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的类型 等值线图判读基本方法 1 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2 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3 判断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 最低值位置4 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 推断出规律和结果 或分析成因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 并分析其成因 等值线特征 同线等值等值距全图相同 相邻两条等值线值相等或相差一个等值距 等值线是闭合曲线 一般不相交不重叠等值线疏密反映水平方向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可将任何等值线沿某一剖面线作剖面图 一 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一 地面高度的表达1 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海拔 2 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注 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 n 1 h H n 1 hn为两地之间不同值的等高线的条数h为等高距 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 同线等高 2 等高距全图一致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不重合 陡崖除外 4 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5 示坡线 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段 6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7 在两高值区或低值区之间 必须有两条相邻的等值线 其数值相等 并且这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在两个高值区之间是低值 在两个低值区之间是高值 如等压线图中的鞍形气压场附近 8 同一幅图上 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 如在鞍部 或相差一个等值距 1 读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 1 3 题 1 地比 地 A 海拔高 坡度大B 海拔高 坡度小C 海拔低 坡度大D 海拔低 坡度小 2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 降落在 地的雨水汇成的径流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 自东北向西南B 自东南向西北C 自西南向东北D 自西北向东南 3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28mB 42mC 55mD 60m 解析 第 1 题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根据河流流向和等高线疏密状况可以判断 地比 地海拔高 坡度小 第 2 题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坡面径流沿最大坡度方向自高向低流动 即与等高线垂直自高处向低处流 第 3 题 本题考查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陡崖处有四条等高线交会 故陡崖的相对高度在30 50m 答案 1 B 2 D 3 B 三 判断地形类型 1 大的地形类型注意0米等高线 表示海平面 也是海岸线 平原 海拔500m 内部地势起伏较小 等高线较稀疏 边缘地势陡峻 等高线较密集 山地 海拔 500m 地势起伏很大 等高线很密集 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丘陵 海拔200 500m 地势起伏较大 等高线较密集 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盆地 海拔无标准 中间低 四周高 内部地势起伏较小 等高线较稀疏 边缘地势陡峻 等高线较密集 2地貌类型山顶 中间高 四周低盆地 或洼地 中间低 四周高山脊 高处凸向低处的地方 等高线最弯曲处的点连成的线 山脊线 分水线山谷 低处凸向高处的地方 等高线最弯曲处的点连成的线 山谷线 集水线 此处易形成河流 如有河流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区分流域 集水 面及 库区 湖区 面积 水坝高程与长度鞍部 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两侧高 两侧低 成对称地形 鞍部处地势十分平缓 位于山谷线的最高处 山脊线的最低处 陡崖 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峡谷 中间低 两侧高 且两侧等高线密集的地方 认识常见等高线图的类型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等高线凸向低处 中间高于两侧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中间低于两侧 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处 3 一些特殊的等高线地形 沙丘 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 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 在等高线图上 表现为新月形 根据沙丘形态 坡陡处为背风坡 坡缓处为迎风坡 几种特殊的坡 1 均匀坡面 坡面倾斜基本一致 等高线表现为间隔大致相等 疏密一致 2 凸形坡面 坡面倾斜 上缓下陡 等高线表现为间隔上大下小 上稀下密 3 凹形坡面 坡面倾斜 上陡下缓 等高线表现为间隔上小下大 上密下稀 梯田地形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 我国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岭地区 其中以广西 云南居多 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雨水比较多 又多山 梯田依山而建 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保持土壤肥力 火山锥等高线地形图 上陡下缓 近似圆 注意示坡线的标法 火山喷发物堆积形成为火山锥 火山口它通常位于火山的顶端 是一个圆形洼地 常积水成湖 下图火山锥等高线图中顶部是一个火口湖 四周为悬崖峭壁环绕 呈漏斗形 北端有一缺口 湖水通过悬崖成为瀑布 火山锥体被分割得破碎 四周有典型的放射状水系 河流两岸较陡 多断崖 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是沂蒙山区典型的一种地貌景观 也叫方山 崮 的顶部平展开阔 外表呈圆形或方形 峰巅周围峭壁如削 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 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 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侵蚀 溶蚀 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 外围为陡崖 等高线上标有示坡线 向山麓过渡等高线由密集变稀疏 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风蚀蘑菇是由风蚀柱演变而成的 风蚀柱主要发育在垂直节理发育的基岩地区 经过长期的风蚀 形成孤立的柱状岩石 称为风蚀柱 由于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 磨蚀强烈 如再加上基岩岩性的差异 风蚀柱常被蚀成顶部大 基部小 形似蘑菇的岩石 故称风蚀蘑菇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蘑菇石基座因被高处蘑菇石遮挡 用虚线表示 而高处则用实线表示 如图中P处即为基部 海拔高度为713m Q处为蘑菇石顶部 海拔高度为715m 喀斯特峰林等高线地形图 喀斯特地貌主要在石灰岩广布地区 因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石灰岩受侵蚀和沉积而成 多分布在广西 贵州 云南等地区 下图表示的是喀斯特峰林 其峰体多呈圆锥形 四周陡峭 峰体中有山间洼地 溶盆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间洼地以数条圆弧形等高线表示 在峰林顶部和斜坡等高线多以圆形或椭圆形封闭 冲积扇地貌 瀑布 水流 陡崖 图为 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单位 米 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 读图回答18 191 与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A aB bCcD d2 d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 