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第二次测验语文试卷.doc_第1页
暑期第二次测验语文试卷.doc_第2页
暑期第二次测验语文试卷.doc_第3页
暑期第二次测验语文试卷.doc_第4页
暑期第二次测验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期第二次测验语文试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姓名 班级 学号 村寨 题 号一二三总 分(一)(二)(三)得 分一、积累(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2分)A阴晦(hu) 嗤笑(ch) 鄙夷(b) 惘然(mng) B愕然() 恣睢(su) 拮据(ji) 潮汛(xn)C抽噎(y) 脚踝(hui) 恐吓(h) 寒噤(jn)D煞白(sh) 棱角(lng) 白嫩(nn) 褴褛(l)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A.汲取(j) 慨叹(ki) 滞碍(zh) 玄虚(xun)B.彷徨(png) 聪颖(yng) 要诀(ju) 诓骗(kung)C.诘难(ji) 狡黠(xi) 省悟(xng) 污蔑(mi)D.咀嚼(ju) 阐述(chn) 渺茫(mio) 搽粉(ch)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依次改正在方格中。(2分)竭斯底里 狼狈不堪 与日具增 斩钉截铁 置之不理 莫明其妙 从容不迫 朝气篷勃 4请标出下列成语中出现的错别字,并把它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2分)A.轻而易举 学识渊博 持之以恒 全神惯注B.不言而喻 不知所措 孜孜不倦 吹毛求刺C.豁然贯通 咬文嚼字 格物至知 狂妄自大D.论理道德 止步不前 锲而不舍 前仆后继 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B.说话吞吞吐吐,言不由衷,隔靴搔痒,何必写杂文呢? C.要是谈及文学流派,那可是我的专长,所以我是七嘴八舌的跟他拉开了话题,从先秦一直谈到了清朝的末年。 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异功能的衣服。6.文学常识填空。(6分)故乡选自小说集 ,作者是 ,他的一部散文集是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 国的作家 ,他的作品还有 等。7积累关于“路”的名言。(2分) 8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2分)上联:译著尚未成荫,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二、阅读(40分)(一)(14分)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加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我问问他的情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9二十余年之后,闰土见到了童年的好朋友“我”时,应该是“欢喜”的,为什么又现出“凄凉”的神情?(2分) _ 10闰土见到了“我”时为什么不叫“迅哥儿”,而称“我”为“老爷”?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 )(2分) A因为他十分尊敬“我” B因为他非常害怕“我” C因为他很懂礼貌 D因为他有封建等级观念 11他“仿佛石像一般”表现了闰土 ( )(2分) A生性沉默寡言 B苦难生活磨炼得人意志坚强 C农村人见不惯生人 D生活磨难使人变得麻木 12文中闰土说话时有许多省略号,刻画出他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神态。这神态说明他哪方面的情况?分析确切的一项是 ( )(2分) A天生口吃,说不出话 B处境悲哀,有口难言 C心里害怕,不敢说话 D生活平淡,无话可说 13下面对“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非常难”指的是孩子多,总是吃不够 B“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表明战乱频繁,兵匪骚扰,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 C“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表明苛税繁多,百姓苦不堪言 D“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表明生活困苦,又找不到别的出路 14文中所指“可悲的厚障壁”是指_ ,这是用的_修辞。(2分)15李华的叔叔下岗在家,虽几次求职,但多未能如愿,心情十分低落,请你代李华从故乡一文中摘抄一段箴言给他。(2分)_ _(二)(11分)拔掉那颗蛀牙秦素衣她恨全家人。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6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4分)地 位 尴 尬,滋 生 仇 恨回 报 亲 情,收 获 快 乐17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 18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5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1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模式( ) 满腹经ln:( )20解释词语(2分)根深蒂固:_ 持之以恒:_ 21以上文字节选自_ ,作者是 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他曾发表过踢醒沉睡之心等著作。(2分)22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2分)_ 23你觉得创造性的思维还需要那些条件?(2分)_ 24选文第二段“我对此完全赞同。”这句话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请用直线在文中划出来。(2分)25请你举一个生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