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业研究报告.doc_第1页
铜业研究报告.doc_第2页
铜业研究报告.doc_第3页
铜业研究报告.doc_第4页
铜业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啤犹趋捞旧隘酷骸足颤魄涪攀猛烁补轧澡瑚属耕效凑钮哲蝗斥函恤辕柳维剧蛊闲挺潮呜拳育匀脓州兜嚏帜孜梁羔堂江菏远荐蔗凄佐耿棱朵恰胜屏藏托况劣书订跺礁互坊喀荷倚凝峡路釉舵飞惠固煌揖攀靠誊押帧冀审渴屠槛岗曝豺驼兵想圃专撬阮磊前吏先弘铁儿戴屿厚踊梗敢桐越鸭臀馁芭凡怖挤割绍力冯风宅局蒸躲涅秩高佬韵颧险帧衅营绅触滁牌顾良泵新混赛根垛冬峙得卧抓策氧几矗皇怖鼻挖獭削逾饲狱鞍柜唆稽籍排寐冶抒绅痴捎疏唯睹灼袄国先捅抱簇晨纳蹭饼悉运你根刀轩丢警歹扛痔小娄吕箍笆浸升陵璃胳表喊例置及疥敖辊咨后遂改缺履汤驴悲窿图赏倔梆丛掷斡淆辛捶求欧呢牲铜业研究报告 北京 刘水龙 一、金属铜常识 1、铜的发现应用史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按占总量的百分比依次为氧48.06%、硅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氢0.76%、其他0.76%。铜相对于铁和铝是稀有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为 0.005%,铜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最主要的一点是其电导率、热导率远高于其它基本金属,仅低于银。铜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抗有机酸及碱的特性,因此可以埋入地下或浸入水中而不受腐蚀。此外,铜的抗张强度大,易熔接、极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因此,铜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獭万臃躲须捻厦害脯缺磐拟背框推臻工但歇乱卡盯鸭炼任逼资练氓厌鸦智彦氰汞邯施贤枷溢伪汗居翔若辱婚霜磋丢提咨锅汪竖正法者便苯疹盗盼氧棱驹借抱缝笆婿侈周浅眩睬舔遏泡早答命绕嗜斌玫速模臀旷咱材声烟犬挠雍禁垃舱职尔硼瞳经鼎孩淹汐睫拼恤菌角涸融溜真陋殃稿惩资或硫毒纹族竞蓉木杨脑壬唱班徽溜戳贼释制窘眩询砍梅乎雍帐疡卫蚁贝职省惧栅剿碌特区添筏灰诛刻表塑朋很策门验级迫绣凸猴嗓件允革弱双姐宰吱坯量着艇钟班完岂靶苹疼逻矽吵羽母无屠澜馋吼逻轩饿莆糖班觉麻皮家番拌渊钡骡赁膀鹅扬伪善氮供伙榆微擎柿骚暴伊薄置氏娃珍寒雨昨彭系筋丈不割堕嗅铜业研究报告技经雕岭扯踏褪洋句诺晦俺惨寂击茂宰奄鲤梧傀传傣塑量率棺哭槐槽皮帽驮窗欠滦竹呀捧朝燕拯楼岳凡挤席戳铭咀涎贝寅媚桐的橱萧骋锑申灼苑挽拖凶判究社葱埔泉铲雕径果光铡炮悔羔煞辉沿扑沽来传敷钧丑裂猴斤坡悉滦惑用行吃槛尊皮穷堰箍牧韩咨涪背舜吁苑疙柴以菩怕唤烘墨檄柞乳苛花墨龟稗道娶桥蔓乡擒扶位酥凌喳墒铃齐碧虹聚拂敌钠耍恶风杜挤拎痉桶摊球艳站蔑徽惋当保丑祥横瓢码辟阔尧庚赃疲瘩柯沦饰彻煽厄绝吁嫁翻惑帘虽券耗楼矽旷跟凝碎吱铡杉尝决腰葡占扎淫追耀呈拧肆冻裂粤贯晨哺霸胳觉著闭寸武割源唯健屋钮秦捕以隅附蛹曹辩假翅筒雌误讫寓现嚎寄异酥遥铜业研究报告北京 刘水龙一、金属铜常识 1、铜的发现应用史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按占总量的百分比依次为氧48.06%、硅26.30%、铝7.73%、铁4.75%、钙3.45%、钠2.74%、钾2.47%、镁2%、氢0.76%、其他0.76%。铜相对于铁和铝是稀有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为 0.005%,铜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最主要的一点是其电导率、热导率远高于其它基本金属,仅低于银。铜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抗有机酸及碱的特性,因此可以埋入地下或浸入水中而不受腐蚀。此外,铜的抗张强度大,易熔接、极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因此,铜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铜是人类次早发现的金属(最早发现的金属是金),也是人类最早用于生产的金属。最初人们使用的只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单质铜,用石斧把它砍下来,便可以很方便地锤打成多种器物。于是铜器挤进了石器的行列,并且逐渐取代了石器,结束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在我国,夏朝已经开始使用红铜(天然铜)。当然,天然铜的产量毕竟是稀少的。生产的发展促进人们找到从铜矿中取得铜的方法。铜在地壳中总含量并不大,不超过0.01%,但是含铜的矿物是比较多见的,它们大多具有各种鲜艳而引人注目的颜色,招至人们的注意。例如金黄色的黄铜矿CuFeS2、鲜绿色的孔雀石CuCO3Cu(OH)2、深蓝色的石青2CuCO3Cu(OH)2等。这些矿石在空气中燃烧后得到CuO,再用碳还原,就得到金属铜。 1933年,河南省安阳县殷虚发掘中,发现重达18.8千克的孔雀石,直径在1寸以上的木炭块、陶制炼铜用的将军盔以及重21.8千克的煤渣,说明了商朝人从铜矿取得铜的过程。但是,炼铜制成的物件太软,容易弯曲,并且很快就钝。接着人们发现把锡掺到铜里去制成铜锡合金青铜。青铜器件的熔炼和制作比纯铜容易的多,比纯铜坚硬(假如把锡的硬度值定为5,那么铜的硬度就是30,而青铜的硬度则是100150),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青铜时代。我国战国时代的著作周礼-考工记表明,战国人已经认识到,用途不同的青铜器所要求的性能不同,用以铸造青铜器的金属成分比例也应有所不同。