色 黄色 软 流塑状 土质较纯 夹黏土质 粉质黏土质或砂土质松软土 下伏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 段内地下 水不发育 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 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 05g 设计标准 该施工段基底按平面图所示范围采用直径 50cm 水泥土搅拌 桩加固 桩按正三角形布置 桩间距为 1 1m 加固深度打穿软弱土层进入持力 层不小于 0 5m 为基岩时置于基岩面上 在 DK539 270 DK539 330 设置沉降 观测断面 设备与观测技术要求见 柳南施路专 08 3 图 设计要求复合地基 承载力不小于 180kPa 单桩承载力不小于 100kN 3 6 2 6DK540 570 DK540 670 长 100m DK540 710 DK540 810 长 100m 本段线路以路堤通过 段内表层分布 2 8m 厚膨胀土 具高液限 弱膨胀性 其下为软土 主要为软黏土 局部为软粉质黏土 褐黄 黄色 褐灰色 软塑 流塑状 局部夹硬塑状黏土透镜体 质较纯 表层含植物根茎 下伏白云岩 白云质灰岩 段内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化学环境对混凝土无 腐蚀性 地下水较发育 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 0 05g 设计标准 基底按平面图所示范围采用直径 50cm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 桩按正三角形布置 其中 DK540 570 DK540 630 桩间距为 1 1m 其余地段桩 间距为 1 2m 加固深度打穿软弱土层置于白云岩 白云质灰岩上 在 DK540 600 DK540 660 DK540 740 DK540 800 设置沉降观测断面 设备与 观测技术要求见 柳南施路专 08 3 图 DK540 570 DK540 630 段复合地基 承载力不小于 180kPa 其余地段不小于 150kPa 单桩承载力不小于 100kN 3 6 2 7 DK540 952 DK540 990 长 38m 该段线路以路堤通过 该段表 层分布 0 5m 厚软土 主要为软黏土 局部为软粉质黏土 褐黄 黄色 褐灰色 软塑 流塑状 局部夹硬塑状黏土透镜体 质较纯 表层含植物根茎 受既有线影响局部表层含有人工填土 下伏膨胀土 具高液限 弱膨胀 性 本段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化学环境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地下水较发育 本地 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 0 05g 设计标准 基底按平面图所示范围采用直径 50cm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 桩按正三角形布置 桩间距为 1 2m 加固深度打穿软弱土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 0 5m 在 DK540 960 DK540 990 设置沉降观测断面 设备与观测技术要求见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柳南施路专 08 3 图 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150kPa 单桩承载力 不小于 100kN 3 6 2 8 DK541 050 DK541 267 05 长 217 05m 本段线路以路堤通过 表层普遍分布有 0 5m 软土主要为软黏土 局部表层为淤泥质粘土 褐黄 黄色 褐灰色 软塑状 局部夹硬塑状黏土透镜体 质较纯 表层含植物根茎 中间夹有膨胀土 具高液限 弱膨胀性 本段地下水较发育 埋深较浅 对 砼无侵蚀性 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 0 05g 设计标准 基底按平面图所示范围采用直径 50cm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 桩按正三角形布置 桩间距为 1 2m 加固深度打穿软弱土层进入持力层不小于 0 5m 为基岩时至基岩面 在 DK541 060 DK541 160 DK541 260 设置沉降观 测断面 设备与观测技术要求见 柳南施路专 08 3 图 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 载力不小于 150kPa 单桩承载力不小于 100kN 3 6 3 段内水田地段清除表层 0 5m 厚淤泥 填方地段基底清除表层种植 土 3 7 边坡防护 3 7 1 灌草护坡 DK535 710 DK536 030 左右两侧各长 320m DK536 130 DK536 250 左侧长 120m DK536 130 DK536 210 右侧长 80m DK536 230 DK536 310 右侧长 80m DK536 870 DK536 930 左右两侧各 长 60m 路堑边坡 均采用灌草护坡 按 柳南施路专 06 1 图设计 DK537 090 DK537 120 左右两侧各长 30m 路堤边坡 DK535 243 361 