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doc_第1页
-嘉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doc_第2页
-嘉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doc_第3页
-嘉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doc_第4页
-嘉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一:2016年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016年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坚持突出重大、重点项目和兼顾一般项目的原则,项目申报主要围绕新能源与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生物与医药制造、现代种业等重点领域,集中资源着力破解一批产业和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嘉兴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1、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将坚持“清洁、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方向,重点支持以下四个方面: 1.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和相关产品; 2.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 3.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4.太阳能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2、新材料产业重点支持新型纳米涂料、新型催化剂等精细化学品研发与产业化;低成本、高性能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制备技术研发;光电子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研发;新型功能性纤维、纺织新材料及其清洁生产工艺、环保和节能低耗新型工艺技术研发。不支持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初级产品生产和粗加工项目,不支持简单借用纳米概念、不具有明显纳米材料尺寸效应的项目。3、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促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基础问题研究。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嵌入式软件、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等高端科技服务业软件开发;重点发展无线和移动通信终端、装备及其配套产品,宽带通信、微电子、光电子及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新型电子元器件开发,物联网技术在物流、智能交通、资源监控等领域的应用和集成示范;具有地方特色传统优势产业的电子商务特色网站和交易系统。4、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开放式高档数控系统、网络化可编程控制系统及其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航空配套装备、汽车及其零部件、工业控制等领域设备及技术开发;大型工程机械,电力及输变电配套设备、电气设备、高铁和轨道交通设备,先进轻工纺织设备。5、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支持新型节能、环保先进技术与设备开发;高亮度、大功率LED关键材料研制;高效节能LED照明产品关键技术开发与系统应用集成;LED封装技术、材料与设备的研制。污染源监测控制、资源可持续综合利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等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城乡饮用水安全、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建筑采暖节能技术的更新改造、能源回收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6、生物与医药制造产业重点支持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多发疾病,围绕临床用药需求,开发特色海洋药物、新型医药中间体、新型医学应用材料、生物诊断芯片生物试剂、先进的微创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开发利用生物发酵、生物降解和生物分解技术,重点发展畜禽粪便发酵处理和有机肥制作,农作物秸秆生物发酵沼气利用,地沟油生物分解硬脂酸、沥青等工业原料等。7、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贮运重点支持大宗粮食、果蔬产后减损及绿色储运技术,农畜产品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地方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畜禽肉制品、禽蛋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8、现代农业装备重点支持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集成的研究和开发;设施农业关键技术装备的研究和开发;农用工业品及相关重要装备开发。9、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农业重点支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高效安全生物制剂研制开发、新型高效肥料开发、施肥新技术、高效安全种植技术、集约健康养殖技术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10、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重点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食用菌菌渣的循环利用模式研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11、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技术重点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工程。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条形码和二维码等信息技术,完善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工程,实现管理(流程)可跟踪、信息可查询及产品可追溯。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12、现代种业(见附件)13、海洋与渔业重点支持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海洋生态环境灾害及风险监测预警技术、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技术。14、“五气共治” 重点支持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攻关;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形成机制、来源分析、健康影响、大气污染预报和治理技术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脱硫脱硝、高效除尘、VOCs治理等技术应用与研究;15、生态环境重点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重要水体生态修复与环境质量保障技术;固废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16、现代化城市建设重点支持建筑节能节水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城市管理新技术综合应用;科技强警关键技术攻关。17、公共安全重点支持食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技术应用与研究;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研究。18、公共卫生与健康保障重点支持临床医学研究;优生优育和妇幼保健技术的应用研究;地方病和职业病研究;本地区重大疾病发展趋势监测、分析及预防控制研究;高新医学诊疗技术的应用研究;地区高发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中医药技术研究等。19、专利实施转化重点引导和支持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含量高的专利技术实施,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能力,推动我市专利事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实施的专利技术为最近三年获得授权的国内外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且应为相关产品的核心专利或生产相关产品的关键工艺方法专利,专利权权属明确有效、无法律纠纷,专利技术的转化实施处于工程化阶段或产业化初期。20、软科学研究(另行通知)附件:种业资金申报指南一、重点支持方向(一)促进企业育种能力提升。突出以种子企业为主体,支持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和队伍,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包括引进先进的育种方法、技术和设备;建设育种实验平台和基地;引进商业化育种领军人才和团队等,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向企业流动。(二)加强繁种制种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高标准繁制种生产基地,完善繁制种生产基地基础设施,鼓励有条件的种子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具有独特优势和稀缺资源性的繁制种基地。(三)推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支持种子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拓展省内外市场网络,支持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加强育种创新成果奖励。支持育种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共同申报育种成果,对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国家级审定的新品种(品系)和被列入浙江省主导品种的新品种(品系)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10万元。(五)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支持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圃(场)建设,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选育和交流。二、申报主体及条件1、市本级具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从事种子种苗与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企事业单位;2、申报新品种奖励的,由市本级育种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申报;3、由种业企业、科研单位或社会资本共同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种业产业发展与服务平台。4、申请种业项目经费的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