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 10530 学 号2008308601105 分 类 号 D035 密 级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电子商务有效税收征管问题研究学 位 申 请 人 黄剑波 指 导 教 师 贺培育 教授 学 院 名 称 公共管理学院 学 科 专 业 公共管理 研 究 方 向 地方公共行政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日Research on effective tax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E-commerceCandidate Huang Jianbo Supervisor Prof. He Peiyu College Public Management School Program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aliz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gree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Xiangtan University Date May 20, 2011 湘潭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湘潭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20世纪末,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亦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根据互联网权威统计机构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12月,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总量已达1.75万家,预计2010年电子商务网站总量将超过2.5万家;2009年中国实物类商品货物网络交易金额为2630亿元,而2010年第1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接近千亿元,达到959.7亿元,环比增长18.7%,同比增长101.7%,预计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将达4755亿元;目前在我国,每个月购物至少一次的网络购物常客占全体网民的比例已超过四分之一(约为26%)。以上一系列数据说明电子商务在我国日渐发展、崛起,未来必将是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时代。但是与之相随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包括税收征管体系方面的难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尤其是在“网店实名制”推行后,现行税收体制和管理方式更加不可避免要受到强烈的冲击。针对电子商务的带来的挑战,加快税收征管法立法进程,修改、完善现行的税收体制和征收管理模式已然刻不容缓,否则必将形成极大的税收漏洞,对国家财政和电子商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都将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将以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经济职能部门的视角,从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管理机制、改进征管手段等方面就如何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网上交易等电子商务行为的税源控管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建议。关键词 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研究AbstractThe late 20th century, the Internet spread rapidly worldwide, E-commerce as a new form of trade have made a good development,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ccording to authoritative statistics agency Research consulting Internet data show ended in December 2009, total E-commerce sites in China reached 17500, the total E-commerce sites in 2010 to more than 25000; in 2009 Chinas physical commodities Internet trading of goods amounted to 263 billion yuan, while the 1st quarter of 2010, Chinas online shopping market deal size close to 100 billion yuan, reaching 95.97 billion yuan, growth of 18.7%, up 101.7%.In 2010,the scale of the overall E-commerce market transactions will reach 475.5 billion yuan; present in our country, at least once a month shopping online shopping proportion of frequent Internet users account for all more than a quarter. Over a series of data on the growing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rise in the future will b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era. However, the attendant of a series of legal issues, including tax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s problems have placed before us, especially in the Online Shop real-name system is implemented, the existing tax system and management inevitably