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战略管理:重组企业业务流程确保战略目标实现.doc_第1页
企业战略-战略管理:重组企业业务流程确保战略目标实现.doc_第2页
企业战略-战略管理:重组企业业务流程确保战略目标实现.doc_第3页
企业战略-战略管理:重组企业业务流程确保战略目标实现.doc_第4页
企业战略-战略管理:重组企业业务流程确保战略目标实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资源如今,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战略规划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他们或者自己主持或者聘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协助,来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得到的结果却常常与制定战略时的初衷相偏离,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致使一本本厚厚的战略报告最终成为企业家书架上的陈设。仔细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其中有一点我们认为是国内企业普遍容易犯的错误在实施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常常单纯依靠个人能力。比如很多企业通常会简单地把某一项战略举措落实给某位老总或某个部门经理,由他依靠自身的能力和赋予的权力去组织相关的部门或人员开展实施工作。事实上,首先,实施一项战略举措,可能使很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发生改变,因此,员工中可能存在不小的思想阻力,依靠个人力量很难消除这些阻力;其次,对于涉及多个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的大中型企业的变革,部门、单位间协调机制的建设非常重要,而这绝非个人力量所能轻易完成的;再次,领导个人的精力、才智有限,一旦负责的领导对战略规划本身的理解产生偏差或自己就心存抱怨,那整个战略的实施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总之,在依靠个人推动的战略实施中,一旦负责人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而推行不力,企业就因此延误了时机,无法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企业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关注发展战略的制定,更应在明确战略目标的同时,重新设计与战略目标相关的业务流程,使企业每个员工在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企业战略目标、使命和价值观导向,使战略目标化为行动,再以行动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有的企业说,“我们有业务流程啊,采购流程、研发流程、销售流程,甚至连送报纸、发文件也有流程我们也有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为什么还是没有达成目标呢?”,重要的原因是,你的这些流程是否有效率?是否科学?高效、科学的业务流程是指企业业务运行的过程可以做到没有或少有人为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运行障碍和不必要的阻碍、时滞、拖延等,从而提高业务运行的效率。同时企业还必须建立起与业务运行过程的效率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领导权限及业务单位间的协调机制,并以此保证流程运行的顺畅。只有这样的业务流程体系才能真正推动企业按照流程所固化的业务运行模式高效、迅速地发展,从而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以某企业的研发和人力资源为例来看一下业务流程对企业战略实现的影响。案例一A公司是一家大型的股份制企业,主营电子类产品,电子产品市场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快,而公司在鼓励内部创新、加强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明显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提出几大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加快新产品市场投入、增强员工素质和团队合作。先来看一下A公司现有研发流程的问题。在分析其运作现状时,我们发现其现有的研发流程在以下方面(图一)和公司战略目标脱节:总的来看,该公司未明确规定配合研发的其他部门的职责,缺乏对协调工作的保障,具体来看表现在三个方面:1)市场部门对于产品设计阶段的创意、功能定义等工作缺乏参与,造成产品功能与市场功能脱节;2)当样机完成以后,仍未指定特定的产业化部门,研发与生产交接不畅;3)市场销售部门对产品设计确认和市场的印证介入较少,造成市场的销售策略与产品功能、生产制造情况缺乏密切配合。这一系列问题的结果是:产品功能不符合市场需要,新产品上市的最佳时机往往由于各环节衔接不畅而耽误,造成了新产品市场投入速度缓慢,公司战略目标无法实现。对A公司来说,要实现上述战略,研发管理必须从封闭的新产品开发管理转型为以市场为导向,组建跨部门的联合团队,加快新产品开发和研究。其中特别需要注重客户需求。具体做法是:1、重新定义业务流程的参与者。明确由产品管理委员会任命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负责组建跨部门的新产品开发团队,包括市场、研发、生产、采购、财务和人力资源。这样,在加强团队合作、信息沟通的同时,使公司内各方面的人才能够互相学习,提高团队整体素质;2、重新明晰新产品研发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时点、频率、参与人员、工作内容,确保工作环节的输入和输出都与战略目标一致,如:a.明确新产品开发团队在新产品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召开沟通会议的时间、频率、参与人员、讨论内容、预期目标以及需准备的资料,通过清晰的流程,建立充分、有效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使得新产品能够在沟通过程中不断改善、优胜劣汰,避免原来由于缺乏沟通而造成在新产品投产上市时才发现功能缺陷、市场表现不佳等问题;b.为了改善原有流程中产品产业化过程缓慢的症结,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就开始考虑产业化问题,要求新产品开发团队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将产业化的责任和具体工作进行落实,改善业务流程中研发和制造的衔接,防止样机试制后不能很快投入大批量生产,延误产品上市的最佳时机;c.