滑坡B 地震C 泥石流D 火山 A c 山 等高线稀疏 缓坡 等高线密集 陡坡 1 同一幅图中 等高线越密 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 坡度越缓 4 坡度的识别 坡度陡缓的判读 如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 可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等高线密 坡度陡 等高线疏 坡度缓 如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相同 可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等高距越大 坡度越大 等高距越小 坡度越小 如等高距和等高线的疏密相同 可根据比例尺大小判断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 坡度越小 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地形的坡度比乙图小 思考 结合所学地图知识 比较甲 乙两图的比例尺以及坡度的大小 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地形类型 坡度陡缓 山脉走向 阴坡 阳坡 河流流向 降水的迎风坡 背风坡等1判断水系和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处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 山脊线 山谷处常有河流发育 山谷线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 水能丰富 在陡崖处可能形成瀑布 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以外 还与流域面积和迎风坡 背风坡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 与气候的结合a 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 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 6 b 山区考虑坡向 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阳坡和阴坡在气温 蒸发等方面的不同 山脉走向与盛行风向相结合 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背风坡气流下沉 产生焚风效应c 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如火洲吐鲁番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 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 地势高低起伏 山脉走向 阴阳坡 距离海洋远近等综合分析 如果该地气候主要受地形影响 那么气温和降水等值线与等高线走向基本一致 一般情况下 山地垂直自然带主要受地形影响 其分布受海拔高度 坡向 阴坡 阳坡 迎风 背风坡 等的影响 3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1 选点 气象站 地势适中 地面开阔 周围屏障少 疗养院 缓坡 向阳 环境质量好 气候宜人 空气清新 干扰少的地方 黄土高原窑洞 缓坡 向阳 背风 面水 航空港 多位于坡度适当的开阔地 离城较远 地质条件稳定 港口的建设 应考虑选择在避风且深水海湾 等深线密集 避开含沙量大 等深线稀疏 流速缓 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盐场 位于平原的沿海滩涂 2 选线 规划交通线 公路 铁路 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 既要考虑距离长短 又要考虑路线平稳 间距 坡度等 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 沿等高线走向 延伸方向 分布 以减少坡度 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 两条等高线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 并通过鞍部 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 少建桥梁等 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 避免通过高寒区 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 断崖 沼泽地 沙漠等地段 引水线路的选线基本要求 关键是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 以实现自流 且线路要尽可能短 避免山脊等障碍区 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并适当考虑水质问题 南水北调 输油管道的选线基本要求 路线尽可能短 尽量避免通过山脉 大河或可以经过河流 大山 但地质一定要稳定等区域 3 选面 水库坝址的选择 即 口袋形 的地区 坝址应选在 口袋形 地区的峡谷处 落差大 水能丰富 且狭窄 工程量小 库区要集水面大 来水多 水源要较充足 库容量大 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 尽量避开断层 喀斯特地貌等 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考虑占地搬迁状况 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移民工程量小 4 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 图中两条规划路线 中 比较合理的是 原因是 5 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 坝高为100米 请你用 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 计算大坝的长度 F D E B C A G 疗养院 100 200 300 300 200 100 400 400 H 2 F H两地中适宜建的气象站的是 因为 疗养院为何放在图示地区的好处是 右图是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若将在疗养院和周庄之间修一条公路 请在图中画出路线 周庄 1 指出图中主要的地形名称 由高处向低处引水 可实现自流 500米 H 位于山脊 地势较高 地形较平缓 靠山面水 向阳坡 环境好 等高线的应用分析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等高线 等深线 1 水平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300m 300m 四 地形的剖面图 直观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具体步骤 选择剖面线 水平或倾斜 确定比例尺 水平 垂直 建立坐标 绘制水平底线 垂直坐标 标点 各高程交点 注意山脊 河谷 瀑布 起止点 连线 将标出的高程点连成平滑曲线 在图上作上必要的注记 比例尺等等 A B A B 1 确定剖面线 如AB 2 确定比例尺 为了突出地势陡缓情况 垂直比例尺要大5 20倍 3 建立坐标 MN AA BB 分段取点标点如ac a c 4 标点连线 标注各高程点将垂线各端点a 等连成平滑的曲线 2 倾斜剖面线的转绘 3 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 A 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与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与剖面图是否一致 B 分析剖面线穿越的最高 最低等高线与剖面图上的垂直高度是否相符 C 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 如起止点 中点 河谷等高度是否相符D看剖面线所经过地区登高线的疏密与剖面图上相应部位陡缓一致 下面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条剖面线画出的 AB CD EF 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 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下图 判断在E F G三个地点中 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处 5 关于两地可互相通视问题方法1 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 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方法2 注意凸坡 等高线上疏下密 不可见 凹坡 等高线上密下疏 可见 B 丙地能看到B村吗 地能看到A村吗 二 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 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 1 等温线的疏密 等温线的疏密 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 若就同一地区 两个季节相比 疏者 气温差异小 