be a strong blow. Bring about the challenges for e-commerce,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to speed up tax collection law, modify, improve the existing tax system and collection management is already pressing, forming a great tax loopholes, to the national financial and E-commer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ll bring very negative imp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tax authorities as an important economic functions States point of view, on how to take measures (including speeding up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improve methods of aspect) on how to make online transactions on E-commerce to enhance the tax base control put forward their own behavior view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E-Commerce;Tax;Problems;ResearchII目 录第1章 绪 论11.1 选题的背景11.1.1 全国首例网商偷税案的启示11.1.2 淘宝网的火爆与税款流失的鲜明反差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31.2.1 电子商务并不处于税法盲区31.2.2 对电子商务征税困难重重41.3 国内外研究综述5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6第2章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82.1 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82.1.1 基本概念82.1.2 电子商务的特点82.1.3 主要分类92.2 欧美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102.3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122.3.1 初生萌芽(1999-2002年)122.3.2 快速成长(2003-2005年)132.3.3 走向成熟(2006-2008年)132.4 电子商务税收142.4.1 电子商务税收的种类142.4.2 电子商务带来的税收机遇15第3章 电子商务给税收征管带来的挑战173.1日常管理制度遇到的挑战173.1.1 传统税务登记制度难以实施173.1.2 税收管辖权难以确定183.2 税收政策执行遇到的挑战193.2.1 税务稽查缺乏可靠的审计基础193.2.2 课税对象的确定更加复杂193.3 国际税收制度遇到的挑战203.3.1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国际避税更加容易203.3.2 国际间的税收协调面临着严峻挑战20第4章 国外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可供借鉴的经验224.1 国外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状况224.1.1 美国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224.1.2 欧盟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234.1.3 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244.2 各国电子商务征税政策分歧的原因254.2.1 各国财政收入构成的差异254.2.2 各国税制结构的差异264.2.3 各国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27第5章 强化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对策建议285.1 加快税收立法进程285.1.1 法制漏洞危害巨大285.1.2 确立征税基本原则285.1.3 单独设立征税条例295.2 健全征收管理制度295.2.1 完善税务登记制度295.2.2 完善电子报税体系305.2.3 完善税款征收方式315.2.4 完善税务检查机制315.2.5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325.3 改进税收征管手段325.3.1 建立“网络税务分局”325.3.2 建立“网络购物协税护税联盟”335.3.3 建立“网上征税系统”335.3.4 建立“电子商务税收管理长效机制”345.4 改善征税相关条件345.4.1 提升公民纳税意识345.4.2 提高税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355.4.3 加强税收征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35结束语36参考文献37第1章 绪 论1.1 选题的背景1.1.1 全国首例网商偷税案的启示2007年7月,“全国首例上海网商偷税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张某因在网上开店却未申报纳税,犯偷税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60000元。检察机关诉称,在2006年6月至12月间,被告人张某所拥有的黎依公司在互联网上经营婴儿用品过程中,采用销售货物不开具发票、取得收入不记账的方式,不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偷逃国家税款。经上海市普陀区国家税务局核定,黎依公司共少缴增值税人民币111362.69元,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为100%。案件判决后,张某没有上诉,她的辩护律师对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表示:“黎依公司开了好几年,此前都是缴税的,后来通过网络交易后,才没有缴税,因此也有过错。”该案无疑在提醒人们:上网做生意,您交税了吗?