在业务流程中,落实新产品开发团队在产品设计阶段、上市准备阶段的沟通时点、内容以及应对策略,使得市场、销售部门及时获得产品的性能信息,以积极的营销策略配合和推进新产品的上市;d.新的研发流程采用了跨部门优势互补合作团队,并明确具体工作时间和内容,从而确保新产品开发所须具备的天时、地利、人和。通过部门间的合作和信息沟通,加快产品上市,提高了研发项目的投资回报,解决了原来由于流程与战略目标脱节所造成的种种难题,保障企业加快新产品市场投入、增强员工素质和团队合作的研发战略目标的实现。3、除了对研发流程进行改进之外,对新产品研发的考核也从单纯的考核研发部门新产品研发成功率,转变为考核整个新产品开发团队的研发周期、新产品上市一年内的销售收入。这样,使绩效考核这个助动力从另一个侧面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这样的改进,一方面使产品开发更有针对性,避免了产品功能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另一方面,由于实现跨部门优势互补的研发团队,并且以研发周期、销售收入等指标考量研发业绩,因而使研发周期大大缩短,研发、生产、销售之间的衔接也更为顺畅,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业务,逐步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再来看看A公司现有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和业务流程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差距。为了满足企业鼓励内部创新,支持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A公司为人力资源业务确定了“增强员工素质和团队合作”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A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以往一直在公司中担当着人员管理的角色,控制着各个部门的人员数量和工资总额等。人力资源业务只是对业务部门需求的被动响应,被动地服务于企业。例如,各个业务部门除了每年在预算中提出对人员的招聘、退休、培训计划和预算外,还需要在具体的人员需求时点向人力资源部提出招聘申请,届时由人力资源部审核预算后,再安排相应的招聘或提升。这与增强素质促进团队合作的战略目标定位是不符合的,因此,必须根据人力资源战略对人力资源部的角色进行再定位,相应的调整业务流程,并落实为日常工作。为此,人力资源部分析原有业务流程,发现平常坐等业务部门提出招聘需求再开展招聘工作,无法及时满足业务部门的人员需求。不仅如此,业务部门每年的人员需求预算也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改变自己的角色,真正成为一个以服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部门还应该从流程入手,由“被动地等待”变为“主动地出击”。人力资源招聘流程转型后,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部门的年度人力资源预算(含业务计划和财务预算)中具体人员需要的时间、要求,开始安排人员培训和招聘工作,并交由各个业务部门确认。这样,人力资源部无需业务部门再一次提出招聘需求,就能够提前开展工作,通过内部培育或外部招聘的方式储备合适的人力资源,确保业务部门在人员需求的当口,及时获得所需的人力资源。在流程实施的同时,绩效考评办法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以往人力资源部的考核指标通常无法真正评价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业绩。比如,该公司原有的人力资源部考核指标大部分都是不可衡量的,根据转型后的需要,人力资源部的考核指标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得指标简单、切实、可量,成了业务流程实施的推动力。人力资源部的绩效指标包括:人力资源预算(业务计划和财务预算)完成100%(业务及财务数据);员工满意度(调查数据);部门内部合作满意度(调查数据);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根据实际抽查评分)。人力资源部在按新业务流程开展工作之后,转变了业务部门对人力资源部的认识,人力资源部不再是一个管卡部门,更多的是体现对业务部门的管理支持。考核指标的改变,也避免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脱离业务部门,使之更透明化,与业务部门密切联系,人力资源部才真正实现了管理和服务并重的战略转型。转型以后,其他业务部门也避免了以往人员预算形同虚设,而在用人当口又找不到可用之才的尴尬局面。提高员工素质、鼓励团队合作也不再是一句空响的口号。小结可见,无论大到公司的战略转型,小到部门甚至个人的战略转型,都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思想转型和行为转型。形成企业的战略、使命和价值观,是对企业思想的一种洗礼,是一种思想转型;而行为转型的实现,还要最终依靠业务流程的转变来实现。思想和行为双方是互动的关系,战略思想决定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实施的导向性,而有战略导向的业务流程又最终促成了战略思想的实现。公司设定的战略目标、使命和价值观是公司发展的方向所在,而通向这个目的地的轨道就是和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业务流程。脱离企业战略的业务流程只能使企业犹如脱缰之马,偏离原来的目标;而缺乏业务流程支持的企业战略,也只是海市蜃楼,难以达到和实现。企业惟有将战略目标落实到日常的工作流程,落实到企业各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中,才能够充分发挥思想和行动的互动作用,才能够使战略目标不至于成为企业家书架上的陈设。因此,从以上的实例和分析中可以看到,将战略目标融入业务流程对于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合理设计业务流程,使各个环节紧密相扣,是企业全速前进的基础。更多相关文档投资战略管理及实证分析 (3449字)全面预算发展趋势战略导向全面预算 (7043字)论企业战略管理的渐进性特征 (4295字)国际管理会计:当代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6795字)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浅析 (8190字)论利润库分析法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5252字)战略管理运行体系的构建 (5165字)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研究 (7891字)新竞争形势下企业战略的风险管理 (16812字)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2564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 Email: 站长统计 tegic budget )。