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工棚水电站工程工棚水电站工程 20122012 年防洪渡汛措施及应急预案年防洪渡汛措施及应急预案 一 一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导则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 条例 2 甘洛县工棚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工棚水电站可研报告 3 工棚水电站工程技施设计图纸及各施工点的实际情况 二 二 项目工程概况项目工程概况 一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 一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理理 1 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工棚水电站为甘洛河甘洛县境内第一级电站 位于甘洛河上游段 工棚电 站进水口和厂房都在阿呷乡苟曲村 甘洛河流域介于东经 102 42 103 00 北纬 28 29 28 59 之间 形成南北长 东西窄的长条形羽毛状流 域 全流域控制集雨面积 926km2 河道全长 76 6km 河道平均坡降为 23 0 甘洛河流域介于东经 102 42 103 00 北纬 28 29 28 59 之 间 形成南北长 东西窄的长条形羽毛状流域 全流域控制集雨面积 926km2 河道全长 76 6km 河道平均坡降为 23 0 甘洛河流域地处凉山山原区 由于受构造影响和河流下切作用 流域山地 地貌特性明显 河谷至分水高差在 1000m 以上 流域地势南高北低 河流穿行 于深山峡谷之中 滩口 跌坎不断 两岸坡度陡 基岩裸露 断面多呈 V 字 型 河宽较狭窄 河系支沟发育 最大支流为格木河 流域内植被情况较好 主要分布在干 支流两岸的中高山区 植被覆盖率在 50 以上 流域中上游耕 地较少 水土保持较好 但流域下游随着森林的破坏 坡地的开垦 水土流失 随之加重 该电站工程区及以上流域居民不多 坡地开垦度不大 甘洛河流域 地处少数民族地区 流域内尚未修建较大规模的蓄 引 提水利水电工程 人 2 类活动对径流影响较小 气象 甘洛河流域位于凉山与四川盆地之间过渡地带 属中亚热带气候 由于流 域地形地貌特点 垂直气候特征明显 流域具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气温随高 程上升而降低 降雨随高程升高而增加 流域内气候温和 日照较多 四季分 明 霜期不长 流域内有甘洛气象站 测站海拔高程 1070m 据甘洛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 分析 多年平均年气温 16 2 其中 7 月平均气温 24 5 1 月平均气温 6 5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9 2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5 7 多年平均相对 湿度 68 7 月平均相对湿度 78 2 3 月最低仅 55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873 3mm 主要集中在 5 9 月 占全年降水量 78 4 12 2 月仅占全年降水量 1 4 历年最大 1 日降水量 87 9mm 多年平均蒸发量 2142 4mm 多年平均年风 速 2 1m s 历年最大风速 24m s 多年平均无霜期 283 天 最长 362 天 最短 254 天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1661 2h 工程区位于甘洛气象站上游 气温要素可按照海拔高程每升高 100m 温度降 低 0 6 移用甘洛站资料 其它气象要素参考甘洛气象站气象要素统计表 甘 洛气象站气候特征统计表见下表 甘洛县气象站气象要素表甘洛县气象站气象要素表 月 份 项 目 123456789101112 全 年 平均气压 mb 879 2 895 5 893 5 891 5 891 1 889 2 887 4 889 7 894 2 898 0 900 0 899 4 893 9 平均气温 6 58 4 13 3 17 6 20 1 21 8 24 5 24 0 20 7 16 8 12 1 8 3 16 2 极端最高气 21 9 31 1 35 6 39 2 36 4 38 0 38 0 37 8 35 6 29 8 25 6 22 7 39 2 极端最低气 5 7 4 1 1 2 0 6 9 6 11 7 15 5 13 9 10 5 5 9 0 2 5 1 5 7 平均水气压 mb 5 35 87 9 11 5 15 6 19 1 22 5 21 8 18 0 13 