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方圆图应用方法.doc_第1页
六十四卦方圆图应用方法.doc_第2页
六十四卦方圆图应用方法.doc_第3页
六十四卦方圆图应用方法.doc_第4页
六十四卦方圆图应用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伏羲六十四卦圆图应用方法邵雍一生的学问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故此著梅花易数写地数和人数的变化,著皇极经世写天数的变化 。两书合在一起,才是天、地、人三才合一,才是完整的八卦应用方法 。其学术根源在于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伏羲六十四卦圆图是由先天八卦扩充而来,皇极经世讲的就是六十四卦圆图的事,这圆图大到宇宙生成,社会兴衰治乱,小到衣食住行等等都能管到。梅花易数讲的就是六十四卦方图的规律,这方图可管人的生老病死,寿命长短等问题,总之人的一切规律都包括在方图中。 伏羲六十四卦圆图-代表天道规律 伏羲六十四卦方图-代表地道规律 伏羲六十四卦方圆之间-代表人道规律天地人三才之道全,方是大道之源。方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方能修身立命,治国平天下。皇极经世(天数) 皇极经世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把人类的历史寿命根据六十四卦圆图规律,拟出了一个间接公式,叫做“元、会、运、世”。简单地讲:以一年的年、月、日、时作基础,所谓的一元,便是以一年做单元的代表,一年(元)之中有十二个月,所以一元之中便有十二个会。每个月之中包含三十天,所以一会包含三十运。一天之中又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有三十分,因此一运之中包含十二世,一世又包含三十年。扩而充之,便构成了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中,共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之中共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之中,共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一元便是代表这个世界文明形成到毁灭终结的基数。 列成公式如下:1元=12会=360运=4320世=129600年1会=30运=360世=10800年1运=12世=360年1世=30年 这个元会运世是以六十四卦方圆图为基础的,大的方面可以说明自开天辟地以来到达最后天地毁灭的寿命。还可以表示国家的治乱兴废,后世的推背图都是从这个理论上来的,小的方面到每个人每天的运气好坏,喜怒哀乐,都可以用圆图表示出来。 邵雍用天干地支配上六十卦(除去乾、坤、坎、离四正卦)和二十四节气来表示“元、会、运、世”。一元的十二会用十二地支表示如下:子会表示二十节气的冬至和小寒;丑会表示二十节气的大寒和立春;寅会表示二十节气的雨水和惊蛰;卯会表示二十节气的春分和清明;辰会表示二十节气的谷雨和立夏;巳会表示二十节气的小满和芒种;午会表示二十节气的夏至和小暑;未会表示二十节气的大暑和立秋;申会表示二十节气的处暑和白露;酉会表示二十节气的秋分和寒露;戌会表示二十节气的霜降和立冬;亥回表示二十节气的小雪和大雪。每会的三十运用六十甲子表示,比如:子会的三十运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丑会的三十运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寅会的三十运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卯会的三十运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辰会的三十运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巳会的三十运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午会的三十运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未会的三十运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申会的三十运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酉会的三十运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戌会的三十运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表示。