战略管理是要实现绩效的突破性提高,因此,绩效目标与正常可达到的水平之间往往存在一个较大的缺口,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就要“填平”这个缺口。为此,企业要从各个方面将这个缺口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并制定战略行动计划(或称战略启动计划、战略行动方案、措施),以促进具体目标的实现,最终填平缺口。例如,3 年内企业要实现增加利润1000万元的战略目标,一个重要方面可能企业要求新产品的创利的比例要增加30%,为此,研发部门要采取加快新产品研发的计划。战略预算就是针对战略行动计划而编制的确保战略行动开展所需资源的预算。战略性预算传统全面预算中的资本支出预算有两个主要不同,一是战略预算直接支持战略的执行,而资本支出预算则没有明确的战略导向;二是战略预算在内容上更广泛,包括创造新的经营模式、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能力等面向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行动方案所需的资源,而资本支出预算主要是指用于维持或扩大生产能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长期投资项目支出的预算。战略预算依据平衡记分卡确定的战略行动方案(措施)以作业为基础编制。3 、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根据战略预算与经营预算有关数据编制,与传统全面预算下的财务预算内容相同。战略导向全面预算与企业远景与战略、平衡记分卡、作业之间的关系可图示如下:四、战略导向全面预算-全面预算发展的大趋势全面预算要以战略为导向、为战略管理服务这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客观要求,同时,平衡记分卡及作业基础管理方法的完善和发展为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1992年,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 S .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大卫.P.诺顿合作发表平衡记分卡:良好绩效的测评体系,标志着平衡记分卡的诞生。至今平衡记分卡作为*性的绩效评价系统和战略管理系统已在财富500强的半数以上的企业中得到应用,哈佛商业评论也将该理论评为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75个管理理念之一。比平衡记分卡的产生更早,1980年代,人们发现在先进的制造条件下,传统的成本计算严重扭曲了产品成本,为了改进成本的准确性,于是人们开始重视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理论基础的作业基础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 costing,ABC),从而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但后来,人们又发现以作业为基础不仅可改进成本计算,同时,对作业进行管理也是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因此,1990年代,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作业基础管理(activity-based management,ABM)。早在1996年,美国企业就有49的企业应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另据资料介绍,美国克莱斯勒公司自1991年推进作业成本计算以来,该系统已经为公司创造了数亿美元的收益,收益来源于简化产品设计、删除无生产效率和无效的多余作业。这个收益超出了公司为此付出的投资的10倍-20倍。在某些经营环节,节约的资金超过投资的50倍-100倍。预算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在作业成为管理基础的情况下,预算以作业为基础也就是自然的事情。并且作业基础预算应用也不断拓展,它不仅适用于经营性成本费用的预算编制,也适用于资本预算的编制。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战略导向全面预算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的日益深入,平衡记分卡的广泛应用以及作业基础观念的不断强化,我们相信战略导向全面预算必将成为企业全面预算发展的大趋势。更多相关文档论企业战略管理的渐进性特征 (4295字)国际管理会计:当代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 (6795字)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浅析 (8190字)论利润库分析法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5252字)战略管理运行体系的构建 (5165字)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研究 (7891字)新竞争形势下企业战略的风险管理 (16812字)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2564字)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目标与选择 (3723字)本土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 (6575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 Email: 站长统计 er 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研究 (7891字) 新竞争形势下企业战略的风险管理 (16812字) 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2564字) 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目标与选择 (3723字) 本土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 (6575字) 加快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13872字) 中国建筑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20273字)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4572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 Email: 站长统计 