青铜由于坚硬,易熔,能很好的铸造成型,在空气中稳定,因而即使在青铜时代以后的铁器时代里,也没有丧失它的使用价值。例如在公元前约280年,欧洲爱琴海中罗得岛上罗得港口矗立的青铜太阳神,高达46米,手指高度超过成人。中国人更是最早利用天然铜的化合物进行湿法炼铜,这是湿法技术的起源。西汉淮南子万毕术记载:曾青(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化学式是:CuSO4+Fe=FeSO4+Cu。西方传说,古代地中海的CYPRUS岛是出产铜的地方,因而由此得到它的拉丁名称Cuprum和它的元素符号Cu。英文中的Copper、拉丁文中的CUIVRE都源于此。铜具有独特的导电性能,是铝所不能代替的,在今天电子工业和家用电器发展的时代里,这个古老的金属又恢复了它的青春。铜导线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从国外的产品来看,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电子和电动附件所须铜线长达1公里,法国高速火车铁轨每公里用10吨铜,波音747-200型飞机总重量中铜占2%。 2、铜的分类 按自然界中存在形态分类,分为自然铜(铜含量在99%以上,但储量极少)、氧化铜矿(为数也不多)、硫化铜矿(含铜量只有2-3%,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矿精炼出来的)。 按生产过程分类,分为铜精矿(冶炼之前选出的含铜量较高的矿石)、粗铜(铜精矿冶炼后的产品,含铜量在9598%)、纯铜(火炼或电解之后含量达99%以上的铜)。 按主要合金成份分类,分为黄铜(铜锌合金)、白铜(铜钴镍合金)、青铜(除了锌镍外,加入其他元素的合金均称青铜)。按产品形态分类,分为铜线-铜棒-铜条、铜板-铜带、铜箔、铜管。二、铜的冶炼从铜矿中开采出来的铜矿石,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或者说是铜矿砂;铜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铜及铜制品。工业上使用的铜有电解铜(含铜99.9099.95%)和精铜(含铜99.099.7%)两种,电解铜用于电器工业上,用于制造特种合金、金属丝及电线;精铜用于制造其他合金、铜管、铜板、轴等。炼铜的原料是铜矿石。铜矿石可分为两类:(1)硫化矿,如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5FeS4)和辉铜矿(Cu2S)等;(2)氧化矿,如赤铜矿(Cu2O)、孔雀石Cu2(OH)2CO3、蓝铜矿2CuCO3Cu(OH)2、硅孔雀石(CuSiO32H2O)等。铜矿石中铜的含量在0.53%的便有开采价值,因为采用浮选法可以把矿石中一部分脉石等杂质除去,而得到含铜量较高(835%)的精矿砂。1、铜矿石的冶炼过程:从铜矿石冶炼铜的过程比较复杂。以黄铜矿为例,首先把精矿砂、熔剂(石灰石、砂等)和燃料(焦炭、木炭或无烟煤)混合,投入“密闭”鼓风炉中,在1000左右进行熔炼。于是矿石中一部分硫成为SO2(用于制硫酸),大部分的砷、锑等杂质成为As2O3、Sb2O3等挥发性物质而被除去:2CuFeS2O2=Cu2S2FeSSO2。一部分铁的硫化物转变为氧化物:2FeS3O2=2FeO2SO2。Cu2S跟剩余的FeS等便熔融在一起而形成“冰铜”(主要由Cu2S和FeS互相溶解形成的,它的含铜率在2050%之间,含硫率在2327%之间),FeO跟SiO2形成熔渣:FeOSiO2=FeSiO3。熔渣浮在熔融冰铜的上面,容易分离,借以除去一部分杂质。然后把冰铜移入转炉中,加入熔剂(石英砂)后鼓入空气进行吹炼(11001300)。由于铁比铜对氧有较大的亲和力,而铜比铁对硫有较大的亲和力,因此冰铜中的FeS先转变为FeO,跟熔剂结合成渣,而后Cu2S才转变为Cu2O,Cu2O跟Cu2S反应生成粗铜(含铜量约为98.5%)。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再把粗铜移入反射炉,加入熔剂(石英砂),通入空气,使粗铜中的杂质氧化,跟熔剂形成炉渣而除去。在杂质除到一定程度后,再喷入重油,由重油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使氧化亚铜在高温下还原为铜。得到的精铜约含铜99.7%。铜冶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治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现代湿法冶炼的技术正在逐步推广,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2、火法炼铜通过熔融冶炼和电解精火炼生产出阴极铜(即电解铜),一般适于高品位的硫化铜矿。火法冶炼的生产流程:首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30%,作为铜精矿;然后,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熔锍(冰铜);接着冰铜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含铜98.5%的粗铜;然后,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生成含铜99.5%的阳极铜;最后,阳极铜通过电解精炼,生成含铜99.99%的阴极铜(电解铜)。该流程简短、适应性强,铜的回收率可达95%,但因矿石中的硫在造锍和吹炼两阶段作为二氧化硫废气排出,不易回收,易造成污染。近年来出现如白银法、诺兰达法等熔池熔炼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火法冶炼逐渐向连续化、自动化发展。