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总就业趋势预测研究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而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依然长期存在,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农村的现有劳动力近5亿人,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2亿多人,以及农村需要务农的1.8亿人,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人,转移就业的规模、速度、压力仍进一步加大。在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对此,我国政府一直努力探索寻找切实可行的政策以解决大量过剩的劳动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总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来加以说明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字:总就业;移动平均;指数平均;预测引言就业是个人、家庭、国家安稳的基本前提,个人安心、家庭安定、国家安稳是连在一起的。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财富的日益增加,归根到底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就业岗位上创造出来的。如果大批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不创造财富却在消耗财富,必然削弱经济增长的活力。只有实现充分就业,使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才能刺激消费需求,使经济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充分就业、财富积累和经济增长也是连在一起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尤为重要。特殊的人口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让更多的劳动者获得工作岗位。据此,我将运用统计预测的方法即移动平均法和指数平滑法对2014年和2015年我国的总就业人数进行预测,并进而分析我国就业政策的有效性。1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用一组最近的实际数据值来预测未来一期或几期内公司产品的需求量、公司产能等的一种常用方法。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即期预测。当产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长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节性因素时,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预测中的随机波动,是非常有用的。移动平均可分为简单移动平均、一次移动平均、二次移动平均等。1.1 一次移动平均法一般情况下,如果时间序列没有明显的周期变化和趋势变化可用一次移动平均值作为预测值。一次移动平均法,就是取时间序列的N个观测值予以平均,并依次滑动,直至将数据处理完毕。设时间序列为X1,X2,Xt移动平均法可以表示为: 其中:Xt为最新观察值;Ft+1 为下一期预测值;N 为步长。当数据的随机因素较大时,宜选用较大的N,这样有利于较大限度的平滑由随机性所带来的严重偏差;反之相反,这样有利于追踪数据的变化,并且预测值滞后期数也少。1.2 二次移动平均法二次移动平均法是对一次移动平均数的再次进行移动平均,并在两次移动平均的基础上简历预测模型,对预测对象进行预测,设N为步长,其预测步骤为:(1) 对时间序列计算第t期的一次移动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 (2)利用基础上计算第t期的二次移动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 (3) 利用和估计线性趋势模型的截距 (4)建立线性趋势预测模型为: m为预测超前期数2指数平滑法根据平滑次数不同,指数平滑法分为: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等。但它们的基本思想都是:预测值是以前观测值的加权和,且对不同的数据给予不同的权,新数据给较大的权,旧数据给较小的权。 2.1一次指数平滑法 设时间序列为 ,则一次指数平滑公式为: 式中 为第 t周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 为加权系数,0 1。 用上述平滑值进行预测,就是一次指数平滑法。其预测模型为: 即以第t周期的一次指数平滑值作为第t+1期的预测值。 2.2二次指数平滑法 当时间序列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动时,使用第t周期一次指数平滑就能直接预测第t+1期之值。但当时间序列的变动出现直线趋势时,用一次指数平滑法来预测仍存在着明显的滞后偏差。因此,也需要进行修正。修正的方法也是在一次指数平滑的基础上再作二次指数平滑,利用滞后偏差的规律找出曲线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然后建立直线趋势预测模型。故称为二次指数平滑法。 设一次指数平滑为 ,则二次指数平滑 的计算公式为: 若时间序列 从某时期开始具有直线趋势,且认为未来时期亦按此直线趋势变化,则与趋势移动平均类似,可用如下的直线趋势模型来预测。 式中t为当前时期数;T为由当前时期数t到预测期的时期数; 为第t+T期的预测值; 为截距, 为斜率,其计算公式为: 预测模型为: 其中: T为预测超前期数3我国总就业人员趋势预测分析下面采用1978年到2012年我国总就业人数来预测2014年和2015年的总就业人数。下表是我国19782012年历年总就业人数统计情况序号年份总就业人员 (万人)序号年份总就业人员 (万人)1 1978年40152 18 1995年68065 2 1979年41024 19 1996年68950 3 1980年42361 20 1997年69820 4 1981年43725 21 1998年70637 5 1982年45295 22 1999年71394 6 1983年46436 23 2000年72085 7 1984年48197 24 2001年72797 8 1985年49873 25 2002年73280 9 1986年51282 26 2003年73736 10 1987年52783 27 2004年74264 11 1988年54334 28 2005年74647 12 1989年55329 29 2006年74978 13 1990年64749 30 2007年75321 14 1991年65491 31 2008年75564 15 1992年66152 32 2009年75828 16 1993年66808 33 2010年76105 17 1994年67455 34 2011年76420 35 2012年76704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首先利用Excel对1978年到2012年的总就业人数做如下折线图,可以看出此时间序列无明显的周期变化但具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因此可以利用二次移动平均法和二次指数平滑法来对该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测。 