亥会的三十运用“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表示。一元之中十二会与六十卦(除去乾、坤、坎、离四正卦不用)配合运用,每会五卦:子会是复卦、颐卦、屯卦、益卦、震卦。丑会是噬盍卦、随卦、无妄卦、明夷卦、贲卦。寅会是既济卦、家人卦、丰卦、革卦、同人卦。卯会是临卦、损卦、节卦、中孚卦、归妹卦。辰会是睽卦、兑卦、履卦、泰卦、大畜卦。巳会是需卦、小畜卦、大壮卦、大有卦、夬卦。午会是姤卦、大过卦、鼎卦、恒卦、巽卦。未会是井卦、蛊卦、升卦、讼卦、困卦。申会是未济卦、解卦、涣卦、蒙卦、师卦。酉会是遁卦、咸卦、旅卦、小过卦、渐卦。戌会是蹇卦、艮卦、谦卦、否卦、萃卦。亥会是晋卦、豫卦、观卦、比卦、剥卦。 这样一元中十二会有六十卦和二十四节气相配。元会运世用数学模式表示如下图(此图为潘雨廷先生绘制,见周易研究19944)六十四卦圆图在应用上有简便方法,先须记忆一个歌诀,如下:六十四卦方圆图歌诀乾夬大有及大壮,小畜需兮大畜泰。履兑和睽与归妹,中孚节兮损和临。同人和革离与丰,家人既济贲明夷。无妄随兮噬盍震,益和屯兮颐和复。姤和大过鼎与恒,巽与井兮蛊和升。讼与困兮未济解,涣与坎兮蒙和师。遁和咸兮旅小过,渐和蹇兮艮和谦。否和萃兮晋和豫,观和比兮剥和坤。按上面的歌诀去记忆,用起来相当方便,只要熟记,遇事起卦时用脑子一背歌诀就可以了。六十四卦方圆图如下:皇极经世在算历史命运时以唐尧登位那一天,甲辰年为标准。因为历史记载,在唐尧就位的时候有五星联珠的现象, 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天上列成一排,有一定的天象,在那时呈现, 所以用这一天作标准。根据六十甲子原理和八卦配合演变,就知道历史社会人类的现象,多少年有一个变化,如何变化等。至于变化什么现象,知道这个元会运世的大法则,再研究卦象就可知会变成什么现象了。按皇极经世原理,我列了一个从皇帝元年到如今的历史演变表,希望大家仔细研究一下,就会明白邵雍的学问是多么高明了。中华民族历史运气表1864年2043年180年的值年卦(一)(二)(三)在前表中所列是从古至今逐年逐世的演变卦象,每个朝代是什么卦,处在什么会中,什么运中,都一清二楚,在具体应用时可以查看。 在后表中列出了1864年2043年180年的值年卦象,查表即可知道每一年处在什么卦中,有什么事要发生,从卦中就可推得 。值世卦的求法, 是把元、会、运、世中的值世卦,作为首卦,按六十四卦圆图顺序依次排列,值世卦与甲子年相配,第二卦与乙丑年相配,第三卦与丙寅年相配排完六十卦(除去乾、坤、坎、离四正卦)正好排完六十甲子的六十年,也就是一世的三十年,两世的六十年的卦象。 据邵雍的思路研制了一个圆盘和一个方盘,把皇极经世和梅花易数都融汇其中,使用起来毫不繁琐,只要有六十四卦基础的人都能应用。、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周易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方圆图,六十四卦方位图, 周易六十四卦图研读周易,其中心课题就是六十四卦。周易包罗万象,天地人物一切事理尽在其中。这样广大而完备的一部经,实际就在六十四卦。至于经中的系辞十翼等,那都是六十四卦的注解。六十四卦来自八卦,八卦来自太极。孔子在系辞上传里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在系辞下传里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何谓太极,先儒解释不一。虞翻说:太极,太一也。韩康伯说:太极者,无称之称。孔颖达说:太极即是太初太一也。苏子瞻说:太极者,有物之先也。朱晦庵说:太极者,理也。来知德说:太极者,至极之理也。焦循说:太极犹言大中也。各家注解虽不相同,其实都以太极为天地人物的本有之体,简称为本体,此体圆含无穷的形象与无尽的功用,本体形象功用不相分离。不学周易,不明易理,则不知吾人本有此体,不知万物皆备于我,以致凡事舍本逐末,向外驰求,造成一己与群众的种种灭祸。学易明理,则能趋吉避凶。凶之最大者为生死问题不能解决,吉之最大者即是学为圣人。欲学圣人,必须先求解决生死问题。论语记载,子路问死,孔子解答:未知生,焉知死。有生始有死,欲知如何解决死的问题,必须了解生的来源,生的来源就是太极。太极生两仪者,太极寂然不动,本无形象,唯为清净光明之体,此为无生之理性。动则显象起用,乃名为生。所生之象,其数无穷,但始动之际,只有一明一暗两种形色,明色为阳,暗色为阴,因此称为阴阳两仪,仪如孔氏正义所释,作容仪讲,因其尚未成象,故不称为两象,只称两仪。但这两仪实为四象以至万象的基本结构,万象即由两仪细分而成,所以万象无不有阴阳两仪。万象之数虽然无穷,但基本之数则为阳奇阴偶。伏羲氏画卦时便发明极为简单的两画,以示无穷无尽的象数之源。