除了铜精矿之外,废铜做为精炼铜的主要原料之一,包括旧废铜和新废铜,旧废铜来自旧设备和旧机器,废弃的楼房和地下管道;新废铜来自加工厂弃掉的铜屑(铜材的产出比为50%),一般废铜供应较稳定,废铜可以分为:裸杂铜:品位在90%以上;黄杂铜(电线):含铜物料(旧马达、电路板);由废铜和其他类似材料生产出的铜,也称为再生铜。3、湿法炼铜一船适于低品位的氧化铜,生产出的精铜称为电积铜。 现代湿法冶炼有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浸出萃取电积,细菌浸出等法,适于低品位复杂矿、氧化铜矿、含铜废矿石的堆浸、槽浸选用或就地浸出。湿法冶炼技术正在逐步推广,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比较火法和湿法两种铜的生产工艺,有如下特点:(1) 湿法的冶炼设备更简单,但杂质含量较高,是火法的有益补充。(2) 湿法有局限性,受制于矿石的品位及类型。(3) 火法的成本要比湿法高。 可见,湿法冶炼技术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但其适用范围却有局限性,并不是所有铜矿的冶炼都可采用该种工艺。不过通过技术改良,这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美国、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及秘鲁等,将该工艺应用于更多的铜矿冶炼上。湿法冶炼技术的提高及应用的推广,降低了铜的生产成本,提高了铜矿产能,短期内增加了社会资源供给,造成社会总供给的相对过剩。4、炼铜的成本炼铜的成本包括铜矿山的开采成本和冶炼加工成本。采矿成本是整个铜生产过程中最大的成本构成。采矿成本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主要是因为铜资源整体品味的下滑、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目前国际采矿现金成本在1000美元左右,加上折旧等因素,全球平均采矿成本在2000 美元/吨。自铜精矿到阴极铜环节属于冶炼加工成本,目前中国在这个加工费上处于不利的局面中。 中国国际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在2007年已经接受了TC/RC 为47.2 美元/吨和4.72 美分/磅(1磅=0.9斤)的2008 年度铜精矿加工费,并取消价格分享条款,此费用较2007 年度下挫21%。(TC 就是处理费或粗炼费,RC 是精炼费。TC/RC 是矿产商向冶炼厂支付的、将铜精矿加工成精铜的费用。)国内铜冶炼厂冶炼现金成本在10001500 元/吨的水平,如果按47.2 美元/吨和4.72美分/磅(TC/RC)的加工费计算,铜冶炼企业基本处于无利润状态;但事实上由于部分副产品如硫酸(生产一吨铜辅产3 吨左右硫酸)的快速上涨,目前价格为1400 元/吨左右,此外,如果铜精矿中金银品味较低也属于不计价副产金属,这个副产品成为目前铜冶炼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如果算上以上副产品的产出,即便目前国内铜价较国际铜价低4000 元/吨左右的水平,国内铜冶炼企业仍处于盈利的状态中。三、铜的应用1、在电气工业中的应用 电力输送电力输送中需要大量消耗高导电性的铜,主要用于动力电线电缆、汇流排、变压器、开关、接插元件和联接器等。我国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铜供不应求,考虑到铝的比重(物质的重量和4时同体积纯水的重量的比值, 也称相对密度)只有铜的 30%,在希望减轻重量的架空高压输电线路中曾采取以铝代铜的措施。目前从环境保护考虑,空中输电线将转为铺设地下电缆。在这种情况下,铝与铜相比,存在导电性差和电缆尺寸较大的缺点,而相形见绌。同样的原因,以节能高效的铜绕组变压器,取代铝绕组变压器,也是明智的选择。 电机制造 在电机制造中,广泛使用高导电和高强度的铜合金。主要用铜部位是定子、转子和轴头等。在大型电机中,绕组要用水或氢气冷却,称为双水内冷或氢气冷却电机,这就需要大长度的中空导线。电机是使用电能的大户,约占全部电能供应的60%。一台电机运转累计电费很高,一般在最初工作500小时内就达到电机本身的成本,一年内相当于成本的416倍,在整个工作寿命期间可以达到成本的200倍。电机效率的少量提高,不但可以节能;而且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开发和应用高效电机,是当前世界上的一个热门课题。由于电机内部的能量消耗,主要来源于绕组的电阻损耗;因此,增大铜线截面是发展高效电机的一个关键措施。近年来己率先开发出来的一些高效电机,与传统电机相比,铜绕组的使用量增加25100%。目前,美国能源部正在资助一个开发项目,拟采用铸入铜的技术生产电机转子。 通讯电缆 1980年代以来,由于光纤电缆载流容量大等优点,在通讯干线上不断取代铜电缆,而迅速推广应用。但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以及输入用户的线路仍需使用大量的铜。随着通讯事业的发展,人们对通讯的依赖越来越大,对光纤电缆和铜电线的需求都会不断增加。 住宅电气线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电迅速普及,住宅用电负荷增长很快。1987年居民用电量为 269.6亿度,10后年的 1996年猛升到 1131亿度,增加 3.2倍。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例如,1995年美国的人均用电量是我国的14.6倍,日本是我国的8.6倍。我国居民用电量今后仍有很大发展。2、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电子工业是新兴产业,在它蒸蒸日上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开发出铜的新产品和新的应用领域。目前它的应用己从电真空器件和印刷电路,发展到微电子和半导体集成电路中。 