如果没有的话,那可要小心了虽然我国在法律制度上并非采用判例法的英美法系国家,但这一具有标志意义的司法判决,仍然立即在整个互联网交易行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并引发了网商、税务和法律等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针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带来的挑战,加快税收征管法立法进程,修改、完善现行的税收体制和征管模式,以适应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已然刻不容缓。1.1.2 淘宝网的火爆与税款流失的鲜明反差搜狐网近日报道,根据对电子商务交易情况的调查,全国2009年仅C2C(个人对个人)电子商务交易量就达到2630亿,交易额从2005年开始实现了每年翻番增长,预计201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755亿元;仅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一家2009年上半年的总成交额就突破了968.27亿元人民币,接近2008年该公司全年的交易额。目前,淘宝网一天的人流量相当于近600个沃尔玛、家乐福那样的大卖场。而从用户对于购物网站的选择来看,有超过85%的用户选择了C2C(个人对个人)购物网站。这其中,“淘宝网”以76.5%的用户市场份额高居各网络平台之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9年11月份发布的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中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在电子商务网络购物领域实现交易总金额为1195.2亿元。其中,个人类购物网站实现交易金额1063.7亿元,企业类购物网站实现交易金额为131.5亿元。”根据抽样调查的统计结果,2009年上半年,网络购物销量最大的商品为日用百货,其覆盖面超过半数的网购用户;化妆品则令人意外地超过了以往位居前列的书籍、音像类制品,占据第二把交椅,将曾经销量火热的图书挤到了第三位;而在海外代购业务方面,2009年海外代购业务增长最快的商品是奶粉和高端数码产品,超过了传统的进口品牌化妆品,其原因无疑与洋奶粉在中国的受宠以及iPad、iPhone等新潮电子产品倍受追捧有关。”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足以令人“网”而兴叹!然而,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本人首先想到的是:网络购物无比繁荣的背后,其交易行为到底征税了吗?关于征税问题,本人也曾在网购过程中与一些淘宝店家进行过交流,据店家介绍,他们有的是图好玩,在网上开个小店,把自己没穿过几次的衣服和不用的物品放上去便宜卖掉;有的则是以此为业,按批发价从某个厂家进些货在网上卖,赚点差价;有的是和导游或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有联系,从国外捎回化妆品、手机、奶粉等差价大的商品,在网上出售但谈到税收问题,这些店家无一例外表示自己从未缴过一分钱税收。应当指出,目前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与网上交易如此大的人流量、成交额不相适应的是,网上交易缴税者却寥寥无几,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正逐渐成为偷税者的乐土。显然,受双赢(“卖家”:投入少、销路广、收益大;“买家”:购物便捷、选择面广,足不出户便可买到物美价廉的“宝贝”)的利益驱动,加上目前税务部门在这一块上管理甚为薄弱,手段单一,造成了网购盛行与大笔税款流失的强烈反差。本人通过上文已收集的数据为参照做了个简单的计算:2009年我国全年实物类商品电子商务应征增值税2630亿元3%(目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78.9亿元;应征印花税2630亿元0.32(对购销或买卖双方进行网上交易时订立的合同或契约“贴花”,征收印花税)1.578亿元。除此之外,还有在各税种中占据较大比重的消费税、所得税即使是在奉行电子商务免税政策的美国,网络交易的快速发展给其税收带来的压力同样不小。据田纳西大学的税务经济学家唐纳德布鲁斯教授称,2009年会因为在线交易而使全美各州失去约103亿美元的税金。布鲁斯教授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对于电子商务征税问题的见解:“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传统贸易都得平等纳税。”由此可见,流失于电子网络交易的税源非同小可!换句话说,向包括网络购物在内的电子商务交易征税迫在眉睫、势在必行。1.2 研究的目的意义1.2.1 电子商务并不处于税法盲区2007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陈学希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尽快制定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问题的提案,呼吁改革现行税制,完善税收征管法。2008年3月,四川籍人大代表夏绩恩发表了“鼓励电子商务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观点,提出了尽快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一时之间,有关网上交易征税免税与否的争论就此展开。对于包括网络购物行为在内的电子商务而言,很多人以为,电子商务作为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应当与传统贸易区别开来。其实,就商业交易而言,电子商务不过只是交易的参与模式进行了相应变革,而并非交易的内容、或是买卖的标的有什么不同。比方说,传统贸易方式买卖双方可能会通过面对面的商业谈判,商定交易细节,然后签订合同文本,最后履行协议;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从合同要约到确认交易以及订单下达,各个环节都有互联网的参与。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根据相关税法的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增值税的适用税率分别为17%、13%;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则为3%。理论上,电子商务交易完全可以将其行为理解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劳务,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另外,纳税人在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同样适用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应当就其经营所得或其他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当然,国家对于增值税的征收也有特例,暂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免税项目里,“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与“初级农产品”、“古旧图书”一样,都属于法定免税项目。