匀蛔栽诘睦砟睿衷谟懈呒毒频辍逍羌痘褂心侵趾懿罹恼写飧霾恍校衷谡嬲厣桃等耸俊糜稳耸恳【眯偷木频辏裕涂司眯偷木频辏趺囱看蟾乓话俣嗫榍惶煺馐俏话愕穆糜握咧行桃等耸克芄唤邮艿模飧鼍频曛惶峁罨揪幼纳枋考浞浅啵蛭芪肪撤浅簿玻玫曜罨镜囊螅凰跻褰辔郎醯幕肪程乇鸢簿玻虼嗣挥锌道种行模绻飧鼍频昱员呔陀蟹沟昕幕埃飧鼍频昀镒约阂裁挥胁吞虼耍趺囱兀杀敬蟠蟮萁档兀虼司褪艿搅宋颐窍嗟币徊糠窒颜叩幕肪常壳叭缂揖频暌丫宋迨业牧悖彼悼频昝挥刑嗟募际酰且恢志哪健裕谡饫镂一挂僦馗矗诵木赫呐嘤蟾判枰绞迥甑氖奔洌形宓阄蚁胩嵝言谧母魑焕献芤猓谝唬灾侗认孕灾陡匾裁唇邢孕灾叮戳耸榫驼莆照飧鲋督邢孕灾叮裁唇幸灾叮戳耸槿匀徊徽莆照飧鲋叮热缢涤斡荆惆延斡臼榭赐炅耍阃锾蛔家退溃舛嫉糜薪塘罚塘钒嶙拍愕耐劝嶙磐龋鲅痈悖淮瘟废安还唬乙啻瘟废埃魑涣斓家猓颐瞧笠档囊灾斗浅匾摹桓隼献芘艿轿颐瞧笠道铮坏揭桓鲈碌氖奔涞鞑檠芯浚芙崞鹄次艺飧銎笠荡嬖谖宕缶芾砦侍猓幼耪飧隼献芴岢隼词蟠胧唇饩稣飧鑫宕缶芾砦侍猓收飧隼献芩的歉菔裁醋芙岢隼雌笠涤形宕缶芾砦侍猓飧隼献芤痪浠八挡怀隼矗饩褪且灾丁蛭沾哟笱弦档腗BA,跑到企业里去给他半年的时间,也未必就能总结出我们企业有五大经营管理问题,这个企业家由于有长期的企业经营的经验,这就是他隐性知识在起作用,所以不到一个月能抓住企业经营当中主要矛盾,这就是隐性知识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隐性知识的管理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也讲到这一点,老总一个人的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思想,要为我们企业的一定的团队所掌握,而整个企业如果说整个企业的命运掉在企业一两个老总的身上,这个企业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就是隐性知识的管理。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重要。第二,无形资本比有形资本更重要,第三,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第四,潜在的市场比现有的市场更重要。第五,外部资源的整合比内部资源整合更重要,所谓外部资源就是我们企业不可能把全国的有关产品技术方面的专家都是我们企业的成员,不可能,也不可能把管理专家都请来,我跟技术专家、管理专家,企业建立起一个网络,我有问题,我有问题随时请教,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是外部资源的整合,比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更重要,这五个更重要,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能够掌握。企业领导人及员工操守方面的风险识别。高层管理人员欺诈违法行为。员工欺诈违法行为对我们企业来说当然很重要的。04年年底到05年初,我们上市公司的老总的落马榜,04年上市公司老总落马榜有如此这样一些,06年初又有这样一些,最后看到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又出事了。所以,我们说,也样一个案例说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企业的体制也存在很大的缺陷,领导岗位的领导人出问题,你说这个风险得有多大,这是战略风险最大的风险。因此,我认为对领导岗位的领导人来讲,他的素质应该有六方面的要求。第一,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来讲,要品德高尚,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作风要比较谦虚,平时比较低调,这是第一个方面的要求。第二个方面,我从老总来讲,个人要有优良的价值观和优良的理念。拿现在的政治套语遗来说,应该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为高层领导人的价值管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核心理念,这是第二点要求。第三,要有很强的领导力,要有战略的眼光,要有战略决策的能力。第四,要有很强的魄力,要敢于揭露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五有很强的执行力。各位老总不要觉得战略由高层领导来定,中下层管理干部执行战略,这是不对的,作为高层领导人来讲在战略关键点自己必须亲历亲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足球教练在足球比赛的时候必须站在足球场上观察本队员踢球的状况,什么叫关键点,要求暂停,八号队员下来,五号队员上去,五号队员事先教练已经布置好了,上去怎么踢。这就是战略的关键点,要有很强的执行力。要求企业的领导人有很强的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和激励的能力。第六要培养我们企业自己的职业经理人。所以这六点,我任务这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企业愿景的风险的识别。企业的愿景应当回答三个问题,我们企业是什么企业,应该是什么企业,将来应该是什么样的企业。当然包括九个方面的要素。最近广东两位学者对我们国家近二百家企业进行愿景陈述,统计大概只有46家,200家有名的企业当中,自己有愿景陈述的只有46家,我觉得风险很大,也就是占到五分之一,五分之一人有愿景,五分之四的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将来变成什么企业,居然不是很清楚,这是很危险的。那么对46家企业愿景的陈述大概有这样的统计,大家可以看到比较突出是两个,一个是产品和服务,在陈述当中占了主要的地位。另外一个就是34,就是公司的哲学。顾客居然在我们愿景陈述当中占得比例很小,只有十家企业谈到我们应当怎么样对待顾客。再一个对公众形象的关切,也就是说我们企业自己对自己形象关切这么差,也只有十家企业关心,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我们在座的各位老总要注意的,这是讲愿景风险识别。战略目标风险的识别。我们说这个咨询公司给企业做战略,定战略的时候,老总希望要求定高指标。一般都说20XX年进入世界500强,但是我们认为企业超高速的发展,企业内部管理跟不上,风险是非常大的,风险的特征之一,是跟企业的目标是紧密联系的。目标定位越高,风险越大,这个问题是需要注意的。战略的选择。列了七项,每一项战略都有它相应的风险存在,企业竞争战略的风险识别、企业多角化战略的风险识别、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的风险识别、企业集团的风险识别、企业并购的风险识别、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识别。竞争战略现在叫低成本战略或者叫成本领先战略,但是我发现,我们企业在执行成本领先战略的时候,不注意安全、环保,不注意社会的责任,这是不行的。不注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行的。最近矿难事故非常多,一直到今年的3月陕西省朔州瓦斯爆炸,应当说这是成本领先战略执行的结果,光注意经济效益,不注意人命,不注意环保,不注意安全,不注意社会责任,不注意可持续发展这是非常错误的。