7 9 56 8 13 2 平均相对湿度 57555562697678767774686368 降水量 mm 2 36 2 17 8 66 2 118 4 141 0 168 1 127 3 129 5 69 1 23 4 4 0 873 3 最大一日降水 量 mm 5 5 11 6 19 4 38 6 47 2 61 1 87 9 47 5 61 4 39 6 23 8 18 0 87 9 3 日降水量 5mm 日数 0 00 31 24 18 09 18 67 17 95 11 50 3 53 2 日降水量 10mm 日数 0 00 10 42 04 45 05 74 54 92 20 50 0 29 6 日降水量 25m 日数 0 00 00 00 30 50 80 81 91 30 80 10 06 0 蒸发量 d 20cm mm 146 3 173 2 256 2 263 0 226 2 168 7 201 3 194 2 149 0 132 0 122 2 123 3 214 2 4 日照百分率 39414848332642453127323838 平均风速 m s 3 54 14 13 42 21 51 81 71 82 02 42 82 6 最大风速 18 7 24 0 24 0 21 3 16 0 15 0 14 0 10 3 12 0 12 7 14 7 16 0 24 0 极端最高地面 温度 40 0 47 0 60 2 62 9 69 4 65 6 64 4 63 5 58 7 52 1 41 4 35 7 69 4 极端最低地面 温度 12 0 8 9 5 4 1 4 8 4 10 9 14 4 14 0 9 56 5 1 5 7 5 12 0 最大积雪深度 cm 1222 2 1 3 径流 甘洛河的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 其次为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补给 流域内森 林广布 植被良好 岩石节理裂隙较为发育 渗透性好 水源涵养条件较好 径流年内 年际变化与降水变化基本一致 工棚电站初步设计径流成果见下表 工棚电站设计径流成果表工棚电站设计径流成果表 各 频 率 设 计 值 Xp m3 s 时段 均值 m3 s CvCs Cv p 10 p 50 p 90 年 5 翌年 4 月 10 30 142 0012 210 28 55 12 翌年 4 月 3 120 182 003 993 182 50 工棚电站径流年内分配采用代表年法 将计算的设计年径流和枯季径流 以新市坝水文站三个设计代表年的逐日分配为模型 求得工棚电站进水口处 P 10 P 50 P 90 的设计丰 中 枯三个代表年逐日平均流量 2 径流 甘洛河的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 其次为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补给 流域内森 林广布 植被良好 岩石节理裂隙较为发育 渗透性好 水源涵养条件较好 4 径流年内 年际变化与降水变化基本一致 工棚电站初步设计径流成果见下表 工棚电站设计径流成果表工棚电站设计径流成果表 各 频 率 设 计 值 Xp m3 s 时段 均值 m3 s CvCs Cv p 10 p 50 p 90 年 5 翌年 4 月 10 30 142 0012 210 28 55 12 翌年 4 月 3 120 182 003 993 182 50 工棚电站径流年内分配采用代表年法 将计算的设计年径流和枯季径流 以新市坝水文站三个设计代表年的逐日分配为模型 求得工棚电站进水口处 P 10 P 50 P 90 的设计丰 中 枯三个代表年逐日平均流量 3 洪水 甘洛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 暴雨出现时间与洪水出现时间前后大致 相应 暴雨发生时间一般是 6 9 月 个别年份发生在 5 月底或 10 月初 流域 内暴雨主要由西南涡 冷锋 切变线或低压槽等天气系统所形成 其笼罩面积 一般都较大 当雨强较大且历时较长时就形成较大洪水 据甘洛县气象站实测 资料统计 历年最大 24 小时降雨量为 87 9mm 历年出现大于 25 0mm 的降水日 为 6 1 天 甘洛河流域支沟较小 当发生暴雨时 各支沟洪水汇入甘洛河干流 干支流洪峰错锋 根据尼日河上岩润水文站实测洪水过程资料分析 尼日河年最大流量发生 在 6 9 月 其中 6 7 月份最多 占全年的 67 3 8 月份频次较少 9 月份 则最少 年最大洪峰最早出现在 6 月初 2005 年 6 月 1 日 洪峰流量 885m3 s 最晚出现在 9 月底 2000 年 9 月 28 日 洪峰流量 818m3 s 实测年最大流量 最大值为 1860m3 s 1987 年 7 月 20 日 年最大流量的最小值为 542m3 s 1977 年 6 月 16 日 两者之比仅为 3 4 倍 单 复峰洪水出现的次数大致相当 单 峰型洪水略多 