DK535 590 左右两侧各长 346 639m DK535 650 DK535 710 左右两侧各长 60m DK536 970 DK537 030 左侧长 60m DK536 990 DK537 030 右侧长 40m DK537 120 DK537 501 左右两侧各长 381m DK537 650 DK537 920 左 右两侧各长 270m DK537 960 DK538 030 左右侧两各长 70m 路堤边坡 DK537 528 DK537 610 右侧长 82m DK537 559 DK537 610 左侧长 51m DK538 030 DK538 310 左右两侧各长 280m DK538 651 DK538 929 右 侧长 278m DK538 670 DK539 464 左侧长 794m DK538 990 DK539 110 右侧 长 120m DK539 130 DK539 410 右侧长 280m DK539 464 DK539 489 右侧长 25m DK540 390 DK540 410 右侧长 20m DK540 450 DK540 470 右侧长 20m DK540 490 DK540 690 右侧长 200m DK540 770 DK541 050 右侧长 280m DK540 450 DK540 630 左侧长 180m 路堤边坡 DK539 410 DK539 464 右侧长 54m DK539 489 DK539 536 左侧长 47m DK539 489 K539 700 右侧长 114 88m DK540 236 DK540 330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左右两侧长 94m DK540 390 DK540 450 左侧长 60m DK540 410 DK540 450 右侧长 40m DK540 470 DK540 490 右侧长 20m 路堤边坡均采用灌草护坡 按 柳南施路专 06 1 图 设计 3 7 2 人字形截水骨架护坡 DK536 030 DK536 130 左右两侧各长 100m DK536 250 DK536 870 左侧长 620 9m DK536 310 DK536 870 右侧 长 560 9m 路堤边坡 采用人字型截水骨架护坡防护 按柳南施路专 06 2 图 设计 主骨架净距 6m 支骨架净距 3m 骨架内采用客土灌草护坡防护 沿 线路方向每隔 50 80m 设置一道检查踏步 DK537 920 DK537 960 左右两侧各长 40m 路堤边坡 采用人字型截水骨 架护坡防护 按 柳南施路专 06 2 图设计 DK538 310 DK538 670 左侧长 360m DK538 310 DK538 651 右侧长 341m 路堑边坡 采用人字型截水骨架 护坡防护 按 柳南施路专 06 3 图设计 主骨架净距 6m 支骨架净距 3m 骨架内采用灌草防护 沿线路方向每隔 50 80m 设置一道检查踏步 DK540 630 DK541 267 05 左侧长 637 05m DK540 690 DK540 770 右侧 长 80m DK541 050 DK541 267 05 右侧长 217 05m 路堤边坡 采用人字型截 水骨架内客土灌草护坡防护 按 柳南施路专 06 2 图 设计 DK538 310 DK538 670 左侧长 360m DK538 310 DK538 651 右侧长 341m DK539 536 K539 700 左侧长 67 88m 路堑边坡 采 用人字型截水骨架护坡防护 按 柳南施路专 06 3 图 设计 主骨架净 距 6m 支骨架净距 3m 骨架内采用灌草防护 3 8 排水 区间排水沟 侧沟 线间沟详见 柳南施路专 09 1 4 4 施工总体方案 施工总体方案 4 1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的分布 4 1 1 建立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 项目副经理和总工为副组长 各专业工程师 施 工队长为组员的管理领导小组 施工队按下表配置各种施工管理人员及技术工 人 在施工高峰期调入劳务工 项目经理 曹朝辉 质检员 材料员 作业班组 施工队长 何玉良 项目副经理 张赵虹 项目总工 孙焰 技术 韦华慧 材设 吕纪勋 质检 彭素梅 安检 谢桥 试验员 彭冰玉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4 1 2 施工队伍的分布 工点工地设机械维修工棚 钢筋加工棚 材料场等 大型自动计量砼搅拌 站设于拉保火车站旁边 各工点配置小型搅拌机 为保证混凝土挡土墙等大型 支挡工程的混凝土浇注质量 大型支挡工程工点的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送 根据施工队技术力量 机械配置以及施工管理等情况 本路基土石方及路 基附属工程施工由何玉良作业班组队来完成 4 2 劳动力使用计划 由于只要一个施工作业队承担本单位路基工程的施工 施工队伍挑选具有 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技术素质高 专业技能强的青壮技工 确保更好 更快地 完成本工程的施工 加强与当地劳务部门的联系 做好劳务工需求计划 保证用工高峰期 农 忙季节劳动力及时到位 如果当地劳务工供应不足 为保证施工的正常有序进 行 从公司调集职工或劳务工参与该工程施工 特种作业必须使用持有各专业 作业证的人员 普工除外 4 3 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和材料使用计划 