当然我们说,之所以发生矿难,煤矿安全方面欠帐500亿,很多国有重点煤矿进入报废期,最近温总理召开部委会议,国家拿出30亿,企业再拿150亿,来治理这个问题,中石油在四川发生井喷,石油专家告诉我们井喷的发生并不是很少见,应该在每个油井旁边应该有防止井喷的设备,都应该有专门防止井喷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就是由于要节约成本于是怎么样,把这些防止井喷的设备全部撤了,这样发生井喷之后,当然就非常被动,所以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注意的。我们说陕西潞安矿业公司,这家煤矿非常注意安全企业文化,抓好各项安全的工作,截止到2004年12月已经连续安全生产2000多天,而且制定很好的战略立足于煤、延伸煤、超越煤,建立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条产业链等等,这个问题要注意的。案例四国家审计署差了十家中央企业,而且只查了总资产的51,就发现三大问题,一是会计信息不实,有的多计利润,有的形成潜亏,有些决策失误,乱投资、乱借款、乱担保、造成损失。第四违法违规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所以这些案例都说明,战略要有全面的部署。案例五,一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炒期货亏损5.5亿,四川长虹跟美国的进口商,由这家公司负责长虹公司在美国的销售,由于很多的原因,这个公司交不出来销货款,所以现在对存货集提准备金额达到11亿,因此预计长虹发布的上市公司的公告估计2004年要亏损37亿。这是很重要的。另外,我们现在走出去,我们说03年中国有2600多家企业集团实现对外投资174亿,当然这个数并不是很大,我们在境外的子企业693户,这是指中央企业的子企业,中央企业境外单位资产投资6299亿,净资产2870,职工21万,中方职工15万,所以对走出去,对驻外机构境外企业越来越多,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中央决定从五个方面加强对风险的防范,这是国资委要求驻外的企业要注意到这五个方面。企业战略选择要避免企业领导人认知模式的刚性,我们说一个总裁任职大概经历五个阶段。也就是说,你在战略选择的时候,你是要注意的,第一个阶段比如说我这个国有企业老总刚上任,第一阶段授命上任,这个时候要烧三把火,主要不是靠调查研究这个企业的情况烧三把火,而是这个老总过去工作的经验积累,他认为到一个新的单位,就应当在这三个方面烧三把火。所以,这是他一种认知的模式。这个时候信息的来源是比较广泛的,因为什么,他刚刚到这个企业,上下左右的意见他都会听,各方面的信息,这时候的企业的绩效在上升。到了第二个阶段他的认知模式稍微有所修改,因为什么,我原来的认知模式可能不适合这个企业的情况,听到了企业各方面的信息之后,觉得自己原来的认知模式应当加以修正,这是第二个阶段。信息来源当然是比较广泛的,当然有一定的过滤。到第三个阶段形成老总的风格,企业做出来一些绩效,而这些绩效的产生,老总认为这正是我对这个企业的认知模式一种成功的反映。恰恰我对这个企业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因此才取得很好的绩效。而这个时候,信息的来源就比较少了,就窄了,信息的渠道就比较窄了。为什么?凡是跟自己认知是不大一致的信息,他就不大愿意接受,凡是跟自己认知模式比较符合的信息他就很容易接受,这是第三个阶段。形成风格。第四个阶段进一步强化,信息来源更少了。到第个阶段就僵化了,信息源就下来了,老总变得非常固执,整个绩效就下来了。画了这样一个图,总裁任职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因此提醒各位老总,在战略选择的时候,避免自己任职模式的刚性。为什么?因为现在外界环境变动很大,你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广泛地接受外界的信息,这样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引领这个企业很好地发展。如果战略发展上走到僵化,那你就完了,这一点是要特别注意的。战略执行,我们画了一个矩阵,只能说战略制定正确,执行又很好,当然企业风险就比较小了,剩下三种当然风险都比较大。战略管理风险的评估。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风险损失的程度,一是风险损失的频率。风险损失的程度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估计损失的时候要注意四点,一是评价战略损失的时候,不仅要注意评价风险的直接损失,还要重视间接损失。另外损失的严重性,并没有完全绝对地客观地标准,主要应该靠我们企业的愿景、战略的目标和高层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判断损失所造成的影响。第三,评价损失的时候,也要看到持续的时间和损失规模的大小。战略风险损失应当说,一般来讲,规模是比较大的,造成损失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后果有的时候企业是难以接受的。另外评估损失的时候,要估计到两类重要的数据,一个是最大可能的损失,也就是说在最坏的情况下,所发生最大的损失是什么?这个要估计到。第二个最可能的最大损失,最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是什么。另外损失的频率来讲,应当说战略风险频率是很低的,但只要发生一次,这个战略风险就会带来损失,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战略管理风险监控有几个方面,风险的回避、避免损失、风险的转移、风险的保留、风险信息的管理。第一风险的回避,第二战略避免损失,第三风险的转移,第四战略风险的保留。我要讲一点,风险进一步发展就会变成企业的危机。所以在战略风险评估监控不利,就会形成企业的危机。而你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来讲,善于发现企业的危机,企业危机发生之前,大概有五个征兆。第一,管理者行为的征兆。管理者行为的征兆,也就是说高层领导不信任部下,疑心很重,这可是管理者行为的征兆。或者说高层领导,领导班子不团结,积怨甚深,这可是管理者行为的征兆。第二竞争决策的征兆,重大决策投资失败,这可能带来危机。第三,经营环境的征兆,企业的外部环境,服务找到消费者的投诉,政府的谴责,媒体的曝光,这是外部环境的征兆,内部征兆,内部职工之间不团结或者说广大职工对高层领导意见很大,甚至散布谣言,这是内部环境的征兆,或者说中层管理干部纷纷要求辞职,调离本企业,这是危机的征兆,这是经营环境的征兆。第四,财务管理的征兆,财务管理连续好几年下滑,第五工作场所的征兆,工作时间,劳动纪律松驰涣散,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来讲,我认为还很难发现这些危机的征兆,原因四点。有的企业领导危机往往是稍稍出现的,潜移默化的,企业领导者很难发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企业开中上层干部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企业对某一项管理要做决策了,中上层干部发表意见,最后老总讲话,第一把手讲话,讲完话之后,全场热烈鼓掌,哎呀我们老总讲得好啊,讲得深刻,讲得全面,讲得系统,第一把手问,对我第一手讲话有什么意见,没有意见,然后散会,散会以后中层干部回到办公室他们开始低估你说,你说刚才老总那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没弄明白,没弄明白开始贯彻,贯彻三个月之后,老总说了,那那儿错了,当初讲话不是那个意思,造成工作损失。