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太阳与士兵.doc_第1页
10 太阳与士兵.doc_第2页
10 太阳与士兵.doc_第3页
10 太阳与士兵.doc_第4页
10 太阳与士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概括能力。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出的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忠诚之情。重点难点1.分角色朗读太阳与士兵的对话,体会文章表达出的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忠诚之情。2.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高概括能力。教学课时一课时 知识点详解 太阳与士兵士兵:每天早晨,都有一种神圣感召唤着我们:“我们把太阳迎进祖国”这是我们哨所的“哨歌”。 点明主题,讲“我们”把每天迎接日出当成一种神圣的使命,把迎接中国最早的日出编成“哨歌”;突出了“我们”对自身责任的重视。开头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入伍的那天起,从进哨所的那天起,这首歌就始终在我们心头萦(yn)绕,就像报晓雄鸡的啼唱,唤醒我们,催促我们:准备!准备 萦绕:形容盘旋往复的样子。句导读:这句话是说“哨歌”与士兵们息息相关,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哨歌”对士兵具有唤醒、激励催促的作用。段导读:第1自然段讲自从入伍起,“我们”就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每天迎接祖国最早的太阳。太阳:当我的脚步刚刚踏上中国大地的时候,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中国“东方第一哨”的士兵。 重点句解析:“刚刚踏上”说明时间还早,但士兵们已经起床站岗,通过太阳的话赞美了哨所官兵的勤劳和对祖国的忠诚。作者借太阳的语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伴着士兵们挺拔的身影,我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徐徐上升,我深感欣慰:勤劳的中国准时向我报到!朴实的士兵庄严地表达他们对祖国的 忠诚:(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忠诚!句导读:士兵们“挺拔”而又“朴实”,散发着阳光与朝气,神色庄严,无比忠诚。段导读:第2自然段以太阳的口吻赞扬了“东方第一哨”的士兵忠于职守、热爱祖国的精神品质。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士兵与太阳的第一次对话,从哨所的哨歌谈到祖国的国旗。士兵:在我们心目中,国旗是祖国母亲最俊美的脸庞。作 比喻。作者把国旗比作母亲“俊美的脸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砌(q):用和好的灰泥把砖、石等一层层地垒起。为她的守护者,我们要侍奉她接受来自光明之源的第一缕(l)光芒。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您知道,我们的哨所既小又荒凉,唯一尊贵的地方,是南面那道小土坡。我们一锹一镐(o)地把它平整好,我们用砖围它,用石砌它,用鹅卵石点缀它。就在这道小土坡上,我们建起了升旗场。小土坡上建起升旗场反映了战士们怎样的内心世界? 哨所虽小,但战士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小土坡上修建了一个升旗场,说明他们内心有着崇高的爱国之情。段导读:第3自然段讲“我们”自己动手修建了一个升旗场,让国旗每天迎接祖国最早的太阳。太阳:在我看来,升旗场是荒凉哨所上最美的一片风景。这里石径回环,草木扶疏。 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一到夏季,繁花点点,更像铺了一地锦绣。北国的松柏bi,江南的竹,中原的月季,陕(shn)北的向日葵(ku)都带着战士故土的馨(xn)香在这里落户。一座升旗场,就是中国的浓缩和凝聚。 合适。因为升旗场虽小,但是战士们把从祖国各地收集来的特色植物种植在里面,也称得上罕见了,说它是“中国的浓缩和凝聚”并不为过。这样说合适吗?为什么?段导读:第4自然段讲太阳看到的升旗场美丽、温馨的情景。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记述了士兵和太阳的第二次对话,从祖国的国旗谈到哨所的升旗场。 界碑:在交界的地方树立的碑,用作分界的标志。士兵:是太阳召唤我们来到这里,是祖国集合我们聚到这里。既然我们像界碑一样立在这里,我们就要用我们的手,我们的脚,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 守卫祖国的疆界是战士们的职责,但他们要以自己的身体作界碑,全身心为祖国守住疆土,体现了战士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勇于奉献的精神。这句话体现出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和品格?段导读:第5自然段讲“我们”在祖国的感召下全身心地守卫着边疆。 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气候非常寒冷。太阳:一年一年,我眼睁睁地看着雪漫旷野,冰封江河;眼睁睁地看着你们踏雪巡逻,凿(zo)冰取水。你们立身于中国最东端,立身于最冷达零下四十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之中,但你们迎风站哨的形象仍在,爬冰卧雪的英姿依然 英姿:英俊威武的风姿。句导读:这句话写出了士兵们所处环境的恶劣,反衬出士兵的宝贵品格。“但”字表转折,说明了士兵并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吓倒,他们保持着挺拔的身姿,昂扬的斗志。 四个场景:踏雪巡逻、凿冰取水、迎风站哨、爬冰卧雪。