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前两章基础知识总结.doc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前两章基础知识总结.doc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前两章基础知识总结.doc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前两章基础知识总结.doc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前两章基础知识总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你的爸爸妈妈正在为你们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必修2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一些符号:亲本:“P” 杂交:“” 父本:“” 母本:“”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 表现型)5、 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6.分离定律: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用于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易分析。、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花大,便于人工传粉。2、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方法: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运用了科学的分析方法:数学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坚信一句话.没有人会让你输.除非你不想赢!4、设计了科学的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DDdd F1: 高茎豌豆 F1: Dd 自交 自交 F2: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F2:DD Dd dd 3 : 1 1 :2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 黄圆绿皱 P:YYRRyyrr F1: 黄圆 F1: YyRr 自交 自交 F2: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F2:Y-R- yyR- Y-rr yyrr 9 :3 : 3 : 1 9 : 3 : 3 :1在F2 代中:4 种表现型: 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9种基因型: 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 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2/16 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数量比例是:111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9种: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性状表现有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933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四.对自由组合的验证测交YyRr yyrr 配子YR Yr yR yr 1: 1 : 1 : 1五.孟德尔遗传规律再发现 1909年 丹麦 约翰逊 遗传因子基因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二、减数分裂的过程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2条染色体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l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 (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l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想想十年以后你想要过的生活.,现在要多努力.,以后就有多幸福.。现实点说;你在读书就是在为以后挣钱.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受精作用: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若为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或减的后期。.才坚持几天就要放弃了吗?看别人的成绩眼红了吗?在这样下去你就真的无药可救了.一天又过了吧.你今天完成了什么.?加油。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答案:减前期 减前期 减前期 减末期 有丝后期 减后期 减后期 减后期有丝前期 减中期 减后期 减中期 减前期 减后期 减中期 有丝中期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点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点母细胞类型体细胞(受精卵)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细胞分裂次数1次2次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位置排列在赤道板上第一次分裂:排在赤道板两侧;第二次分裂:排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后期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行为无联会、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分离,无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有联会、四分体,有同源染色体分离,有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有无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无有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不变减半子细胞类型数量2个体细胞4个精子或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相 同 点染色体都复制1次;出现纺锤体意 义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假说:1、假说核心:基因由染色体携带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声“我好累”。但不要对自己说“我不行”2、研究方法:类比推理3、原因证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1、 基因在染色体体上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2、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第三节 伴性遗传伴性遗传: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一.人类红绿色盲症(道尔顿症) 伴X隐形遗传伴X隐性遗传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交叉遗传(男Xb女Xb男)隔代遗传(1.3代患病,2代正常) 女患父必患,母患子必患。 类型:果蝇白眼,血友病特注:色盲男孩:后代中色盲的男孩男孩色盲:男孩中找色盲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显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代代遗传,连续遗传 :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三.伴Y染色体遗传特点: :全是男性患者 :父传子,子传孙 类型:外耳道多毛症四、遗传病类型的鉴别1、先判断基因的显、隐性:、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2、再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已知隐性遗传: 父正女病常、隐性遗传 母病儿正常、隐性遗传、已知显性遗传: 父病女正常、显性遗传 母正儿病常、显性遗传3、不能确定的判断:代代之间具有连续性可能为显性遗传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各占1/2可能为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