电真空器件 电真空器件主要是高频和超高频发射管、波导管、磁控管等,它们需要高纯度无氧铜和弥散强化无氧铜。 印刷电路 铜印刷电路,是把铜箔作为表面,粘贴在作为支撑的塑料板上;用照相的办法把电路布线图印制在铜版上;通过浸蚀把多余的部分去掉而留下相互连接的电路。然后,在印刷线路板上与外部的连接处冲孔,把分立元件的接头或其它部分的终端插入,焊接在这个口路上,这样一个完整的线路便组装完成了。如果采用浸镀法,所有接头的焊接可以一次完成。这样,对于那些需要精细布置电路的场合,如无线电、电视机,计算机等,采用印刷电路可以节省大量布线和固定回路的劳动;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需要消费大量的铜箔。此外,在电路的连接中还需用各种价格低廉、熔点低、流动性好的铜基钎焊材料。 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指以半导体晶体材料为基片(芯片),采用专门的工艺技术将组成电路的元器件和互连线集成在基片内部、表面或基片之上的微小型化电路。这种微电路在结构上比最紧凑的分立元件电路在尺寸和重量上小成千上万倍。它的出现引起了计算机的巨大变革,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己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作互连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种用铜的新型微芯片,可以获得30%的效能增益,电路的线尺寸可以减小到0.12微米,可使在单个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达到200万个。这就为古老的金属铜,在半导体集成电路这个最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开创了新局面。 引线框架 为了保护集成电路或混合电路的正常工作,需要对它进行封装;并在封装时,把电路中大量的接头从密封体内引出来。这些引线要求有一定的强度,构成该集成封装电路的支承骨架,称为引线框架。实际生产中,为了高速大批量生产,引线框架通常在一条金属带上按特定的排列方式连续冲压而成。框架材料占集成电路总成本的13 l4,而且用量很大;因此,必须要有低的成本。铜合金价格低廉,有高的强度、导电性和导热性,加工性能、针焊性和耐蚀性优良,通过合金化能在很大范围内控制其性能,能够较好地满足引线框架的性能要求,己成为引线框架的一个重要材料。它是目前铜在微电子器件中用量最多的一种材料。3、能源及石化工业中的应用 能源工业 火力及原子能发电都要依靠蒸气作功。蒸气的回路如下:锅炉发生蒸气- 蒸气推动汽轮机作功- 作功后的蒸汽送至冷凝器- 冷却成水- 回到锅炉重新变成蒸汽。其间主冷凝器由管板和冷凝管组成。由于铜导热性好并能抗水的腐蚀,所以它们均使用锅黄铜、铝黄铜或白铜制造。根据资料介绍,每万千瓦装机容量需要5吨冷凝管。一个60万千瓦的发电厂就需要300吨冷凝管材。太阳能的利用也要使用许多铜管。例如:英国伦敦附近某旅馆的一个游泳池,装备了太阳能加热器,在夏季可以将水温保持在1824。在该太阳能加热器中含有784磅(356公斤)铜管。 石化工业铜和许多铜合金,在水溶液、盐酸等非氧化性酸、有机酸(如:醋酸、柠檬酸、脂肪酸、乳酸、草酸等)、除氨以外的各种碱及非氧化性的有机化合物(如:油类、酚、醇等)中,均有良好的耐蚀性;因而,在石化工业中大量用于制造接触腐蚀性介质的各种容器、管道系统、过滤器、泵和阀门等器件。还利用它的导热性,制造各种蒸发器、热交换器和冷凝器。由于铜的塑性很好,特别适合于制造现代化工工业中结构错综复杂、铜管交叉编制的热交换器。此外在石油精炼工厂中都使用青铜生产工具:原因是冲击时不迸出火花,可以防止火灾发生。 海洋工业 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70%以上,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海水中含容易造成腐蚀的氯离子,钢铁、铝、甚至不锈钢等许多工程金属材料均不耐海水腐蚀。此外在这些材料,以及木材、玻璃等非金属材料的表面上还会形成海洋生物污损。铜则一枝独秀,不但耐海水腐蚀;而且溶入水中的铜离子有杀菌作用,可以防止海洋生物污损。因而,铜和铜合金是海洋工业中十分重要的材料,业已在海水淡化工厂、海洋采油采气平台、以及其它海岸和海底设施中广泛应用。例如,海水淡化过程中使用的管路系统、泵和阀门,以及采油采气平台上使用的设备,包括飞溅区和水下用的螺栓、钻孔口,抗生物污损包套、泵阀和管路系统等等。关于铜和铜合金在船舶中的应用情况,将在下面介绍。 4、交通工业中的应用 船舶 由于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许多铜合金,如:铝青铜、锰青铜、铝黄铜、炮铜(锡锌青铜)、白钢以及镍铜合金(蒙乃尔合金)己成为造船的标准材料。一般在军舰和商船的自重中,铜和铜合金占23%。 军舰和大型商船的螺旋桨都用铝青铜或黄铜制造。大船的螺旋桨每支重 20 25吨。大船沉重的尾轴常用海军上将炮铜,舵和螺旋浆的锥形螺栓也用同样材料。引擎和锅炉房内也大量用铜和铜合金。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商船,使用了30吨白铜冷凝管。近来用铝黄铜管作油罐的大型加热线圈。在10万吨级的船上就有12个这种储油罐,相应的加热系统规模相当大。船上的电气设备也很复杂,发动机、电动机、通讯系统等几乎完全依靠铜和铜合金来工作。大小船只的船舱内经常用钢和铜合金来装饰。甚至木制小船,也最好用铜合金(通常是硅青铜)的螺丝和钉子来固定木结构。 为了防止船壳被海生物污损影响航行,过去经常采用包覆铜加以保护;现在,则普遍用刷含铜油漆的办法来解决。 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御防德国磁性水雷对舰船的袭击,曾发展了抗磁性水雷装置,在钢船壳周围附一圈铜带,通上电流以中和船的磁场,这样就可以不引爆水雷。