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创业板会计实证研究 PPT课件_第1页
国内创业板会计实证研究 PPT课件_第2页
国内创业板会计实证研究 PPT课件_第3页
国内创业板会计实证研究 PPT课件_第4页
国内创业板会计实证研究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创业板会计实证研究 论文主题分布情况概述 PPT制作 李佳卉 1 文献情况概述 文献来源 经济研究类核心期刊 会计研究 管理世界文献范围 国内创业板块文献类型 实证研究共计 35篇 2 文献分类 研究主体分布情况 注 双主体或多主体文章则选择最主要的主体进行统计 3 研究主体 企业 1 韩鹏 岳园园 企业创新行为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创业板的经验证据 J 会计研究 2016 01 49 55 95 文章观点 我国创新行为信息披露有效性有待提高 基于累积创新链与降低创新隐性成本需要 应加强创新行为的中间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基于创新行为的行业特征 应加强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分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2 苑泽明 金宇 王天培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评价指数研究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J 会计研究 2015 05 72 79 95 文章概要 本文构建了无形资产评价指数 旨在为经营者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企业在创新 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数据 并为投资者进行企业市场价值预测和决策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4 研究主体 企业 3 周守华 胡为民 林斌 刘春丽 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J 会计研究 2013 07 3 12 96 文章概要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 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评价缺陷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审计费用和内部控制咨询等角度对2012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较全面而详细的统计分析 揭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4 祁怀锦 黄有为 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选择及不同市场间的差异 J 会计研究 2016 08 34 41 96 文章结论 显著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主要出现在IPO当年 显著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主要出现在IPO之后一年 在IPO当年 创业板IPO公司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显著强于同期主板 中小板IPO公司应计盈余管理行为 在IPO之后一年 创业板IPO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显著强于同期主板 中小板IPO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5 研究主体 企业 5 王化成 程小可 分拆上市与母公司股权价值研究 同仁堂 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实证分析 J 管理世界 2003 04 112 121 文章概要 本文构造出基于期权理论的分拆对母公司股权价值效应模型 模型显示分拆能够为母公司股东财富带来正的溢价效应 并运用同仁堂分拆子公司这一案例进行了市场反应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 期权理论在公司分拆动机方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度 其次 由于子公司上市之后 母子公司的股票都在资本市场上交易 因此文章构造了基于市净值不变假说的母公司股权价值分拆溢价效应观察模型 并运用该模型对同仁堂案例进行了实证检验 实证结果发现 与分拆创造期权假说不一致的是 子公司上市初期母公司股权分拆溢价效应为负数 直到后期才转为正值 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两事件时刻的差异和不同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方面的差异 6 研究主体 企业 6 官金华 常有新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 24 95 97 文章概要 本文在现有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框架基础上 围绕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 这一课题 以2013年为研究窗口 结合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特点来展开实证研究 探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 并以此为基础对合理优化股权结构 保证经营绩效稳定发展提出有关建议 以促进创业板的合理 可持续发展 7 黄娟 刘果 鲍吉 我国创业板公司IPO抑价研究 基于PE VC影响视角 J 宏观经济研究 2014 11 149 159 文章结论 创投支持上市公司并没有聘用更好的中介机构 有无创投支持及主创投资质 