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必修2 内容结构 人口 人的生活空间 人的生产活动 人口的变化 城市与城市化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章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三一轮总复习 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纲要求 1 总趋势 2 决定因素 和死亡率 3 两种差异 1 时间差异 一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分布 不断增长 出生率 一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分布 提示 人口增长中的 增长 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 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 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快速 不平衡 缓慢 很快 农业革命前 极其缓慢农业革命期间 速度加快工业革命后 迅速增长近100年来 迅猛增长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 构成指标 和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2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特点与转变过程 现代型 高低高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3 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1 发达国家 2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传统型 3 全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 我国 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 的转变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现代型 现代型 4 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经济发达 生产力水平高 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高 生育意愿不强 经济落后 现代化水平低 需要的劳动力多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政治独立 经济发展 医疗进步 1 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此分析原因的思路如下 可见 社会经济 技术 政策 人口 等因素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 0 以上 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 据此可区分二者 现代型与传统型的死亡率都下降且较低 而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 5 以下 且自然增长率在1 以下 传统型的出生率则较高 且自然增长率在1 以上 2 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现代型与传统型 1 环境承载力 1 概念 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 衡量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 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其中 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3 人口合理容量 1 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人口数量 2 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进而影响区域的 发展战略 三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数量 资源 资源 最适宜 经济社会 3 谋求措施 三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合理的规模内 人地协调发展 2012 高考山东卷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图中信息反映出 A 1982 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 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 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 1982年的20 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考点一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B 2 与1982年相比 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 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 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 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 表明25 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考点一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B 1 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性别结构 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 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 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 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主要表现在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两个方面 考点一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考点一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知识拓展 2 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内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 新出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占总人口的比例 通常用 性别比 来衡量 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 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 家庭 社会的不稳定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应加大思想教育等措施 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 人口的文化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人口文化总体水平过低 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国家应加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考点一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考点一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定类型 年轻型 增长型 年轻人比重大 塔形下宽上尖 甲图 成年型 静止型 除极老的年龄组外 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 塔形较直 只在高龄部分 即塔尖 急剧收缩 乙图 老年型 缩减型 年轻人比重小 中年以上比重较大 塔形下窄上宽 丙图 析变化 1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 其变化主要是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 随着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而转变 2 异常变化 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 如下图 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 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 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 如下图 处 其原因可能是就业 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 如下图 处 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 也可能是钢铁 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1 如下图所示的 四幅图中 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 B C D 2014 高考新课标卷 如图1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1完成1 2题 A A 2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 1910 1930年B 1930 1950年C 1950 1970年D 1970 1990年 C 2014 高考新课标卷 如图1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1完成1 2题 2014 高考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 15 64岁 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 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 回答3 4题 3 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性别比例B 医疗水平C 教育程度D 年龄结构 D 2014 高考福建卷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 15 64岁 人口数之比 下图示意1980 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 回答3 4题 4 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 2025年后可能出现 A 人口迁移加剧B 劳动力渐不足C 人口分布不均D 社会负担减轻 B 2013 高考浙江卷 下图为1950 2010年世界及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 读图完成 1 2 题 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1950 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 1950 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 1990 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 1950 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 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 B C D 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D C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方法总结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 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 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 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一般地 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 高高低 模式 工业化初期属于 高低高 模式 后工业化时期属于 三低 模式 2 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 高低高 模式 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古巴等已经属于 三低 模式 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 三低 模式 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 从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 高高低 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均在3 左右 自然增长率在1 以下 过渡模式 出生率一般在3 左右 死亡率在1 以上 自然增长率在2 左右 三低 模式 一般自然增长率在1 以下 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2014 高考江苏卷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 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 回答1 2题 典题感悟 深化探究 考点专练 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 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 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 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 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B 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情况 由图1可知 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开始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变化 然后持续下降 但始终大于4 说明人口规模是持续增加的 故选B项 2 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 全面放开二孩 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 生育政策不变 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C 放开单独二孩 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 放开单独二孩 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由图2可知 全面放开二孩 我国的出生人口开始时快速增加 但随后增加的人口逐渐减少 并有波动 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并不是持续增加的 生育政策不变 由图看出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但自然增长率不一定是负值 因此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不一定持续下降 放开单独二孩 出生率会有所上升 但随着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 出生率不一定在未来30年会持续上升 但人口年龄结构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C 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 2013 高考广东卷 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 据表可知 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 2010年中国0 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 2000 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由表中人口指标可知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是143人 平方千米 印度人口密度是389人 平方千米 中国人口密度低于印度 中国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男性为72 女性为75 差值为3 而美国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男性为76 女性为81 差值为5 中国与美国不相等 2010年中国0 14岁人口比重是19 5 法国是18 4 中 法差值为1 1 而美国是20 1 中 美差值只有0 6 因此中国与美国最接近 中国2000 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 6 是表中四国最低的 故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答案 D 考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读下图 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 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考点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 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1 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考点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1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 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考点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2 各影响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如下图所示 考点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2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考点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2013 高考上海卷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 图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 读图 完成1 2题 考点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1 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 理论人口容量 a b c 其中a为耕地面积 b为熟制 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 假设图示四个城市耕地面积 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 按照该公式估算 四个城市中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 B C D 根据材料的描述 四个城市耕地面积 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大致相同 则人口容量与作物熟制成正比 地纬度最低 热量充足 一年内作物成熟的次数 作物熟制 最多 故人口容量最大 D 考点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2 在各种自然资源中 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 据下图判断 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A B C D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两市的人均用水总量并没有超过人均水资源总量 说明两市还有多余的水资源 还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故 两市的人口数量还没有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C 考点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方法技巧 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技巧三角形坐标图是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工工程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农村经济管理专职人员招聘考试试题集及解析指导手册
- 拉德斯基进行曲课件
- 2025年煤制乙二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磁卡宽片项目发展计划
- 抢险救援勤务规程课件
- 抢救车封存管理课件
- 2025年坤泰胶囊项目建议书
- 抗肿瘤药物培训课件
- 安徽省芜湖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含答案)
- 2025年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8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麻醉深度监测-洞察及研究
- 铁路专项病害课件
- 2025年口腔修复学笔试题及答案
- 开学安全教育课件
- 桥梁养护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日本设备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大学生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智能化硬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