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 等温线就稀疏 冬季气温差异大 等温线就密集 2 等温线的弯曲 等温线平直 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 等温线分布 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 有时向北突出 有时向南凸 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 洋流 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北半球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夏季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海洋与大陆相反 原因 冬季大陆降温较海洋快 气温比同纬度相对较低 3 等温线走向及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从全球看 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是东西方向延伸 这是由于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 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 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致使等温线与海岸方向大体平行 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 受地形起伏的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 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 这是受东北地形成 马蹄形 影响 气温分布图上 等温线走向的总趋势 大体上有三种 2 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 太阳辐射 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地形 同纬度的山区 高原 平原气温不同海拔 海拔高度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 6 坡向 海陆位置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海陆位置 一般沿海海洋性强 气温年较差 日较差比内陆小洋流 同纬度的海洋 暖高寒低植被覆盖率冬季风地面反射率人类活动城市比乡村温度高 热岛效应 原因是燃烧排放温室气体 破坏植被 植被良好气温相对低 等等 天气状况 多晴天 气温高 阴雨天多 气温低 冬季风 距冬季风源地近气温低 3 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 根据等温线分布可以判读 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 北半球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 南半球 2 判断陆地 海洋位置 冬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 判断月份 1月或7月 判断月份时 要注意南 北半球的冬 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海洋上向北弯曲 7月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海洋上向南弯曲 1陆南 4 判断寒 暖流寒流 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低 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类同于冬季的陆地或夏季的海洋 暖流 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高 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类同于夏季的陆地或冬季的海洋 5 判断地势起伏地势高 在等温线图上 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或等温线向高值弯曲 地势低 在等温线图上 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或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6 判断地形名称山地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 越靠中心 等温线的度数越小 盆地 在闭合等温线图上 越靠中心 等温线的度数越大 等温线弯曲方向即洋流的流向 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例题1 左图为等值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读图后回答 1 若图示为等温线 该地位于 半球 判断理由 北 从北向南 温度升高 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洋流影响 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 暖 一致 若该处是陆地 两侧是海洋 此时为 月 若该处是海洋 两侧是陆地 此时为 月 7 1 7 判断温差大小一般情况下 不论时空 等温线越密集 温差较大 反之 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冬季等温线密集 夏季等温线稀疏 因为冬季时各地温差较夏季时大 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 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陆地等温线密集 海洋等温线稀疏 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 海洋的热容量大 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例2 试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并分别说明主要成因 解析 在描述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时 一般先看数值的分布状况 其次看等温线的弯曲状况 最后看等温线的密集程度 总体上 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同纬度西侧海洋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东侧向高纬弯曲 原因是西侧有寒流经过 东侧有暖流经过 陆地上西部的等温线分布密集 原因是受地形的影响 同纬度陆地等温线向向低纬弯曲 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陆地气温较低 三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上述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相似 也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 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 其具体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 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 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 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如下图 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 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 图中单位mm 下同 2 判断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 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3 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 迎风坡少雨 背风坡 4 等降水量特征的描述 数值范围 分布规律 5 我国等降水量线 我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 越向北雨季越短 降水量越少 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 我国由东向西递减 原因是离海洋越远 水汽越难以到达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 6 闭合曲线 越向内降水越少 是内陆盆地或山脉的背风坡 越向内降水越多 是山脉的迎风坡 7 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城市气温高 盛行上升气流 城市中心区尘埃多 凝结核多 降水多 雨岛效应 例1 图11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 