类型 与抑价率并没有显著关系 创投实力 持股比例 创投派驻董监事人数等的增加均不能降低抑价率 创投支持公司聘用的保荐商实力也低于未支持公司 外资创投的进入会明显提升抑价率 而创投持股家数的增多会降低抑价率 7 研究主体 企业 8 文守逊 张泰松 黄文明 创业投资声誉 创业板IPOs初始收益和长期业绩 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 27 04 104 112 文章结论 我国创业板市场中创业投资核证监督作用微弱 创业投资声誉对IPOs初始收益无显著影响 创业投资声誉对IPO后企业长期业绩有显著正效应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创投声誉下的创业板发行制度建设有积极作用 9 叶会 市盈率是投资决策分析的有效指标吗 基于创业板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的实证分析 J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2 26 03 41 51 文章观点 市盈率指标在反映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 盈利性和风险性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是误导性 因此对投资者在对创业板公司进行投资决策分析中的作用有限 研究结论对完善创业板市场的相关制度以及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有益信息 8 研究主体 企业 10 王竞达 瞿卫菁 创业板公司并购价值评估问题研究 基于我国2010 2011年创业板公司并购数据分析 J 会计研究 2012 10 26 34 95 文章概要 本文以我国2010年和2011年创业板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案例为研究对象 对其整体评估和交易定价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 并从评估技术方面对创业板并购中的资产评估增值度 资产评估方法选择差异 收益法参数确定 关联和非关联交易 重大和非重大并购重组进行分析 提出应综合运用各种评估方法 规范收益法评估参数确定 还从监管方面提出应加大监管力度 进一步运用市场机制 减少置入与置出资产 关联和非关联交易 重大和非重大并购重组之间的评估差异等建议 9 研究主体 企业 11 陈德萍 曾智海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J 会计研究 2012 08 66 71 97 文章结论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确实存在互动关系 在企业绩效中资本结构 成长能力 股权集中度 董事会兼任经理人和企业规模都对其有显著影响 而在资本结构中盈利性 成长能力 偿债能力 资产担保价值和企业规模五个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12 张玉明 陈前前 会计文化与中小上市公司成长的实证研究 基于创业板的经验数据 J 会计研究 2015 03 20 25 94 文章结论 良好的会计价值观 会计道德观有利于中小上市公司成长 会计行为观主要受财务负责人学历 职称 性别 年龄影响 其中财务负责人学历 职称 性别对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有显著影响 财务负责人年龄对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不显著 研究证实了会计文化的重要性 为中小企业成长提供了新的借鉴 10 研究主体 投资者 个体 股东 1 谢绚丽 赵胜利 中小企业的董事会结构与战略选择 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J 管理世界 2011 01 101 111 188 文章结论 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的多元化战略有着显著的影响 而与委托代理理论相比 资源依赖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这种影响 笔者认为 这是由于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所有者对于公司经营管理的介入度比较高 所以委托代理问题并不明显 而缺乏资源则是制约众多中小企业多元化扩张的主要瓶颈 2 黄顺武 孟则 投资者关注影响IPO抑价吗 J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3 27 04 81 88 文章结论 投资者关注对于IPO抑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注度越高 IPO抑价则越高 相对于主板而言 由于受到投资者更多的关注 创业板和中小板新股具有更高的抑价 11 研究主体 投资者 个体 股东 3 于晓红 张雪 李燕燕 公司内在价值 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 基于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1 86 90 文章结论 公司内在价值 投资者情绪两方面因素对创业板IPO抑价有着显著影响 公司治理也对创业板IPO抑价有显著影响 但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对IPO抑价影响并不明显 4 张继德 廖微 张荣武 普通投资者关注对股市交易的量价影响 基于百度指数的实证研究 J 会计研究 2014 08 52 59 97 文章结论 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 普通投资者高关注度将伴随高市场流动性 注意力会驱动投资者进行交易 对信息的当期关注会对股票收益产生正向影响 但这一现象将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反转 12 研究主体 投资者 个体 股东 5 王斌 宋春霞 创业企业资源禀赋 资源需求与产业投资者引入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会计研究 2015 12 59 66 97 文章结论 