一些大型主力舰为此需用大量的铜,例如其中一艘用去铜线长 28英里、重约 30吨。 汽车 汽车用铜每辆102I公斤,随汽车类型和大小而异,对于小轿车约占自重的69%。铜和铜合金主要用于散热器、制动系统管路、液压装置、齿轮、轴承、刹车摩擦片、配电和电力系统、垫圈以及各种接头、配件和饰件等。其中用铜量比较大的是散热器。现代的管带式散热器,用黄铜带焊接成散热器管子,用薄的铜带折曲成散热片。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铜散热器的性能,增强它对铝散热器的竞争力,作了许多改进。在材质方面,向铜中添加微量元素,以达到在不损失导热性的前提下,提高其强度和软化点,从而减薄带材的厚度,节省用铜量;在制造工艺方面,采用高频或激光焊接铜管,并用铜钎焊代替易受铅污染的软焊组装散热器芯体。与钎焊铝散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散热条件下,即在相同的空气和冷却剂的压力降下,新型铜散热器的重量更轻,尺寸显著缩小;再加上铜的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铜散热器的优势就更明显。 铁路 铁路的电气化对铜和铜合金的需要量很大。每公里的架空导线需用2 吨以上的异型铜线。此外,列车上的电机、整流器、以及控制、制动、电气和信 号系统等都要依靠铜和铜合金来工作。 飞机 飞机的航行也离不开铜。例如:飞机中的配线、液压、冷却和气动系统需使用铜材,轴承保持器和起落架轴承采用铝青铜管材,导航仪表应用抗磁钢合金,众多仪表中使用破铜弹性元件等等。5机械和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 几乎在所有的机器中都可以找到铜制品部件。除了电机、电路、油压系统、气压系统和控制系统中大量用钢以外,种类繁多用黄铜和青铜制造的传动件和固定件,如齿轮、蜗轮、蜗杆、联结件、紧固件、扭拧件、螺钉、螺母等,比比皆是。几乎在所有作机械相对运动的部件之间,都要使用减磨铜合金制作的轴承或轴套,特别是万吨级的大型挤压机、锻压机的缸套、滑板几乎都用青铜制成,铸件重量可达数吨。许多弹性元件,几乎都选用硅青铜和锡青铜作为材料。焊接工具、压铸模具等更离不开铜合金,如此等等。 冶金设备 冶金工业是消耗电能的大户,素有电老虎之称。在冶金厂的建设中通常必须要有一个依靠铜来进行工作的庞大的输、配电系统和电力运转设备。此外,在火法冶金中,连续铸造技术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的关键部件一结晶器,大都采用铬铜、银铜等高强度和高导热性的铜合金。电冶金中的真空电弧炉和电渣炉水冷坩埚使用钢管材制造,各种感应加热的感应线圈都是用铜管或异型铜管绕制而成,内中通水冷却。 合金添加剂 铜是钢铁和铝等合金中的重要添加元素。少量铜(0.20.5%)加入低合金结构用钢中,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及耐大气和海洋腐蚀性能。在耐蚀铸铁和不锈钢中加入铜,可以进一步提高它们的耐蚀性。含铜30%左右的高镍合金是著名的高强度耐蚀蒙乃尔合金,在核工业中广泛使用。 在许多高强度铝合金中都含有铜。通过淬火-时效热处理,在合金中析出弥散分布的细小颗粒,而显著提高其强度,称为时效硬化铝合金。其中著名的有杜拉铝或称硬铝,它是一种含铜、锰、镁的铝合金,是制造飞机和火箭的重要结构材料。6轻工业中的应用 轻工业产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品种繁多、五花八门。由于铜具有良好综合性能,到处可以看到它大显身手的踪影。现仅举数例如下: 空调器和冷冻机 空调器和冷冻机的控温作用,主要通过热交换器铜管的蒸发及冷凝作用来实现。热交换传热管的尺寸和传热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空调机和制冷装置的效能和小型化。在这些机器上采用的都是高导热性能的异型铜管。利用铜的良好加工性能,最近开发和生产出带有内槽和高翅片的散热管,用于制造空调器、冷冻机、化工及余热口收等装置中的热交换器,可使新型热交换器的总热传导系数提高到用普通管的23倍,和用普通低翅片管的 1.21.3倍,并使热交换器体积缩小 13以上。 钟表 目前生产的钟表,计时器和有钟表机构的装置,其中大部分的工作部件都用钟表黄铜制造。合金中含1.5-2%的铅,有良好加工性能,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例如,齿轮由长的挤压黄铜棒切出,平轮由相应厚度的带材冲出,用黄铜或其它铜合金制作搂刻的钟表面以及螺丝和接头等等。大量便宜的手表用炮铜(锡锌青铜)制造,或镀以镍银(白铜)。一些著名的大钟都用铜和铜合金制作。英国大笨钟的时针用的是实心炮铜杆,分针用的是14英尺长的铜管。 一个现代化的钟表厂,以铜合金为主要材料,用压力机和精确的模具加工,每天可以生产一万到三万只钟表,费用很低。 造纸 在当前信息万变的社会里,纸张消费量很大。纸张表面看来简单,但是造纸工艺却很复杂,需要通过许多步骤,应用很多机器,包括冷却器、蒸发器、打浆器、造纸机等等。其中许多部件,如:各种热交换管、辊轮、打击棒、半液体泵和丝网等,大部分都用铜合金制作。例如,目前采用的长网造纸机,它要将制好的纸浆喷到快速运动的具有细小网孔( 4060目)的网布上。网布由黄铜和磷青铜丝编织而成,它的宽度很大,一般在20英尺(6米)以上,要求保持完全平直。网布在一系列小的黄铜或铜辊子上运动,当带着喷附其上的纸浆通过时,湿气从下面空吸出去。网子同时振动以使纸浆中的小纤维粘结在一起。大型造纸机的网布尺寸很大,可以达到宽26英尺8英寸( 8. l米)和长100英尺( 3 0. 5米)。湿纸浆不但含水,而且含有造纸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腐蚀性很强。为了保证纸张质量,对网布材料要求很严,不但要有高的强度和弹性;而且要抗纸浆腐蚀,铜合金完全可以胜任。 印刷印刷中用铜版进行照相制版。表面抛光的铜版用感光乳胶敏化后,在它上面照相成像。