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生有哀乐尽在泛舟中李清照三首泛舟词比较赏析通过这番比较,有三点感想:一,对一组作品的阅读教学可以反复地多角度比较:也可以不断深入地多层次比较.若两者综合运用(即进行深度比较),就既能把握多篇作品内在的共同规律,又能更清楚地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这是提高一组作品教学有效性的好方法.二,对学生而言,通过一组作品的深度比较,可以开阔视野,有利于提升思维品质.培养探究能力.比较阅读涉及的篇目的数量和比较的程度应当在尊重学生认知,兴趣,需要的基础上加以确定.三,教师在组织学生作深度比较时.不妨自行选取篇目,文学史中那些原本就属于一组作品的文章当然更加理想.人生有哀乐尽在泛舟中李清照竺首泛舟词比较赏析陆精康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时期:年轻时的锦衣玉食.结缡后的夫妇唱和.晚年期的孤苦伶仃.最为凄惨在晚境.金人南下,词人被迫南迁,在漂泊流离中历尽人间艰辛,最终客死他乡.李清照的人生际遇,可从三首泛舟小词粗略观照.一,争渡溪亭:少女醉游之乐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天黑人醉,小舟在黑暗中偏离航道,误入荷花丛中,万籁俱寂的水面上,少女奋力划桨,猛然惊飞一群水鸟,刹那惊悸之余.会感到多么有趣!这精彩的瞬间定格于李清照记忆之中,化为如梦令这一怡情悦性之作.溪亭为济南一处名胜.少女时代,李清照与父亲李格非在济南居住.如梦令回顾的就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生活片断.这次溪亭饮酒荡舟之游,很可能在李清照15岁那年.因为古代女子年满15以簪束发,便可以梳洗打扮外出游乐.15岁40语文学习/备课/20085的少女荡舟出游,已为幸事.更不用说还可以在风景佳处开怀畅饮.追忆这花样年华,词人心情自然是欢娱的,同时,袒露出贵族少女那狂放不羁的性格.这种少女的狂放不羁表现在沉醉不知归路.沉醉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说词人迷恋风景.心为之醉;一说饮酒酣乐,自我陶醉.不知归路同样有两层意思:一是景色迷人流连忘返;一是饮酒微醉不识归路.兴尽晚回舟,溪亭之游是那样快意,少女的心理满足,尽在这泛舟抢渡之中了.惊起一滩鸥鹭是极富情趣的一句.夜色越来越浓,小舟还在荷花丛中打转,词人(应当还有游伴)不免有些着急,于是奋力挥桨划出花丛.结果,一番折腾惊动了沙滩上栖息的鸥鹭.鸥鹭扑楞翅膀.惊飞四散.原本寂静空阔的水面.被一叶惊慌乱窜的小舟打破了宁静.人惊飞鸥鹭.鸥鹭又让人片刻惊悸.这一情景颇有些喜剧效果.当时觉得惊恐,事后感到有趣.日久回想起来.让人会心一笑,终生难忘.如梦令描述了词人年轻时一个情真兴逸的生活片断.词人运用自描手法,寥寥几笔,将瞬时的神情,瞬时的动作,瞬时的音容,瞬时的景象绘声绘色地勾勒出来,构成一幅极有情趣的生活画面.从人争渡,鸟齐飞的动态描写中,读者可以体味到词人洋溢着的青春活力.可惜这样美妙的生活场面.仅见于词人的少女时代.李清照由少女而为少妇后的一次驾舟出游,充斥的却是独上兰舟的人生苦涩二,泛舟荷池:新妇离别之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与如梦令比较,两次泛舟其景其情其境迥然不同.上次出游,荷花盛开,此次出游.却是红藕香残;上次出游,鸥飞鹭叫,此次出游,却是雁行长空;上次出游,兴高采烈,此次出游,却是闲愁难消.最可注意的是一个独字,此次出游,是独上兰舟新婚未久.理应一同出游的丈夫赵明诚.未能随行.于是.词人眼中之景只能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心中之愁只能是此情无计可消除了.一剪梅词作于与赵明诚别离之后.据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崇宁二年(1103)明诚外出寻访碑刻.易安时年二十岁.丈夫远行.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思人之念.词人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挥之难去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既是泛舟所见之景,又起比兴作用.其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与上阕红藕香残勾连,其象征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给人以元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和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怨.于是,有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相思之苦,闲愁之深.出自女性视角,别开生面,而推及对方,写出这种相思与闲愁为两心相印共同具有,更是大胆热烈,为词中罕见.尽管天长水远.锦书难达,两地相思之情却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信任之深.词人诉说此情.由思化而为愁,且难以排遣,这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这首词表达的愁怨带有女词人李清照的个性化色彩.多年之后.当词人的个人际遇与亡国破家之痛紧紧相连的时候.词人再欲泛舟.却是物是人非热泪潸潸,舟轻愁重无心出游了三,泪洒金华:老妇孀居之痛风住尘香花已尽,El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与一剪梅词相较,这首词又有明显不同.这次花不是开败,而是花开已尽化作尘泥这当然是伤心人的感觉,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下文有言春尚好.上次登舟前尚梳妆打扮轻解罗裳.这次连发髻都懒得梳理了也不完全是因为天晚,非有刻骨铭心之痛.女子一般不致忽略梳头这种生活细节.上次是独上兰舟,毕竟随舟漂流了一回,这次最终没有出行登舟原因只有一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景此情.令人横生感慨:此愁超出了个人天地.与亡国之悲,乡关之思结合在一起.上次泛舟.不过是滋生一点相思之怨,此次卜居他乡.只有绝望之泪!词人拟往的双溪位于金华,是永康,东阳二水的交汇处,为当地名胜.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此词乃绍兴五年李清照在金华所作.绍兴四年(1134)冬十月,词人避乱金华,此词写双溪春景,当作于绍兴五年(1135)春三月.是年词人52岁,由于饱受战乱,颠沛流离,丈夫亡故,度尽劫波,词人百无聊赖心境悲凉.故乡沦陷后的漂泊之悲,流离生活中的孀居之痛,令风景异化.恼人的春风歇止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着微微香气.显然,词人不仅仅在伤春.衰败春景中寓寄着自己漂泊沦落暮年伤感的身世之恸.日晚倦梳头,面对花尽春去之景.词人心灰意懒.倦于晨妆,意兴阑珊.就是很自然的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景物依旧.人事俱非.这一句把南渡后的破国亡家之痛尽数囊括其中.