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摇篮曲》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摇篮曲》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摇篮曲》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摇篮曲教学设计延昌小学 顾丹波【教材分析】本首摇篮曲是人音版教材第七册第五课中的第一首由汪玲、杨存德作曲的。是六个乐句加尾句的一段体歌曲。采用6/8拍,F宫调式。这首歌曲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六拍子的节奏更增强了动荡摇晃的感觉,在轻柔而稍慢的歌声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我”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学习,感受摇篮曲的乐曲风格,体验乐曲优美的情绪。知识目标:1、了解6/8拍子的强弱规律,体验节拍中的推动感和摇晃感。2、视唱歌曲,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唱会歌曲旋律。技能目标:1、用有气息支撑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柔和、优美的情绪。2、通过聆听,辨别不同音区的旋律线,并了解歌曲旋律的起伏走向。教学重点:有感情、有表情地演唱摇篮曲教学难点:5度以上大跨度音程的音准把握(52,53)【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睡觉的时候做过梦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期去做一个美好的梦,但不是在睡梦中,而是在老师的音乐梦里。请你闭上眼睛,在老师的音乐里和老师一起来做个美梦,你会梦到什么呢?1、生聆听摇篮曲伴奏感受音乐。生答,你梦到了什么?2、师引导学生用几个词语概括乐曲情绪,如:安静、美好、优美、舒适二、体验6/8特点及其摇摆感。师:这是歌曲摇篮曲的旋律,听到摇篮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答。师:这首歌曲就拥有一个非常具有摇摆感的音乐元素。【多媒体出示6/8及其强弱规律】师:这首摇篮曲是八六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你能和老师一起用双手拍击出它的强拍吗?边拍节奏边摇动身体。师引导学生渐渐不拍手,换成摇宝宝睡觉的动作,右手拍宝宝身体来掌握节奏,并合着节奏为学生演奏一段歌曲旋律。三、歌曲教学1、师范唱歌曲,生感受音乐情绪师: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下面,老师就合着这富有摇摆感的节奏为大家演唱这首好听的摇篮曲,请同学们再一次进入老师的音乐梦乡,这回,你会梦到什么呢?(生答)2、有感情、有节奏地念歌词师:大家听得非常仔细。这首歌的歌词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神话般的梦境,梦里有慈祥的晚风婆婆,还有温柔的月亮姐姐,你能带着这种美好梦境般的感觉来念念歌词吗?目标A、师示范第一句歌词(有节奏地),生模仿,并有节奏地念第一段。师:请你模仿老师的节奏来试试。(师念第一句示范)目标B、生带有气息和高位置的状态有节奏地念歌词师:同学们的节奏感很不错,如果你能模仿慈祥、温柔的月亮婆婆的声音那就更动听了。引用晚风婆婆的声音(气息支持)和月亮姐姐的表情(微笑)引导学生有感情高位置地念歌词。师(第二段时):同学们真的用自己的声音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小宝宝在你们动听声音中渐渐犯了困意,让我们再轻柔一些,小宝宝马上就要睡着了3、学唱歌曲旋律师:大家念得非常认真,下面让我们来轻松一下,玩个音乐游戏。A、音乐游戏:听辨旋律,寻找正确的旋律线师演唱歌曲旋律,生为旋律寻找正确的旋律线。(1、2乐句)并唱一唱。B、师范唱歌谱,生画旋律线C、生变比旋律线高低边唱旋律。D、用“u”哼唱歌曲旋律师:弯弯的月亮像摇篮,轻拂的晚风就像妈妈的怀抱一样,让宝宝甜甜地进入梦乡。你能模仿晚风婆婆来哼唱一下这首摇篮曲吗?要求:气息绵长,声音柔和。现场根据学生的声音做调整。4、填词演唱A、填第一段歌词提示:咬字圆润B、处理歌曲情绪(用怎样的声音演唱)情景设置:想象自己坐在弯弯的月亮上,迎面吹来温暖的晚风,连绵不断C、3、4乐句和5、6乐句歌词相同,演唱时情绪如何区别。D、填词演唱歌曲第二段5、两段连起来唱,引出结束句A、生完整演唱一、二两段,师接唱结束句(课件中取消“渐慢”二字)师:你们觉得老师在唱结束句的时候对歌曲做了怎么样的处理?(课件出示“渐慢”)师:你觉得在最后一句做渐慢处理合适吗?为什么?6、完整演绎歌曲师:老师想邀请几名女同学上台来当慈祥的妈妈,请你做抱着宝宝哄睡的动作,其他同学跟着他们摇动身体,为他们配上最动听的歌声吧。四、师小结,结束音乐课。教学反思: 在四年级之前,接触到的摇篮曲就有不少,而在本册教材的第五课中,不同风格的摇篮曲就有四首。我选择的这首摇篮曲相比之下具有相对的童话性,通俗、美好,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我在整堂课的设计中,并没有提到很多关于妈妈和孩子的母子之情,而是从音乐本身出发,通过聆听、体验它多方面音乐元素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本首摇篮所拥有的摇摆感。整堂课的设计以营造美好的音乐环境为前提,各环节紧扣歌曲情绪,通过各种新颖有效地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其次,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多种方式的体验环节,虽然这是一首学唱歌曲,但我仍觉得多次的聆听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情绪,同时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想象、理解和创造。如:1、导入环节的聆听以“梦境”为衬托,为把学生带入一种神秘、美好的学习环境中,为摇篮曲的情绪和已经铺垫。抛弃歌词选择哼唱更能让学生更好地从音乐中去体验音乐的情绪和意境,而不是从歌词中找到歌曲的内容。2、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比电脑中的音乐更能感染学生并拉进学生的距离。因此,我在学生第一次感受歌曲情绪时选择自己范唱,通过带有歌词的音乐之梦让学生了解歌词内容,结合音乐旋律产生对歌曲的整体感受。3、在处理歌曲难点时,我通过改编科尔文手势并结合歌曲实际设计了既符合歌曲意境又能提示音准的动作,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体验方式解决音准难点等等。如何能使学生的歌声变得优美动听?如何能使全体学生的集体歌唱音响变得富有生命力,能够生动而准确的表达传递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我设计课的过程中一直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有感情地念歌词、哼唱旋律、情景设置等环节的设计。但通过试教,我发现:1、学生的气息无法有条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