等温线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 说明造成A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200 500mm 2000mm 西部有高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 东部虽临大西洋 但处在西风带中的离岸风一侧 水汽难以进入大陆 东岸受寒流影响减少了水汽来源 四 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1 影响因素 1 太阳高度角或纬度 太阳高度角越大 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 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太阳高度角越大 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 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 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 晚的强 2 海拔高度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 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例如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3 天气状况 晴天云少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例如 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 太阳辐射削弱强 太阳辐射成为我国最低值区 4 大气透明度 大气透明度高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5 日照时间的长短 日照时间长 获得太阳辐射多 日照时间短 获得太阳辐射少 夏半年 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 弥补了太阳高度角小损失的能量 6 大气污染的程度 污染重 则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 7 地面反射率 思考 为什么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而最贫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06四川文综 图2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 单位 百万焦耳 平方米 年 图 据此回答7 9题 7 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A 2900 R 3000B 3400 R 3500C 3900 R 4000D 4400 R 45008 导致 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副热带高压B 纬度位置C 地形地势D 西南季风9 所在地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 黄壤B 紫色土C 棕壤D 水稻土 B C A 五 等盐度线1 盐度的影响因素 1 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盐度就高蒸发量 降水量盐度就低 2 径流江河入海口处 海水被淡水稀释 盐度较低 3 洋流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地区盐度偏高 寒流流经地区盐度偏低 我们也可以依据盐度的高度判断洋流的性质 2 盐度的高低影响船吃水深浅 盐度越高 海水浮力越大 船吃水越浅 反之 就越深 3 盐度的分布变化规律由南北纬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 低纬海区递减 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 气温高 蒸发大 副热带高压控制 下沉气流为主 降水少 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 赤道低气压控制 蒸发量大 但降水量更大 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气温低 蒸发量小 温带多雨带 多河流水注入 60 N比60 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河流水注入多 例题1 左图表示某洋面等盐度曲线 且a b c 回答下列问题 1 海轮行驶经过A B C D四点中 吃水线最浅的是 2 如果该地等盐度线弯曲是由于洋流的影响 则AB线上各点盐度比两侧海区盐度 洋流性质为 B 高 暖流 如果上图表示长江口沿岸的等盐度曲线 且a b c 在一年中B点离长江口最近的季节是 判断依据是 此时开普敦的气候特征是 冬季 冬季 长江径流量小 盐度较高 炎热干燥 六 等震线1 把烈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震线 2 分布规律 1 同地点 不同地震震级大小 震级越大 烈度越大震源深浅 震源越浅 烈度越大 2 同一次地震 不同地点震中距 震中距越小 烈度越大地质构造 古河道 地质不稳定地区 烈度大3 影响因素 震级 震中距 地面建筑物的结构强度 人的防范准备工作 图中等值线a b c 若数值a b c 读图后回答 设该图示为等震线 则 A B C D四地中 破坏最严重的是 原因是 ABCD四地测得的震级大小有何特点 B 距震中近 相同 七 酸雨的等pH值线1 pH值小于5 6的为酸雨 小于5 0的为重酸雨 2 成因 1 工业 农业及生活大量燃烧煤 石油 天然气等产生大量酸性气体或由于大气环流带来的 2 大气有较丰富的降水 3 盆地等封闭的地形由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酸雨污染加剧 3 危害 使河湖水酸化 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乃至死亡 使土壤酸化 使农作物死亡和产量降低 腐蚀建筑物文物古 影响人体健康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读 我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图 回答 1 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区是 已覆盖国土面积的 而且还在不断 2 酸雨是指 的雨水 其形成是由于燃烧煤 石油等 不断向大气中排放 所致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 型酸雨 3 酸雨造成的危害是 生物危害 非生物危害 1 东南部40 扩大 2 pH值小于5 6二氧化硫及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硫酸 3 影响鱼类 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危及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4 图中A地区的酸雨污染比工业集中的B地区 其原因是 5 酸雨较严重的省份有 A江苏B福建C广东D云南E四川F重庆G湖南正确的是 多选项 6 防治酸雨的最根本途径是 所以 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我国政府已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精密陶瓷劈刀项目发展计划
- 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网络推广专家国家职业资格水平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原乙酸三甲酯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第三轮非事业编制教师招聘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网络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试卷及答案
- 出血护理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2025年度自主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高纯低羟基石英玻璃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秋季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小学英语与美术结合的实践活动方案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土建专业)
- 零星维修工程施工方案
- 结直肠腺瘤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公示稿
- 电动车充电应急处置预案
- 入学测试卷(一)(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申报表
- 半导体器件的干法刻蚀技术考核试卷
- 农商行贷款合同(2024版)
- 2024-2030年中国共享换电柜市场应用前景规模与投资战略研究研究报告
- GB/T 9799-2024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