详见附表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和材料计划表 4 4 施工测试 本单位工程有较多的填土路堤 个别地方有小部分低路堑施工 路基设计 边坡变化不大 为确保路基边坡施工质量 因此施工测量按照 铁路测量技术 规则 的有关规定进行 主要测量仪器为全站仪和 S3 级水准仪 及时作各种 试验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测量和放样 在开工前对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 加密和加固 并根据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设计图纸放出线路中线 路堤坡脚线 路堑坡顶线及其他构筑物的精确位置 复核路基横断面将资料报请监理工程师核查 每填筑一米就测量放样一次 正确标出边坡连线 对欠缺部分马上进行修 补 地基经整平压实后 采用 K30 平板载荷测定仪 孔隙率 Evd 等设备检测 压实度 以控制填土质量 4 5 内业资料 内业资料管理标准规范 收集整理及时 竣工资料及时编制 图文 含照 片录像 齐全 规范 数据记录真实可靠 技术资料全面详实 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和施工同步 满足竣工验 交的要求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资料的管理 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填 写整理 工程结束时分内容编辑并装订成册 工程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 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业主 同时保 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记录 并按规定存入企业挡案 4 6 施工程序 4 6 1 征地拆迁 我方已成立施工配合小组 积极配合有关固资单位 地方政 做好征地拆迁工作 4 6 2 场地清理 施工队伍进场后对施工场地进行 三通一平 的工作 把场地进行清理 达到施工的要求 4 6 3 测量放线 设计交桩后 已进行导线桩的复核及各中桩的放样 复核 4 6 4 现场核对 组织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 并进行现场核对 4 6 5 开工报告 项目部已做好施工准备并上报 已满足的条件如下 4 6 5 1 测量放线复核准确无误 桩橛齐全 4 6 5 2 已按规定完成了施工图现场核对 4 6 5 3 已完成征地 拆迁 施工场地清理 平整 硬化达到规定要求 4 6 5 4 进场人员 材料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 4 6 5 5 已明确本单位工程的现场技术负责人 4 6 5 6 施工机具设备已按投标承诺进场 满足施工需要 并已安装调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试就绪 4 6 5 7 已完成了进场材料检验 水质化验 配合比选定等必要的试验工 作 4 6 5 8 其它已做了准备工作 4 7 工程实施 在开工报告批复后 开始工程的施工 施工顺序为 清理地表 开挖天沟 及各排水沟的施工 路基填 挖 软基处理 附属施工 环保 水保施 工及场地清理 4 1 施工自检 每项工序部位开始和完成时 安排专人进行自检工作 4 2 报检签证 在自检合格后 上报通知监理单位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工作 合格后签 证 进行下道工序 4 3 试验检测 设立专人负责试验工作 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验 化验 配合比选定等工 作 施工中对各种材料及试件进行抽检 取样送试验室进行试验 4 4 质量评定 对工程各部位各工序完成时进行自检质量评定 单位工程完工要求监理单 位及建设单位进行质量的评定 4 8 工程验收 本工程归入本标段总的竣工验收 按环保要求做好现场清理工作 工程达 到交付使用条件后 向建设单位提报验收报告 并配合建设单位的验收工作 4 9 土地复耕 工程完工后 撤离时保持施工场地的干净整洁 不留垃圾和杂物 取弃土 场 各种临时用地按照环保 水保要求进行处理 保证土地的再次耕作利用 施工中造成土地等环境损坏的 在撤离前修复完毕 无法修复的做好赔偿 工作 4 10 工程保修 工程完工后 在竣工验收后一年内需进行保修工作 如质量回访等 5 5 路基基底处理 路基基底处理 路基基底根据施工时地面和土质的实际条件 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处理 清除填方范围内的树木 灌木 垃圾 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 10 20cm 内 的草皮和表土 并挖除树根 用压路机进行原地面压实 并检测压实密实度及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地基系数 合格后方可填筑 对高度大于 2 5 米的且地面横坡缓于 1 10 的路堤基底可预压后直接填筑 在原地面上 当路基基底侵入基床时 