不过由于受执法取证的影响,税务机关在实际执行政策时,只要卖家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其销售的物品是二手货,那么一切货品的交易都将一律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办理了一般纳税人税务登记的网店除外)。显然,在淘宝网上卖东西和租赁柜台卖东西的本质是一致的,而且与实体店不同的是,网店的光顾量很大程度是与其信用等级密切相关。由于目前各大网络商务平台的信用等级又主要以销售业绩为参考依据,所以,网店可以说让销售业绩做到了空前的透明,店主不光不会隐瞒销售量,更会找机会甚至不择手段来制造出更高的销量以提升其店铺的信誉度,争取成为“钻石”级甚至“皇冠”级的卖家。由此可知,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卖东西理所当然属于税法所规定的征收范围之内,且其营业额的确定也并非完全无据可依,因此在对于电子商务交易行为应不应该征税的问题上,并不存在税法盲区。1.2.2 对电子商务征税困难重重一些法律界专家表示,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交易方式,按我国现行税法规定,无论是线上线下,只要达成了交易就应纳税,否则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通过电子商务避税,而资本通过网络进行国际流动,也将导致大量税收流失或转移。另一些专家则持不同意见,认为电子商务中的C2C模式(即个人电子商务)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繁荣了商品经济。另外,在网络购物交易中,通常有很多金额很小的交易,对这部分交易进行收税可谓得不偿失。而民间特别是众多网店店主更是对网货交易征税持反对意见,称由于激烈的竞争,网店的利润已经很低,再征税无异雪上加霜。本人在淘宝网上也曾向一些店主们咨询过相关问题,他们几乎众口一词,表示自己“小本经营,网络销售本来拼的就是价格,一旦征税那就无利可图了,到时候只能选择关门大吉。”过去的C2C电子商务是一些率先尝试互联网的网民借助网络平台,转让拍卖一些二手或闲置商品。然而如今的C2C第三方平台已经从本质上发生了改变,其上的卖家出售的大多不再是二手物品,而是全新商品;卖家也大多不再是普通网民,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网店经营者,有的还同时经营实体店。甚至很多企业也在C2C网站上开店,借C2C之名行B2C、B2B之实。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在我国境内销售或者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增值税。根据本人的理解,目前的B2C、C2C模式交易实际上是传统零售业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只是交易形式发生了变化,交易本质并未改变,如果以交易形式的不同来区别是否纳税,则与税收公平原则不符。因此,对电子商务征税与现行的税法规定并无抵触,税法条款完全适用于电子商务。有人担心征税会影响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和影响就业,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绝大多数的电子商务企业从事的是B2B、B2C模式交易,已经纳入了税收征管范围,而C2C网店的经营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起征点一般为月销售额5000元,因此如果网店的月交易额不超过5000元可以免交增值税。而且,2009年从事商业经营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已经由4%下调至3%,同时增值税起征点有望进一步提高,这都显示了国家对个体经营者的税收扶持态度。因此本人认为,拥有大量销售额的网店经营者与线下的个体经营者没有任何区别。如果只对网店进行免税,将会压榨线下商家的生存空间。所以,对网店经营的税收扶持应基于对个体经营者整体的税收优惠,而不应单单只建立在对网店的税收政策倾斜之上,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商品经济的整体繁荣。综上所述,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发展前途的新生事物,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观念、商品交换手段等等,而且对于税收征管工作而言,“网络税收”有可能成为特定的名词和特有的内涵,使沿袭多年的纳税人、纳税环节、征税主体、征税客体以及国际税收管辖权等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目前国家对于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在立法上、制度建设上尚存在一定的盲区,而过去多数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研究的侧重点往往多集中在立法上的征或免、征税问题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的影响等方面,因此作者希望结合自己在基层税务征收管理部门的工作实践,通过对比国内外电子商务税收管理的异同,提出当前电子商务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强化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主要困难,并在对策建议中借鉴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税收的征管经验阐明电子商务征税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通过推行以网站为税款扣缴义务人或者指定银行等金融单位强制代扣税款等方式来强化基层国税部门的税收源泉控管的具体措施,在完善税收立法、强化税源管理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为上级税务机关以及立法部门提供参考,这也是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3 国内外研究综述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加强了网络交易税收的研究力度。欧盟委员会甚至成立了专门的经济研究部门,分析电子商务发展对各成员国经济、税收、就业等方面带来的种种影响,先后发布了波恩部长级会议宣言以及关于保护增值税收入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报告,还于2003年出台了“数字化产品由消费地所在国按其税率征收,税收收入也属于该国”的政策,并成功在欧盟范围内全面实施。