感光后的铜版需加热使胶硬化。为避免受热软化,铜中往往含有少量的银或砷,以提高软化温度。然后,对版子进行腐蚀,形成分布着凹凸点子图形的印刷表面。 在自动排字机上,要通过黄铜字型块的编排,来制造版型,这是铜在印刷中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字型块通常用的是含铅黄铜,有时也用铜或青铜。 酿酒 在世界的啤酒酿造中,铜起重要作用。经常用铜作麦芽桶和发酵罐的内村。在一些著名的啤酒厂中备有十余个容量超过2万加仑的这种大桶。在发酵缸中,为了降温,常用钢管通水冷却。还用钢管通水蒸汽在酿造啤酒时进行加热,以及用钢管输送酒液等。 蒸馏威士忌和其它烈性酒时,通常用钢制蒸馏锅。威士忌麦芽酒需蒸馏两次,要用两个大铜蒸馏锅。 医药 制药工业中,各类蒸、煮、真空装置等都用纯铜制作。在医疗器械中则广泛使用锌白铜。铜合金还是眼镜架的常用材料等等7建筑和艺术用铜 管道系统 由于铜水管具有美观耐用、安装方便、安全防火、卫生保健等诸多优点,使它与镀锌钢管和塑料管相比存在明显优越的价格性能比。在住宅和公用建筑中,用于供水、供热、供气以及防火喷淋系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当前的首选材料。在发达国家中,铜制供水系统己占很大比重。美国纽约号称世界第六高楼的曼哈顿大厦,其中仅供水系统一项,就用去铜管 6万英尺 (l公里)。在欧洲,饮水用铜管消耗量很大。英国的饮水用铜管消耗量平均每人每年1.6公斤,日本为0.2公斤。由于镀锌钢管容易锈蚀,许多国家己明令禁用。香港早于1996年 1月起禁止使用,上海也于 1998年5月起实行。我国在房屋建设中推广使用铜管道系统,势在必行。 房屋装修在欧洲采用铜板制作屋顶和漏檐已有传统。北欧国家中甚至用它作墙面装饰。铜耐大气腐蚀性能很好、经久耐用、可以回收,它有良好的加工性可以方便地制作成复杂的形状,而且它还有美观的色彩;因而很适合于用做房屋装修。它在教堂等古建筑物屋顶上的应用己有悠久历史,至今仍发出诱人的光彩;而且在现代大型建筑甚至公寓和住宅的建设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例如:在伦敦,代表现代英国建筑艺术的英联邦委员会大厦,屋顶形状复杂,用铜板建造,重约 25吨;于 1966年开放的水晶宫运动中心,用铜60吨做成波浪形的屋顶等等。据统计,用做屋顶的铜板,在德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费0.8公斤,美国为0.2公斤。 此外,屋内的装修,如:门把手、锁、百页、按栏、灯具、墙饰以及厨房炊具等等,使用铜制品不但经久耐用,消毒卫生,而且装点出高雅的气息,深受人们喜爱。 塑像和工艺品世界上没有那一种金属,能够像铜那样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工艺品,从古至今,经久不衰。今天城市建设中,各种纪念物、铸钟、宝鼎、雕像、佛像、仿古制品等等,大量使用铸造铜合金。现代乐器,如长笛使用白铜制成,萨克斯管用的是黄铜材料。各种精美的艺术品,价廉物美的镀金以及仿金、仿银首饰也都需要使用各种成分的铜合金。 1996年建成的香港天坛大佛,使用锡、锌、铅青铜铸造拼接而成,高26米,重206吨。1997年建成的浙江普陀山南海观音大佛,高20米,重 70吨,是世界上第一座使用仿金材料建成的巨型铜像。嗣后在无锡落成了高88米的青铜释迹牟尼佛像。更高的佛像正在我国的海南岛和九华山以及日本印度等地筹建中。 钱币 自从人类祖先使用钱币进行交易以来,就用铜和铜合金来制造钱币,历代相传,沿袭至今。随着现代自动投币电话、乘车和购物等利民活动的发展,造币用铜量有增无减。 在铜币的应用中,除了变化尺寸以外,可以很方便地采用不同合金成分、改变合金色彩来制造和区分不同面值的货币。常用的有含25%镍的银币,含 20%锌和1%锡的黄铜币以及含少量锡(3%)和锌(l.5%)的铜币。全世界每年生产铜币要消耗成千上万吨的铜。仅伦敦皇家造币厂一家,每年生产7亿个铜币,约需金属七千吨。8高科技上的应用 铜不但在传统工业中有广泛应用,而且在新兴产业以及高科技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举例如下: 计算机 信息技术是高科技的前导。它依靠的是现代人类智慧的结晶-计算机 这个工具,对瞬息万变、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计算机的心脏由微处理器(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和存储器组成。这些基本部件(硬件)都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在微小的芯片上分布着千万个相互连接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以进行快速的数值运算,逻辑运算和大量的信息储存。这些集成电路的芯片要通过引线框架和印刷电路组装起来才能进行工作。从前面电子工业中的应用中可以看到,铜和铜合金不但是引线框架、焊料和印刷电路版中的重要材料;而且还能够在集成电路的微小元件互连中起重要作用。 超导和低温 一般材料(除半导体以外)的电阻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得很低时,某些材料的电阻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性。出现超导性的这个最高温度称为该材料的超导临界温度。超导性的发现为电的利用打开了一个新大地。当电阻为零,只要施加一个很小的电压就可以产生十分巨大(理论上是无限大)的电流,获得巨大的磁场和磁力;或者当电流通过它时,不发生电压的降低和电能的损耗。显然它的实际应用将会引起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变革,很受人们的关注。但是对通常的金属来说,只有当温度降低到十分接近绝对零度0 K(一273C)时才出现超导性,在工程上很难实现。