表层范围内的天然地基土质应符合基床 表层的要求 基床底层内的天然地基土的静力触探贯入值不得小于 1 2MPa 或 容许承载力不小于 0 15MPa 否则进行改良或加固处理 对填土高度小于 2 5m 的低路堤地段 测试基床底层厚度范围内天然地基土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Ps 值 当其 1 5MPa 时可直接在清理后平整填筑 若其 1 5MPa 时则一般采 取挖除换填 0 5m 厚渗水土或者碾压至基床土压实标准 再填筑基床底层 当 松软土地基厚度 2m 时 按松软土路基处理 对路堤基底有松土 其厚度小于 0 3m 时碾压密实 厚度大于 0 3m 时 翻 松并分层回填压实 地面横坡 1 5 时 应先开挖台阶 台阶宽度不小于 2m 当基底岩面上 覆盖土层较薄时 应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 台阶高度不小于 0 6m 台阶宽 度不小于 2 0m 台阶底设 2 4 向外倾斜的坡度 水田 池塘和软细砂等松软基底的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 采取排水疏干 挖除换填 水泥搅拌桩加固等措施 以保证基底稳固 DK536 170 DK536 250 长 80m DK536 528 DK536 558 长 30m 左侧路堤坡脚外设围堰 围堰内排水并挖除塘底软土 松软土 然后在防护标高处设置 2 0m 宽边坡平 台 平台以下在边坡坡率 1 1 75 范围内路堤本体采用硬质岩填料填筑 平台 以下在边坡坡率 1 1 75 范围外采用普通填料回填 围堰顶宽 1 5m 围堰高 为 2 0m 当存在地下裂隙水时 采用排水盲沟排出路基外 6 6 路基主体项目施工工艺和方法 路基主体项目施工工艺和方法 6 1 路堤填土方施工工艺和方法 路堤的填土压实 严格施行 铁路路基填筑压实施工工艺 按三阶段 四区段 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施工 三阶段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收 阶段 四区段是 填土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验区段 八流程是 施 工测量 基底处理 分层填筑 铺摊平整 洒水晾晒 碾压密实 检验签证 路基修整 各区段和流程内只允许做该段规定的流程作业 不许几种作业交叉 施工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每个区段长度可根据使用机械的生产能力 台车数量确定 但为了保证机 械有足够的安全作业长度 最短不得少于 40m 如果长度不够或因桥涵隔断不 连续 也应按四个区段的施工程序 安排施工 整个路堤施工要做到区段清晰 严格按照横断面 全宽度 逐层 水平铺 填 保证填方地段施工质量 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6 1 1 施工工艺流程图 6 1 2 施工方法 6 1 2 1 施工放线 根据线路控制桩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 20m 一点 曲线地段每 10m 一点 按 路基设计断面放出路基边桩 以便进行基底处理 6 1 2 2 填料的选择 路基填料按设计指定的经试验合格的取土 石 场和土 石 方调配方案 进行取土 石 路堤下部 基床以下 填料选用 AB 组填料 路基填筑前在土 源区挖掘数处试验坑 分层取样 进行填料试验 符合规范要求后 方可用于 路基填筑 6 1 2 3 水平分层填筑 开工前应根据路堤高度与路基试验段确定填层厚度 计算出计划分层层数 基床表层一般分两层 分层填筑时应按路基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土 每层须采 用一种填料 不得将两种及以上材料混填 根据实验段试验结果 严格控制填 土方填筑压实工艺流程 准备阶段 填土区段 整平区段 压实区段 检测区段 分层填土 摊铺整平 碾压密实 检测签证 施工测量 地基处理 洒水晾晒 整修验收阶段施工阶段 路基整修 合格 不合格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筑厚度 保证每层的松铺厚度和压实后厚度 确保碾压密实 当地形起伏 高低不平 应由低处分层填筑 由两边向中心填筑 为保证 路堤全断面的压实一致 边坡两侧各超填 0 5m 施工时及时刷坡整平 6 1 2 4 摊铺平整 摊铺平整是保证路堤填筑压实效果的重要流程 要做到层面纵 横向平顺 以使压路机的轮面能均匀地接触压面 达到压实效果 在摊铺平整时 对路肩 部分进行预压 以保证压路机在碾压路肩时不致滑坡 填筑中先用推土机平地 机摊铺整平 振动压路机碾压 边角 机械不能靠近的涵侧及台后 用人工配 合摊铺及小型机具碾压 6 1 2 5 碾压夯实 路堤填土压实应用自重 18t 及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 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 一遍不振动静压 然后先慢后快 由弱振至强振 最快行速控制在 4km h 由 两边向中间纵向重叠 0 8 1 0m 做到没有漏压 没有死角 确保碾压均匀 碾压遍数参照试验段数据 6 1 2 6 压实质量检测 碾压后检查填料质量 填筑厚度 填层面纵横向平整均匀度等符合规定标 准的基础上 