复峰洪水历时一般为 3 5 天 单峰洪水历时一般为 2 3 天 2011 年 6 月 17 日发生百年一遇洪灾 最大流量值未得知 工棚电站初步设计洪水成果见下表 工棚电站设计洪水成果表工棚电站设计洪水成果表 5 各频率设计洪水洪峰流量 Qp m3 s 断面 0 5 1 2 3 30 5 10 20 坝址 546490434390358300242 厂址 555498441396363305246 考虑到分期洪水特性 建议汛前及汛后分期洪水成果应提前或错后 10 天 使用 工棚电站分期洪水成果见下表 工棚电站分期洪水工棚电站分期洪水 坝址 Q m3 s 厂房 Q m3 s 分期 P 10 P 20 P 10 P 20 1 2 月 3 933 604 023 68 3 月 9 226 419 446 56 4 月 14 812 115 212 4 5 月 90 265 091 666 0 6 9 月 300256305260 10 月 62 452 663 353 4 11 月 21 615 722 116 1 12 月 6 005 416 145 53 2011 年 6 月 17 日发生百年一遇洪灾 最大流量值未得知 二 工程地质 二 工程地质 1 地形地貌 工程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 大 小凉山的结合部位 地势总体西南高北 东低 河谷深切 两岸陡峻 山顶高程 3000 3800m 谷底高程 1610 1900m 相对高差 1100 1400m 属中 深度切割高山区 甘洛河在阿呷乡以上河道向 东流 阿呷乡附近为北西流向 区内多为狭窄的 V 型谷 两岸坡角 45 75 冲沟较为发育 区内主要山脉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 区内水系呈树枝状发育 河谷地貌 瓦古脚上游为峡谷与宽谷相间地貌 其下游以峡谷地貌为主 从目前的河谷形态和钻孔揭示的河床堆积物的情况来 6 看 表明甘洛河曾经有过多处堰塞的现象 瓦古脚以上河段尤为明显 因堰塞 湖已被淤平而成为宽谷河段 河心滩及叉流发育 水流相对平缓 而堰塞体的 下游则成为急滩跌水 宽谷河段的谷底宽达 100 200m 两岸漫滩 级阶地 较发育 看似有 级阶地断续分布 实际上可能是早期正常河道的 级阶地 峡谷河段 级阶地仅零星分布 谷底宽 15 20m 两岸岸坡陡峻 小 冲沟发育 河床纵坡较陡 水流湍急 岩溶地貌主要出露在碳酸岩地层 呈近南北向条带状展布 如二叠系下统 茅口组 P1m 栖霞组 P1q 及志留系下统韩家店组上段 S2h2 之灰岩段 经历长期侵蚀溶蚀作用下 岩溶地貌较发育 地表形态主要表现为峰丛 丘 石芽和溶沟 槽 主要分布于嘎洛莫洪 吉瓦托靠近分水岭一带 偶见岩溶洼 地和漏斗 如见于瓦古脚下游的古文山间台地 地下岩溶形态主要为溶洞和溶 隙 是本区可溶岩中主要发育的地下岩溶形态 构成岩溶地下水主要运移和排 泄通道 其发育的特点是均以沿岩层走向发育为主 溶洞规模均较小 如发育 于P1m P1q地层中的K5 K6 K7 K8等 一般长度1 5m 宽度1 3m 发现的相 对较大的溶洞有石干千沟下游侧的K1 K2 K3 发育长度约5 500m 交通足沟 上游侧的K4 发育长度约1000m 均发育于S2h2地层中 2 地层岩性 区内分布的地层除缺失石炭系外 比较齐全 主要有震旦系 寒武系 奥 陶系 志留系 泥盆系 二迭系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三 防洪度汛组织结构三 防洪度汛组织结构 本着树立抗大洪 防大汛的思想 确保 2012 年的防洪度汛工作落实到实处 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防汛指挥机构 1 项目部防洪度汛工作领导小组 人员如下 组 长 周志刚 常务副经理兼总工程师 副组长 由项目部决策层领导组成 刘华锋 肖剑 成 员 由各职能部门部长和各分包队伍负责人组成 吕小强 仲维银 庞峰岳 谢强 肖剑 黄志超 李升象 佘庆 项目部防汛指挥中心设在项目部安质部 由项目部副经理刘华锋兼任主任 7 防洪度汛工作领导小组 周志刚防汛指挥中心 刘华峰水情预报联系人 谢强详见附件 甘洛工棚水电建设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电话 防洪度汛抢险突击队 含各分包队伍 组成如下 第一突击队 大坝及引水隧工程施工队 负责人 李升象 人数 52 第二突击队 厂房施工队 负责人 佘庆 人数 25 第三突击队 水毁道路施工队 负责人 黄志超 人数 75 第四突击队 重庆中环项目部 负责人 周志刚 人数 35 第五后勤队 各队后勤人员 负责人 谢强 人数 40 2 设立专职水情预报人员 生产指挥部安排专职水情预报联系人 随时与业主及和监理取得联系 并 及时将信息反馈到项目部防洪度汛工作领导小组 便于领导小组及时作出决策 3 建立防汛抢险队伍 建立专用防汛系统及报警系统 进入汛期后 由安全质量部牵头组织 随时监督 检查和维护大坝及各施 工点高边坡的稳定情况 