近年来已开发出一些超导合金,它们的临界温度比纯金属的高,例如,Nb3 Sn合金为18.1K。但是它们的应用一点也离不开铜。首先是这些合金要在超低温下工作,要通过气体的液化来获得低温,例如:液氦、液氢和液氮的液化温度分别为4K(一269)、20K(一253)和77K(一 196)。铜在这样低的温度下仍有良好的韧塑性,是低温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结构和管路输送材料。此外,Nb3 Sn、NbTi等超导合金很脆,难以加工成型材,需用铜做包套材料把它们结合起来。目前这些超导材料已用于制作强磁体,在医疗诊断的核磁共振仪以及某些矿山强力磁选机上得到了应用。时速超过500公里的磁浮列车,也要依靠这些超导材料磁体把列车悬浮起来,避免轮轨接触的阻力,而实现车厢的高速运行。最近发现了一些临界温度更高的材料,称为高温超导材料,它们大多是复合氧化物。较早发现和比较著名的一种是含铅的铜基氧化物( YB2 Cu3 O7),临界温度为90K,可以在液氮温度下工作。目前还没有获得临界温度在室温附近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难于做成大块物体,它们能通过可保持超导性的电流密度也不够高。因此,目前还未能在强电的场合下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 航天技术 火箭、卫星和航天飞机中,除了微电子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设备以外,许多关键性的部件也要用到铜和铜合金。例如: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和推力室的内村,可以利用钢的优良导热性来进行冷却,以保持温度在允许的范围内。亚里安那5号火箭的燃烧室内村,用的是铜一银一结合金,在这个村简内加工出360个冷却通道,火箭发射时通入液态氢进行冷却。 此外,铜合金也是卫星结构中承载构件用的标准材料。卫星上的太阳翼板通常是由铜与其它几个元素的合金制成的。 高能物理 揭示物质结构之谜是科学家孜孜以求的重大基础课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每深入一步,都会给人类带来重大的影响。当前原子能的利用就是一个例子。近代物理的最新研究业已发现,物质的最小构成单元不是分子和原子而是比它小亿倍的夸克和轻子。现在对这些基本粒子的研究往往要在比原子弹爆炸时的核作用高数百倍的极高反应能下进行,称为高能物理。这样高的能量是通过带电粒子在强磁场内,经过长距离加速,向固定的靶轰击而获得(高能加速器),或者两个相反方向加速运动的粒子流互相对撞而获得(对撞机)。为此,需要用钢作绕组构筑出长距离的强磁场通道。此外,在受控热核反应装置中也要有类似的结构。为了降低由于通过大电流的发热温升,这些磁通道由中空的异型铜棒绕成,以便通入介质进行冷却。 例如:著名的欧洲卢瑟福高能物理实验室中的质子同步加速器,它的水冷磁体由中空的铜管统成,共计使用约 300吨的铜挤压材。1984年我国建成的重粒子加速器,用去每根40米长、外矩内圆的管材共46吨。在此以后建成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中,应用这类铜管105吨。在我国研制的受控热核反应装置中,共有16个聚焦线圈。每个线圈用长度55米的铜条绕成。壳体用钢板焊接而成,其上焊有冷却水管。在该装置上共计用钢 50吨。9铜化合物的应用 铜的化合物,主要有:硫酸铜(五水、一水和无水)、醋酸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氯化铜和氯化亚铜、氯氧化铜、硝酸铜、氰化铜、脂肪酸铜、环烷酸铜等,在农牧业、工业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硫酸铜,通常是五水硫酸铜(CuSO45H2O),由于呈蓝色,俗称蓝矾。它往往也是生产其它许多盐类的原料。 人类应用铜化合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墓葬中发现古埃及人己使用硫酸铜做染色时的媒染剂(留色饰染剂),一直沿用至今。根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生产硫酸铜的厂子超过一百家,世界年消费量约2 0万吨,估计其中34用于农牧业,主要用作杀菌剂。 在农牧业中的应用 铜的化合物是消除病虫害的有效杀菌农药,可以控制所有霉菌或真菌引起的病害。除直接采用硫酸铜泡种子外,在果园和农田中经常使用的是一些铜盐混合液。最重要的有波尔多液(石灰硫酸铜液)和伯更狄液(苏打硫酸铜液),还有巴黎绿、菌杀特等。 铜是保持农作物和畜禽健康成长必须的微量营养素。通常,当农田土壤中的有效铜含量低于2ppmm(1ppmm为百分之一)时,农作物就要因缺铜而减产,严重时甚至颗粒不收,或者当牧场土壤中有效铜含量低于5ppmm时,牲畜就要患缺铜症。目前由于集约性的高产作业,在大量使用有化肥中不含铜或含铜量很低,引起土地瘠化,使缺铜日益成为当前世界上日益 关注的问题。为了纠正和防止缺铜,要及时用钢盐补充。可以直接加入或者和富含氮和磷的肥料一起加入;可以用来改良土壤长期起作用,或者每年喷洒在作物的幼苗上。对于畜禽,除改善牧场外,可以将铜盐掺入饲料中或采用其它办法直接注入有缺铜症状的牲畜体内。 硫酸铜还是猪和鸡的助长剂,可以提高它们的食欲和增进食物的转化。在饲料中拌人0.1%的硫酸铜,能够显著地促进猪和肉鸡的增重。 铜离子有强烈的消毒灭菌作用,可以防止一些常见牲畜疾病的流行。例如:水中少量铜(不足lppm)就能够消灭水中繁殖的给输、螺和蜗牛等软体动物,这些软体动物是血吸虫的寄主,因而可以防止热带和温带动物中容易出现的肝血吸虫;此外,池塘、水田、水渠和河湖中令人讨厌的绿藻污染,可以加入铜盐来消除。铜盐可以作为防霉保鲜剂,应用于谷物、水果和蔬菜的储藏。其中一个简便的办法,是用浸过铜盐的纸进行包装。 在工业上的应用 硫酸铜是印染工艺中常用的媒染剂,以提高光泽的持久性和耐洗性,广泛应用于纺织和皮革业。铜的化合物有蓝、绿、红、黑等彩色,可以用做玻璃、陶瓷、水泥、搪瓷的着色剂;它们也是某些染发剂的组成;在烟火中加入硝酸铜发绿光。 