进行密实度或地基系数的测定 对于路堤下部细粒土采用地基系 数和压实系数作为控制指标 粗粒土和碎石类土以地基系数和孔隙率作为双控 指标 其值不能小于 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 2003 127 号文 压实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 6 2 路堤填石方施工工艺和方法 6 2 1 施工工艺流程图 石方路堤填筑压实工艺流程 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 填筑区段 整平区段 压实区段 检测区段 摊铺整平 分层填筑 碾压密实 检测签证 施工测量 地基处理 路基整修 边坡码砌 合格 不合格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6 2 2 施工方法 6 2 2 1 填料的选择与试验 填料按规定进行鉴定 严重风化的软岩不得用于路堤填筑 易风化的软岩 不得用于基床表层和路堤浸水部分 填料应按规定进行鉴别试验 依试验结果 选用 基床以下路堤可选用不易风化硬质岩填料 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30cm 或摊 厚度的 2 3 其抗压强度不低于 5Mpa 基床底层填料可选用不易风化硬质岩填料 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20cm 或摊铺厚度的 2 3 基床表层填料应优先选用 A 组填料 填料粒径不得大于 15cm 6 2 2 2 边坡码砌 边坡部分大填筑前用片石码砌 码砌边坡的路基每侧加宽 0 2m 码砌后 的边坡坡率符合设计要求 坡面为大致平整或有规则的台阶 6 2 2 3 分层填筑 每层厚度一般为 0 6m 左右 填筑石块应有较好的级配 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30cm 较大的岩块须破碎后方可填入 填筑时采用按横断面全宽 纵向分层填 筑压实 每层填料用不同粒径的岩块混合填筑 半填半挖地段不得将爆破的岩 块直接横向倾填 填筑时应安排好运行路线 由专人指挥卸碴 水平分层填筑 先低后高 先两侧后中央 6 2 2 3 1 基床以下路堤分层填筑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填筑时采用按横断面全宽 纵向分层填筑 每层填料用不同粒径的岩块混 合填筑 粒径不大于 30cm 填筑时应安排好运行路线 由专人指挥卸碴 水 平分层填筑 先低后高 先两侧后中央 分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压实能 力 填料种类和要求的压实质量 能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 采用不易风化硬质 岩填筑时 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 60cm 碎石类填料填筑时 分层最大 压实厚度不应大于 40cm 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 10 cm 不同性质 的填料应分别填筑 不得混填 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用同一种填料填筑 每种 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 50 cm 6 2 2 3 2 基床底层分层填筑 采用碎石类和砾石类填筑时 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 35cm 分层 填筑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 10cm 粒径不大于 20cm 6 2 2 3 3 基床表层分层填筑 基床表层采用 A 组填料分层填筑 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 30cm 最小填筑压实厚度过得不于 15cm 6 2 2 4 摊铺平整 先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 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 填层面目视平顺 岩块之 间无明显的高差 然后配合人工找平 在每层的表面填筑厚 10cm 左右的砾石 或粒径不大于 10cm 的碎石 达到层面基本平整 并应做好向两侧 4 的横向排 水坡 以保证碾压密实 6 2 2 5 振动碾压 填筑压实采用 18t 及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碾压时先从低处压起 先 轻后重 先两侧后中间 横向行与行之间重叠不少于 1 3 碾宽或 0 4 0 5m 前后相邻两段间要重叠 1 1 5m 6 2 2 6 检验签认 采用 K30荷载板检测地基系数 灌水法测试压实度 孔隙率 压实质量满 足规范要求并经监理签认后方可继续填筑 6 3 过渡段施工工艺和方法 为确保高速行驶列车的平稳性 适度 设计在路堤与桥台 路堤与路堑 路堤与框架桥台 板顶填土高小于 1m 孔径 1 5m 涵 连接处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顶宽分别为 4 5m 2m 顺线路方向按 