有时候我们企业的第一把手在说鸟语,底下的干部在说猪语。第一把手在天上飞,中层干部在地下,上下干部不沟通,上层不知道下面在想什么,下层不知道上层在想什么,危机稍微出现,潜移默化,作为企业的第一把手来讲,很难发现,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有些企业家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对这个企业感情很深,越感情越深,越看不到企业存在的危机,各位老总应该对企业有非常理性的认识,父母看自己的孩子看优点多,看缺点少,一个道理,我们企业的竞争绝对不能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不要把企业看作自己的孩子。第三,危机往往在两个地方容易出现,一领导班子内部,二企业外围的周边,恰恰在两个地方容易出现什么,第四,有些高层领导陶醉在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当中,我们说过去的经验不能代表企业过去的成功,为什么?环境在变化。我们避免战略风险的时候,我认为这是要注意的。最后,我们提出来加强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的措施,总共有八条。最后举两个案例。一是四川久大盐业集团,我们说战略的选择,在决定做什么的时候,还要决定不做什么。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做什么决定还困难。我们给四川久大盐业集团,去的时候每年亏损六五月六百万,老总想,我们这个企业应该向两个企业发展,一发展盐,二发展盐化工,做化工原料,最后战略做的结果怎么样,盐化工就别发展了,你就发展盐,大家知道,盐有一百多种用途,为什么不发展盐化工,第一资金很紧张,二公司在亏损,三企业管理素质比较低。战略执行第一年,国有企业改制了,改制完了之后,战略执行的第一年利税达到一亿三千万,成了自贡市利税第一大户,这样惊动子宫市委书记,赶快把战略拿过来给我看,最后自贡不发展盐化工,就发展盐,这是绝对不做什么也是我们战略选择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点在座各位,特别要注意。天津药业集团这也是我们企业联合会表扬的,得了特等奖的创新成果。天津药业集团生产原料药地塞米松,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完全国产货,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外国医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占领中国的市场,外国这种药质量高,价钱比我们国产药还便宜,于是天津药业集团第一次停产。后来天津药业集团决心跟跨国公司竞争到底,从意大利引进生产线,改进生产工艺,又生产十公斤的地塞米松药,当把药送到国内市场那一天所有的跨国公司地塞米松药同一天降价打压天津药业集团。由于天津药业集团这种药成本仍然比较高,仍然抵不住跨国公司的这种打压,第二次被迫停产,后来换了新的领导班子,决心跟跨国公司竞争到底,居然在大西北发生一种野生植物,从野生植物萃取出来,成本大大降低,纯度大大提高,于是生产了五吨这样的地塞米松,又送到国内市场,而且老总决定如果同一天跨国公司要降价的话,天津药业集团这种药同时降价,永远保持比外国公司每吨降500块人民币,这下外国跨国公司盯不住,纷纷撤出中国的市场,一直到1998年我们天津药业集团的地塞米松占国内市场90,占世界市场的40,占了东南亚市场的50,我认为这就是天津药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搞好一个企业,我认为在座的老总要抓住五样东西,第一,必须要有战略管理,而且做好战略的风险管理,第二一个企业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长期形不成核心竞争力企业就完蛋。第三要有适当的速度,适当的速度不是超高速度,适当的速度,速度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学习的速度要比竞争对手快,第二对市场反映的速度要比竞争对手快,第三创新的速度要比竞争对手快,第四在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企业发展的速度尽量快一点,这是第三点速度,第四要讲究诚信,要重合同,守信誉,不生产假冒伪劣的产品,要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第五,要有企业家的精神,不全面论述企业有创新竞争的精神,强调一点要把国有企业的行为和政府的行为相区别。政府行为根据宪法法律法规,根据红头文件,必须做到红头文件没说可以做没说不可以做,政府没不可以做这个事,红头文件也没说可以做也没说不可以做,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的条件下,这件事对企业有利我就可以做,举一个不大恰当的例子来说,文化大*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第一没人念书,第二思想劳动很有问题,不能当初说错了,下发了一个文件,凡是有病的可以回城,当时上山下乡脑筋比较灵活的知识青年研究这个文件,明白了,马上到医院开一个假证明,说我气管不好,哪不好,当时没人核对,证明真的假的,有证明回去吧,出国当兵工农兵大学生,比较老实的知识青年研究这个文件,我没有病,我不能回去,接着再下发第二号文件,符合什么什么条件也可以回城了几年下发最后一道文件了,凡是过去上山下乡现在都可以回城了,但是到那时候再回来的时候,一切机会都没了。各位领导认真钻研党中央的文件,认真学习中央领导的讲话,企业的行为和政府行为不同,善于在危机当中抓住机遇,这就是企业家精神的表现之一。更多相关文档中小企业发展策略 (2564字)流通企业国际化经营:目标与选择 (3723字)本土化: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 (6575字)加快国有建筑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13872字)中国建筑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20273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4572字)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6312字)绿色营销趋势下企业绿色管理战略初探 (5251字)战略联盟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佳途径 (4323字)企业战略分析中的市场信号辨识研究 (2288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 Email: 站长统计 2、推进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筑工程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尽快建立建筑职工的失业保险意义重大,要结合推行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城镇各种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特别是施工一线职工的失业保险制度,加强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和管理,失业保险金要用于保险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3、加快工伤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建筑工程的特殊性要求必须尽快建立建筑工人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工伤和医疗保险应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原则。