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格盒注射模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多格盒注射模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多格盒注射模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多格盒注射模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多格盒注射模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多格盒注塑模设计系 名机械工程系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张学硕指导教师古丽一、课题来源及意义课题来源: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业发展相当快,目前,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约占30%左右,而在整个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随着模具制造行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开始追求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及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制造业的应变能力等目标。新兴的模具CAD技术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企业的愿望。课题意义:注射成型是当今市场上最常用、最具前景的塑料成型方法之一,因此注塑模具作为塑料模的一种,就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量。所以我选择;了多格盒注射模设计。在本课题的制做过程中,我们还锻炼使用UG、AUTOCAD等绘图软件的技巧。使我们在塑件结构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分析、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塑料模具零件的选材、热处理、塑料模具零件的制造,以及资料检索、英文翻译等方面获得综合训练,为未来工作适应期奠定坚实的基础。2、 国内外发展现状1、国外的发展现状日本的模具产能约占全球的40%,居世界第一位,每年向国外出口大量模具。现在模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日本模具业也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模具行业是人力成本较高的行业,日本的人力成本是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十几倍,而人力成本中有70%以上是非核心技术人员。同时,欧洲及世界各国之间的模具竞争也相应加剧,像德国近两年半内的模具整体价格就下降了25%左右。据统计,前些年全球58%的模具是由德国等西欧国家生产,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比例只占到1%,但今后东欧国家的模具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亚洲国家的生产比例将提高至22%左右。 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人工费用增加,其正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转移。其国内以生产高、精模具为主,人工劳动投入量大的模具依靠进口解决。因此,中低档的模具国际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模具工业发展较快,紧跟主产品需求开发制造模具是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3C电子产品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模具工业的发展。目前模具产值的76%源自3C产品和汽车、摩托车提供的产品。模具行业以很强的市场敏感性,以最短的生产周期满足了这些行业的需求。大陆的许多3C产品和汽车模具就来自美国,日本和西欧,以及台湾。2、国内的发展现状塑料制品在日常社会中得到广泛利用,模具技术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内注塑模在质与量上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我国还有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需要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现代化管理以及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关于全国塑料加工业区域分布,珠三角、长三角的塑料制品加工业位居前列,浙江、江苏和广东塑料模具产值在全国模具总产值中的比例也占到70。现在,这3个省份的不少企业已意识到塑模业的无限商机,正积极组织模具产品的开发制造。塑料制品在汽车、机电、仪表、航天航空等国家支柱产业及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塑料制品成形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方法是注塑成形,世界塑料模具市场中塑料成形模具产量中约半数是注塑模具。目前,我国模具生产厂点约有3万多家,从业人数80多万人。2005年模具出口7.4亿美元,比2004年的4.9亿美元增长约50,均居世界前列。2006年,我国塑料模具总产值约3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约58亿元人民币。除自产自用外,市场销售方面,2006年中国塑料模具总需求约为313亿元人民币,国产模具总供给约为230亿元人民币,市场满足率为73.5%。在我国,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是主要生产中心。广东占我国模具总产量的四成,注塑模具比例进一步上升,热流道模具和气辅模具水平进一步提高。注塑模具在量和质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我国最大的注塑模具单套重量己超过50吨,最精密的注塑模具精度己达到2微米。制件精度很高的小模数齿轮模具及达到高光学要求的车灯模具等也已能生产,多腔塑料模具已能生产一模7800腔的塑封模,高速模具方面已能生产挤出速度达6m/min以上的高速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具及主型材双腔共挤、双色共挤、软硬共挤、后共挤、再生料共挤出和低发泡钢塑共挤等各种模具。在CAD/CAM技术得到普及的同时,CAE技术应用越来越广,以CAD/CAM/CAE一体化得到发展,模具新结构、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特别是汽车、家电等工业快速发展,使得注塑模的发展迅猛。整体来看我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一些低档塑料模具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有供过于求的趋势。三、研究目标这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多格盒注塑模设计,在设计模具时要学会运用所学的模具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塑料模具的设计流程,了解一些模具行业的新技术,并且熟练应用Auto Cad和UG,学习注塑模具设计的理论和原则,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通过模具设计大典等设计手册,在老师的指导下,最终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注塑模具,完成多格盒注射模设计。为今后从事机械方面的工作和研究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四、研究内容 3、注塑件基本信息: 材料:PS 塑件壁厚:3mm 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2、了解注塑件的用途,分析其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3、分型面的选择与浇注系统的设计。4、工艺参数的计算,根据参数,选择注射机型号。5、成型零部件的设计,确定模具的模架结构以及模架的参数,确定型腔、型芯的形状。6、确定模具的具体结构以及模架的参数,绘制模具草图。7、注射机、注射压力、锁模力和安装尺寸的校核。 8、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五、研究方法与手段1.运用学习的课程的知识来认真分析注塑件的形状及确定生产的工艺,了解常见的注塑模设计,认真分析工件图,为设计作准备。2.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进行对资料的查阅和收集。3.利用计算机及绘图软件绘制模具的装配图及其主要部件零件图。六、进度安排2017.12.9-2017.3.4查找资料,了解注塑模工艺的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017.3.4-2017.4.15 理论计算和分析阶段。2017.4.16-2017.4.30 确定设计总体方案。绘制完装配草图。2017.5.1-2017.5.15 绘制总装配图和非标准零件图。2017.5.16-2017.5.23 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2017.5.24-2017.6.7 完善细节问题准备答辩。七、方案可行性分析分型面的选择: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面积最大且有利于开模取出塑件的平面上。模具结构:采用一模两腔的的方式注塑。塑件体积较小,一模多腔提高生产速度浇口的选择:采用多点侧浇口单分型面,一模多腔形式的设计应尽量保证所有的型腔同时得到均一的充填和成型。一般在塑件形状及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将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的分流道设计成长度相等、形状及截面尺寸相同(型腔布局为平衡式)的形式。推出机构:采用推件板推出机构。由于塑件形状较为简单,而且壁厚比较薄,使用推杆推出机构容易在塑件上留下推出痕迹,不宜采用。所以选用推件板推件板推出机构,这种机构推出力大,且顶出力均匀。塑件推出时变形较小。8、 主要参考文献1魏春雷,朱三武主编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手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2夏巨谌,李志刚主编中国模具工程大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翼东。国内模具发展的十大趋势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5,414刘向阳。我国模具发展现状及建议J。装备机械,2004,125D.Delpozo,A.Hernander,J.M.Lopez.AKnowledge-basedparametricdesignsystemfordrawingdie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08,37(8):8838956J.Sheu,C.Yu.Thecodorbitalforgingdieandprocessdesignofahollow-ringgearpart.London: SpringerLondon,20077翁其金,徐新成主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Burk,T.G.Chandorkar,K.V.Story,J.M.Assempoor,A.KolodziejskiJ.Tooldesignforaluminumstamping.ProceedingsoftheTMSMaterialsWeek95Symposium.Oct29-Nov219951996p49-679Lee,jinkooHu,S.jackWard,AllenC.Workspacesynthesisforflexiblefixturingofstampings.JournalofManufacturingScienceandEngineering,TransactionsoftheASME1213.1999,ASMEp478-48410Burk,T.G.Chandorkar,K.V.Story,J.M.Assempoor,A.KolodziejskiJ.Tooldesignforaluminumstamping.ProceedingsoftheTMSMaterialsWeek95Symposium.Oct29-Nov219951996p49-6711赵震,彭颖虹.智能化级进模工位排样CAD关键技术研究J.锻压机械12Jae Yeo Lee and Kwangso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