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高中历史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高中历史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课件.ppt_第2页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高中历史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课件.ppt_第3页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高中历史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课件.ppt_第4页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高中历史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2013 2014学年高一历史 苏联的经济改革 授课教师 王杨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1953年 斯大林模式 苏联 一说苏联经济改革 阅读材料一说明斯大林模式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斯大林抛开了列宁关于计划经济下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的观点 把计划经济引申为国家依靠行政命令按指令计划管理的经济 把有计划的发展经济与市场作用对立起来 并把这些看成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根本区别 景勿吾 战后苏联改革的历史透视与思考 P113 114 材料一 高度集中 计划经济 行政指令 排斥市场 单一公有制 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 社会物产极大丰富 公有制 计划经济 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消失 按劳分配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一卷 P217 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进入了巨大的理论误区 阅读材料二分析斯大林模式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材料二 1 斯大林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20世纪30年代末 在工业总产量上赶上和超过了欧洲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可是 以集中全力发展重工业为 核心 的国家工业化是靠牺牲人民的消费 牺牲农业和轻工业实现的 其负面后果是国家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 景勿吾 战后苏联改革的历史透视与思考 P122 直到1950年全国有22 4 的集体农庄亏损经营 近20 的农庄每个劳动日分不到半公斤粮食 苏联通史 第11卷 P208 农 轻 重比例失调 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农业问题尤为严重 二说苏联经济改革 一 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 1894 1971 阅读课文 完成表格 1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 5 部分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推行 物质利益原则 2 开垦荒地 扩大谷物生产 3 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4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阅读材料三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 有哪些积极作用 材料三 1 1954 1958年谷物总产量增长63 年总产量在苏联历史上第一次跨越1亿吨水平 肉类年生产总量800万吨 增长32 牛奶增长61 蛋类增长44 羊毛增长36 赫鲁晓夫执政年代 中文版 P40 2 195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560万吨 其中来自开垦地的产量为3720万吨 约为总产量的43 新垦区的谷物生产增加得尤为显著 苏联的农业 统计资料集 第90页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牲畜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开垦荒地 扩大谷物生产 提高了粮食产量 材料三 3 1958年 决定改组机器拖拉机站 把其机器出售给农庄 以结束 一块土地两个主人 的现象 景勿吾 战后苏联改革的历史透视与思考 P1204 1953年到1963年 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 5 是美国的2倍 1961年 苏联发射的人类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成功的绕地球飞行并安全返回地面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P87 部分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推行 物质利益原则 促进了工业和科技的发展 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 为促进生产明确了权责 具有积极作用 阅读材料四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出现了怎样的问题 其实质是什么 材料四 1 由于受传统所有制理论和 向共产主义逐步过渡 路线的影响 赫鲁晓夫 1959年转而采取措施 限制宅旁园地和自养牲畜 导致苏联农业中家庭副业再度急剧萎缩 景勿吾 战后苏联改革的历史透视与思考 P1212 由于开垦前对那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 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 从1955年到1960年 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 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 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 1964年莫斯科版 处女地地区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 共产主义理论严重脱离苏联实际 改革出现反复 改革没有科学依据 违背了自然规律 忽略了客观实际 材料四 3 1958年 全国种了1800万公顷玉米 1962年 猛增到3700万公顷 可是 苏联的自然条件毕竟不是美国 结果许多地区产量很低 有些地方甚至颗粒无收 造成后来人们形容的 玉米灾难 全国性的饲料缺乏 P694 赫鲁晓夫决定改组农业机器拖拉机站 但过于仓促 使农庄 背上沉重的债务 无法对扩大再生产进行投资 拖拉机站的农机手多数离开农村 集体农庄缺乏技术人员 由于保管不善 失修和使用过度 大量农业机械在1959 1961年遭到损失 P68 景勿吾 战后苏联改革的历史透视与思考 改革没有循序渐进 具有盲目性 领导人主观臆断追求高速度 基层组织曲意逢迎 坚持了高度集中体制 材料四 5 赫鲁晓夫曾从联盟中央下放了不少权力 然而 由于改革中出现了地方主义和民族主义问题 联盟国家面临分裂主义威胁 因此 从1960年起重又加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景勿吾 战后苏联改革的历史透视与思考 P174 未正认识和确解决改革出现的新问题 改革出现了反复 材料五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 它使得国家的全部生产能力能够迅速的和有计划的发展 苏共中央关于完成编制六五计划工作的决议 1956年12月25日 真理报 赫鲁晓夫无法彻底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局部改革 造成混乱 赫鲁晓夫改革的实质是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 1906 1982 纠正赫鲁晓夫改革混乱 扩大农场和农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提高农产品价格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推行新经济体制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阅读课文 完成表格 材料六 1950年苏联国民收入只及美国31 1975年上升到67 工业生产从30 升为80 以上 农业生产从55 升为85 苏美差距日趋缩小 徐天新等著 当代世界史 1945 1992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苏美军事竞赛情况表 1978年 阅读材料七勃列日涅夫对这些成就有什么认识呢 材料七 1 1971年苏共 二十四大 宣布了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 计划工作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领导的中心环节和核心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所有成就都是同经济的计划经营紧密联系的 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四大总结报告和二十六大文件2 70年代后 苏联国家计委和政府各部就恢复了对生产的全面控制 阿甘别吉扬 苏联改革内幕 P133 勃列日涅夫无法彻底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材料八 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 一方面耗尽了1920 19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权的动员型政治经济体制的潜力 另一方面又使苏联积聚了大量危机因素 导致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全面停滞 苏联走进衰亡的时期 陆南泉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和倒退 观察漫画 阅读材料九分析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九 苏联领导人既然死守着僵化了的传统理论 那么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注定在原经济模式范围内兜圈子 景勿吾 战后苏联改革的历史透视与思考 P118 苏联 1982年 坚持斯大林体制小修小补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 1931年 经济全面滑坡 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1 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2 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 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经济改革受阻 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导致国内局势失控 加速战略 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使经济结构更加畸形 斯大林模式 苏联 苏联解体 1991年 三说苏联经济改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思考1 思考苏联经济体制 改革过程 改革结果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2 过程方面 后继者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对错解释的理论墨守成规 戈尔巴乔夫 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改革措施又出现巨大失误 1 体制方面 斯大林模式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错误解释 3 结果方面 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思考2 根据以上问题 结合改革内容 思考苏联的经济改革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1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