美国更是由始至终的坚定实施其电子商务免税政策,并力图将其向全球范围推广,先后发表了全球电子商务选择性税收政策、全球电子商务纲要,并最终出台互联网免税法案。而众多发展中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电子商务税收大多持观望态度,并无具体税收政策出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虽然发展势头同样迅猛,但其占整个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还比较低,不过由此造成的税收漏洞仍应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早在2000年,时任国家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就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2000中国企业高峰会”上表示:不想放弃征税权,但又想让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更快点。针对网络销售行为难以监管的问题,2007年,北京市政府曾出台过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率先规定网上经营者必须到工商等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及资格认证手续;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宣告了“网络实名”时代的到来,虽然实施效果暂不理想,但还是为下一步强化国家对网络交易的监管打下了基础。目前,由于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在内的法律法规都还未对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加上目前网购领域税收流失严重的现状,因此,如何借鉴国际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先进经验,结合国家税收与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制定出具体的便于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强化源泉控管的征管措施来堵塞税收漏洞,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本文从电子商务基本内涵的界定和税收相关理论入手,从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经济职能部门的视角,综合财政学、税收学、法律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规范分析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分析电子商务与税收的密切关系及相互影响。本论文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指明对电子商务活动征税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为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包括电子商务的概念特点、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介绍电子商务发展所带来的税收机遇;第三部分主要从日常管理制度、税收政策执行、国际税收协作等方面来分析电子商务给税收征管带来的挑战,指出当前电子商务征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因此所造成的税收流失;第四部分为国外电子商务税收征管可供借鉴的经验,分别对美国、欧盟及众多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模式进行比较;第五部分则基于前文指出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从加快立法进程、健全管理制度、改进征管手段、改善征税条件等方面,提出强化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对策建议。整篇文章的分析框架如图所示: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介绍其与税收的关系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欧美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税收机遇电子商务给税收征管带来的挑战税收流失严重征税困难重重如何解决加快立法进程改进征管手段提升纳税意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干部素质加强国际协作强化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对策建议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第2章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2.1 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2.1.1 基本概念 陈子龙:电子商务:21世纪税收的最大敌人?,税务研究2004年第2期,第27页。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从英文的字面意思上看,就是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来达成各种商务活动的方式,是商务交易、经营管理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说得通俗一点,电子商务一般就是指国际互联网上所进行的一系列商务活动。例如:网上营销、网上客户服务、以及网上做广告等等。电子邮件(Email)和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英文缩写为EDI),都可算作为现代电子商务的某种雏形,但真正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电子商务是伴随着20世纪90现代互联网接入技术的广泛运用尤其是ISP网络平台运营商的兴起而产生的。