当创业企业自身存在强烈互补性资源需求并具备一定风险防御能力时 才会引入外部产业股东 具体地说 创业企业的财务资本 生产性资源与市场性资源的需求程度与引入产业投资者正相关 创业企业技术性资源与产业投资者引入呈负相关 但其研发能力或创始股东的控制权较强时 这一负相关关系将弱化 6 宋顺林 唐斯圆 IPO定价管制 价值不确定性与投资者 炒新 J 会计研究 2017 01 61 67 96 文章结论 相对于定价市场化阶段 定价管制期间的IPO溢价 以首日收盘价减去估计的内在价值度量 显著更高 并且 新股上市前价值不确定性越大 定价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 上市时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越高 定价管制对IPO溢价的影响越大 13 研究主体 投资者 个体 股东 7 宋顺林 唐斯圆 投资者情绪 承销商行为与IPO定价 基于网下机构询价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会计研究 2016 02 66 72 96 文章结论 投资者情绪越高 询价阶段的机构投资者报价越高 总体上 承销商在机构报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上调了发行价 但其上调幅度与投资者情绪无显著关系 而与机构报价相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高低显著负相关 此外 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 以内在价值减发行价度量 显著负相关 与IPO溢价和IPO首日回报率显著正相关 本文丰富了IPO定价的相关文献 并对市场化定价阶段的新股定价监管策略有重要启示 14 研究主体 风投 1 胡志颖 周璐 刘亚莉 风险投资 联合差异和创业板IPO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J 会计研究 2012 07 48 56 97 文章结论 风险投资的参与影响了IPO公司的盈余管理 具体表现在风险投资的参与降低IPO前的盈余管理 以实现在锁定期结束当年的盈余反转 从而获得更高的股份减持收益 在此基础上 研究还发现 在我国当期环境下 风险投资联合的差异增加了IPO前的盈余程度 却同时降低了锁定期结束当年的盈余管理程度 这说明风险投资联合并没有恶化风险投资的盈余管理 相反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15 研究主体 风投 2 蔡宁 风险投资 逐名 动机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 会计研究 2015 05 20 27 94 文章结论 1 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时的盈余管理程度要高于无风投支持的公司 考虑锁定期的可能影响后这一结果仍然显著 并且风投的持股比例 派出董事情况 声誉以及政治联系都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2 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在IPO后的盈余管理程度要显著高于无风投支持的公司 配合减持需要 创造有利退出条件是重要原因 3 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其IPO后长期市场业绩要低于无风投支持的公司 并且IPO时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IPO后的长期业绩也越差 16 研究主体 风投 3 曹婷 冯照桢 温军 我国创业板异质性风险投资及其联合持股与IPO抑价关系研究 J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12 23 33 文章结论 1 长期风险投资持股会降低IPO抑价 发挥认证 监督作用 2 短期风险投资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更多表现为逐名动机 其持股与IPO抑价呈现 U 型关系 3 异质性风险投资的联合持股均会显著降低IPO抑价 且机构数量越多 IPO抑价程度越低 17 研究主体 风投 4 李娜 隋静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提高贡献度的实证研究 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 24 114 116 文章概要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企业为研究对象 采用实证方法检验了风险投资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 通过研究发现 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度并不高 风险投资并未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然而这种现象 主要是由于风险投资环境不够完善 风险投资机构短期逐利等原因造成的 同时 文章还提出风险投资机构应更多地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促使企业创新能力提高 政府也应加大引导作用完善投资环境等建议 5 李曜 宋贺 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J 会计研究 2017 06 60 66 97 文章结论 相比于无VC支持企业 VC支持企业在并购宣告后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均显著更好 伴随着VC参与度 持股机构家数和持股比例 的提高 企业的并购绩效显著上升 高声誉VC支持的企业并购绩效显著优于低声誉VC支持的企业 18 研究主体 风投 6 董静 汪江平 翟海燕 汪立 服务还是监控 风险投资机构对创业企业的管理 行业专长与不确定性的视角 J 管理世界 2017 06 82 103 187 188 文章结论 1 风险投资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对创业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且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业专长越高 