泄洪系统的运行情况 4 根据水文情报 分析是否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以便提前指挥人员 设备 设施 材料及时撤离洪水影响区 一旦报警系统发出撤离信号 各相关单位和 突击队立即组织人员 设备等撤离 设备 人员撤离方向 从各施工作业面向安全部位撤离 5 按洪水标准设立相应的防洪渡汛交通管制区 在抗洪抢险间不允许非抢 险人员 车辆进入该管制区间 8 四 四 防洪度汛时段的划分防洪度汛时段的划分 根据本地区的水文资料分析 暴雨和特大暴雨的出现主要集中在 6 9 月份 主汛期为 6 7 月 本次防洪渡汛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 2012 年 1 月 4 月 30 日 为汛前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渡汛项目形象达到设计及防洪渡汛 目标 第二阶段从 5 月 1 日 9 月 30 日为主汛期 该阶段主要任务是保证大坝 及各施工点的正常运行 对渡汛项目过程监控 维护和管理 五 防洪度汛项目施工措施及计划安排五 防洪度汛项目施工措施及计划安排 一 一 土建工程土建工程 1 2012 年汛前工棚电站土建工程防洪渡汛形象面貌要求如下 满足防洪 渡汛要求 1 在 5 月 20 日前完成左岸溢流坝段剩余混凝土的浇筑 2 水毁道路工程在 5 月 10 日前完成防洪墙基础及墙身大部份混凝土的 浇筑 并满足初通车条件 具备一定的防洪能力 3 首部枢纽进水口闸门于 5 月 2 日前安装完成 4 首部枢纽冲砂闸 泄洪闸底板凿除于 4 月 20 日完成 5 月 1 日抗冲 耐磨钢板安装完成 5 月 10 日前完成抗冲耐磨砼浇筑 5 0 引水隧洞进水口于 5 月 10 日前砌筑浆砌石及堆码砂袋 4 厂区工程尾水渠底板砼浇筑 防洪护堤加高段 防洪护堤未浇筑段施 工全部完成 完成河道内砂石料清理 具备防洪渡汛条件 5 尾水闸门于 5 月 10 日前安装完必 2 度汛措施及安排 1 2012 年 5 月 20 日前完成大坝冲砂闸 泄洪闸 进水口工作闸门安装 2 2011 年 5 月 31 日前完成的钢筋砼在汛期来临前达到设计龄期 3 厂区工程尾水渠及防洪护堤完成砼浇筑 尾水闸门于 5 月 10 日前完 成闸门安装 二 二 临建工程临建工程 1 场内公路 9 1 设计形象 经 2011 年 6 月 17 日洪灾水毁后 本工程场内公路 桥涵已基本投入正常 使用 2012 年 5 月前汛前应完成各公路排水沟的疏通及修缮工作 并及时检查 疏通和维护 保证道路畅通 2 渡汛措施及安排 2011 年 5 月 10 日前按监理 业主指令完成公路排水沟的疏通及道路修缮工 作 汛期及时检查 疏通和维护 保证道路畅通 2 存 弃渣场 1 设计要求达到形象 2011 年 5 月汛前完成所有弃渣场挡排措施通过验收 2012 年防洪渡汛工作 重点为渣场临水面 含坡面 的防护局部排水沟的疏通 修补和维护完善 并 保证弃渣不占用主河道 2 度汛措施及安排 在 2012 年汛前完成各弃渣场及河道的疏通和检查工作 3 度汛措施及安排 2011 年 4 月 30 日前完成临时设施及生产设施内外排水沟清理 疏通 3 主要承包商营地 1 设计要求达到形象 2012 年汛前应完成所有的挡 排水设施的修缮 检查工作 对排水系统进 行有效疏通 并加强对营地边坡的稳定观测 2 度汛措施及安排 2012 年 4 月 30 日前完成所有的挡 排水设施的清理 疏通和完善员 并对 房屋进行稳定观测 4 洞内外排水 1 设计要求达到形象 2012 年对下部位排水设施的修缮 检查工作 引水隧洞洞口冲沟及进洞 公路排水沟修复完成 2 引水隧洞洞口排水沟浇筑完成 G1支洞增设排水 沟 2 渡汛措施及安排 10 2012 年 5 月 10 日前完成以下工程 1 引水隧洞冲沟排水沟清理 2 引 水隧洞洞口排水沟浇筑完成 G1支洞受 2 支洞下游贯通影响 必须于 5 月 20 日前完成排水沟的布置 保证洞内积水不排向压力管道安装施工区 5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要求 1 设计要求达到形象 完成 k13 090 k14 140m 段滑石段边坡治理 确保雨季来临前该段无安全 隐患 加强各施工区域内陡崖 地质滑坡段的监控信息传递的安全巡视工作 2 度汛措施及安排 2011 年 6 月 20 日前完成顺层滑坡段边坡治理 及进检查施工区域内陡崖 地质滑坡段的安全检查工作 并加强对观测资料的信息传递和安全巡视工作 六 防洪度汛应急预案六 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一 汛期洪水预报系统 一 汛期洪水预报系统 汛期洪水预报主要由甘洛县水情预报中心 及气象局提供 根据气象局及 水利局提供的预报信息 项目部将安排各点进行实测水 雨量信息 主要包括 以下内容 和越西县气象局取得联系 随时了解上游水情 雨情信息 结合甘洛县水 情雨情信息 进行坝址及其他施工作业面水位流量预报及洪峰预报 