作为一种跨时代的商务贸易模式,电子商务追求的是实现在传统贸易活动的基础上,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使商业贸易活动的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各个环节实现完全电子化,以此来突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使传统贸易模式和交易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大大提升商务交易活动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子商务的兴起开创了现代贸易活动发展的新纪元,代表着现代信息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引领着未来商务交易尤其是跨国贸易发展的潮流。2.1.2 电子商务的特点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方式不同,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企业不但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成千上万的新客户并与交易,还能从根本上精简商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加企业利润,而且还能随时与遍及各地的贸易伙伴进行交流合作,增强企业间的联合,提高产品竞争力。 百度互联网百科知识大全:什么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全球性。作为目前推广应用范围最为广阔的广域网络,由于互联网的完全开放与国界性,使其突破了传统的地域距离限制,而电子商务则充分依托互联网的这一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优势,开辟了巨大的网上商业市场,使企业的发展空间跨越国界,影响力不断增大。2、流动性。任何人、任何企业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条网线,就能轻易同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的任何供应商和消费者直接联系,拍板交易,通过互联网参与国际贸易活动,而不必再像传统商务活动那样拥有的固定经营场所或是常设机构。3、隐蔽性。电子商务交易数据都以电子形式保存,由于存在大量的无纸化操作和匿名交易,使得电子数据极易被修改或删除且不留痕迹,因此难以在交易过程中取得账簿、发票等纸制凭证,大大增添了监管部门掌握其交易详情的难度。4、无纸化。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从谈判到签约、付款、交货都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传统的实物交易和服务都被转换成了数据,实物流被电子流所替代,这大大减少了贸易及服务中人力、物力投入,节约了交易成本。以上特点充分揭示了电子商务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以及在未来成为主流的原因,但也正是这些特点影响了传统税收征管模式的运用,从而给我们现行的税务管理带来了困难。2.1.3 主要分类 吴 斌:电子商务企业的竞合策略研究,复旦大学,2008。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个人)及C2C(个人对个人)三种。除此之外,B2M(企业对政府)、M2C(政府对个人)也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但由于同税收的关联的并不大,因此本文不再过多加以介绍。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即交易主体均为企业或公司,且交易双方均通过互联网在线完成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过程。主要流程包括:买卖双方之间在网上询价、还盘、确认、签合同,甚至货币支付、报税、报关等等。严格来说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应该英文记为B to B,但在电子商务概念引入我国时,为了简便易懂网民干脆称呼其英文的谐音B2B(2即two),这也是目前电子商务中“2”的由来。B2C = 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对个人的电子商务,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作为卖方在网上与作为买方的个人网民达成交易。目前互联网上的各类网上“商城”,如淘宝商城、京东、当当等,就是B2C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实对消费者而言网上逛“商城”,就如同我们平时进入平和堂、友谊阿波罗、广百百货等现实生活中的大商城一样。不同的网络页面就好比大型商场的多个销售专区,东边可能是高级化妆品、珠宝首饰专柜,然后西边经营数码电器,南面是男女品牌服饰,不同的楼层还分设不同的特价专区把各个分店装进去一个卖场,谓之商城。B2C从本质上来看,它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完备的销售平台配套系统服务,不但具有传统商场的基本特点,还独有无时间限制、跨区域营销及多样化商品等实体商场难以匹敌的优势。C2C = Consumer to Consumer 田双领: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分析与研究,中国税务,2009年第6期,第47页。个人对个人的电子商务,即买卖双方均为个人。具体来说就是专门的网络服务商通过互联网为买卖双方搭建一个在线商务交易平台,让卖方以网页的形式展示其商品,买方则以登录浏览的方式在线选购商品。百度C2C、淘宝网、乐淘网等知名商务网站都是目前C2C的典型代表。与B2B、B2C模式相比,虽然交易流程基本相同,但由于交易主体的差别,使得C2C平台更加容易被人利用其中的金融漏洞来冻结、挪用买家的资金,产生诸多金融风险。目前从税收征管的角度而言,C2C交易模式无疑是税收风险最高、税收流失最大的区域,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里,如何强化C2C模式的税收征管,也是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图 2.1 网络购物流程介绍图2.2 欧美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目前的欧美发达国家,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发正如火如荼。美国作为世界上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国家,根据艾瑞咨询公司统计的数据,早在1997年,其网上购物的交易额就已达到了近60亿美元,而到了2008年底,这个数字更是超过了13000亿美元。目前,美国的电子商务活动约占全球电子商务活动的五分之四。著名的芯片制造商Intel公司的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为91亿美元,其中约30亿美元来自在线销售,这意味着Intel公司每月的在线销售额平均达10亿美元之多;目前排名全球第二的个人电脑制造商Dell公司在互联网上搭建的网络销售平台平均每天的在线销售营业额也接近1000万美元。