1 2 坡率与一般路堤连接 6 3 1 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前准备 填料选择 基坑基底清理 碾压 填料运输 摊 铺 碾 压 验 收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6 3 2 施工方法 6 3 2 1 施工准备 过渡段施工前 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 避免水从结合部渗入路基造 成病害 台后基坑按设计采用回填材料及时回填 桥台基坑回填和过渡段基底 经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填筑施工 6 3 2 2 材料的选择 选用各项指标均满足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的 A 组填料 在台背不易碾压的 2m 范围内掺 3 5 的水泥 重量比 6 3 2 3 清理基坑 过渡段施工与路堤填土同时进行 使用同等的压实机械将过渡段与一般路 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碾压 基坑偏小时按要求尺寸进行整理 6 3 2 4 摊铺及压实 过渡段填料与一般路堤同时摊铺碾压 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试验后的施 工参数进行控制 在结构物附近使用大型机械碾压有困难时 可用小型机械充 分压实 但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 20cm 并摊铺均匀 整平后 则采用 500 700kg 的手推式振动夯压实至没有明显碾压痕迹 大型机械碾压与小型 机械碾压结合部必须使用大型机械重新碾压 对于边角部位 采用电动夯加强 夯实 确保填筑段压实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6 3 2 5 压实检测 碾压后的过渡段对路基压实质量及压实后的每层厚度进行检测 压实质量 采用双指标控制 表层 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压实质量符合 客货共线铁 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2 2008 中基床底层的压实要求 压实质量 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时速 160km h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施工准备 平整 清理场地 基底碾压 试验室内试验 测量 水平 中线 定 控 制 桩 填 料 运 输 摊 铺 碾 压 材料进场 机械设备进场 机械设备防护 整 形 测 量试 验 签 认 不合格不合格 合格合格 填 料压实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块石类 地质系数 K30 Mpa m 90 110 130 130 压实系数 Kh 0 90 A B 组及 C 组填料 不含细粒 土 粉砂和软块石土 或改良 土 孔隙率 n 31 31 7 7 路基基床施工工艺和方法 路基基床施工工艺和方法 7 1 施工工艺流程 7 2 基床表层施工方法 本段基床表层 0 6m 范围内换填级配良好的 A 组填料 路堑基床换填底部 采用 0 1m 厚中粗砂夹一层复合土工膜加固 参照 柳南施路专 01 02 03 图 进行施工 施工前准备 进行施工路段中线 水平的测量 并对基底进行密实度及地 基系数的检测 不符合规定的部位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确保基床基底平整 坚实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的地点 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在基床基底碾压 过程中 如发现土过干 表层松散 则适当洒水 如土过湿 发生 弹簧 现 象 采取挖开晾晒 换土 改良等措施 施工放样 在基底上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 10 20m 设一桩 平曲线段每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5 10m 设一桩 并按设计宽度在线路两侧测设边桩 进行水平测量 在两侧 边桩上用红油漆标出填料的设计标高 运输 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根据车辆的吨位 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 离 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由远到近将料按要求的间隔卸置于下承层上 卸料 间距严格掌握 避免料不够或料过多 摊铺 在摊铺填筑前 各段除了进行中线 水平测量外 还应挂摊铺线 用平地机将填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宽度的路基上 摊铺时要求表面平整 并具 有规定的路拱 检验松铺填料的厚度 是否符合预计要求 如有出入进行补料 或减料工作 整平 用平地机将铺好的填料摊平 