我国1978-2012年总就业人员统计数据及二次移动平均预测结果(1)通过excel按上述公式进行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由于有35个数据,因此选用前四期的平均值作为初始值较为合理,即N=4。结果如下: 序号年份总就业人员 (万人)一次移动二次移动AtBtFt+T=预测值(T=1)相对误差1 1978 40152 2 1979 41024 3 1980 42361 4 1981 43725 41816 5 1982 45295 43101 6 1983 46436 44454 7 1984 48197 45913 43821 48005 1395 8 1985 49873 47450 45230 49671 1480 49400 -0.00948 9 1986 51282 48947 46691 51203 1504 51151 -0.00255 10 1987 52783 50534 48211 52856 1548 52707 -0.00145 11 1988 54334 52068 49750 54386 1546 54405 0.00130 12 1989 55329 53432 51245 55619 1458 55932 0.01089 13 1990 64749 56799 53208 60389 2394 57077 -0.11849 14 1991 65491 59976 55569 64383 2938 62783 -0.04135 15 1992 66152 62930 58284 67576 3097 67321 0.01767 16 1993 66808 65800 61376 70224 2949 70674 0.05786 17 1994 67455 66477 63796 69157 1787 73173 0.08477 18 1995 68065 67120 65582 68658 1026 70945 0.04231 19 1996 68950 67820 66804 68835 677 69684 0.01064 20 1997 69820 68573 67497 69648 717 69512 -0.00441 21 1998 70637 69368 68220 70516 765 70365 -0.00385 22 1999 71394 70200 68990 71410 807 71281 -0.00158 23 2000 72085 70984 69781 72187 802 72217 0.00183 24 2001 72797 71728 70570 72886 772 72989 0.00263 25 2002 73280 72389 71325 73453 709 73658 0.00516 26 2003 73736 72975 72019 73930 637 74162 0.00577 27 2004 74264 73519 72653 74386 578 74567 0.00408 28 2005 74647 73982 73216 74747 510 74963 0.00424 29 2006 74978 74406 73720 75092 457 75258 0.00373 30 2007 75321 74803 74177 75428 417 75549 0.00303 31 2008 75564 75128 74580 75676 365 75844 0.00371 32 2009 75828 75423 74940 75906 322 76041 0.00281 33 2010 76105 75705 75264 76145 293 76228 0.00161 34 2011 76420 75979 75559 76400 281 76438 0.00024 35 2012 76704 76264 75843 76686 281 76681 -0.00031 36 2013 76967 37 2014 77248 38 2015 77529 (2)通过excel按上述步骤和公式进行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由于序列具有较明显的变化趋势选取a=0.5,样本量为35,选取前3期平均值作为初始值,结果如下:我国1978-2012年总就业人员统计数据及二次平滑指数预测结果序号年份总就业人员 (万人)一次平滑二次平滑AtBtYt+T=预测值(m=1,a=0.5)相对误差1 1978 40152 2 1979 41024 3 1980 42361 41179 41179 4 1981 43725 42452 41816 43089 637 5 1982 45295 43874 42845 44903 1029 43725 -0.03466 6 1983 46436 45155 44000 46310 1155 45932 -0.01086 7 1984 48197 46676 45338 48014 1338 47465 -0.01519 8 1985 49873 48274 46806 49743 1468 49352 -0.01044 9 1986 51282 49778 48292 51264 1486 51211 -0.00138 10 1987 52783 51281 49786 52775 1494 52750 -0.00062 11 1988 54334 52807 51297 54318 1510 54269 -0.00120 12 1989 55329 54068 52682 55454 1386 55828 0.00902 13 1990 64749 59409 56046 62772 3363 56839 -0.12216 14 1991 65491 62450 59248 65652 3202 66135 0.00983 15 1992 66152 64301 61774 66828 2527 68854 0.04085 16 1993 66808 65554 63664 67445 1890 69354 0.03811 17 1994 67455 66505 65085 67925 1420 69335 0.02786 18 1995 68065 67285 66185 68385 1100 69345 0.01881 19 1996 68950 68117 67151 69084 966 69485 0.00776 20 1997 69820 68969 68060 69878 909 70050 0.00330 21 1998 70637 69803 68931 70674 871 70786 0.00211 22 1999 71394 70598 69765 71432 834 71546 0.00213 23 2000 72085 71342 70553 72130 788 72265 0.00250 24 2001 72797 72069 71311 72827 758 72919 0.00167 25 2002 73280 72675 71993 73356 682 73585 0.00417 26 2003 73736 73205 72599 73812 606 74038 0.00410 27 2004 74264 73735 73167 74302 568 74418 0.00207 28 2005 74647 74191 73679 74703 512 74870 0.00299 29 2006 74978 74584 74132 75037 453 75215 0.00316 30 2007 75321 74953 74542 75363 411 75490 0.00224 31 2008 75564 75258 74900 75616 358 75774 0.00278 32 2009 75828 75543 75222 75865 321 75975 0.00193 33 2010 76105 75824 75523 76125 301 76186 0.00107 34 2011 76420 76122 75822 76422 300 76426 0.00008 35 2012 76704 76413 76118 76708 295 76721 0.00022 36 2013 77004 37 2014 77299 38 2015 77594 通过比较(1)、(2)中的相对误差值,可以看出二次移动平均法较为准确,但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差不大,如下(表3.1)为实际值、移动平均法的预测值和指数平滑法的预测值的折线图:表3.1利用Eviews得到的拟合折线图如下表3.2 :其中:SJZ实际值 PHZ平滑预测值 YDZ移动预测值表 3.2 通过观察表3.1和表3.2的折线图更清晰的看出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结果更为准确。