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国际商贸往来的主流。Forester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2008年全球通过网络完成的商业贸易已超过16427亿美元。最新的预测表明,到2010年世界电子商务将突破20000亿美元。 同剑飞:现阶段国际发达电子商务浅析,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第8期,第22页。欧美国家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信息化普及程度相对较高。欧美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科技、经济实力,在计算机普及方面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占据绝对优势。根据统计,目前西方国家的网民数量已接近其总人口的2/3,尤其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更是伴随计算机成长的一代。庞大的网民群体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让电子商务的发展更能深入人心。其次,银行金融体系相对健全。由于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一整套完整的信用保障体系,在商务交易的买卖双方之间搭建起受各方信任的支付平台,从而使困扰电子商务的诚信安全与网上支付问题得以解决。 商 新:国内外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以欧盟国家为例,人们可不受户籍签证制度的限制,而在各个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因此,为方便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起居,每个人自出生开始就都拥有与社会福利保险号码一样伴随终生的信用代码,并可在允许范围内大额度透支。但若某人或其经营的公司恶意透支后不还款的话,银行将毫不留情的在其信用记录上留下污点,这也意味着其他任何银行都不会借钱给他。而除了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外,不良信用记录还对其购车、买房或是申请融资都有着重要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人将信用记录看得如此之重的原因。因此,金融体系的健全为电子商务的诚信安全体系提供了重要保障,加上银行卡普及使得交易款项的支付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与电子商务活动领域的扩展。第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不论交易行为是在线上或是线下达成的,对于商品交易而言,卖方如何将商品送到买方手上、买方何时得到所需商品都是交易双方必须考虑的问题。美国作为发达现代物流体系的典型代表,有着近百年的仓储运输体系发展史。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的许多运输企业就开始借鉴当时美国陆军的后勤保障体系,在全美各地广泛设立配送点,搭建起跨越东西两部、纵横全美各地的密集的物流配送网络。即使在十多年之前知识经济刚刚起步、电子商务还未广泛普及的时代,不同地区的网民在下达订单后,也能很快收到自己所购买的商品。美国联邦快递DHL、联邦包裹快递UPS等等已经成为了世界物流配送领域的龙头企业。而到了电子商务时代,各大物流公司只需用计算机开设互联网配送接收及订单确认业务,就能把各个不同区域的配送点连接起来,从而轻易解决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最为重要的物流配送问题。2.3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9年度网络购物市场发展报告刚刚公布了一组令人惊叹的数据: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9年度网络购物市场发展报告,百度文库。2009年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630亿元,占当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的接近4%;其中C2C业务占全部交易总额的比例高达89%;目前在我国,网络购物注册会员8788万户,占全体中国网民总数的26%。 图 2.2 2004.12-2009.6年中国网民和网购网民规模变化根据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发布的消息显示,淘宝网2009年交易额将达到人民币2000亿元,远超2008年的999.6亿元;淘宝网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商业零售交易平台。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头雁,阿里巴巴见证了中国电子商务嬗变的十年,而在淘宝网如日中天的今天,又有谁还记得8848、易趣、亿国这些曾经辉煌过的名字?2.3.1 初生萌芽(1999-2002年) 如果从头来回顾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8848.com”这个名字注定长留史册。1999年5月,作为连邦软件子公司的“8848珠穆朗玛”将B2C电子商务模式引入中国,为知识经济刚刚起步的中国带来了一场革命。随后,8848.com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刻下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个里程碑,成立当年便创下了年销售额1250万元、注册用户近12万人的纪录,也吸引了大批的后来者。就在同年,邵亦波执掌的“易趣网”正式运营,开启了中国电子商务的C2C时代。虽然我国的电子商务在当时尚处于萌芽状态,但受网络交易诸多优势以及C2C网店门槛较低的影响,易趣仍然受到不少网民的追捧,开业仅仅一周就吸引到了5000多家注册用户,他们也成为中国首批真正靠网络赚钱的网民商家。不过好景不长,受到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影响,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一路狂跌,全球电子商务交易市场随之低迷。中国的众多电子商务平台也受到殃及,8848由于自身经营策略的失误而没能熬过2001的冬天,因拖欠货款被法院查封最终黯然退场;而曾在C2C领域同易趣分庭抗礼的雅宝网,也终因资金短缺而被迫关停。2.3.2 快速成长(2003-2005年)萌芽中的中国电子商务虽没能躲过经济寒流的侵袭,却仍以顽强的毅力生存了下来。