作业长度一般为 300 500m 整平遍 数一般为 2 3 遍 直到整平为止 然后用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 一遍 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再用平地机进行最终的整平和整形 碾压 摊铺整平后立即用 18t 及以上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采用振 动压路机 先静压 碾压要遵循先轻后重 先慢后快的原则 直线段由两侧路 肩向路中心碾压 即先边后中 曲线段自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 时沿纵向重叠 0 4 米 压实质量检测 碾压后采用 K30 荷载板对基床表层进行检测 其地基系数 不小于 1 5MPa cm 和孔隙率小于 28 压实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 基床表层路堤压实标准 160km h 层 位 压实指标 细粒土 粉 砂 改良土 砂类土 粉砂除 外 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 地基系数 K30 MPa cm 1 5 1 5 压实系数 Kh 相对密度 Dr 基 床 表 层 孔隙率 n 28 28 路基整修 路基表层填筑达到设计标高后 即可进行表面整修工作 采用 人力配合机械整平 使其压实质量 中线偏差 高程 横坡 平整度及边坡坡 度等指标达到设计交验标准 7 3 基床底层施工方法 施工测量 路堤填到基床下承面时 测量中线水平 检查几何尺寸 核对 压实标准 使其达到规范验收标准 对不符合标准的基床下承面进行修整和加 强压实措施 使其达到规范标准要求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方案 填料选择 基床底层厚度 1 9 米 选用 A B 组填料或改良土 基床每一 压实层的全宽使用同一种全条件相同的填筑料 上下层使用不同种类的填料时 其粒径比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基床底层填筑压实可参照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工艺 填筑按 三阶段 四区段 八流程 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其压实质量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碾压 时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 压实质量及层厚检测 碾压后对路基压实质量及压实后的每层厚度进行检 测 细粒土采用地基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秦皇岛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MR成像新算法-洞察及研究
- 智能决策+动态优化与5G应用-洞察及研究
- 部队医院为兵服务课件
-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中小学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期末英语试卷(无答案听力音频及原文)
- 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三、四单元:基础知识归类复习卷 有答案
- 部门用车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四中学教育集团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学生版)
- 《普通话宣传周》中小学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模板
- 2025年中国电信集团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全收录
- 成都市新都区部分单位2025年8月公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三)(20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浙江省G12名校协作体2025学年第一学期9月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数学试卷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租户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纪委监委招聘政府聘员6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知识培训
-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件第六章 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汽车驾驶与维修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