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docx_第1页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docx_第2页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docx_第3页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docx_第4页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2011-2012 学年(2)学期经济管理学院实践教学成 绩 评 定 表实践教学项目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侯芙蓉班级学号10040302-09评语组长签字: 2012年 月 日成绩日期2011-2012 学年(2)学期经济管理学院实践教学任 务 书学 院经济管理学院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姓名侯芙蓉班级学号10040302-09实践教学项目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实践题目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影响因素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建立经济模拟(要求建立多元模型)。到网上或有关参考书中调查数据制作成表格,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经济模型的结论,其中包括对问题的描述与界定,相关变量的确定,对数据特征值的计算及经济含义的描述,建立模型进行事件的模拟与分析。最后形成课程实践报告。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课程实践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1、第1天,讲解有关事项,布置任务。2、第2天,收集相关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问题描述。3、第3天,通过计量经济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4、第4天,形成课程实践书面报告。5、第5天,对申优的学生进行答辩,确定最终成绩。指导教师:李琦、吕智杰 2012 年 5月 25日专业负责人:2012 年 月 日学院院长:2012 年 月 日摘要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主要依靠历史统计数据,然后应用最小二乘法得出相关的回归模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上满足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外出旅游。本文根据国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旅游消费的特点,运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借助于Eviews 软件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搜集数据、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检验并修正模型,最终得到一个模型,进而进行一些分析和实际应用。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及其存在的相关性,同时该模型还可以用于对未来的旅游消费情况进行预测,为制定未来的旅游消费政策提供依据。关键词:城镇居民平均旅游消费;回归模型;Eviews软件;目录摘要I前言11 问题的提出22 经济理论陈述32.1 生态经济理论32.2 旅游消费效用理论33 相关数据收集54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65 模型的求解与检验75.1经济意义的检验75.2统计推断的检验75.3计量经济的检验85.4实证结果综合分析106 政策建议12结论13参考文献1414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模型分析前言 从个人角度分析,旅游消费已成为城镇居民消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领域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生活的消费需求,而更多地把消费目光转向文化、精神消费领域。旅游作为人们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是人们满足精神生活在更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必然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热点。从国家的角度分析,旅游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旅游是综合性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消费关联性。其直接消费涉及行、游、吃、住、购、娱等领域,派生消费涉及的领域更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消费选择空间,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收益机会。产业带动方面,旅游消费直接促进了旅游业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同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细分行业多达100 多个。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 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 元。因此,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旅游收入直接反映了我国旅游经济的运行状况,是衡量旅游经济活动及其效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综合性指标;为取得我国的旅游收入指标,除旅游人数以外,人均旅游消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此,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旅游消费发展状况、从而寻求对策以更好地发挥其拉动经济的作用,研究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具有实际意义。在这次课程实践中,通过查询中国统计年鉴,查出1988-2010年26年来我国城镇人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价格指数,利率,通过EVIEWS3.1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1 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旅游消费作为一种消费行为, 也受到经济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的影响。非经济因素包括个人消费动机、个人偏好、国家节假日政策等一些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决定着其旅游消费的水平及潜在的旅游者是否能够实现旅游。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方向的变化关系。2、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物价水平会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较高的物价水平会降低人们的实际收人水平,进而会降低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抑制消费。所以,人均旅游消费与消费价格水平呈相反方向变动。3、利率银行存款利息率的变化对于消费行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的比例来实现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升高,人们会增加储蓄,进而抑制消费。所以,人均旅游消费与利率反向变动。2 经济理论陈述 所谓经济理论,就是从某些前提假设出发,经过一定的逻辑推理,预测到某些经济现象发生的语言假说体系。总的来说,这种理论是由两种元素(理论、假说)构成的复杂的混合体。一方面,它是一种旨在促进“系统的、有组织的推理方法”的语言。另一方面,它是一种旨在抽象出复杂现实的本质特征的实质性假说体系。关于城镇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可能用到的经济理论有生态经济理论和旅游消费效应理论。2.1 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门边缘学科,它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绎规律的门学科,为研究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生态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当相互协调,发展与环境是对矛盾,处理得好可以保证经济发展和生态进化,反之,恶化了环境。生态系统平衡失调,必然会严重地影响经济增长。应当走生态发展的道路,使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才能走出困境,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促进经济的发展。生态与生态系统历来与区域概念相联系,是以定范围的土地或空间为依托。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生态系统就是在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即生物群落)和其环境相互作甩的统体。研究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并将其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任何生态系统都应有确定的边界。2.2 旅游消费效用理论 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都明白有消费者最大效用原则,购买商品是一种情况,在旅游消费中当然也是如此,都遵循消费者最大效用原则,现阶段我国旅游结构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1、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所占比例太小;2、物质资料消费多,精神资料消费少;3、观光旅游产品占主体;所以我们应该促进旅游结构的合理化,1、增强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2、注重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3、加强旅游产品中娱乐的供给。 如何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呢?我们利用无差异曲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目的,1、旅游消费与其他产品消费的决策;2、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决策;3、旅游方式的选择决策。通过对旅游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旅游者能够更好地为自己的出行做出一个理性的消费行为。而对于旅游开发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旅游者消费中的各种制约而扬长避短,更好地设计出适合于不同旅游消费群体的旅游产品来,这样既满足消费者的最大效用,也能使旅游经营者经济获利。