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肆虐,表面上看给了当时正处飞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沉重一击,但却在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5月1日,淘宝网宣布成立,短短20天,淘宝网便迎来第10000名注册用户,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从几强称霸进入到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在困难中保持坚强,在灾难后抓住机遇是一个强大民族所必须拥有的气质,而中华民族也在SARS这场灾难中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伟大。以“非典”为分水岭,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大步推进,中国网民的消费习惯大大改变,加上计算机的普及程度飞速提高,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就此迎来转折。此时尚处霸主地位的易趣,垄断了C2C业务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在马云的带领下,实行免费政策的淘宝仍以其初生牛犊的强劲势头向易趣发起有力挑战。而另一方面,易趣掌门人邵亦波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以及8848.com的前车之鉴,依然坚持其收费政策,形势就此出现戏剧性变化。一年之后,淘宝完成了蚂蚁掀翻大象的奇迹,取代易趣坐上了中国C2C的头把交椅,宣告一个新的网购王朝就此诞生,开始引领中国网购市场从此走向规范化发展的轨道。2.3.3 走向成熟(2006-2008年)经历了群雄并起的乱局之后,2006年之后的中国网购市场开始趋于理性,各大购物网站都意识到依靠“融资扩张融资再扩张”的烧钱模式最终难以为继,强强联合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鼎足之势开始呈现。2006年3月,腾讯公司正式推出拍拍网,并创立了“财付通”第三方支付平台,与“支付宝”展开正面竞争,标志着QQ开始进军电子商务市场;紧接着,TOM与易趣、卓越与亚马逊相继宣布成立合资公司;而淘宝网在这个时期更是达到扩张以来的顶峰,成为了亚洲最大的网购平台。此时已占据中国C2C业务统治地位的淘宝并不满足于其“网络运营平台服务商”的角色,而是继续迈出其发展的脚步。2006年5月10日,“淘宝商城”的问世标志着阿里巴巴集团开始正式涉足B2C业务。这一网络平台在为中小企业拓宽展示空间的同时,也让京东、当当网等诸多网络运营商看到了网络品牌效应的重大商机,众多网络交易平台也开始试水跨界经营。2008年,虽然金融风暴让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而难以自拔,但中国电子商务仍以一个个里程碑式的数字让人们为之振奋。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到了创记录的1281.8亿元,同比增幅达73%,并连续6年实现交易额翻番增长,近26%的中国网民有网络购物的经历。这意味着从此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日常消费的重要选择,也标志着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拉动内需市场消费的重要渠道。2.4 电子商务税收2.4.1 电子商务税收的种类 互联网百科知识大全:什么是电子商务,百度。按照商务活动的性质,可以将电子商务税收分为三类。第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实体商品交易,如电子购物和网上市场交易等。此类商务活动和传统贸易其实在本质上没有大的区别,完全可以也应当按照现行的流转税、财产税税种以及法定的征税对象进行征税,而不应由于交易方式的变化使企业承担额外的税赋,或让国家损失大量的税金。例如,一个网上购物商场,可以像普通商场一样,根据其营业额和利润等征收增值税,无须考虑电子商务交易的特定营业方式,只是在征税方式和手段上与传统征税模式有所不同。第二种, 张怀雷:对电子商务税收的探究,西南财经大学,2005。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在线信息服务。这类商务活动的标的完全以数据形式存在,交易期间并未涉及任何有形物的交换。例如,一些咨询公司、收费网站和电子报刊等,就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发布可提供的服务信息,需要接受咨询或购买服务的消费者、查询信息和阅读电子报刊的用户,通过支付一定数额的电子货币后才能浏览到相应信息或得到所需服务。尽管信息服务属于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私募基金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汽车产业园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收入科目课件
-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院级师资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矿产权评估师重点试题带答案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内江市东兴区《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播放课件不显示页数问题
- 2025年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练习题有参考答案
- 2025年施工员之装修施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必刷)
- 2025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 GB/T 44230-2024政务信息系统基本要求
- DL-T 1160-2021 电站锅炉受热面电弧喷涂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中国吸管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34版
- (高清版)JTGT 3671-202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 场所安全控制程序范文(三篇)
- 脑梗死康复诊疗规范
- 刑事特情工作细则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医院临床决策
- 政府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政策的成功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