欲说无语,是百感交集,无从说起,欲诉亦元人.于是.唯有以泪代语以倾泻心中的无限哀愁.那一次独上兰舟,愁挂眉梢.此次孀居金华,却是情不自禁以泪洗面了.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为了消除春愁.词人习惯性地想到泛轻舟.一则双溪为金华名胜.一则春尚好.这是词人意念上的偶一闪光.大约是试图作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吧.在这意念一闪之间.也许就有一丝欢乐涌上心头当年的溪亭争渡不是给词人带来了无穷的快感吗?当年的独上兰舟不是帮词人排遣过心中的闲愁吗?然而,今非昔比.双溪之游,实不足慰藉词人破国亡家之痛!闻说,也拟,只恐这些词语,把自身刹那间的微妙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得那么生动真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既然担心双溪舟小,载不动如许之愁,那就只有闭门思痛,独自销魂了.双溪之游,终因心绪不佳未能成行,漂泊寡居的词人语文学>-3/备i/2098541心境可以说是坏到了极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愁,恨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笔下,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具有不同的重量,以致双溪一叶轻舟难载山一般沉重之愁.此时此地,词人倘若能想起三十多年前的初秋,那荡舟出游,醉倒溪亭,误人荷花深处,惊起一群鸥鹭的情景,会不会将载不动的许多愁减轻一点呢?从少女时的兴尽晚回舟到新妇时的独上兰舟,再到晚年时的拟泛轻舟,三首词作勾连了李清照一生.不同的泛舟情状,留下了词人不同时期的生活剪影,表现出词人不同时期的情感特征.将三首泛舟词加以比较,可以简略地解读词人的生命历程.从这一角度看,可谓:人生有哀乐,尽在泛舟中.咬文嚼字探边城上海第二中学王玉新说起中国现代文学名家,沈从文总是不可绕过的,而边城是他巅峰时期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在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中节选了边城(节选自沈从文选集第四卷,四JJ1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的第一章和第十三章.节选后虽然没有了完整的故事情节,但边城本身讲述故事的方式就与众不同,它不以情节的腾挪跌宕来吸引人的眼球,所以并不妨碍学生去领略湘西那清新灵动的自然风光,淳朴古老的世俗人情,执着纯洁的爱情以及真挚无私的亲情.除去淡化了的情节,小说的另外两个元素环境,人物,该如何让学生去把握呢?有的教师通过课前质疑,课堂合作讨论,设置思维冲突等方法来体会小说中的人性之美;有的教师则从了解小说的风格特征人手,让学生感受小说田园牧歌42语文学习/备课/20085式的情调.究竟应该借助一个怎样的媒介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达到教学目标呢?有人说:小说是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说,语言是小说的基本存在方式,而边城的语言无疑是值得细细品味的.那就不妨鼓励学生咬文嚼字.这不失为引领他们探访边城世界的一条途径.1.数量词边城在第一段集中运用了许多数量词来描写茶峒.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作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娓娓叙来,显得直白而单纯.不足百字就向读者勾勒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生活环境.你能概括一下这儿的环境吗?我向学生提出了问题.清澈的小溪环绕着青山,溪边矗立着一座白塔.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学生说出了大概的印象,但仅仅是这些吗?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短短几行字,一连用了六个数量词,它们有怎样的效果?有同学说,官路只一条透露出了这座小山城的清幽与僻静,还有同学说,一户,一个,一只都表现出数量之少,为这座山城增添了一份宁静.不仅如此,这些数量词修饰的有景,有人,有物,从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契合,景与人相谐,人与景相依.经过点拨,学生的这些回答非常有质量,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还原了故事发生的大环境.不仅直接的环境描写,在另外一些语句中的数量词,也同样值得关注与推敲.因此我进一步启发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营养知识分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虚拟现实烹饪课程与教学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安全解决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福建国企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自动化测试与验证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矿山无人作业技术智能矿山产业发展动态综述报告
- 2026届河北省迁西县一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徐汇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专项训练试卷 知识点实战版
- 2025年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 电气设计基础专项训练
- GB/T 44951-2024防弹材料及产品V50试验方法
- 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总表(7~9年级)
-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降低住院病人胃管非计划拔管率不良事件RCA分析PDCA改善报告
- 轴承装配组装SOP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技术规范书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大学美育》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必背古诗词182首(带目录及释义)人教(部编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1-5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 谈判中文化冲突和应对策略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