表明士兵们说到做到,将满腔豪情壮志付诸实践行动,这里用环境描写反衬出士兵们英姿勃发、意志坚强。每每看到你们,我就想,要多为你们洒点光,多为你们送一分热。这段话中描写了几个场景?能够表现士兵们怎样的品格?段导读:第6自然段写太阳看到“我们”在严寒中生活、站哨,尽量给“我们”些温暖。士兵:我们之所以意志坚强,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太阳。 这句话是因果倒装句,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强调太阳给“我们”巨大的鼓励作用。这句话有什么特殊之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这太阳就是我们的祖国。她与您融为一体,都以光明照耀我们,温暖我们。在您的光辉沐浴下,我们感受到祖国母 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情。亲的慈爱。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又感觉像遨(o)游在太阳的光河里。句导读:这是士兵的肺腑之言,这一席话,情真意切,表达了士兵们的知恩之情、感恩之情。站立在祖国的最东端,我们成了连接太阳与祖国的最佳导体,我们因此变得神圣。我们也成了光明的元素,我们也要发光,我们也要传热。我们要将我们全部的光和热,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您伟大的太阳! 表现了边防战士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甘于奉献的精神。这句话表现了边防战士怎样的精神?段导读:第7自然段讲“我们”决心为祖国、为太阳奉献自己的全部。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记述了士兵和太阳的第三次对话,从哨所的升旗场谈到忠诚的士兵。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太阳与士兵的对话,体会文章表达出的边防战士对祖国的忠诚之情。3.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提高概括能力。重点语句幻灯片。一解题导读1.生活中,有各种对话儿子与母亲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可是,你听过这样的对话吗?(板书:太阳与士兵)2.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1)士兵是哪里的士兵?(2)为什么要以“太阳与士兵”为课文的题目?(3)用对话的形式写,有什么好处?3.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交流讨论。二初读对话,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和新词。以个体自读为主,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一共有多少次对话。2.学生自学生字,互相交流。可以借助工具书学习。3.理解文中的词语。神圣:极其崇高而庄严的;不可亵渎的。萦绕:萦回;环绕。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比喻美丽或美好。遨游:漫游;游历。4.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文章通过太阳和士兵的几段对话,让我们了解了东方第一哨的神圣使命、士兵们的生活和士兵一心为祖国守卫边疆的坚定决心。三再读对话,感受士兵形象1.指名读第一次对话。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什么情景?士兵们清晨高唱上岗,在太阳照耀下升旗的情景。出示语句:每天早晨,都有一种神圣感召唤着我们。你如何理解“神圣感”?学生:“神圣感”写出了士兵们驻守祖国边防的高度责任感。文章是怎样赞美我们的士兵的呢?作者借太阳的话表达了对哨所官兵的赞颂。这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2.学生读第二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荒凉的小哨所上建起升旗场的情景。士兵们是怎样建升旗场的?出示句子:我们一锹一镐地把它平整好,我们用砖围它,用石砌它,用鹅卵石点缀它。就在这道小土坡上,我们建起了升旗场。士兵们为什么这么用心地建升旗场?你能不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学生:在我们心目中,国旗是祖国母亲最俊美的脸庞。这个比喻句,突出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读第三次对话,要想象士兵们年复一年在冰天雪地迎风站哨的情景。士兵们是怎样守护界碑的?学生甲:他们以自己的身体做界碑,为祖国守疆土。学生乙:他们在严寒中生活、站哨。那么,看到士兵们这么辛苦,太阳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每每看到你们,我就想,要多为你们洒点光,多为你们送一分热。4.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段话写出了战士的决心,请大家细细体会。教师出示东方第一哨的相关资料。四交流拓展1.了解了这么多的资料,你们是不是体会得更深了?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太阳与士兵的对话。读后,学生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士兵怎样的思想感情。2.教师简单讲解拟人的写作手法,学生尝试写拟人句。3.布置小练笔:给“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信,倾吐你心中想说的话。信的内容可以是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可以表达对哨所官兵的赞扬和鼓励,要写出自己真诚的情感,注意书信的格式。1.本课是以太阳和士兵对话的形式写的,形式很新颖,语言简洁。教师重点让学生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2.