越能增强这种影响 2 风险投资机构实施的监督控制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但是当创业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越高时 越多的监督控制对企业绩效会产生负向影响 3 风险投资管理模式与创业企业类型之间存在匹配关系 在风险投资机构具有高行业专长和创业企业面对低不确定性的情形下 教练型管理模式的效果最好 在风险投资机构具有高行业专长和创业企业面对高不确定性的情形下 服务加强型管理模式的效果最好 在风险投资机构具有低行业专长和创业企业面对低不确定性的情形下 控制加强型管理模式的效果最好 在风险投资机构具有低行业专长和创业企业面对高不确定性的情形下 与理论预期不同的是放养型管理模式在统计上不显著 19 研究主体 相关政府部门 1 李敏才 刘峰 社会资本 产权性质与上市资格 来自中小板IPO的实证证据 J 管理世界 2012 11 110 123 文章结论 过会时企业拥有的中介机构发审委社会资本 能够提高其上市成功率 区分企业性质后发现 中介机构发审委社会资本能够显著提高民营企业的上市成功率 但对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 单独检验各个中介机构发审委社会资本的作用时 则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发审委社会资本能够显著提高上市成功率 律师事务所则没有显著作用 进一步研究发现 有发审委社会资本的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收取约15 的审计收费溢价 但是中介机构的发审委社会资本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20 研究主体 相关政府部门 2 陈运森 郑登津 李路 民营企业发审委社会关系 IPO资格与上市后表现 J 会计研究 2014 02 12 19 94 文章结论 中介机构发审委社会关系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的上市成功率 但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关系的作用带来 对于公司聘任过去在发审委任职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检验则发现这种社会关系具有时效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 拥有会计师事务所发审委社会关系的民营企业在IPO短期抑价幅度及发行当年的业绩与成长性都要高于没有关系的企业 但是在未来两年拥有会计师事务所发审委社会关系的公司的业绩和成长性反而更低 说明具有发审委背景的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了暂时的 包装 帮助企业上市且成功欺骗了投资者 发审委社会关系是寻租行为的体现而非信号显示 21 研究主体 相关政府部门 3 逯东 万丽梅 杨丹 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为何业绩变脸 J 经济研究 2015 50 02 132 144 文章结论 在控制了行业环境和公司本身经营特点等因素后 作为一种只在上市时才能发挥作用且相对更容易获取的外部关系 发审委联系并不会导致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业绩恶化 而作为企业构建后将长期存在的一种关系资源 政治关联才是带来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的重要因素 政治关联的负面效应进一步表现为 1 有政治关联的公司更可能进行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的不可持续性导致了上市后的业绩变脸 2 政治关联抑制了公司的研发投资 削弱了公司上市后的研发创新能力 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 在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市场环境下 政治关联会破坏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 22 研究主体 高管 员工 1 王会娟 张然 私募股权投资与被投资企业高管薪酬契约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研究 J 管理世界 2012 09 156 167 文章结论 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其薪酬业绩敏感性普遍高于无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 从股权性质角度考虑 外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较非外资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更高 而国有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较民营背景的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更高 进一步研究显示 私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越高 投资期限越长 投资该公司的私募股权家数越多 则被投资公司的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 23 研究主体 高管 员工 2 曹廷求 张光利 上市公司高管辞职的动机和效果检验 J 经济研究 2012 47 06 73 87 文章结论 在股价高估严重 绩效差的公司中 高管辞职概率大 在家族企业和 包装 费用高的企业中 更容易出现高管 扎堆 辞职的现象 创业板市场对高管辞职的反应显著为负 在持股高管辞职事件中表现更加突出 文章还发现我国创业板市场高管辞职的 信息效应 和 真实效应 不显著 但高管辞职事件带来了显著的 套现效应 24 研究主体 高管 员工 3 赵刚 梁上坤 王卫星 超募融资 管理层权力与私有收益 