越西县及甘洛水情 雨情的联系由项目部综合办公室负责 接到水情 雨 情联系时 办公室要迅速的转发至各分包单位及项目领导 七 防洪度汛保证措施七 防洪度汛保证措施 1 1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和现场组织协调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加快防 洪墙 大坝左岸砼浇筑 大坝冲砂闸 泄洪闸闸室钢砼底板 进水口闸门 厂 区防洪护堤 尾水渠等工程的施工进度 确保汛前达到设计过水高程和过水条 件 2 现场技术质量的技术交底到位 现场服务跟踪 及时联系业主 监理 设计 快速解决现场遇到的技术 质量等难题 保证施工快速 连续进行 3 加强与业主的水情预报联系 及时掌握水情信息并根据水情预报 一 11 旦预报可能发生超标洪水 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 必须迅速撤退大坝及各施 工部位的施工人员 机械 设备与材料 2 2 物资 设备保障措施 物资 设备保障措施 1 加强协调与沟通 保证连续 及时供应满足施工要求的大坝施工材料 确保汛前相关项目施工的材料供应满足要求 2 提前按照防汛预案准备充足的防洪渡汛专用物资 如柴油 钢筋笼 救生衣等 3 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修 保养 保证防汛项目施工设备的完好率和利 用率 确保安全度汛 4 根据洪水情况 及时与各分包单位沟通 联系 对机械 设备和材料 的撤离做出快速反应和动作 并对无法撤离的设备进行临时加固和电气保护 降低洪水对其造成的损坏 并尽快在汛后投入运行 3 3 安全保障措施 安全保障措施 1 加强汛期的安全检查 监督落实防汛项目的实施情况 督促在汛前完 成各项防汛项目的施工 2 加大对下游围堰的检查力度 定期进行观测 并根据技术部门的分析 结果 监督突击队伍进行加固施工 3 加强对危险源的识别 洪峰到达之前的防洪抢险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 和安全作业等 4 在业主防洪度汛领导小组和项目部防洪度汛指挥中心的领导下 积极 配合和指导项目部各施工队安全完成防洪抢险和撤离工作 5 按照业主 监理人指示 准备其它的渡汛备用措施 4 4 人员转移应急措施 人员转移应急措施 1 人员转移方案 出现异常情况时 管理人员应立即向指挥中心报告 并通知工程抢险组 等人员速赴现场 做好应急措施准备 同时 指挥中心要快速做出反应 视情 通知人员做好撤离准备 并报告相关单位 寻求帮助 12 出现险情时 管理人员应立即报告防汛指挥中心 发布险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务员省考规律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辽宁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公共某础知识(三)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广东广州市政协办公厅直属事业单位第一次招聘2人参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年邯郸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汇编
- 2026年吉林省白山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完美版
- 2025年江西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题库 公共基础知识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6年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带答案
- 2026年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带答案
- 机房设备维护及运维管理手册
- 台海形势的形与势课件
- 2025青鸟消安AI产品手册
- 《筑牢网络防线守护绿色童年》主题班会
- 吊篮安拆安全培训课件
- 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 2025年秋期新教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学计划+进度表
- 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洞察及研究
- 小学榫卯木工课件
- 消费主义的再生产机制-洞察及研究
-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