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规定专款专用,加强保险基金监督,防止挪作他用。 从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来看,国有建筑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将成为未来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以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为核心,必将引起其他配套机制的改革和跟进,其中包括政资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政府框架、企业管理、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税制度、会计制度、以及民商法规等各方面的变革,这些制度的变革,主要是围绕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来开展的,但是从深层次上看,这些制度变化恰恰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在的经济发展势态来看,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要以改革为动力,加强企业改组、技术改造和企业内部管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解决企业历史包袱问题,采用各种措施增资减债,改善企业负债结构,使企业轻装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增强活力,大大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效益。优质、高效、快速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向社会提供质量优良、功能完善、价格合理的建筑产品。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企业改革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改善城乡面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建筑业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我国建筑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和繁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加大改革力度,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取得发展,并争取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让我们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和推进建筑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取得新的突破来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更多相关文档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4572字)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6312字)绿色营销趋势下企业绿色管理战略初探 (5251字)战略联盟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佳途径 (4323字)企业战略分析中的市场信号辨识研究 (2288字)中国企业“走出去”趋势跨国并购 (4325字)实施ERP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4174字)产业演进中的中国企业战略并购问题研究 (4408字)中小企业通向技术创新的捷径:产学研合作 (3256字)企业发展战略意义论 (4536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 Email: 站长统计 20 class=chgcolor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 (4211字) 我国房地产企业市场定位策略研究 (3587字) 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驾驶舱 (2934字) 谈谈企业的差异化战略 (3174字) 发电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探讨 (6366字) 安全投资方向决策的研究 (7221字) 企业家权力制衡机制与企业治理模式 (11256字)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模式分析 (4815字) 中国企业“走出去”趋势跨国并购(1) (4337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4719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 Email: 站长统计 展相协调及物流内部各环节相协调。物流管理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交易时间、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因此,企业应加强物流的管理,以获取竞争优势。改善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有利于内部充分挖潜,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纳入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轨道;有利于促进和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利于积极引进各项现代化管理方法;有利于通过综合治理,促进企业的整体优化。