这两画就是、。为奇,象征阳,为偶,象征阴,此即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者,就是阳上加阳,名为太阳。阳上加阴,名为少阴。阴上加阳,名为少阳。阴上加阴,名为太阴。阴阳两仪过于单纯,不足以成万象,万象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是阴阳奇偶从单一之画加为二画,因而出现四种象。 四象生八卦者,就是上四象之上再加一画,而为三画的八卦。太阳加一阳为乾,加一阴为兑。少阴加一阳为离,加一阴为震。少阳加一阳为巽,加一阴为坎。太阴加一阳为艮,加一阴为坤。系辞下传八卦成列一段,何玄子订诂说:八卦之列既成,则无穷之象具载于其中矣。因此八卦而重之,每一卦各以八卦加于其上,则为六画之卦,凡有六十四卦,每卦六爻,一爻各有一义,则三百八十四爻之理又毕备于其中矣。六十四卦每卦六画称为六爻,是以阳刚阴柔二画相推变化而言,故系辞传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何氏订诂说:刚柔二画互相推去之,刚易柔,柔易刚也。着数九六之变涵于此相推中矣。九六是揲着求卦时所得的变量。揲着时,如得六,为老阴,如得九,为老阳,如得七,为少阳,如得八,为少阴。周易主于用变,老变,少不变,所以用九六,不用七八。何氏以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即以九六之变为本,而变化无穷。虞翻也以九六相变解释刚柔相推,何氏特加详说。天地人物瞬息万变,周易六十四卦即以刚画老阳九、柔画老阴六两个变爻显示一切吉凶,令人知所趋避,宁非奇极,而且,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周易独以为卜筮之书而得不焚,此又一奇。图 分宫卦象次序图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遯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先天八卦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转载自:周易六十四卦图,六十四卦方圆图1六十四卦方圆图探秘 六十四卦圆图探秘 朱熹说:“圆者动而为天。”对此易界是广泛认同的。这是一个天体运行的规律图,或者说是个古代的历法图,它精确地说明了年、月、日和四季的运行规律。 此卦序就是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则从乾始逆时针排列一周而成圆形。金木水火土五星依次运行,而成春夏秋冬四季,配以十二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便是一幅完整的天体运行图。 “坤尽子中”,坤卦六爻皆阴,可谓阴极,物极则反,阳气由“子”而生。接下来是复卦,一阳在下始生,至同人共16个卦96爻,其中阳爻48个,阴爻也是48个,阴阳各半,表明昼和夜一样长,这就是“春分”。春分交在离、革、同人处,地支为“卯”,“离尽卯中”,方位为东。“乾尽午中”,从临卦始至乾卦,阳气渐长,至乾达到盛极,六爻皆阳,地支临“午”。此区间其16卦,阳爻64个,阴爻32个,阳多阴一倍,表明昼多于夜,是一年中最炎热时期,为“夏至”,交于乾,“阳生于子中,极于午中。”姤一阴始于下,至师卦仅存一阳在下卦二爻,这区间共有16卦、96爻,其中阳爻48个,阴爻也是48个,阴阳各半,昼夜一样长,为“秋分”,交在坎、震、师,地支为“酉”,故说“坎在酉中。”从遁卦始至坤卦,亦是16卦、96爻,阴爻在下浸阳,至坤阴达盛极。这区间有阴爻64个,阳爻32个,阴倍于阳,表明夜多昼少,为“冬至”,地支为“子”,“阴生于午中,极于子中。”至此,一岁循环,周而复始。这是一幅多么完美的天体运行图呵!古人认为“天动地静”,这是不科学的。说天体是顺时针而行,这与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自转,方向正好相反。然而,正是因为这个“相反”,使得古人与今人的认识结果是一样的,天体左旋,正是地球右迁。六十四卦方圆图探秘 六十四卦方图探秘 对于圆图,易界的认识比较一致,这是一幅天图。它是先天八卦方位的延伸,将八卦扩展到六十四卦,更精确地表现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同时,它又是对河图的发展,将河图的“天图”更具体化、形象化,更具有可操作性。这是由八卦发展到六十四卦的产物。现在的问题是,方图到底说的是什么,它是怎么表现“地”的?六十四卦方圆图探秘 六十四卦方图探秘 古代大地方位辩析远古时,天和地的方位都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河图、洛书都是以此定位的。这是古人对天、地方位的最初、最原始的认识。