基于IPO市场的经验证据 J 会计研究 2017 04 31 37 95 文章结论 1 整体上 超募融资的上市公司其高管获得更高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私有收益 2 区分产权性质 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均显著存在 3 结合管理层权力分析 管理层权力的增大有助于高管获取高额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私有收益 但这一关系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 4 市场对超募公司为高管发放超额货币性私有收益的行为 给予了负面的反应 而对于发放超额非货币性私有收益的行为没有显著反应 25 研究主体 高管 员工 4 潘爱玲 邱金龙 杨洋 业绩补偿承诺对标的企业的激励效应研究 来自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J 会计研究 2017 03 46 52 95 文章结论 业绩补偿承诺对并购后标的企业业绩的提升具有激励效应 但相比于单向业绩承诺 双向业绩承诺并没有发挥更显著的激励作用 激励效应与承诺的业绩增长率呈倒U型的相关关系 随着承诺业绩增长率的提高 激励效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研究还发现 当实际业绩无法达到承诺值时 约定的惩罚方式会影响标的企业的业绩 且相对于现金赔偿方式 股权赔偿方式的激励效应更明显 业绩补偿承诺协议对于提升标的企业并购绩效具有激励作用 本文的研究指出了业绩补偿承诺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可能存在的不足 对于优化并购定价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6 研究主体 媒体 1 权小锋 尹洪英 吴红军 媒体报道对IPO股价表现的非对称影响研究 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会计研究 2015 06 56 63 97 文章结论 1 不管是IPO股价的即期反应还是滞后反应 正面媒体报道和负面媒体报道对IPO股价表现均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影响 2 正面媒体报道越多 上市公司在IPO日越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追捧而没有破发 但在IPO之后 其CAR值下降得也更多 这说明媒体的大肆宣传煽动了投资者的情绪 使得上市公司在IPO日获得较好表现 引发投资者在上市首日对公司过度反应 以致CAR值在IPO后开始反转 3 负面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IPO首日的即期表现并没有显著影响 却对IPO公司上市后10个交易日的滞后反应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说明在市场整体情绪渲染下投资者对负面消息明显反应不足 综合而言 本文结果证实了在我国创业板资本市场初期 媒体报道符合 情绪功能 而非 信息功能 的推论 27 1 王澍雨 杨洋 中国创业板IPO定价效率研究 基于IPO破发的视角 J 宏观经济研究 2017 07 95 103 文章概要 本文以2009一2013年中国创业板破发的股票为研究对象 基于随机边界分析方法 探索中国创业板IPO定价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实证结果表明 中国创业板IPO破发既来自一级市场定价的系统性偏高 也来自二级市场的低迷和投资者的悲观 因此 改进发行制度 提高询价透明度和定价效率 加强投资者教育是解决IPO破发的关键 研究主体 市场 28 关键词出现频率 29 关键词 IPO抑价 1 文守逊 张泰松 黄文明 创业投资声誉 创业板IPOs初始收益和长期业绩 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2 27 04 104 112 2 黄顺武 孟则 投资者关注影响IPO抑价吗 J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3 27 04 81 88 3 于晓红 张雪 李燕燕 公司内在价值 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 基于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 01 86 90 4 黄娟 刘果 鲍吉 我国创业板公司IPO抑价研究 基于PE VC影响视角 J 宏观经济研究 2014 11 149 159 5 曹婷 冯照桢 温军 我国创业板异质性风险投资及其联合持股与IPO抑价关系研究 J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12 23 33 30 关键词 股权 期权定价 1 王化成 程小可 分拆上市与母公司股权价值研究 同仁堂 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实证分析 J 管理世界 2003 04 112 121 2 王竞达 瞿卫菁 创业板公司并购价值评估问题研究 基于我国2010 2011年创业板公司并购数据分析 J 会计研究 2012 10 26 34 95 3 宋顺林 唐斯圆 投资者情绪 承销商行为与IPO定价 基于网下机构询价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会计研究 2016 02 66 72 96 4 宋顺林 唐斯圆 IPO定价管制 价值不确定性与投资者 炒新 J 会计研究 2017 01 61 67 96 5 王澍雨 杨洋 中国创业板IPO定价效率研究 基于IPO破发的视角 J 宏观经济研究 2017 07 95 103 6 潘爱玲 邱金龙 杨洋 业绩补偿承诺对标的企业的激励效应研究 来自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J 会计研究 2017 03 46 52 95 31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1 王会娟 张然 私募股权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