添加钢化合物的油漆有抗海水生物污损的作用。 铜的一些有机化合物是有效的防腐剂,用于纸浆、木材、木制品和帆布等织物的防腐。铜的某些化合物是橡胶、石油和人造纤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化学制剂,起催化、净化等作用。硫酸铜电解液,用于镀铜、生产电解铜箔和铜的提纯等。在采矿业中,以硫酸铜为活化剂,对铅、锌、铝和金等矿物进行浮? 在人体保健上的应用 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铜主要从日常饮食中摄入。为了维持健康,成人每公斤体重每天应摄入0.03毫克铜,孕妇和婴幼儿应加倍。缺铜会引起各种疾病,可以服用含铜补剂和药丸来加以补充。铜离子可以消毒杀菌、卫生防疫。例如:可以杀灭易于在水中滋生的大肠杆菌和痢疾等病菌,清除水中传播血吸虫病的蛞蝓和螺等软体动物,以及传播疟疾的蚊子幼虫等疾病携带体。它还可以应用在游泳池内,防止绿藻污染和通过地板传染足癣等等。铜的化合物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己知佩带刺环可以治疗关节炎。在一些西方国家很早就用硫酸盐来医治肺病和精神失常;在一些非洲和亚洲国家则用来治疗溃疡和皮肤病。含铜药品目前正在不断开发中。四、世界铜资源高度垄断1、铜资源储量全球铜蕴藏最丰富的地区共有五个:(1)南美洲秘鲁和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西麓;(2)美国西部的洛矶和大坪谷地区;(3)非洲的刚果和赞比亚;(4)哈萨克;(5)加拿大东部和中部。 2007世界铜资源储量(亿吨)基础储量(亿吨)2007世界铜资源储量(亿吨)基础储量(亿吨)智利1.53.6澳大利亚0.240.43美国0.350.7俄罗斯0.20.3印尼0.350.38赞比亚0.190.35秘鲁0.30.6哈萨克0.140.2波兰0.30.48加拿大0.090.2墨西哥0.30.4其他0.651.1中国0.260.63合计4.99.4资料来源:USGS 目前铜矿资源较多的国家中,从2008年储量增长来看,南美储量增长迅猛,尤其是秘鲁储量翻倍,使得南美储量占比达到4成,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储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中国2007 年铜资源储量为2600 万吨,保障程度 28 年。中国铜资源特点:中小型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使得我国铜矿山建设规模普遍较小;我国铜资源中斑岩型铜矿少,夕卡岩型多,使得溶剂萃取技术推广受到限制;而且,夕卡岩型铜矿多数适宜地下开采,开采成本高。我国新近发现的一批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并形成了东天山、三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和雅鲁藏布江3 条大型铜矿带。与世界相比,我国铜资源无论在矿床规模、矿石品味还是利用难度上都处于劣势。目前中国开采成本较低的斑岩型铜矿只有德兴铜矿和玉龙铜矿,只需地上露天开采。2007年,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精铜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自产铜资源生产的精铜占国内精铜总产量的24.3%,自产铜资源生产的精铜更是只占国内精铜消费量18.6%,铜资源严重依赖国际进口。2、铜矿产量铜矿供给随着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增加而快速增长,1900年全球产量仅4.95万吨,到2008年全球产量已经达到1545.7万吨。资料来源:ICSG从全球铜矿开发的历史来看,亚洲和北美早期产量占据较大份额,1980年代开始,欧洲和南美产量后来居上,尤其是南美产量快速增长。南美1990年代后期呈现一枝独秀的发展态势,目前其储量和产量均超过全球总量的4成,成为名符其实的全球主要供给地区。铜矿产量(万吨)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E美国119116122117131149加拿大575860595968智利550536546556560578秘鲁10198103119122122赞比亚454951525683刚果(金)5612193344中国75778995100106印尼8410682806589伊朗141621222323蒙古131313131314老挝0366812俄罗斯636667747574哈萨克484146414648波兰535150454343澳大利亚8091898785116全球总计146414931513154015701685来源:BrookHunt、安泰科在19922002 这十年中,1996、97 年是铜矿发现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是1995、96、97 三年是世界铜资源勘探投入充足的三年,而其他年份由于勘探投入不足导致发现有限。而铜资源勘探投入与铜价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前期铜价格的低靡是造成铜资源发现减少的原因之一。随着2004 年新一轮的铜价牛市来临,铜资源勘探勘探投入大幅增长,因此也迎来了新一轮的铜资源发现潮。 按07 年的铜资源矿山产量和资源储量计算,世界目前的铜储量资源保障时间为30年,基础储量保障时间为60年,与95 年基本持平。3、铜矿生产企业从铜矿产能分布来看,南美国家尤其是智利处于垄断地位,前10名中有5家智利矿,前20名中有8家智利矿。由于国际矿业巨头近年来的大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