传说伏羲之妻女娃就用圭表测日,根据日影之转移以辩别方位和计算时间。用圭测日影时,投影在东则日在西,投影在西则日在东,唯正午时投影在中,连接短影与圭根的延长方向则是南。人站在地上,只能看见东、西和南,而看不到北,所以以仰头见到的“上”为南,见不到的“下”则为北,天和地都是同一个方向。这个方向什么时候“正”过来的呢?尚书顾命载,在成王逝世的葬礼上“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太保即召公,为西伯,他率领西方诸候列应门左侧。毕公是东伯,他率领东方诸侯列应门右侧。这个方位实际就是“左西右东”,当然也就是“上北下南”了。尚书禹贡所载九州山川河流方向(见上篇“大禹九州图”)也与今天相同,如:“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沂水源于今山东沂水县西北,在今江苏邳县与泗水会合,然后在江都东入长江。这说明,至少在尧舜之时,大地的方位就已经“正”过来了,与今天的方位相同。古人对地方位在认识上的改变是否更早?黄帝内经素问有“天不足西北,地不法东南”之说,认为西北属阴,多高山峻岭,故天气较冷。东南属阳,是汪洋大海,故天气较热。这与我国今天的地理位置是一致的。但是,学术界一般认为,内经是产生于战国时期,虽说它继承了传统的文化,有远古智慧的结晶,但也融进了后人的研究成果和认识,还不足以说明这种认识都是来自黄帝时代。不过,在尧舜之时地理方位与今的视觉相同,是有史料可查的。说到这里,让我们再看一下方图。这个方图是由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次序(即大横图)折叠而来的。朱熹说:“乾始于西北,坤尽于东南”,这还是“上南下北”的认识。可伏羲八卦方位是上(南)乾、下(北)坤,这二者的方位显然是相反的,“天尊”在下而“地卑”却在上。再看内二方图,是坎在上、离在下,这显然是后天(文王)八卦方位的倒图,离为日、为火、为阳,怎么会在下、在北呢?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这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造成的。而实际古人认识的“天”,也只是月球绕地球回旋时的“白道”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确切地说,只是一个天体的“圆环”,而不是整个天体。由地上仰望天,认为天在上、在南,是对的。日的投影于地,地的方位也是“上”为南,就不对了。笔者认为,人们在绘制这个“方圆图”时,纠正了这种认识上的错觉,将地的方位改为“上北下南”,这就是这个方图倒过来的原因。按原先的方位来说,方图西北至东南这条斜线依次排列着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经卦,被称为“子午线”,又称“经线”、“太阳线”。西南至东北斜线排列着否、咸、未济、恒、益、济既、损、泰八个卦,这条线被称为“卯酉线”,又叫“纬线”、“少阳线”。内经灵枢说:“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这明确说明,这条经线和纬线与二十八宿有关,由“房”至“昴” 为纬线,从“虚”至“张”为经线。既然称为“经纬线”,那么,这张图应该是对角摆放的,即坤在北,乾在南,泰在西,否在东,这与今天大地的方位是一致的。这个方位的确定,是由日圭测影得出来的,日在东则影在西,日在东则影在西,日在中时则短影在北,对面为南,地与天的方位正相反。这就是方图方位的秘密所在!六十四卦方圆图探秘 六十四卦方图探秘 外方图探秘外方图共有二十八个卦,乾一和坤八南北相对,和数为“九”,是极数代表天,投影到地则分为“一”和“八”。乾在下为南,坤在上为北,是一条南北的经线。泰在西,否在东,是一条东西的纬线。经纬线之说,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初步认识到地球是圆的。一经一纬,将地分成了南北和东西两个半球。笔者绘制了上图。此图是外方图二十八卦与二十八宿在仲春季节的月运行规律图。是天在地上的投影图,所以方位与天图方位相反。二十八卦对二十八宿此图内方是二十八卦,外圆是对应的二十八宿。二十八宿环黄道和赤道两侧绕行于天。古人认为 “天道左行,地道右迁”,而实际是地球绕太阳逆时针自转。在考定四季变化时,必以“南”为准。尚书尧典(本节所引均出此篇)说:“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这说的是天象。仲春之时,星鸟(朱雀)七星在南方,这就是“春分”季节,人们恭敬地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并开始有秩序地安排农事活动。卦象精确地说明了仲春之日地的表象。易界普遍认为,泰是四季的春分点,此图的泰卦在左(西),这个位置是不可移的。春分交在泰,与东方青龙之“心”宿相遇。