由上面的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结果得出2014年我国总就业人数为77248万人,2015年的总就业人数为77529万人,同比2012年我国总就业人数76704万人,分别增长了0.71%和1.08%,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我国总体就业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十分缓慢,这也说明了我国政府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仍然需要加大重视,要努力增强政策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 对我国就业情况的政策建议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说是经济问题,因为它造成了劳动力乃至其他经济资源的浪费;说是社会问题,因为它使失业人员生活水平下降,影响着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社会稳定。充分就业一直是我国的三大宏观经济目标之一,所以促进就业率不断快速增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保持就业需求稳步增长。重视保护和扶持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 财税政策, 扶持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并促使其发展壮大,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大鼓励民间投资政策的实施力度,把促进就业作为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的重要目标。推动建立政府促进就业长效工作机制,落实财政就业专项资金,完善资金使用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将政策落实到需要帮扶的人员;建立并完善各级政府就业工作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将就业工作绩效作为政府工作绩效的首要指标之一。 (二)继续做好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民工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制定出台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示范县建设,加强输出输入地对口衔接,统筹城乡就业;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强化技能培训、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各项权益保障;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转化为城 市市民,使其真正融入城市。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开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就业岗位和基层就业岗位,统筹实施各类就业项目,落实好鼓励高 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减免等政策为重点,与开展创业培训相结合,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带动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就业培训项目,组织开展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和未就业历届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信息系统,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和就业援助,提高高校毕业生求职成功率和就业质量。握就业形势,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为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提供信息支持。(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精神,统筹好就业技能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应急演练管理办法
- 临床支助服务管理办法
- 企业团委活动管理办法
- 产品管理团队管理办法
- 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办法
- 人才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 乡镇农技中心管理办法
- 云南林地占用管理办法
- 云浮市停车场管理办法
- 培养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师团队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答案02
- MySQL数据库教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压铸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带图实例)
-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 2022年初中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必背词汇表
- 关于加强值班管理、保持通讯畅通的通知
- GB 16869-2005鲜、冻禽产品
- 化学化工化学实验医疗器材
- 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上学期Lesson25教学课件
- 鲁教版九年级英语课文原文及翻译Unit1
- 会计档案案卷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