对于士兵热爱祖国的情感,学生体会得不是太深,教师可以在课下为学生补充拓展阅读,比如南沙卫士,能对他们理解课文有所帮助。3.最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小练笔,要有特色,比如可鼓励学生给驻守南沙的士兵写信。1.选词填空。召唤呼唤(1)祖国(召唤)我们去建设她。(2)我们深情地(呼唤)着英雄的名字。2.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我们用砖围它,用石砌它,用鹅卵石点缀它。 3.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见证了许多事情,仿照本课,写一写太阳与你的对话。 4.给守卫“东方第一哨”的解放军叔叔写一封信,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东方第一哨”相关资料2008年10月14日,中俄40年边界谈判终于结束。中俄双方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西侧一半的岛屿将归属中国,这也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多千米的边界线全部确定。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后,著名的“东方第一哨”也迁移到了黑瞎子岛上。向日葵一年生草本。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质硬被粗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头装花序,极大,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夏季开花,果实俗称葵花子。性喜温暖,耐旱。原产中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南 沙 卫 士 南沙群岛,大海中的明珠,祖国最南端的领土。这里烟波浩渺,一片汪洋,大海中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海底下蕴藏着石油等矿藏。南沙群岛是散露在海面上的一些巨大的礁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哨所就建立在这些礁石上,官兵们日夜守卫着祖国的海疆。南海的天气湿热无比,气温有时高达40。炎热的天气,人最需要的是水,而这里却没有淡水。官兵使用的淡水,全部要从大陆运来,1吨淡水运抵远离大陆1400多千米的南沙,相当于2.5吨石油的价格,是名副其实的“水贵如油”。守岛官兵平均每人每天定量供应5千克淡水,一天的生活,包括刷牙、洗脸、洗菜、做饭都靠它。南沙官兵人均使用淡水量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0。1996年春,一支战士演出队来到南沙。运送演出队的船只还运去了200余吨建筑材料。哨所的官兵列队迎接演出队以后,脱掉军衣,穿着短裤,光着脊梁,顶着烈日开始卸运钢筋、木材和水泥。为什么要脱掉军装干活呢?原来是怕弄脏军装后洗衣服消耗淡水。演员们看到官兵们咬着牙,用海水冲洗身上的水泥灰,擦拭流血的伤口,不解地问:“海水可以防止感染吗?”当得知这也是为了节水时,女演员感动得哭了。南沙靠近赤道,常年高温、高湿度、高盐分,因为难得洗澡和洗衣服,许多人都得了皮肤病,奇痒难耐,甚至脱皮、溃烂。然而为了节约用水,他们还用含盐的海水冲洗,这怎么行啊!女演员们不由分说,把官兵被海水和汗水浸染得发硬的军装翻出来,用船上发给自己的淡水搓洗起来。借助大自然的恩赐,在大雨中洗个澡是官兵们最痛快的事,称之为“天浴”。一下大雨,他们就叫着喊着冲上礁堡的平台,手舞足蹈,尽情欢笑,热闹得像过年一样。可是南海的天气变化无常,雨来得急,走得也急,有时刚在身上打了肥皂,雨就停了。刚才还是电闪雷鸣,转眼就是阳光灿烂,官兵们拿老天毫无办法。不得已,官兵们发明了独特的洗澡方法,他们把它叫“南沙桑拿”:高温下紧张训练后,回到像烤箱一样的礁堡里,坐下来让汗出透,然后取两口淡水,把毛巾蘸湿擦身,或者互相按摩,既洗了澡,又能消除疲劳。可是长期做这种“桑拿”,一些人的皮肤病更重了。1996年春,官兵们在礁盘上巡逻,战士臧跃民脚下的珊瑚礁突然坍塌,一下子跌入水流湍急的海沟。战士何正会跃入水中,奋力将臧跃民托出海面,自己却被卷入海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面对何正会的遗体,许多战士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何正会的大腿、臀部长满了癣,发了炎,那是炎热、潮湿,加上缺水洗澡造成的。大家默默地拿出积攒的淡水,倒进锅里烧热,用纱布蘸着热水,轮流为他擦身子。战友们深情地说:“正会,你可以安心地走了!你是南沙唯一洗过热水澡的人。”在守礁官兵登上那里之前,有些礁堡上没有土壤,也没有生命。如今的南沙,有花有草,绿树成阴,好一片动人的景色!这是官兵们自发地节约用水,用省下的点滴淡水创造出来的奇迹。为了种好菜地,官兵们费尽了心思。起初,他们用洗脸水或油腻很重的刷锅水、洗碗水浇菜。菜是长出来了,可吃起来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苦味黄瓜竟比苦瓜还要苦。为了给蔬菜浇上干净的水,许多战士养成了洗脸不用香皂、刷牙不用牙膏的习惯。一名战士用这样的水浇种的秧苗,结了一条半斤重的黄瓜,几十号人围在一起品尝。战士们把切得不能再薄的黄瓜片放在嘴里,品味着它的清凉,半天舍不得咽下。训练放哨巡逻侦察,数星望月听涛思乡,海岛的生活是单调和寂寞的。官兵们一年有一次探亲假,许多战士回来的时候带来家乡的泥土和花籽,把各种花草种在哨所前面精心呵护照料。但这些花草多数没能经受住烈日暴晒、海风肆虐,只有一束其貌不扬的小花在罐头盒里成活了。每天,战士们从定量的淡水中,节省下一部分分给这位南沙的新主人。也许是战士们的痴情和耐心感动了上苍,这束小花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这种小花,学名马齿苋,由于耐干旱,北方人叫它“死不了”,战士们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叫“太阳花”。后来,南沙各礁商定,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