3.4 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模式从物流的内涵和功能可知,发展现代物流对企业的战略意义首先是可以降低成本,在此基础上,再为企业的利润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做出贡献。若从长远和战略的观点去思考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定位,则要将物流从企业日常管理系统水准升华到经营结构层面,建立起战略物流的理念,将物流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3.4.1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目标模式通过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技术,在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划指导下,普遍推广普及物流管理技术,使物流逐步成为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3.4.2我国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步骤(1)物流系统设计。应从成本核算和工作作业环节的最小单元开始,以降低成本和系统优化为原则,对企业从采购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重新设计,从而确定物流活动内容和管理范畴。(2)明确企业物流服务的主体。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是发展完善企业自我服务的物流系统(像天汽集团、海尔集团等大型企业),还是将物流服务功能从企业生产活动中剥离出去(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这应对企业物流功能剥离退出成本和物流经营费用进行科学的测算后进行决策。(3)积极引入JIT、MPRII等管理技术,按供应链理论对企业内的生产管理进行整合,还应按物流管理思想对销售系统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配送能力、市场反应速度和售后服务水平。(4)建立企业物流的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统,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现代化水平。(5)按ABC会计核算方法建立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制度。这包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预算、物流收益评估的方法和规范。(6)建立企业物流组织,保证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3.4.3我国物流企业的服务战略的展开方向对物流企业来说,为了更好地向社会提供优良的第三方服务。可从以下几方面实施企业发展战略:(1)在市场细分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市场定位决策。(2)按ISO9000或类似的标准,对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进行质量设计。将企业服务承诺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便使无形的服务有形化。(3)引进EDI、GPS及条形码技术等,开发企业的物流服务信息系统。(4)对上述内容进行包装,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服务营销策,组织专门的营销队伍开拓市场。(5)对企业可提供的物流服务进行合理定价。(6)对企业的网络化扩张形式进行设计,以便提高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网络扩张可以是直接投资,也可以采用战略联盟或相互代理等各种方式。3. 5注重物流领域的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我国物流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资本、技术和能力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差距。我国物流理论研究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普及了知识,提高了对物流与采购的认识。但从总体上看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对物流的基础理论、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物流政策研究,做的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注重物流领域的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3.5.1注重物流领域的研究工作首先,要集中全国物流理论研究的各方面力量,包括大学、科研研究、物流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联合会。联合会要充分发挥联系面广、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优势,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开展物流理论和政策研究,为我国物流理论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要把每年一次中国物流学会年会办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物流学术交流会。当前,尤其要学习国外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物流标准化、物流技术、物流政策,以及生产制造业、流通业内部物流整合的基本原则、实用模式、效益测算和案例分析的应用研究。其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参与国际间物流学术研讨和研究项目的合作,促进我国物流学术界与国际物流学术界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再者,要有计划的邀请国际知名的物流专家、学者和物流企业家到中国考察和讲学,传播先进的物流观念和物流技术。3.5.2.继续推动我国物流与采购人才教育与培训工作我国物流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缺乏实用型人才,缺少物流管理师和物流工程师。据测试,未来5年,我国高端物流人才需求将达3万人左右,中级管理人才需求将达10万人左右。物流教育与培训要注意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的具体实践,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培训方法和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