3 相关数据收集 从中国统计年鉴调查,查询数据如下: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元)Y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1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2年平均利率(%)X319883411180.2120.77219893611373.9116.311.3419904631510.2101.38.6419914681700.6105.17.5619923782026.6108.67.5619933872577.4116.19.261994414.73496.212510.9819954644283116.810.98199653414838.9108.89.211997599.85160.3103.17.1719986075425.199.45.021999614.8585498.72.892000678.66280100.82.252001708.36859.6100.72.252002739.77702.8992.032003684.98472.2100.91.982004731.89421.6103.32.252005737.110493101.62.252006766.411759.5101.52.352007906.913785.8104.53.222008849.415780.8105.63.062009801.11717599.14.142010883.019109103.22.62(数据来源: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4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考虑到数据的自然对数变化不改变原来的协整关系,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a+b1x1+b2x2+b3x3+uy-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x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3-年平均利率a、 b1、b2、b3-待估参数a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0 且物价指数、利率也为0 时的人均旅游消费支出。b1表示增加一个单位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增加的比例,b2表示增加一个单位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时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增加的比例, b3表示增加一个单位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时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增加的比例。其中,a0、b10,b2、b30。u 为随即误差项。5 模型的求解与检验5.1经济意义的检验 由回归方程Y=1048.497+0.019753X1-4.858567X2-12.87267X3可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其中仅有1.97%部分用于旅游支出,这说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这与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有一定的关联的,居民除了必要的开支外,其余的大部分都作为储蓄储藏起来,所以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较小,同时也说明我国现阶段我国的旅游消费还没有完全启动,旅游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开发。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价格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就会下降4.858567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平均利率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就会下降12.87267亿元。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于其个人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并不是非常大,即在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的情况下,个人旅游消费的增幅并不是很大。相比之下,消费价格指数会对个人旅游消费支出有较大影响,消费价格指数略有增长,个人旅游消费就会有较大幅度的缩减。5.2统计推断的检验 由拟合优度检验:R2 =0.945779,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度很好。根据F检验:可以知道回归方程显著,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平均利率”联合起来确实对“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由T检验可以知道,当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平均利率”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都有显著的影响。5.3计量经济的检验1、Y关于x1、x2、x3、的散点图如下Y关于x1散点图: Y关于x2散点图: Y关于x3散点图:由以上图形可以看出Y和x1、x2、x3呈线性相关的关系,和x1呈正线性关系,和x2、x3呈负线性关系用Eviews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数据为:残差分析图为:模拟估计的结果为:Y=1048.497+0.019753X1-4.858567X2-12.87267X3 (179.4882) (0.002289) (1.857596) (4.989521) t=5.841592 8.630851 -2.615513 -2.579982 R2 =0.945779 R2=0.937218 F=110.4726 df=195.3.1 拟合优度检验 R2 =0.945779,修正的可决系数为R2=0.937218,两个系数相差不大,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度很好。5.3.2 F统计量检验 针对H0:b1=b2=b3=0,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3和n-K=19的临界值F(3,19)=3.127,由Eviews得到F=110.47263.127,应拒绝原假设H0,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平均利率”联合起来确实对“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5.3.3 T统计量检验 分别针对H:bj=0(j=1,2,3),给定的显著水平=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K=19的临界值t/2(n-k)=2.0930,由Eviews数据可得,与b1、b2、b3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8.630851,-2.615513,-2.579982,其绝对值均大于2.0930,这说明分别都应该拒绝H0,也就是说,当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平均利率”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都有显著的影响。5.4实证结果综合分析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亿元,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就会增加0.019753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价格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就会下降4.858567亿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平均利率增加1个百分点,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就会下降12.87267亿元。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于其个人旅游消费的影响程度并不是非常大,即在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的情况下,个人旅游消费的增幅并不是很大。相比之下,消费价格指数会对个人旅游消费支出有较大影响,消费价格指数略有增长,个人旅游消费就会有较大幅度的缩减。运用上述模型分析我国国内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状况,可以弄清各种因素对旅游消费的不同影响,以及为策划旅游市场未来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预测未来的旅游消费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在使用该模型时要注意结合模型自身和旅游消费本身的特性。该模型本身是动态的,在不同的时间周期内它的主要影响因素不一定是相同的,只能有效地预测较近几年的旅游情况。如果要预测较长时间的旅游消费情况,应该用最新的数据重新建立模型。6 政策建议 根据前面的回归假设,可以知道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的因素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价格指数、还有年平均利率。主要影星这些因素的有物价水平还有工资水平。现阶段中,我国的通货膨胀依然比较严重,所以维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是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国家可以用宏观调控来稳定物价,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来减少市场中的现金流动。 为了减少现金流量,央行应该加大流动性的回收力度,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但是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缓解我国的现状,所以应该适当地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使用,货币政策应当合理控制贷款规模,将货币供应量增速控制在适当水平,在此基础上适当压缩中长期贷款比重,加大对企业短期融资的支持。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货币供应量等中介指标在治理通货膨胀问题上的作用,促进中国经济早日走出通货膨胀的泥沼。具体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二、稳定农副产品供应,三、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四、保障化肥生产供应,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六、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七、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八、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九、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十、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十一、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十二、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十三、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十四、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十五、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十六、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