泰卦三阳在下、三阴在上,阴阳各半,表明“春分”这一日,昼夜时间相等。此时,朱雀在南,其“星宿”与乾相遇;玄武在北,其“虚”宿与坤相对;白虎在东,否在“昴”宿位置。从泰至乾这八个卦,下卦均为乾,三阳在下而上扬,逐爻上升,至乾则六爻皆阳。“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当青龙之“大火(含房、心二宿)转到南方时”,表明“夏至”来临,这一日白天最长。从乾至否这八个卦,上卦均是乾,阴在下而渐长,至否亦是阴阳各半,“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当北方的玄武之“虚宿”转到南方时,则是“秋分”,此日与“春分”一样,也是白昼相等,表明开始秋收了。从否至坤,下卦皆为坤,阴渐进而剥阳,至坤阳被剥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北方玄武之“昴”宿黄昏之时在南方升起,表明“冬至”到来,这一天白日最短,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转变,为除旧布新的季节。从坤至泰八卦,上卦皆是坤,阳气在下始生而渐长,至泰则阴阳各半,又值“春分”,周而复始,历经一岁。二十八卦与二十八宿相配合,真是天衣无缝!它真实地反映了天体运行在大地上的规律。月球运行规律此方外图又是月球运行规律图。月球以椭圆形轨道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古人称这个天体运行的轨道为“白道”,测出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二十八天,今天我们知道是27天7小时43分1147秒。方外图的二十八卦正与月运行的二十八天相对应。尚书正义说:“以月初为朔,月尽为晦,当月之中曰月望,故以月半为望,望去晦朔皆不满十五也。又半此望去晦朔之数,名之曰朏。朏者,言其月光正半如弦也;晦者,月尽无月,言其暗也;朔者,苏也。”朔日,就是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其月象是。天体运行到地的北面,人们就见不到了,故将朔日定在方图的北面坤的位置。坤卦六爻全阴,以象“朔”。这一天出现在农历初一,有如钩的小月出现,又称“新月”。月球自西向东而行。由坤至泰这八个卦,坤阴在上,下卦阳气渐长,至泰则阴阳各半,为上弦月。此时,太阳跟地球的联线和地球与月球的联线成直角,其月象是?,这一天是初八(或初七)。坤为初一、谦初二、师初三、升初四、复初五、明夷初六、临初七,至泰刚好是初八。从泰至乾这八个卦,乾三阳在下,上卦阳气渐盛,至乾六爻皆阳,为望月。这一天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地球上看到圆形的月亮,其月象是,这一天为十五。从泰初八逐卦相排,至此恰好是十五。从乾至否这八个卦,乾阳在上,下卦阴气渐长,至否则阴阳各半,为下弦月。这一天与上弦月相仿,太阳跟地球的联线和地球与月球的联线成直角,不过其月象是?。这一天是二十二(或二十三)。从乾之十五至否刚好是二十二。从否至坤这八个卦,坤阴在下,上卦阳气渐消,至坤已消尽,又为朔月,周而复始。由此可见,此外方图是一个完整的月规律的运行图!月球连续两次相交时间称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29天12小时44分28秒,我国的农历时间就是据此制定的,一月为二十九天或三十天。根据此图,在东方就可以考定四季的变化。三月二十二(或二十一)为春分,六月二十二(或二十一)为夏至,九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为秋分,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一)为冬至。四季均交在下弦月之日。其它节气可依次排列,这样就可以排出一年二十四节气。六十四卦方圆图探秘 六十四卦方图探秘 次外方图与内方图探秘 次外方图和内方图是一个天体运行图,笔者绘制了下图: 次方外图共有二十个卦,艮七居北,兑二居南,其数和是九,在地为七、二。西是损,东为咸,从中分之,表示四正的方向。东北由咸至艮六个卦,艮在下;西北从艮至损六个卦,艮在下为山,表明东北和西北多山。西南由损至兑六个卦,兑在下;东南从兑至咸六个卦,又兑在上,兑为泽为水,表明西南和东南则多水,这与我们今天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基本上是相似的。内方图共有四卦,巽五在上,震四在下,其和亦是九,天数在地为五、四。将这两个图合一,则与河图相似,排列着五个行星。在天图上,火星居南在上,水星居北在下,但在地图上这个方位就倒过来了,当然东西也发生了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